驿路
繁体版

第3章

    如血的残阳,斜挂在西边的群山之上。落日的余晖洒在戈壁滩上,一行人正在朝着东方前进,他们的影子在落日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的修长。

    在夕阳相对的方向,远处的天际线上,若隐若现的出现一座城池的一角。

    “有城镇,各位快看,那边有一座城镇!”杜达指着远处显现的城镇模糊的影子,兴奋的大喊。林南连忙问道,“师傅,在哪里?”其他人的心中也充满了期盼和疑惑。

    他连忙从身上拿出一张破旧的地图,仔细察看起来,“如果估计不错的话,那应该就是成武军驻扎的地方。”

    大家顺着杜达指引的方向,向那边望去,果然在天边的地平线上,闪现出一座城池的一角。大家都有些欣喜,只有经常在沙漠与戈壁穿行的胡安多有些不太相信。

    “大人,先不要高兴,等我们走到近前再高兴也不迟!”胡安多说道,“万一又是一处海市蜃楼,我们岂不是又空欢喜一场!”

    杜达望着远处的城池轮廓,喃喃自语道,

    “但愿是真的吧!我们千辛万苦,从夏州出来,两年多了,两年多了啊!仍未将消息送到朝廷,我愧对韩大哥啊!”

    一行驼队在落日的余晖之下,缓缓的向城郭方向前进。目前,他们的物资已所剩不多,水和口粮最多再支撑一两天,再走下去,还找不到村庄或城郭的话,要陷入绝境了。一行十人,已有三位同胞葬身于腾格里沙漠。

    “可恶的北辰人占据了河陇地区,扼住了河西的咽喉,通往京城的道路被他们切断了!害得我们只能绕道而行!”杜达恨恨的想。

    “不知目前刺史大人怎么样了,夏州、高州的形式又怎么样了?”

    天瑞二年春,夏州城。

    甘泉河穿过夏州城,沿河的两岸栽满了柳树。微风拂过,树枝在风中翩翩起舞。

    一日,府衙内后院,杜达奉令而来。韩超坐在上首,杜达坐下在首。韩超说道,

    “子康,今日找你来,是商议入京师进献户籍和地图之事。不知你有什么想法?”

    他望了望杜达(杜达,字子康夏州城西人氏)

    “我知道去京师路途遥远,东边又有北辰人镇守,此行路途遥远,实在是祸福难测!”

    看着刺史大人满含期盼的眼神,杜达想了想说道。

    “大哥,我愿意去一趟帝都,为大哥分忧!”

    韩超把杜达拉到桌前,指着地图说,

    “去京城之路,最近是走封、绛二州经过,但北辰人目前还是占据在那边,我怕走这条路,会被他们拦截!从东北方,过沙漠到成武军,再南下均州进京城,你意下如何?”

    “那就还是走北线吧,林南虽然武功不错,但我不想让他涉险,再说双拳难敌四手!”

    “好,那就走北线,你还有什么要求,尽管提!”

    “这次出使京城的的人员由,我自己亲自挑选”

    “此事依你!”

    “何时出发?”

    “越快越好,我们也想尽快得到朝廷的助力。当然,我们先把准备工作做好,过沙漠,物资要备好,我再派一队人马护送你们到沙漠边缘。”

    “是,大哥,我当竭尽全力!”

    夏州城内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多年处于北辰残暴统治下的各族人民欢心鼓舞。时值春末夏初,已经从春天复苏的各种植物在茁壮生长,甘泉水两边的树木朝气蓬勃。

    晴空万里,湛蓝的天空不见一丝云彩。太阳从东边的山上升起,日光照在人身上,给人温暖的感觉。杜达和他选中的九位勇士,带着行李,带着刺史大人给朝廷的奏折,骑上骆驼,向着沙洲郊外走去,一队士兵跟在他们身后。走到沙漠边缘,一行人回头向西望去,目送返程的士兵消息在驿路的转角处。众人收拾好心情,继续前行。

    从天瑞二年走到了天瑞四年,从春夏之交,走到了炎炎夏日。从谷南口走到了受降城,从四曲堡走到了吴怀堡。

    夕阳迫不及待似的想要隐匿到远处的群山之后。

    从远处细小的城池轮廓来看,驼队到城池还需要一两天的路程,正所谓望山跑死马。杜达安排众人,来到一个背风的山丘后面,就地安营扎寨。

    骆驼跪下来,众人卸下行装,搭好帐篷,生好篝火准备今晚的食物。夕阳西下,带走了天边最后一抹晚霞,暮色降临!众人用过晚餐,驼队安排好晚上的岗哨后。其余劳累的人员,钻进帐篷,入睡了。

    今天值守上半夜的是林南,下半夜是陈波。一般值守的两人,会安排在一个帐篷。陈波先去睡了。林涛早早换好了夜行衣,把篝火里熊熊燃烧的柴火拿掉一些,保持一个小火状态。四周放上烘干的牛粪。

    林南走到在山丘顶上,找到一个小坑,把自己的身体藏在坑里。眼睛注视着篝火和宿营地的动静。

    凌晨,丑时时分。林南渐渐有了睡意,自己强撑着,注视着场内动静。

    突然,一道黑影闪过。

    “谁?”林南大喝一声,起身准备去追。

    他从山丘下来,转念一想,先去还是去查看众人的情况吧。

    一个帐篷已经拉开一半,林南刚想去看看什么情况。只见杜达恍恍惚惚,睡眼惺忪,往帐篷走去。

    “师父,有情况!”

    “什么情况?”

    林南将刚才情形大致给杜达说了一遍

    “哦,那要多加小心啊,你们还没换班吗?”

    “快了,师父?”

    “从吴怀堡过后,他就盯上了咱们,可到现在还没动手,到底他想做什么?”

    “不管他想要做什么,你们都要多加小心!”

    “是,师父!”

    杜达转身走进帐篷,摸了摸贴身的信封,放心的睡下了。

    到了换班的时间,林南叫醒陈波,并叮嘱了他几句,就回到帐篷休息了。

    昨晚一夜无事!

    翌日,清晨。

    太阳刚从地平线升起,霞光四射。朝着阳光的方向行走的人们,被朝阳射出的光线刺得都睁不开眼,只能用手遮住额头处,才能看清楚前方的路。

    一行人收拾好行装,骑上骆驼,向着东方前进。这是一段漫长的下坡路,连接着一段漫长的上坡路,众人骑着骆驼往下走,已经看不见成武军城的影子了。

    杜达骑在骆驼上,似睡非睡,在驼队中间缓缓前行。林南断后,一把笛子斜插在背后。清晨的风吹过来,大家都衣服随风飘动,衣袂飘飘。

    一整天,他们都在这种起伏的道路上行走。

    傍晚时分,杜达等人来到一个位于三叉路口的驿站。这座驿站离成武军还有好几十里路。三条路一条通往东北方向,一条通往南边,一条通往西边。

    这个驿站是为了往来帝都与成武军之间的官吏、驿民建造的,平时也用于传送军情、打探情报等。杜达一行人达到驿馆前面。天色已晚,大门早早的关了,残阳斜照在墙上。他抬头看向大门,门楣上几个大字“成武军城南馆”。驿站旁边有好几家客栈。

    “驿站已经关门了,今天还是先到旁边的客栈安顿好住宿再说吧!”杜达想!

    他们牵着骆驼走到旁边的客栈门口,林南上去敲了敲门。过了一会,门吱呀一声的打开了,一个人从里面走出来。他看了看各位,再看了看驼队。

    “几位住店吗?”

    “正是”

    “张三,叫人帮这几位客人把骆驼牵到后面牲口棚去,行礼搬到客房去!”这位店小二

    扭头向屋内喊道。

    “各位进来吧!”

    店内走出几个人,和林南他们一起把骆驼上的行李卸下来,搬到柜台边。杜达扫视了一眼店内。

    客人没有几个,稀稀拉拉的坐在几张桌上,吃着晚餐。突然,杜达看到角落的桌子有一个人,以他的直觉,感觉像北辰人。虽然穿着汉族人的装扮,但举手投足之间,还是无法掩盖一些东西。杜达经常在京西各州打探北辰人的情报,对他们的言行举止了熟于心。

    杜达不动声色,办好正常的住宿手续,要了四个房间。

    “客官,你们运气真好,有四个挨着的房间,几位请随着我来!”

    杜达给林南使了个眼色,林南立即会意。林南全神灌注,耳朵动了几下。这个人的气息和昨晚的那人气息很相似。一行人在店小二的带领下,走过柜台边的楼梯,上二楼。众人提着行李,鱼贯而上。

    安顿好住宿后,杜达把林南和陈波叫到了房间。“晚上可能会有情况发生,你们二人要时刻警惕,有什么风吹草动,立刻通知我们!”

    “是!”两人领命而去。

    这时,店小二上楼过来问道,

    “几位客官,去店里面吃,还是给几位端上来!”

    “小二,帮我们拿几样好菜,酒就不要了,炒好了端上来!”杜达一边说,一边把几个散碎银子,扔到了小二手中。

    “小二,我有事问你!”杜达压低了声音。

    小二一脸惊恐的模样。

    “客官何事?”

    杜达叫小二拿来纸笔。杜达在纸上写着,

    “这里有没有北辰人出没?”

    “有,只是偶尔有!”

    “他们来此做甚?”

    “不知道!”

    “离成武军城还有多远路程?”

    “三十多里路!”

    “多谢!”杜达拱了拱手。

    夜色深沉后,林南换上夜行衣,推开窗户,一个鹞子翻身,轻轻的落在屋顶上。他倾下身子,伏在房顶上,注视着周转的动静。林南闭目,进入运功状态,方圆几百米的地方,一点风吹草动的声音尽入耳中。

    子时时分东南角,一阵窸窣的声音传入耳中。五十米,四十米,三十米,二十米,声音越来越进,林南一跃而起,看也不看,一掌过去。只见那人暴喝一声,双拳推出,借着林南的掌风,飘然后退。林南也不去追赶。闪身飘入房中。

    昨晚,后半夜无事。看来那吐蕃人知难而退了。林南心想,接下来的路程以会遇到什么呢。

    清晨,林南来到杜达房中,将昨夜情形告诉了他。

    “确定走了?”

    “确定!”

    “师傅,他技不如我,没有留下来的必要,这里离开德军很近,他更占不到便宜!”

    “他是一个人?”

    “今晚来的应该是一个人,两人,我没有必胜的把握!”

    “好,你先退下休息吧,今天路程不远,不急于赶路!”

    早上,驿馆的门已经打开了,杜达带着林南从客栈出来,来到了驿站!

    一个五十岁上下的老者迎了过来。这老者中等身材,干瘦干瘦的。但一双眼睛偶尔闪着精光,不似一般人。

    “两位有什么事吗?这里只接待来往的大小官吏与驿民,你们几位是......?”

    “我们是从夏州过来,奉命去长安献捷!”杜达拿出刺史大人的信件递给老者。老者仔细看了一遍,然后说道,

    “我是这个驿站的驿长,几位从夏州来,既然是向朝廷献捷,我理当相助”老者拱手施礼说道,

    “需要本驿站提供什么帮助吗?”

    “最好能给我们些水和食物,我们还要赶到成武军城去。”

    “老人家,这驿馆上面写着成武军城南馆,这是成武军管辖范围?”

    “是的,这里离成武军不远!”

    “那我们去成武军城是往哪边走?”

    “往东北方向走,还有三十多里路程!!”

    “多谢驿长!”杜达拱手向老者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