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
繁体版

第4章

    夏州城西。

    夕阳下,一座干净整洁的院子里,一位妇人正坐在院内,看着远方连绵起伏的群山。群山之上,晚霞烧红了天际。她思念起在远方的丈夫,沉默不语。妇人怀里依偎着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在她身旁边站着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妇人眼眶含着泪水,忍不住往下流。

    小男孩轻轻摇着母亲,喊道,

    “我要爸爸,我要爸爸!”

    “乖,爸爸到很远很远的做生意去了,赚了钱就回来就给我们的乐乐和姐姐买好吃的!”

    “买什么好吃的啊,我要吃鸡腿,我还要吃干果!”

    “爸爸回来一定会给你买的。只要我们的乐乐乖哈!”

    “妈妈,爸爸到底什么时候回来啊?”小姑娘也满怀期待的问道。

    “丫头,你就别添加乱了,说不定爸爸正在回来的路上呢?”女人安慰道

    “你们先去找爷爷奶奶玩吧,我去准备晚饭!”

    堂屋大门敞开,中间供奉着祖先的牌位,中间一张供桌,一位老头和老太太分坐在桌子两边。

    “老头子,你去韩大人那里打听打听消息,看看子康什么时候回来啊?”

    “这个月我都去了好几次了,我们老是去打搅韩大人,这样也不好。再说韩大人每天都忙不过来,哪有时间天天过问,子康回来了自然会到家里来的!”

    “子康也是为韩大人做事啊,他自然会管!”

    “韩大人怎么管,这么远,都不知道在哪个地方,更何况子康还把林南带在身边,出不了事的!”

    老妇人跪到祖宗的牌位前面,磕头祷告,“列祖列宗在上,希望您们在天之灵一定要保佑

    “什么叫为韩大人做事,这叫为国!想我杜氏一族,原也是中原的名门望族,虽居边塞,也不能忘记忠孝廉耻!”

    “只是苦了我们儿媳妇了!”

    “再苦,也没有在胡虏底下过日子苦!”两人起身走到院子里,拉着小男孩子和小女孩,站在门口的大道上,往西边眺望!

    衙门内后堂里,刺史大人正盯着挂在墙上简陋的地图,时而凝神细看,时而摇头思索。经过两年时间的向外开拓,夏高二州都已光复。可是,夏高二州离京城还是很远,京西地区、封绛两州还被吐蕃人占据,京西通往帝都的通道,东端还是控制在北辰人手中,连到朝廷送信都要绕道成武军城,过均州南下帝都。看来只有攻克封绛、光复京西道之后,才能成为真正的打通河走廊,恢复大景朝昔日的荣光!

    韩超回来踱步。

    这时,门外传来士兵的报告声。

    “报告刺史,韩谭大人到!”

    韩超一听,立即推门而出,看着风尘仆仆的韩谭,后面跟着韩瑾深。

    韩谭双手抱拳,躬身行礼道:“刺史大人好!”身后的韩瑾深跟着一起行礼。

    他托起韩谭的双手道

    “大哥,你们私下不必这么客气!快快请起!”

    “你我虽为兄弟,但规矩不能坏,不然何以服众?”

    “大哥快请进,贤侄也进来吧!”

    “快给叔父请安!”

    “叔父好!”

    韩超看了看虽然黝黑,但一身英武之气的韩瑾深,满心欢喜,眼里却又闪过一丝失落。那一丝失落一闪而过。三人进屋,两兄弟分别坐下。韩瑾深站在父亲身后。

    “我们关起门来就是一家人,大哥你不必客气。”

    “好,我们刚从瓜洲回来,还未见过母亲,母亲身体可好?”

    “一切安好,呆会我陪大哥一起去给母亲请安!”

    “这一年不见,瑾深长得是越发英器勃发了,大哥,你要带着他好好历练历练!”

    “贤弟放心吧!”

    一阵寒暄之后,韩谭看了一眼瑾深,

    “你叔父和我有要事相商,你到门口替换兵士站岗,不得让外人靠近!”

    “是,父亲!”

    “侄儿别过叔父,父亲!”

    韩瑾深大步走出屋内,到门前替过站岗的士兵,在离大门一丈多远的地方,昂首挺胸,执矛而立,目不斜视。

    “哥,你回来了?”

    两个小姑娘,约莫十六、七岁的样子,正向这边走了过来。

    韩瑾深扭头看了一眼,原来是堂妹瑾红和瑾英来了!

    “伯父也回来了吗?”

    他做了一个“嘘”禁声的示意。

    两人走到跟着,压低了声音,轻声问道。

    “怎么了,这么神秘!”

    “叔父和我父亲在里面商量事情,命我站岗,任何人不得靠近!”

    “哥,这一别一年多,结实了不少呀,只是比以前更黑了”

    “哥,你上过阵杀敌了吗?”

    “当然了,将来我也要领军打仗,替叔父分忧的!”

    “可惜,我们不是男儿身,不能为父亲分忧!”

    “你们俩来做什么?”

    “哦,祖母听人说你们回来了,叫我们过来探听情况啊!”

    “你们先去回复祖母,叔父他们谈完事情我们就一并过去给祖母请安!”

    两姐妹告别瑾深,返回后院,向老太太回复去了。

    屋内两人一阵寒暄之后,韩超将和大哥聊起了目前的形式,目前,李家、闫家等其它家族还好,都支持他统领已经光复的京西诸州。只是郭家人露出了不满情绪,有点蠢蠢欲而动的意思。

    “他是嫌官小了吧!”韩超说道,

    “你收了他的巡防营,他心里一直愤愤不平。”

    “光复夏州,他的巡防营损失不小。再说之前,我们这些热人之中,也是他官职最大。”

    “那是他自己作的”

    “我们的亲兵抓到一名郭家的家奴,往南边逃。但并无信件之类的证据。”

    “审问过了吗?怎么说的?”

    “审问过了,他只是说受不了郭家的虐待,想逃到深山里面去!”

    “此事不简单,没有实证,说明他们也没有什么把握,反而怕落下口实。再者,他是启泓的表哥,两家平时的关系也甚好!”

    “把他送回郭府吧,看看郭家有什么反应!”

    韩谭想到这里,站起来,来回踱步。目前局势还没有好到可以任由他们内讧的时候,东边封绛之地和西边的伊吾等地仍在北辰手里。各少数民族势力也在积蓄力量,待势而发。

    “想想漆老前辈起义之时,以区区数十人,长驱直入。奈何轻信奸人,以致兵败身死!”韩谭说道,“我们还是要把郭家拉拢过来,和郭家大儿子订的婚事如何了?”

    “你说这事,我倒没有挂在心上,这一两年忙于向外拓展,整军备战等事。我也无暇操心这些琐碎之事了!”

    “这不是琐碎之事,这是大事!只有夏州稳定了,我们才无后顾之忧啊。”

    “确实如此,但另一方面,我们还是急需得到朝廷的认可和册封!”

    “出使帝都的子康他们可有消息,他们能否顺利的达到京城,见到天子?”韩谭又问。

    “暂时还没有,也不知道他们现在到底走到哪里了。”

    “这一去都两年多了吧。”

    “是啊,我们起事之后不久就派他们出使帝都了。但愿他们平安无事,早日到达朝廷,面见圣上!”

    “希望子康早一天带着朝廷的敕命回来!”

    韩氏两兄弟,夏州神沙乡人氏。韩谭学文,韩超文武兼备。北辰人统治河西时,推行过北辰语,他也学过一些。两人合作倒也珠联璧合。韩超武人心态,细枝末节的事情,往往不太放在心上,一腔热血,只知道勇往直前。韩谭熟读经书,心思缜密。适合于出谋划策。两人配合起来,相得益彰。

    商议完事情,两人走出大门,韩瑾深赶忙上去施礼!

    “大哥,我目前子嗣年幼;你得好好让瑾深历练,将来这河西走廊的大好河山,即使能能光复到鼎盛时候样子,将来守护这江山的,只有依靠他了”

    两人一边说一边往前走,韩瑾深紧随其后。

    “目前还早,瑾诠、瑾卓也在慢慢长大,瑾深以后要尽力帮扶两个弟弟!”

    “大哥,你就别劝了,我看瑾深这孩子不错,文武兼备,品行不错,深得我心!再者,京西这虎狼之地,稚子误事啊!”

    韩谭沉默不语!

    “我和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光大南阳韩氏门楣,父亲在天之灵也会很高兴的!”

    趁着两人谈话的空隙期间,韩瑾深赶紧将刚才将瑾红与瑾英的话转述给了叔父和父亲。

    “走,我们一起去给母亲大人请安!”

    三人走到康居斋门口,推门进去。里面的丫头施了礼,径直给老太太通报去了。

    三人来到堂屋中间,神龛上摆着韩氏历代祖先的牌位。两兄弟在前,韩瑾深在后,三人一齐跪下,韩谭拜道,

    “韩氏列祖列宗在上,不孝儿孙韩谭,韩超,率谭子瑾深给祖先磕头,祈求护佑我清河韩氏一脉在河西开枝散叶,光大门楣,光复河西,恢复我大瑾朝京西河山!”

    礼成之后,三人来到了老太太的房间。

    韩谭、议潮给母亲请安。

    “母亲大人万安!”

    “祖母万安”

    一位身着灰色袍子的老太太坐在太师椅上,瑾红正在给她揉肩捏腿。看到进来的三个,瑾红手上继续给老太太按摩,给父亲和伯父请安!

    老太太看着风尘仆仆的韩谭和消瘦的韩超,不禁心疼起来。

    “好、好,你们俩兄弟快坐!”

    看到他们身后的韩瑾深,满脸抑制不住的高兴,招了招手,示意他过来。

    “我的孙儿都这么大了,好久都没有看到你了,你去哪里了?可想死奶奶了!”

    “祖母,我和父亲奉叔父之命去了夏州!”

    韩瑾深走到老太太进前,给老太太磕了个头,站起来走到她身边。老太太慈爱的看着他。

    “深儿这眉宇之间,越来越像他祖父了,将来肯定比你们强;孩子,多读书,多和你父亲和叔叔历练,他们两啊,一个习文,一个习武。你呀又学文,又习武,我陇西韩氏也是耕读传家。即使到了塞外,这根基呀,也不能丢了。不然,岂不成蛮子了。”

    “谨记祖母教诲!”

    “给祖母请过安,你就下去吧,给你婶婶和母亲也去请安吧”

    “是的,父亲!”

    瑾红也和祖母他们示意道别,和韩瑾深一起,走出房门。

    打发好其他人出去后,三人一阵寒暄过后,韩超将事情告诉了母亲,老太太沉吟片刻,反问道。

    “你打算怎么处理?”

    “我和大哥商议后,打算尽快给他两完婚!”

    “你看看我桌上放的是什么?”

    “糕点”

    “你们先吃点吧,我老太婆已经替你们尝过了。这是昨天索琪送过来的。索家之所以不满,还不是你厚此薄彼。这个事情想得对,也要尽快给他两完婚。在京西这个地方啊,还得在团结。”

    “儿等明白!”

    “明白什么,昨天不止糕点,还有其他的金银细软,我都替你们收了,也给了回礼。两名奴仆,我退了回去,多两个眼目放在身边做甚。糕点我就吃了,其他的东西,超儿,你就拿去做军资用吧!”

    “多谢母亲!”

    “你们俩中午就陪我吃顿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