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径斜阳2
繁体版

岗顶电脑城

    “这也太……繁华了!”

    从岗顶地铁站A口出来以后,我们几个有些没见过世面地说道。

    我承认,岗顶电子城算是我见过的最富有商业气息的商圈。它不像是上周的芳村茶叶城,那里一片也是蛮热闹,但走出去就是郊区,就是公路和农村。那里更像是荒漠里存在的一片绿洲,而岗顶,本身就是一片雨林。

    地铁口出来以后就看到旁边的三甲级医院,有医院的地方便有爆炸性的人流,更何况这里还是好几个商城的所在地。

    接着横亘在A口对面的便是天娱广场,广场一共有五层,是一家综合性的消费商城,听说里面有很多吃的,还有电影院。外表上镶嵌着大小不一好几块招牌。楼下也是奶茶店和炸鸡店等小吃一条街,临近马路和人行道,附近还有好几座教培机构,两相交汇又迸发出巨大的人流量。

    天娱广场斜对面就是广州有名的天河电脑城,在网购还没普及的时代,这里是人们购买和修理电脑的最著名场所。即使如今被网购的性价比比下去了,这里依旧人流量庞大。岗顶电脑城的马路斜对面便是赛格电子城,这里你可以购买到几乎一切电子产品,包括电子手表、监控、电子锁等等。几大商城的聚集使得这里成为了可以媲美珠江新城和体育西路的繁华地段。

    而横亘在这宽阔大马路的便是好几座人行天桥,站在人行天桥上看着十多米宽的车流向你快速驶来,感觉全世界都在紧张地赶着一天的时间。

    这里的公车系统也很特殊,虽然广州的站台已经比其余很多地方都要高端了,但这里的公交系统也被成为btr,是专门在马路中间建造了一套全自动的公交系统,像是地上隧道一般。行人从天桥下去后便可以在那里等待,可以遮风挡雨,当车来时隧道门会打开,只需要像坐地铁一样上去即可。听说是广州当时为了举办亚运会的时候建设的。

    除了繁华的地方,据阿良所说,在这里记得不要到处乱跑,因为身后就是广州最大的城中村,石牌村。石牌村的村口跟我们村的没啥区别,一个高高的不到三米的牌匾,走进去里面便是一个巨大的未拆迁的村子,为附近的人们提提供便宜的房子租住。正因如此,这里除了商城还是住宅区,人流量进一步增大。

    这一切共同造就了独一无二的岗顶风景。

    我们在附近逛了一会儿,甚至还买了点吃的,但就是没人想去扫,因为那感觉太像是逛街了。

    “怎么说,分头吧。”终究是阿良开了口。

    我们点点头,于是直接上了二楼开始扫。一楼基本上是各个电脑牌子的专柜,我们就算去推也是推不动,这些世界性的牌子都会自己的支付和转账系统,跟各自的银行有着深度的商业合作,根本不会鸟你这个小小的二维码。

    这也是遍地的安踏、优衣库、麦当劳、华为、阿迪达斯我们不去推广的原因。

    上了二楼之后由之前的一个个展台分布变成了紧凑的环形玻璃柜,这上面卖电脑修电脑的都有,店面之间没有围墙或者是铁门,全部是过道,除了靠近四周墙壁的店面外,其余基本以环形柜台为区隔,这些店面小的只有五平方,大的则有二十平方,一般都在十平方左右。这里位置的分布展示了岗顶的寸土寸金,密密麻麻摆满放满挂满了电子产品,整个二楼到五楼都以修电脑卖电脑为主,预计总共有上千家的店面在这里。

    别看店铺面积小,且招牌都是挂在了悬空的上方,用一根铁丝网,或者是用一个竖排的小小告示牌就那样标示着,但基本柜台上摆满了显卡或者是内存条,可谓价值不菲。

    我们从一楼的电梯还没完全升上去,便听到靠近电梯口的商家嚷道,“诶帅哥,是来买电脑的吗,过来看看。”

    接下来我们每走两步,只要靠近某些店铺,那些被环形玻璃柜包围的老板便会发出刚才的喊声,或热情,或温和,或急促,或缓慢,总之他们的注意力会被每一个经过的人调动起来,在他们眼里,我们就是需要即刻服务的客人,或待宰的猎物。

    我们是第一次遇到如此热情的反客为主的店家,一瞬间有些发懵,而他们看到我们的样子,更加以为我们是在犹豫和考虑,于是更加热情地推销,几乎要把整个身子从玻璃柜中探出来。

    阿辉早已向左边走去,而且一直走到了里面,也没有推销,我估计他整个人也都是懵的。阿良则是往右边过去,我站在中间,被那些热情的店家搞得有些发懵,于是也往前走,直到我看到了一个比较温和的老板,他坐在椅子上玩着手机,看到我也没有站起来。

    “你好,我是XX银行的客户经理,我来这里是想要推广一下我们的二维码,我们的费率只有二点几,比刷卡机还低,请问你有兴趣吗。”

    那人转了一下老板椅,抬起眼皮看了我一眼,“我爸去洗手间了,你可以把名片留在这里。”语气成熟而老练。

    我有些恍惚,定睛一看,大概只是个高中生。

    我往里面走去,既然他们负责了左和右,我就只能去到中间那些商铺,然而那些热情的老板一看我过去是推销的,那张脸立马就冷了下来,或者尴尬地笑笑,然后就把脸转了过去。

    “不要不要。”

    “不需要。”

    ……

    我还是得到了像往常一样的答案,只不过在这里从前一秒的热情洋溢到后面的冷若冰霜的拒绝确实反差是最大的。

    “你们之前不是都来了好几次了嘛。”忽然有个阿姨说道。

    “是吗。”

    “对啊,说不要不要,第二天又来,第三天又来。”她嗔怪地看着我。

    我不好说什么,知道那应该不是同一批人,只好快步走开了。

    原本我以为,这里上千家店铺,走一走基本上也能捞个一两单,慢慢地发现这里的老板们对我们很排斥,基本上我话还没讲完他们就摇摇手要我走了,有时候旁边有客人在,看着我们靠近了,还会被瞪一眼。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我总觉得他们的空调开的很冷,我走在里面转了没一会儿就恨自己没有把外套穿过来。

    在二层走了一圈后啥收获也没有,于是就去了第三层,扫了大概有十多家,基本上都说来过了。有一个桌面上已经出现了红色的二维码,说是已经办过了,还没开通,让我帮忙问一下,我点点头,说了两句话敷衍过去,我才不愿意去给别人擦屁股。

    总之我很烦这种去到别人已经扫过的地方,尤其是时间间隔还不久,附近的老板看到我掏出二维码没多久就摆摆手说已经来过了,搞得我的士气没一下子就一泻千里。

    扫了几十家,感觉自己像是过街的老鼠一样,周围不说草木皆兵,但起码也是各种不善的眼神,原本设想的这里紧凑的店面布局现在已经变成了紧凑的压力,感觉现在这家店的态度,很快就能传遍所有的店。

    在打了超过七八个喷嚏之后我终于想着要休息一下,于是走到了角落的电梯通道口,没想到在这里看到了同行,是两个女生,一高一矮,在这里的角落里坐着。一个在看着手机,还有一个把头埋在膝盖下面。

    我们用眼神打了个招呼,我不用问他是否有单,因为哪怕有一单她们现在都不会像是废弃的纸皮一般躺在角落里面,他们应该也是像我一样,感觉整个人在这里格格不入,到处被排斥。

    我们对面就是电梯口,电梯口两边的深色玻璃有些反光,在里面可以看出来自己的身影。看手机那女孩没一会儿就放下手机,双眼有些浮肿,无神地看着那往上往下的电梯。

    叮——叮——叮——叮——

    出来人,进去人,那姑娘还是在那茫然地盯着,我也像她一样,仿佛在等着这一切什么时候结束。

    叮——叮——叮——叮——

    等我再看去时,那女的已经把头埋在膝盖下面,像另外一个女的一样,或许她们就是这样一直待到下班。

    我原本像休息之后重新去扫的心已经没了,我反而觉得困惑,自己为什么要去做那些事情。我终于想着要走了,出去逛逛也比在这里好。

    按下电梯,叮的一声,电梯门开,我和阿辉四目相对。我走进去,在狭窄的电梯里面,我们心照不宣地笑了起来。

    “有单吗。”

    “没有。”

    “我也没有,有个老板说想办,没带证件,叫我明天再来看看。”

    “你运气怎么一直这么好。”

    “什么?”

    “随随便便又一单。”

    “单纯运气好。”

    “这事真是讲运气。”我朝阿辉那边挨近走了几步,前边又有几个发传单的。在岗顶大街上基本每隔十米二十米就会有一个发传单的,主要是游泳健身、卖电脑或者一大堆美食新店开张,

    “游泳健身了解一下啊,游泳健身了解一下。”

    我尽力去躲避那些塞传单的人,因为附近好几个公共垃圾桶已经塞满了各种奶茶罐和塑料壳了,而阿辉则是来之则接,现在手里已经有超过五张的宣传。

    “你刚才电梯门开的时候看到我旁边那两个女的了吗。”

    阿辉沉默不语。

    “怎么了,你发什么呆,在想游泳健身?”

    他笑了起来,似乎是少见地被我逗笑了,然后还真的拿起那传单看了看,“你说谁会真金白银丢那么多钱去健身呢,自己直接跑步就好了,做做俯卧撑什么的。”

    “你会的,只是你现在没钱。”

    “我不觉得等我有钱了会去。”

    “你这想法也是因为你现在没钱。”

    阿辉摇摇头,直接把那卷传单塞进了前边膨胀出来的垃圾桶,距离给我们发传单那两人还不到十米,他们肯定看到了,但似乎无所谓。

    “你还没回答我问题呢。”

    “什么。”

    “那两个人。”

    “看到了,我早上还跟他们聊来着,就你说的运气那东西真的存在,她们从昨天就来了,扫了一整天,还有今天上午,一单都没有,她们两个都不知道怎么办了。”

    “唉。”我想说我也要不知道怎么办了,然而一想到他至少也有了一单,便觉得他并不能理解我。

    走着走着不知不觉我们就在一家奶茶店排起队来,这是这里新开的一家店,叫做一点点,网红奶茶。现在排队的人已经超出了二十米。这几年不知道怎么回事,一些东西流行得特别快,仿佛只要有人在网上炒一炒,不一会儿便能成为人尽皆知的品牌,大众趋之若鹜。从一款五千块的跑鞋,到一杯八块钱的奶茶。

    前面的队伍还有店铺的遮雨棚遮盖着,我们排后面的便是被太阳暴晒着。

    我觉得挺可笑,之前是恍恍惚惚地在里面扫楼,现在是恍恍惚惚地在这里排队买奶茶,你要是昨晚问我会不会早上七点起来,坐两个小时的车过来排五十米的队买一杯网红奶茶,我会觉得你在讲天方夜谭,然而事实确实如此。

    排队的女生居多,而且清一色都打着伞,所以这边人行道基本都被雨伞给盖住了,花花绿绿的,或者是一切情侣,两人撑在伞下,一边看着手机的图片一边商量着要点什么味道。像我和阿辉这种单独男的,还穿着西装,可谓是少之又少,但我自己提出来想喝的,也只好低头玩着手机。

    排队的时间比我想象的要快,就在我手机和头顶都被晒得快要冒烟的时候,我们终于也走到了阴凉的地方。

    我们距离店家已经没有多少距离了,这时候我们能听到他们的口号——“欢——迎——光——临”,四个字的口号被一遍遍拉长着念着,我观察了一会儿,店里总共有四个人,没有店内就坐的空间,全部都是买了带走,有一个负责接待点餐,两个负责制作,一个负责里面的物料。四个人的动作整齐划一地标准,穿着统一的制服。

    那个制作的,平均两秒就要往两个罐子里舀出来配料,然后就是塑封和包装。那个调底料的,能够极其快速地从好几个罐子里倒进不同的原浆,加入冰块进行摇匀,然后倒进塑料杯子里,总是刚刚好地满一杯。

    前台接待的手指快速地在屏幕上点击着,甜度?加料?是否加冰?各种配列组合几百种,但顾客的话音刚落,小票就滴滴滴地出票机出来了,伴随着一声“好了请稍后一下哦”。

    在我面前那一个人走了,“欢——迎——光——临”,我有些茫然地站到了柜台前,看着小姐姐的笑脸,点了一杯招牌奶茶。就在我看着小票慢慢弹出来的会儿,一个穿黄色衣服的大叔走过来,负责物料的人从柜台下拿出来一个保温包,黄色大叔一只手提着十杯,就这么拿着二十杯奶茶去送外卖了。

    拿着小票站在旁边,我整个个人有些发愣,忽然就没有喝奶茶的兴致了,他们这样一天可以制作多少杯?两千杯?五千杯?反正我现在的单号已经排到一千三百多了。

    在阿辉的催促下,我跟着他一起朝麦当劳走去,因为基本上都要等上二十分钟到半小时。我频频回头看那家店,还有渐渐小声的欢迎光临,总觉得他们和我一样可怜,不是现在的我,而是之前在工厂的我。

    每一个精确的动作,每一个标准的手法,每一个恰到好处的欢迎光临,众口一词的口号,这些都像是在流水线上一样,他们是身处在流水线的流水线中,伴随着小视频和公众号文章中的爆款奶茶的宣传,配合着大城市无数白领丽人猎奇的疯狂行动,奶茶店变成了一家新工厂,奶茶店员工也成为了新工人。

    “有这么快,可以去拿了。”十五分钟后,阿辉看着手机说道,“你去拿还是我去拿。”

    “你去拿吧,不想听到他们说那些话,太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