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迹
繁体版

唐老汉家的闹心事

    大家刚忙活完,上山拉茬子的爷俩赶车回来了,进院看到屋里这么多人,就料到有事发生,没顾得上卸车就直奔屋里

    进屋后,唐老汉向老伴打听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就直奔儿子,左右开弓打了他儿子好几个大嘴巴,还不解恨,又到院里操起大板锹想进屋拍儿子,家里还有那么多人,那能让他打到吗,大伙把他大板锹抢下来,就拉开了,

    他还不消停,颠着脚骂:二东子.你小子不是人,放着好好的日子你不往好过.凭什么去耍钱.那地方是你去的吗?那事是你干的吗?你太对不起你老丈人了,让人家知道把闺女接回去,你上哪还说这么好的媳妇?你这个畜牲.“

    这时他才想起来,出这么大的事,也不能瞒着.纸里包不住火.雪堆里埋孩子又能隐瞒几天.他对另一个人说:“老于二哥你和我去前屯一走,去見我亲家赵老好,丑媳妇难免见公婆,这也不是瞒着的事,还不如我们先去把这事向他说了好.“

    这时二东子媳妇已经换好了干衣服,精神和身体也基本上恢复了正常,就对她公爹说:“爹,我看先不必了.事情才结束.你们去了突然把这事一说,他们心里受不了,人在气头上什么话都可能说出来,两家变生份了,我現在也沒啥事,我看再等个一两天再告诉他们,他们知道火气也不能那么大了.“

    二东妈一下就把儿媳妇抱住:“我的好儿媳呀,你咋这么懂事,让你受了这么大委屈,你还惦记别人呢,我的好儿媳“二东子爹眼里也噙着泪水,此时的二冻子也傻眼了,不知说什么好做什么对,只是傻呆呆的站着。

    二东子妈这时才对他爹喊:“别都在这站着啦,快去东屋看看救命的恩人.“这时刘德宽正裹着棉被坐在火炕上,唐老汉进尾就把他手攥住,千恩万谢,二东子也不由分说,跪到地下就磕响头.二贵赶紧上前把他拉起,刘德宽在炕上也说“起来起来,这事是被我俩赶上了,换了别人也会这么做,哪有见死不救之理.“

    他们了解了二贵爷俩的行程目的,又到外边看了一眼拧过水分晾晒的棉裤,唐老汉把他老伴从屋里叫出来:“人家爷俩是着急赶路,偏巧遇到咱家的事。看来还是好人哪,能出手相帮,也耽搁人家的行程,現在天气还不算暖和,照这样,这条棉裤得几天才能晾干.他们要是不急,可以在这待上几天也无妨,可不行啊,这么着、你反正会针线活,量一下裤子,今天做上就能穿,也耽误不了人家明天的行程.他的腰围,裤长多少,能用多少材料,我打发人去集上买布买棉花给他做一条新棉。

    唐老汉找人去集市把布买回来之后,又找来了几个妇女邻居:裁布,絮棉花,行裤腿,时间不長,一条新棉裤就做好了。不过这条棉裤倒不像他原先的那条棉裤那么厚,而是大家觉得天气渐暖,穿不住厚棉裤了,这一条也就做的略薄一些,德宽穿上了这条里面外三新,合身得体的衣服心中也是高兴,向唐老汉一家人表示感谢,唐老汉说道:“这是哪里话,照你救我儿媳的一条命这点意思算啥,还差十万八里呢.“

    忙活了一天就到了晚上,唐家准备了几个好菜,连同一家人祝贺了一番,晚上睡觉时,老太太也是为了照顾受到惊吓的儿媳妇,到西尾睡觉.当然也是图个方便,因为有二贵爷俩和唐老汉在西屋睡觉.\t一切闲静下来,在睡觉之前,唐老汉向二贵爷俩把二东子媳妇怎么认识,怎么订婚,结\

    婚,以及白天发生事情的原因通通透透的讲了个明明白白

    离二东子家南边隔四节地远,有个岗村,村里有一户人家叫赵书堂.人送外号叫赵老好.赵老好家很富有,那时还有耕地近二十晌,家里拴两掛马车,还雇用了三个长工伙计、赵老好的外号是人们根据他处事行为而得其名.说明这人的行为待人处事都是善人之举,在屯子里谁家有事肯帮忙,有缺钱少粮的和他说一声也没有办不到的,别人在还他钱粮时也不那么求真,都是抹零去梢的稀里糊涂完事,对家里雇的几个伙计也好,谁家有事帮助张罗在前头,逢年过节对他们多多少少的还分点东西,谁给这样的人家干活都很实在,兢兢业业的,就像给自家干活那么实在,有的一干就是好几年也不愿离开

    人生都有不如意,不完美之处,赵老好也有不随心的地方。他有四个孩子,全是女孩,大女儿叫玉珍,二女儿叫玉秀,头两个女孩生下来后他就沉不住气了,想要男孩。可第三个还是女孩,他就在这个女孩名字上打起了主意,想通过孩子的名字改变性别,把第三个女孩起名叫“三老岔“,喻意,孩子性别到此给岔过去了,下一个就应有男孩.可第四个孩子生下来一看,又是个女孩。他也更着急了,干脆给这个女孩狠狠实实的起个名字叫“踩住“.意思把生女孩的这条经脉踩住了.就再不能生女孩,这下倒好,事隔好几年,他媳妇还不生孩子了

    这可急坏了赵老好夫妇,有时他媳妇也埋怨调侃他:“你说,想要个儿子变着法的给孩子起名什么“三老岔“也没岔过去,又叫了一个踩住“这下倒好.踩住了,不生了.你没男孩的命也别求了,没儿子,这么大的家业,没人继承也让人着急不甘心,也只有一条路,让这四个女儿里将来订婚时找个好女婿做上门女婿得了,你就认命吧“可也是生不出男孩谁有啥法

    二东子身上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都结婚了,分家另住,二东子是最小的一个。18岁那年,去赵老好家扛活.这孩子从小就爱琢磨马,具有赶马车的天赋,到老赵家就让他赶车.时间不长让他当头车老板子

    二十来垧地,根本用不了两辆马车承担的趟地、拉地等活计。一有时间,就在本村或邻村靠出租农具、手具挣钱,什么趟地,拉地往地里送粪.忙完自己家再忙别人家,就这样一年下来,为老赵家也多挣了不少钱

    那时大女儿玉珍17岁,较二东子小两岁,正是春心萌动,情赛初开的年龄,和二车子两人脾气也相合,东子一去时她就粘着他.每天不离左右什么讲瞎话.唠嗑,扯闲白,两人出双入对如影随形,有时往地里送粪,往回挂桔杆,她也能跟车干活,每天干着活,两人也是有说有笑,无乏累之感。吃饭时也愿挨着二东子,桌上的好菜也不少往二东子的碗里忙活。去赵老好家干活的二东子已经三个年头就了二十一岁,那年一开春,邻村雇他们两掛马车往地里送粪,送头两车时,都是顺顺当当的啥事也没有,正赶着空车往回走,准备送第三车粪时,迎面来了一伙送殡的人,几十个人披麻戴孝,还有鼓乐班子,二东子赶的是头车,相遇路过时还消消停停啥事没有,等遇到第二辆车时,鼓乐喇叭一响马还受惊了.猛然往前一蹿把车老板子从车上就颠了下来,马车放开速从后边跑来,眼看子就要冲进送殡的人群,二东子看事不好,从自己马车上跳下来,让跟车的牵着马车,说话间马车就到了跟前,他一个箭步蹿上奔跑的马车,抢起马鞭左右开弓,几声脆响之后,领头马的耳根子.嘴牙子就出血了,马车在道上一打旋就站住了,这时离送殡人群已近在咫尺之间,他赶紧下车牵住了头马,交给从后边跑来的车老板子.人们也瞬间惊呆了、所有乐器也停止了响声,惊诧之余人们联想到如果控制不住马车冲进人群的后果。

    到了晚上收工,两掛马车赶回赵老好家,大家详细的向赵老好介绍了当天发生的事情,赵老好听得是变毛变色.让他是又惊又喜又害怕,这是亏得二东子控制住了受惊的马车.如果冲进人群就有可能把人踩死,压死后果将不堪设想,亏了二东子舍身打住了惊马,要不就该破财,还不止是小钱呢,该我赵老好,好心有好报今天没破财,真要感谢二东子,也不能嘴上说说暖暖人心就过去了.他决定这次动真格的.下点血本.晚上一家人在屋里合计给二东买点什么呢?大家合计时,玉珍说话了:“爹,娘,我看二东哥的大棉袍子也不知道穿几年了.有坏的地方还补了一些补丁.我看给他做的一件新棉袍子吧,他一穿上就想起这是我们家对他的赏赐,这不也是个念想吗?他爹娘对视的笑了一下:“玉珍说的也对,就给他做一件新棉袍子““爹我看他的帽子也不行了,再给他买顶新毡帽,多少也不在乎这一样东西,咱们家不是还有一张猫皮吗,给他缝到帽耳朵上,这样他冬天赶车卖粮也就不冷了.“她娘凝視了她一下,用手指重重的点了一下她的脑门:“你这丫头净鬼点子,往他身上划拉多少你也不嫌多.“玉珍也撅嘴辩道:“就是嘛,人家二东哥人好,干活还实在,这次要不是他拦住惊马,咱家不就贪大事啦.“玉秀、三老岔也插嘴:“姐姐说的对,就按姐姐说的办.说着向玉珍做了个鬼脸。

    这年玉珍19岁,已到谈婚论嫁的年龄

    那年代不实行自由着爱.男孩当娶,女孩当嫁,都父母包办张罗.老俩口看孩子这么大了.心里也着急。背地里也没少合计,他们在这屯属于老户,对谁家有几口人,有几个孩子,男孩,女孩,多大年龄,人家是否本份,孩子是否有不良嗜好,家里日子过的怎样、对于这些和玉珍年纪相近的男孩已在脑海里做了几次筛选,结果不是家庭不行,就是孩子本身有毛病.最后还是赵老好问老伴:“我看二东子这孩子不错,身体好,能干活,养活一家人家是不成问题,再说家是外屯的,离这也不远,家里人口还轻,就三口人过日子,给这小伙子做媳妇也错不了.“老伴问他:“咱们是这么合计,也不知玉珍是什么打算:““你一天很少出屋你是不知道哇,王珍对二东子可好了,他一天不見二东子迷拉摸拉的,对二东子是没话找话的天天总粘着人家““要么和王珍说说怎么样?““我看行,先探一下她的口风。

    一天晚饭后,几个孩子全在院里玩,玉珍她娘把她留在屋里,对她说:“玉珍你也这么大了,该到嫁人的年龄了,我们在背地把屯子里像你这么大的男孩也用心数了几遍,倒也没有相当的,不知你心里有没有在意的人,要是有你说出来,娘帮你合计合计.要是没有呢,我和你爹觉得给咱家赶车的二东子小伙子很好,在咱家也干好几年活了.看单对你们俩是挺好,不知你是不是真心的,不知你从心里对他印象怎样,要同意,你就嫁给他,咱庄户人家讲的就是本份,认干,人品好,谁嫁给他过的也错不了.“

    话才说完,玉珍毫不思索说道:“爹娘看着相当就按你们的意思办

    \t这话虽没说同意或不同意,她冲她娘对視一笑,这明摆着按爹娘的意思那就是同意了.\

    二东子爹娘更别提多高兴了,这么好的闺女,家中还有钱,能嫁给咱们这样的人家这是打灯笼也不好找的好事,喜事,老俩每天乐的合不拢嘴。

    接下来就是找媒人说媒、过彩礼、订结婚日子。

    从托人说媒订婚到结婚,整个事情办的顺当痛快,只象征性的要了一部分彩礼,到结婚时,娘家可是没少陪送嫁妆.结婚第二年有个男孩,取名叫大龙,两家人高兴。

    自从结婚后,二东子每天还是到老赵家干活,这回他是像给自己家干活那么卖劲,只是每天干完活,他还要往家跑,家有媳妇了。

    自从有了大龙这孩子,老赵家对二冻子更亲近了.有一天,赵老好对老伴说:“我想这么着,我想把后二节地的两垧来抹斜子地给二东家,他爹娘的岁数也不算大,满可以侍候好,但没有农具,把家那两头老牛再给他,反正两头牛和马也使不到一起去,车和犁杖他们自己张罗,这样省得亲家到外边给别人扛活找活干,二东子在这还得另操心经管

    干活,家里忙不开他也可以在家干几天。有这两垧地,他们家生活也能蛮不错的,至于钱嘛,他们要是挣着爱给就给点,管怎么说咱有外孙了,还得看外孫子份上,你说是不.“你可真没少给,这相当于给个家业呀,再玉珍三个妹妹也都懂事了.她们能不能有意見“这我都想好了.咱们这么大个家业,就是以后给他们平分谁也不能少得,虽说二东子不是上门女婿,你知道将来能指望上哪一个.“

    二东子得到他老丈人给的两垧来地,两头老牛,家里家外忙乎的更来劲了,日子过的更加红红火火。就在他们结婚的第四个年头,二东子学坏了

    东北农村的冬季是农闲猫冬“的季节,大家无事可做.赌博风开始盛行,人们三五成群的聚到一起成立一个赌局,原先的二东子并不参赌,他家历代也没有这样的人.屯里有一个外号叫高二白活的人,有一天到二东子家,非要二冻子陪他出去遛达遛达.二东子觉得在家也是闲着没事和他就出来了

    不成想,高二白话一下子把他领到了牌九局,刚开始他看看热闹,他没参过赌,也就不认识牌九,只看到赌局上几个人输输赢赢的很有意思.在一个屯住着,大家也都认识,有人就说了:“二东子,你别光在一旁看热闹,也来押几把,又没多大输赢。有句话叫做“耍钱的架不住串联“这一串联,二东子就上道了,他不认点,也就掏出几个小钱,随别人押几把什么天门过门,扛门随便扔,有输有赢。

    接下来的几天,高二白活每天都去找二东子出来,两人成双入对的出入赌场.\t一场局下来他多多少少还赢了几个。散局了,往家走时,觉得自己这才活出了一个男人的样子.\

    后来他全面的学会了赌局上的知识,自己能独押一门,至此后,他每天把家里他应干的活忙三火四的干完,奔着玩,火燎屁股一样忙着奔赌场里,也开始学认牌,一共32张牌,几天就认下来了,再学配牌,接着学判定牌局,走势局.他爹娘和玉珍也问他每次出去干啥,他只说跟邻居唠嗑,或谁谁有什么事需要他帮忙,都用这些谎话搪塞过去,就这么半糊弄着家里人。谁也没想到,他已走上万劫不复之路。

    再往后他就没那么幸运了,不说逢赌必输,但赢时也少之甚少,把自己兜里有限的几个钱输个精光。此时,他也想再玩几场,把输掉的钱捞回来,就再也不玩了,可每次翻本的本钱都输没了。就只好向别人借,债主们倒很慷慨,说借多少就给他拿多少.其实这时大伙已对他用上劲了,借呗,反正你家有地还有牛车,不怕你还不上钱,借但也不是白借,那是有利息的,甚至是“驴打滚“的利,他此时才明白,这哪是牌友.这是一群喂不饱的饿狼啊,他每天眼冒金星,可这话敢向谁说。

    冬天即将过去,到了春天人们开始拿活了,他拢了一下账,向别人借的钱,连利息在内输掉了将近一头牛钱,债主也找上门来,但在全家人追问下,他也没法把事情经过全盘托出.他说完之后,全家人感到如天降横祸一般.頓时炸锅了

    二东子媳妇当然把二东子暴闹了一頓.她心中也在一幕幕回忆,当初我俩是怎么个好法.接着她又想到娘家人怎么用心对待他和他们的一家人,如今出現这等事,我又怎么向娘家人交待,現在过上这么好的日子,不全靠娘家人的帮扶,你对得起谁.你这不是伤了娘家人的心吗?你这不是往死里逼我吗?我活着还有啥意思。这些天她总是沉默寡言,今天上午趁我爷俩去地里拉茬子,就出現这档子事,这不都是二东子把人家逼的吗?这个败家子的东西。

    听完了唐老汉的一番讲述,事情的前因后果全清楚了。

    刘德宽老人说道:“那这事也瞒不住,你打算怎么处理如何安排?“

    “这不是嘛,我明天一早就去赵老好家見我的亲家,主动认错,都怨我没把他教育好,古时候说这叫什么负荆请罪“吧,也是替儿受过.“

    “那老哥我们明天早晨还要赶路,什么忙也帮不上了,俗话说,两山到不了一起,两人终有再谋面的机会,以后我们見面再互诉衷肠吧,希望老哥能把这事处理好.“

    第二天吃过早饭,刘德宽原先被井水浸湿的棉裤经过一个下午和一晚上的晾晒,已是阴湿不干的了,老唐头老伴又给他找来一个旧包裹皮包好,爷俩又上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