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齐往事
繁体版

第二十四章 燕婉之求蘧篨不鲜

    自庄姜后,齐国再次和卫国联姻。

    上次嫁的女儿,在历史上称为宣姜,是卫宣公的夫人。本来,宣姜要嫁的人根本不是卫宣公。而是宣公的儿子,卫国太子伋。

    太子伋和姜齐是有渊源的,他的名义上的祖母庄姜来自齐国。

    齐僖公听说卫国世子和自己的大女儿一样颜值很高,又很有才华,爽快答应了卫国的求婚。

    其后不久,齐僖公准备了丰厚的陪嫁,并派出了一队豪华的车马,按照礼节,派出了一名下卿护送,沿着当年宣姜出嫁的路线将心爱的女儿送到了卫国,然后就坐等回复。

    很快齐僖公就收到了一个令他崩溃的消息:他的女儿,根本就没有嫁给太子,而是嫁给了太子的爹,卫国国君。

    亲家变成了女婿,他的宝贝女儿给卫宣公“截胡”了。

    齐僖公赶紧问送亲的下卿,怎么好好的婚事,弄成了这个样子?

    下卿说出了来龙去脉。

    他们把公主送到了卫国,卫国的人过来接洽,说卫国为了迎娶公主,在淇河之上修筑了一座高台,卫国将在高台为新人举办婚礼。

    一行人护送公主到了新台,只见那新台朱栏华栋,重宫复室,极其华丽。齐国人也为卫国人的重视感到满意。

    然而,热热闹闹的表面也隐藏着一丝不正常。太子根本就没有露面,出现频率最多的身影,就是卫国国君。虽然他们当时就感觉不对劲,不过也没有多想。

    后来,齐国的下卿和随从就被安置到别处,当晚,卫国招待的人频繁地给他们劝酒。当晚,他们都喝醉了,到了第二天,他们就听到了一个震惊的消息,昨晚和公主洞房的不是他太子,是那上串下跳的卫国国君。原来那卫国国君听说齐国公主美丽,竟然精虫上脑,支走了太子,自己做了新郎官。

    齐僖公顿时感觉像吃了苍蝇一样。勃然大怒,就要兴兵伐卫,教训一下卫晋这个色狼。但等他冷静下来,却无奈地发现,伐卫,要不得。

    齐僖公和卫国联姻的初衷,就是亲上加亲,维护和卫国的良好关系。只要这一点不变,嫁给父子二人根本就没有什么不同。所以卫宣公办的这个事,根本构不成让齐国武力干涉的理由或者动机,相反,动兵了才是破坏了这次联姻的政治预期目的。

    宣姜直接成为卫国国君夫人,弄不好对于齐国来说是一个更好的事情,若是伋的储君之位未来不稳,齐国作为他的姻亲之国,为了保护自己的政治投资利益,还要花费成本去维护他。这正像后来卫国公室不满宣姜之子卫惠公,将其驱逐后,他得到齐国支持复位一样。

    后来在郎之战中,卫国拒绝了鲁国的拉拢,坚定地站在了齐国一边,让宣姜不幸的婚姻有了更多的战略价值。

    吃了苍蝇,虽恶心,但无毒。冷静下来的齐僖公,还是派人去“致女”。卫宣公本来是要做齐僖公的亲家,现在却以女婿的身份接待了“致女”的使者。

    使者回来后,告诉了齐僖公宣姜的状况。当然不是很好。本来想嫁个翩翩少年郎,现在未能如愿,能好到哪里去。使者还说,公主可能有了身孕了。

    齐僖公还能做什么,大概他只能懊悔对卫宣公这个有前科的人没做好应急预案吧。

    卫晋当公子的时候就行为不检点,非常好色。与庶母夷姜通奸。(《左传·桓公十六年》提到的“卫宣公烝于夷姜”说的就是此事),二人还生了一个儿子,就是太子伋,伋和“急”同音,大概暗示姬晋同志在肚子搞大之后的着急窘态。

    卫宣公不仅上烝庶母,下强儿媳,而且还直接杀了自己的一个儿子,间接杀了另外一个儿子,无耻程度甚于晋献公(烝庶母、逼死太子)和楚平王(抢儿媳,逼走太子)。约等于唐高宗(烝庶母)、唐玄宗(抢儿媳、杀儿子)爷孙两人造的孽。

    卫宣公抢走了齐国公主,得偿所愿,自不必说。齐僖公为了国家利益,将这段丑事尽量淡化下去。也不多说。吃瓜的诸侯和群众心里鄙视了一下卫宣公,也对此事渐渐地失去了新鲜感。就连此次事件的女主角宣姜,也习惯了卫宣公的宠爱,接受了现实。并先后给卫宣公生下了寿、朔两位公子。

    而太子伋和他的母亲夷姜却不得不吞下此事的恶果。想想夷姜真是可怜,她忍受着别人的嘲笑背叛了卫前庄公和礼法上的儿子卫宣公私通,没想到竟然卫宣公竟然成了国君,她也捡漏成了国君夫人。可现在宣公却又娶了原本还是自己儿子的未婚妻的新夫人来跟自己争宠,夷姜接受不了这凌乱而巨大的反差,最后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向宣公表达了不满,她自缢身亡了。夷姜选择自缢后,让儿子太子伋变得孤立无援。

    后来宣姜自己生的儿子也一天一天的长大,作为母亲,她当然自己的儿子成为未来的卫国国君。对太子伋这个曾经的未婚夫,毕竟婚前都没见过,也谈不上有多少感情。于是她整天在丈夫卫宣公耳边说着太子的坏话。希望换掉太子。

    卫宣公正有此意,因为因为自己抢了宣姜一事,心中一直对儿子有所防备。怕他翅膀硬了再来报复自己。于是一个邪恶的计划在卫宣公心中产生了。

    卫宣公十八年(即鲁桓公十一年),卫宣公一边命太子伋作为使节,持白旄(这是《史记》的记载,《左传》写作“旌”)出访齐国。一边又暗中联络盗匪,让他们在莘地埋伏,专等持旄之人经过将其杀害。结果,这邪恶的计划被善良的公子寿(宣公与宣姜的大儿子,由另一位公族大夫左公子洩教导)探听到了,同是一母所生,不知为什么,宣姜二子公子寿与公子朔的性情却极不相类:寿是至善,时刻不忘以兄弟之心推于急子;朔则至恶,构陷急子不惜致其于死地,毫不顾念手足之情。公子寿听到了消息,便急急忙忙赶去营救兄长。可当公子寿将父亲的计划和盘托出,让兄长赶紧逃跑时。太子伋却钻了牛角尖,他告诉公子寿自己不能违背父亲的命令,也没地方可逃,仍执意继续出使齐国。于是公子寿冒充太子伋,持旌走向齐国,埋伏的盗匪以为他就是太子伋,便杀了他。太子伋醒了后,一看旌和弟弟都不见了,已经料到了这个善良的弟弟的想法,也奔向齐国,此事遇到了杀害公子寿的盗匪,他内心悲痛至极,像盗匪坦诚他才是太子伋,被盗匪所杀。

    人们作《二子乘舟》寄托了对两位贤公子的思念。“二子乘舟,泛泛其景。愿言思子,中心养养;二子乘舟,泛泛其逝。愿言思子,不瑕有害。”

    正是因为卫宣公这两段荒唐的婚姻,导致了“使盗杀子”的事件发生。这不仅毁掉了他自己的家庭,还让卫国上下人心离散,

    人们做《新台》讽刺卫宣公违反人伦,寡廉鲜耻,是个癞虾蟆。

    “新台有泚,河水瀰瀰。燕婉之求,蘧篨不鲜。新台有洒,河水浼浼。燕婉之求,蘧篨不殄。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蟾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