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齐往事
繁体版

第二十三章 文姜出嫁

    除了高超的外交手段之外,齐僖公和他的父亲齐前庄公一样,有几个貌美的女儿,这就让他与诸侯联姻有了资本。

    在齐鲁关系不断升温的时候,鲁国发生了政变,公元前712年,和齐僖公旗鼓相当的对手鲁隐公被野心家公子羽父(公子翚)干掉了,鲁允即位,后世称为鲁桓公。鲁桓公即位时大概十七八岁,还没有娶正式的夫人。

    对于鲁桓公来说,他的政治根基很薄弱,再加上鲁隐公确实得到了国内、国际的认可,已经为鲁国取得了良好的局势,一时之间,鲁国很难忘掉失君之痛;所以桓公急切需要找到一个靠山,用来稳定自己的政治地位,对他来说,如果能拉到齐国的支援,对于鲁国将是很大的帮助;

    鲁桓公三年,鲁桓公和齐僖公在赢地碰头商量联姻的事情。

    齐僖公决定把女儿文姜嫁给他。

    开始的时候,齐僖公为文姜选定的佳婿是郑国的太子忽。

    公之未昏于齐也,齐侯欲以文姜妻郑大子忽。

    ——《左传.桓公六年》

    齐僖公是相当有眼光,太子忽是当时国际上名声最显著的青年才俊,没有之一。齐僖公和郑庄公是多年的老朋友,双方的革命感情能够延续到下一辈自然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在齐僖公和世人看来,这绝对是天作之合,郑国和忽绝对没有拒绝的理由。但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情,齐僖公的一番好意被公子忽干脆利索的拒绝了,连商量的余地都没有。甚至给出了一个无法反驳的理由。

    大子忽辞,人问其故,大子曰:“人各有耦,齐大,非吾耦也。《诗》云:‘自求多福。’在我而已,大国何为?”--《左传.桓公六年》

    意思是齐国是大邦,配不上。《诗经》中说靠自己就会多受福德,凡事靠自己。我并不想依靠大国。

    “人各有耦,齐大,非吾耦也。”这句话后来成为了一个成语“齐大非偶”。

    “齐大非偶”明显是客套。此时的郑国如日中天,齐国郑国国力差不多。

    太子忽拒绝了文姜,后来就和陈桓公的女儿结婚了。

    由于郑国的太子忽拒绝,齐僖公才有女儿嫁给鲁桓公。

    两国国君春天见面讨论婚事,秋季鲁国就派人去迎娶,速度倒是不慢。七月,鲁国大臣公子翚到齐国迎接齐国的女儿。公子翚没想到,这次他不仅迎回了文姜,连文姜的老爹都迎回来了。这老头到了齐鲁的边境,都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直接跨过了国境线,跟着到了鲁国。公子翚即杀死鲁隐公的羽父,本身就是破坏礼乐的乱臣贼子,也对齐僖公的这番反常操作感到迷惑。

    对于文姜的出嫁,齐僖公的表现比较反常,被被鲁国人说成“非礼”。因为齐僖公亲自护送女儿文姜出嫁,一直把她送到了到了鲁国的讙(今山东省宁阳县境内)地。鲁桓公在讙地迎接了文姜。

    为什么齐僖公把女儿送到鲁国就被认为是“非礼”呢?

    根据当时的礼法,一个国家出嫁女儿,娘家对她的护送是有规矩的,凡是本国的公室女子出嫁到地位相当的国家,根据情况分为两种礼仪。

    第一种是出嫁的女子是国君的姐妹。就由上卿护送,以表示对先君的尊重。第二种是出嫁的女子是现任国君的女儿,礼仪比出嫁国君的姐妹低一个等级,由下卿护送。

    出嫁到比自己地位更高的国家,即便是现任国君的女儿,也由上卿护送。这是考虑对大诸侯国的尊敬。嫁给周天子,所有官员都去护送,但国君不亲自护送。出嫁到小国,就由上大夫护送。护送,也就是到国境线上为止,不能越过国境。”

    无论诸侯国国君家女子嫁给谁,国君自己是不能送的。更没有国君出国境护送的先例。现在看来父亲送女儿出嫁再平常不过的事情,按照当时的礼法,是“非礼”的。

    《左传》记录非礼必会出事,最近的一次与婚礼有关的非礼事件发生在了齐僖公相中的郑忽身上,公元前715年四月,郑国太子郑忽到陈国亲迎,迎娶他的夫人妫氏。

    按照“礼”,亲迎完了之后应该一同到祖庙里面告知祖先,说明自己结婚的事情,然后才算是礼成,再入洞房等等。可是这位郑忽太着急了,还没有到祖庙里告知祖先,婚礼进行了一半,就先和妫氏发生了性行为。按照当时人(以陈国大夫针子为代表)的观点,郑忽被篡夺君位,最后死于非命。与他的这次告知祖先前的性行为有着很大的关系。

    按照《左传》惯例,此事也没有例外也会出事,只不过事情没有落在齐僖公身上,也没有落在了他护送的女儿文姜身上,而是落在了他的女婿鲁桓公和他的儿子齐襄公身上。

    同年冬天,他按照礼节的要求,又派了弟弟仲年到鲁国聘问。这次夷仲年到鲁国的聘问,按照礼节叫“致女”女儿出嫁三个月后,娘家派人去看望出嫁的女儿叫“致女”。

    齐僖公开始守礼了。可见,齐僖公并非不知礼,那么三个月前,齐僖公为什么非得亲自送女儿到鲁国呢。事出反常必有妖,作为父亲的他,或许已经了解到了她和渚儿私通的事情,他担心鲁国国君会因此欺负冷落女儿,他不放心,所以才亲自护送,给女儿撑场子。

    当然,也不排除上次被卫宣公坑走了一个闺女,怕女儿在出嫁途中再发生什么幺蛾子。要亲自看到女儿顺利到了鲁桓公手里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