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齐往事
繁体版

第二十五章 围绕灭纪的较量

    嫁出去了女儿,了却了齐僖公的一大心事,

    另一件事情渐渐的涌向了他的心头,这个大事就是纪国。

    当年齐哀公被纪侯陷害而被周天子所烹杀,这件事已经发生了大约有三百年多年的时间,但齐僖公的心里,一直记得这一桩旧怨。

    他忘不了齐国被迫迁都,随后陷入内乱中,凄惨而狼狈。自献公以来的历代齐国国君,都没有忘记纪国谗言让周天子烹杀齐哀公的血海深仇和奇耻大辱。齐哀公也为后世子孙留下了一笔政治遗产—名正言顺。

    这对齐国来说是很重要的,毕竟是根红苗正的诸侯国,总不能学楚武王耍流氓,说自己是蛮夷,打你不需要理由吧。孔子支持齐国灭纪国,原因就是齐哀公的死实在是不合“礼法”,因此齐国应该为父报仇。

    但齐国灭纪的条件一直没有成熟。西周的时候,有周天子压着,自然是无法报仇,进入春秋后,纪国仍然是一个一等一的强国,在《左传》中出场的时间甚至比齐国还要早。鲁隐公元年(公元前的722年)八月,《左传》就记载了纪人伐夷。齐国虽然在发展,但纪国也没闲着,此外,纪国还打出一系列外交牌,广泛争取外援。

    首先,纪国和鲁国进行了联姻。公元前721年9月,纪国国君迎娶了鲁隐公的妹妹伯姬,成了鲁隐公的舅子。有了这层关系,纪侯为鲁国办事也就勤快得多了。新婚刚一个月,就特地派手下大臣前往莒国,调解鲁国和莒国之间的矛盾。因为纪侯这事办得特别出彩,鲁国人也对纪侯格外感激。

    公元前716年,鲁隐公又把妹妹叔姬送到纪国,作为伯姬之媵。这是两周时诸侯婚姻的一个习俗:诸侯嫁女时,以侄女或妹妹作为陪嫁,称为媵。五年内连嫁伯姬、叔姬,体现出鲁、纪两国交情的深厚。

    公元前715年,在纪国的撮合下,鲁国与莒国在浮来(莒国之地,在今山东省莒县西)达成结盟。《左传》特别记下一笔“以成纪好也”。

    鲁隐公时期,鲁国与纪国之间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和齐、郑结盟一样,鲁、纪交好也是各取所需。

    两者共同针对的国家再明显不过,就是齐国。纪国在齐国之东,鲁国在齐国之南。两国如果联手攻打齐国,齐国必将首尾不能相顾!尤其是纪国,国土边界一直延伸到齐国国都临淄家门口。

    鲁隐公在位期间,鲁国在诸侯之间很有存在感,无论齐国想消灭纪国的愿望有多强烈,齐国人都不敢对纪国怎么样。因此终隐公一代,齐僖公始终无法对纪国有太多动作。

    和他棋逢对手的鲁隐公被弑杀了,现在的鲁国国君是他的新女婿。所以,他灭纪的最大阻力——鲁国目前不存在了。他本人在中原各国长袖善舞,也为灭纪营造了良好的国际条件。

    在齐僖公看来,目前处于灭纪的最好时机。

    公元前707年夏季,齐僖公和郑庄公没有和纪国打招呼,就带着大队人马到了纪国边境,说是来纪国朝见纪候的。

    这引起了纪国君臣的警觉,这不年不节的,又没有发过邀请,两个大国联袂朝见一个小国,更何况还和其中的一个有仇,事出反常,必有蹊跷。

    纪国国君就算是傻子也不可能看不清形势,因此纪国提前做好准备,一方面加强了戒严,另一方面婉拒了两个大国的好意。

    齐僖公和郑庄公见纪国有了准备,达不到突然袭击的效果,于是就撤了。

    虽然这次灭纪未能得逞,也标志着齐国在对待世仇纪国家的问题上,跨出了巨大的一步,齐国灭纪不仅仅是齐国国君的想法,也不仅仅是在庙堂上的谋划,而是进入了实际操作阶段。

    齐国和郑国联合起来闹得这一出把纪国吓得不轻,齐随时都可能对纪动武。而且还拉上了一个郑国,这两个国家联合起来,可是打遍天下无敌手。

    纪国发现齐国开始筹谋灭亡战自然就不会束手就擒。于是次年(鲁桓公六年,公元前706年。)夏天四月份的时候,纪候特地到鲁国的成地拜会了鲁桓公,向鲁国寻求帮助,研究如何应对齐国想要灭纪国的企图。纪候和鲁桓公谈了什么没有记载,但一个月后北方戎人突然入侵齐国。暂时帮纪国分解了压力。

    戎人位于齐国的北部边境,来势汹汹,齐国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另外,齐国刚刚招惹了纪国,还得留下部分兵力防止纪国反咬一口。这让齐僖公有些捉襟见肘,于是,齐僖公请求郑、鲁、卫等国援助。

    郑庄公此次没有亲自出马,而是派出了太子忽率军前往,太子忽到了齐国之后,大败戎军,俘虏戎军两位主帅大良和少良,斩首带甲戎军三百人首级颗,献给了齐国。这给让齐僖公欢喜得不得了,愈发喜欢这位英雄晚辈。

    郑国锁定了战局,其他诸侯国家比如鲁国、卫国的军队帮助齐国防守边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