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农民崛起
繁体版

第11章平民婚礼之吃吃喝喝

    晚上的时候在李书达(另一个族老)的带领下开始给族长(李书通)布置婚房。

    而王旭也了确了他的一个心愿,顺理成章的搬到了西屋。

    王旭很满意,终于可以有点私人空间了!既不用当电灯泡,也打扰人家夫妻在那不可描述,双方都不用难为情,你好我好大家好,正好两全其美。

    ……

    欢声笑语中,嗑好的黄豆也放进了,已经准备好的水缸里,满满一大缸,等明天早上泡好了也就能做豆腐了。

    翌日,一大早,村里人就带着桌椅板凳过来了,锅碗瓢盆也带了一大堆,开始张灯结彩,准备明天的婚礼。

    昨天泡好的黄豆都用石磨磨成豆浆,用开水烫熟,装到纱布袋子里把汁水挤到锅里边,烧火煮开。

    豆浆将开未开的时候,用卤水开始点豆腐,一连点两到三次,根据豆浆的颜色来判断放入多少卤水合适,不能多放,放多了豆腐会发苦,加小火烧开。

    豆汁变黄的时候,老豆腐脑也就成型了,把豆腐脑舀到磨具里,沥水,定型,等凉了就可以切豆腐了。

    这时也临近中午了,中午没人做饭,一人一碗豆腐脑,就着用豆渣蒸的窝窝头,纷纷吃了起来!

    按着后世的方式,在碗里边放点葱花,滴几滴香油。王旭端着一大碗豆腐脑,蹲在灶台旁边,闻了闻,是那个味,吃了一口,那叫一个香啊,吃的王旭都有点热泪盈眶了!

    多少年了,走南闯北的,都吃不到这个味道,家的味道。

    吃豆腐的时候,王旭也挺同情后世那些,只能吃市场上卖的石膏豆腐的人,连口正经豆腐都吃不上。

    ……

    豆腐分两种,石膏豆腐和卤水豆腐。石膏点豆腐最低一斤豆子出豆腐三斤,卤水点豆腐最多出将近两斤半。

    因为是非盈利性质,他前世家里从来没有用过石膏,一直都是追求口感,用卤水点豆腐,也从来没有点出来过两斤半,都是在两斤那样。

    至于市场上卖的,咋说呢?人们为了追求利益,那豆腐做的叫一个一言难尽啊!

    村里卖豆腐的有绝招,卤水能点出三斤那样,虽然不好吃,自己平常也不做,马马虎虎将就吃。

    县城用石膏,四斤起,市里边五六他们都点的出来,就因为这,出去打工后,成功的让王旭把豆腐戒了!

    ……

    下午女人蒸馒头,花卷,男人杀鸡鸭鹅,对于杀这玩意王旭非常反感,他前世六岁就开始杀鸡,每年都杀,那会还没有啥动物保护法的说法,有一段时间用网网了好多斑鸠,一天杀二三十,天天杀,天天杀,杀得王旭自己都怀疑人生了!!!

    除了族长李书通结婚用的每样一百只外,剩下的一家五只,那叫杀得一个昏天地暗啊,忙活的天快黑了,才收拾干净。

    晚上李书通一个人回来了,他的新娘子今晚借住在隔壁王快镇他大舅家,明天天不亮的时候,再过去接新娘,今天他喝酒喝多了,啥也没交代,上炕倒头就睡。

    一夜无话,李书通不到五更天就起来了,本来王旭也想凑热闹去,可小屁孩没份……

    天色大亮的时候,王旭就听到对面王快的炮仗接二连三的响起,估计是上船了。

    上午十点左右,在吹吹打打中新娘子,终于接了回来,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老娘们都扔下手头的活过去看新娘子去了,王旭也想看看都快被李书通吹上天的新娘到底想啥样,可人小挤了半天也没挤进去!

    临近中午时,该拜堂了,鞭炮一放,天地一拜,至于中间说啥致辞啥的根本没有!人家拜完堂直接开席!

    不像后世要扯半天有的没得,有的还得来上点“高雅”节目。当然结婚的时候,大家多少还要点脸,不会整太出格的,不至于把脱衣舞也整上一套!

    ……

    先上桌的是娘家门上的几个过来送亲的,剩下的全是周边村子路远一些的七大姑八大姨,亲朋好友啥的,二十张桌子,一桌八人,一次就是一百六十人,今天要摆流水席吃到下午,本村的最后才能上桌吃。

    一盘花生米,一碗红烧肉,鸡鸭鹅各一只,白菜豆腐炖猪肉一大碗,萝卜炖羊肉一大碗,炸豆腐一盘,凉拌豆腐一盘,炒鸡蛋,鹅蛋,咸鸭蛋各一盘,鱼一盘,河虾一盘,点心一盘,大枣、核桃、花生各一盘,把桌子都摆满了,反正不够再上,酒水管够,馒头花卷米饭管到饱。

    一时间胡吃海塞的,吆五喝六的,划拳的,拼酒的,那叫一个人间百态啊!喝了两个多小时才差不多散席。第二席人就少多了,都是附近的,离着也不远,陆陆续续的来陆陆续续的走。

    一直忙到下午四点多没别人了,村里老少爷们姑娘媳妇上桌的上桌,上不了的自己端着碗,要么在院子里,要么在院子外,边吃边聊,很是热闹。

    一大帮大肚汉,那是有多少吃多少!一点都不浪费,锅都刮干净了!完全不像像后世,基本不咋吃,全浪费了。

    热闹了一天,吃饱喝足的一大帮人,把开席的家伙儿事儿也都搬走了,院里终于安静了下来。

    ……

    因为李书通是族长,晚上没人敢闹洞房,可王旭还是被派出去站岗巡逻了。

    王旭拿着灯笼在院子外转悠了两圈,也就赶走了两个皮猴子,再之后就也再也没人来了!

    转悠了半天,王旭也犯起了嘀咕“这出来站岗巡逻,防止有人过来听墙根,防的不会是我吧?”

    ……

    闲的无聊,王旭开始对比起这时代和后世平民结婚的差异。

    这时代也不用拍啥婚纱照啥的,采买一些结婚用的东西就行了,结婚远比后世轻松的多!小户人家也没那么多规矩,也就吃吃喝喝,很是简单。

    这时代有钱士绅,玩什么花活,王旭也没见识过,也不知道咋样。倒是像李书通他们这样的小地主,能大摆流水席吃一天的,也是难得一回,算比较奢靡了,远远超越这时代九成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