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农民崛起
繁体版

第5章皇帝要当木匠

    这边王旭还在感叹吃饭的问题,北京城里年轻的皇帝朱由校已经把魏忠贤推到了台面上,开始干起了木匠活!

    ………………

    天启元年,也就是去年,公元1621年,三月十三日,努尔哈赤率重兵围沈阳。

    “报!~报!~辽东八百里加急!……”驿卒骑着马,边跑边喊的闯入正在等待朝会的大臣堆里。

    没一会朝会开始,兵部尚书崔景荣直接出列道“陛下,辽东急报”

    刚在龙椅上座下的天启皇帝朱由校闻言抬头,面无表情的说“念”。

    “十三日努尔哈赤率重兵围沈阳,辽东经略袁应泰兵败自焚,总兵尤世功,贺世贤,参将夏国卿、张纲、知州段展、同知陈辅光皆死于阵。

    川浙总兵陈策率川兵渡浑河增援与童仲揆等也战死!沈阳陷落了!陛下!”崔景荣念完军报,抬起头小心的观察着皇帝的表情。

    嗡嗡~嗡嗡,一帮大臣闻言就像茅坑里的绿头苍蝇一般,瞬间就炸了窝,交头接耳的讨论了起来。

    “你说什么!”闻言朱由校直接从龙椅上跳了起来。

    焦急的转了几圈,朱由校望着下边的大臣说“诸位爱卿,可有良策?”

    这~

    安静,绝对的安静,落针可闻!

    大臣们一个个的好像被掐住脖子一般,一个个都不说话了!

    两个多月后,经过多方扯皮,求助良策无果的天启皇帝朱由校,还是听从了阁臣刘一燝的意见,不得不再次起用熊廷弼为辽东经略,来稳定辽东局势。

    熊廷弼根据辽东实际情况,制定了三方布置策。而掌握辽东实际兵权的巡抚王化贞,却不顾当时敌强我弱、容易被各个击破的危险,力主分兵把守,全面进攻。

    为此他俩口水战打的是不可开交,奏折一封一封的送回北京,朝堂上大臣们也吵成了一锅粥。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搞得朱由校一时也不知道该如何决断。

    看完最新一份奏折,朱由校揉了揉额头,感觉头很大!把奏折扔给魏忠贤道“大伴,你看看,他们谁说的在理?”

    刚刚当上秉笔太监的魏忠贤,也有些傻眼,没有打过仗的他也不懂啊!要是选错了,万一出了事他可吃罪不起!还是不要参与为妙。

    想了想魏忠贤对朱由校说“陛下,老奴也不懂啊,要不先这么拖着他俩,说不准他俩说的都有道理呢,两个人的办法总比一个人的好不是?”

    “也对,那就先拖着吧。”

    朱由校有些兴致缺缺,起身到后花园散步去了。

    ……

    然而朱由校还没过上几个月的皇帝瘾,坏消息又来了!

    九月黄河在灵壁、黄铺一带决口!

    10月,永宁土司奢崇明叛乱,奢氏分兵攻合江、纳溪、破泸州,遂进攻成都,建号为大梁,设丞相五府等官!

    朱由校又是一阵抓瞎!

    ………………

    昨日不作为,今日食恶果。

    去年因为朱由校没有对经、抚之争没有作出合理决断,以致于今年正月努尔哈赤的后金军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攻陷了广宁及其周围40余城。

    为了挽回局势,朱由校又请老师孙承宗出山,督师辽东,构筑关宁锦防线。

    这时我们的圆嘟嘟也上线了,圆嘟嘟主动请缨,朱由校也是很欣慰,同意他出山海关,投身抵御后金、收复辽东的前线。

    朱由校刚安排完辽东的事情,又有坏消息传来!

    正月,河套蒙古入侵延安、黄花峪等处,深入六百里,杀掳数万人。

    二月初七山东郓城、巨野地震。

    二月,安邦彦反叛,先是率兵二万攻破毕节,后分兵破安顺、平霸、沾益、龙里等处,势力壮大的他,又合兵围攻贵阳。

    四月十六,兖州府、济南府、东昌府地震。

    五月,荷兰再次派远征舰队总司令雷约兹率领军舰14艘,再次侵入澎湖并对福建沿海进行骚扰。

    五月十三,徐鸿儒在徐家庄发动白莲教起义,以红巾为号,徐鸿儒称“中兴福帝”,将天启二年改为“大乘兴胜元年。”

    ……

    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家国大事,没有一个是说说话就能解决的,偌大的天下都压在了皇帝朱由校的肩膀上,等着他做决策。

    刚刚满十八岁没多少年的少年人,天启皇帝朱由校,天天面对大臣们的扯皮,那是一个头两个大!

    “这天天除了扯皮还是扯皮!这样下去不行啊!”

    朱由校这小子,脑袋瓜嗡嗡的转了起来!

    “用太监打压朝中大臣,让太监帮我干活!让他们狗咬狗,现在太监势弱,要是有哪个不开眼的,敢打骂我干活的狗,老子就给谁好看!”

    “也不知道这帝王之术好不好使?要是成了,我就能高高在上的掌握权利,按着自己的想法管理国家,不用再看他们扯皮了!”

    “这养了一年多的狗,应该长大了吧,先放出去试试?”

    有了想法就要行动,朱由校决定把朝政都交给魏忠贤处理。

    拍着魏忠贤的肩膀,朱由校语重心长的说“大伴啊,以后你就帮朕处理朝政吧!

    朕不会亏待你的,谁要是敢为难你,朕就要他好看,放心去干吧,朕看好你!”

    魏忠贤那叫一个感动,他明白自己飞黄腾达的机会来了,只要皇帝信任他,把皇帝交代的事情办好了,高官厚禄指日可待。

    魏忠贤一边磕头一边对朱由校保证道“皇爷放心,老奴就算拼了这把老骨头也得给您把朝堂管理好,皇爷就是老奴的天,没有皇爷老奴啥都不是,老奴……”

    朱由校拽了一把魏忠贤,对他说道“行了,大伴,你办事朕放心,也别再拍马屁了,朕在后边给你撑腰,你就放心去干吧!”

    ……

    有了朱由校的支持,那个活跃了整个天启一朝的九千岁,天启皇帝忠实的狗腿子魏忠贤,露出獠牙对大臣们一通乱咬!

    说来也怪,朱由校一下轻松不少,处理起朝政来也顺手了很多!

    “魏忠贤这条狗,还真是好使啊!还得放权,我先抽出身来干点别的吧!”

    看了看皇城破烂不堪的三大殿,朱由校开始琢磨起来:

    “老是在偏殿办公也不是一回事,皇爷爷(万历)经过好多年的准备,已经给我备足了,修建三大殿的材料了。

    现在只要干就行了,这三大殿可是国家气运的象征,我要是能把它修起来,那些大臣应该能高看我一眼吧?以后再也不会把我当小孩子骗了吧?”

    又一次朝会,朱由校在朝会上,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诸位爱卿,朕打算重修一下三大殿,各位意下如何?需要多少钱啊?”

    嗡~嗡~嗡~

    闻言大臣们议论了一番,报价两千多万两银子!朝廷没钱怎么办?

    被忽悠多了,也醒过味来的朱由校,那是一点都不信,他决定带着自己的班底(24衙门)好好研究一下这木工活,看看到底需要多少钱能修起来。

    ……

    在大明朝有句话说的好,太监出品,必出精品,明朝的太监可是啥活都会,就没有不会的!人才倍出,有多牛?

    最出名的三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

    日出东方,唯我不败,文成武德,天下第一。千秋万载,一统江湖。

    呃~

    串台了,东方不败原型,是大明大太监方正化,妥妥的武林高手,大内第一高手,这会还在御马监当马仔呢。

    打铁的,放马的……要啥有啥,没了吊的家伙们,没了那个想法,拔刀嘎嘎快,脑袋嘎嘎活,比后世理工男还理工男!

    打枪,造炮,贼麻溜,要是给他们时间原子弹说不准也能搓出来!

    ……

    预谋许久的小皇帝朱由校,裤子都脱了,能不拉屎吗?把魏忠贤推到台面上,有马甲在前面挡着,终于可以脱开身的他,开始研究起了木匠活。

    哎~

    “这干木匠活比当皇帝自在啊!看来我放权给魏忠贤,这一步没走错,我得抓紧谋划一下,争取年底就能让他入阁,到时候就可以明正言顺的放权给他,让他替我全权处理朝政!”

    朱由校喃喃自语着,手也不闲着,摆弄着手里的木头。

    这时他来自老朱家小老百姓出生的抠门基因也发作了!

    “钱得一分一分的挣,花的时候得一分摔两半花,到时候也给自己也算一个工,能省一毛是一毛!”

    就这么朱由校愉快的决定了,他也当回木匠!

    ……

    有道是不同人有不同的烦恼和生活,每个人要面临的问题不同,想法也千奇百怪,这边天启皇帝谋划着当木匠,那边王旭也即将开启他又一次的农民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