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80后:轮回
繁体版

第十三章 最后的生日

    经历过木桶事件后,樊妈不得不接受了眼前的现实,没再指责樊绍坤,樊家也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原本承包的刻度也于一年半前停止了,取而代之的是定期的上班,樊妈需要每天往返于隔壁镇之间,但不变的是还在玻璃厂。

    而樊爸也在刘爷爷离开后顿悟了过来,戒了赌瘾,跟着二姨父做起了采购员的行当,只是不善言辞的嘴舌以及过于善良的本性令他这一年来的进程有些艰难。他偶尔会带回一点钱,但依旧杯水车薪。樊爸樊妈还是会吵架,但频率低上了不少。或许在樊妈的眼里,小上三岁的樊爸也是她的孩子。

    小学的最后一个暑假,樊绍坤收敛了许多,码头、鱼塘都不再有他的身影。每天清晨,姐弟俩都会坐在巷子里的凉棚下,预习着下一年的课本。而下一年樊绍慧就即将上初三了,只是成绩一直不温不火。

    父母不在家的日子里,午饭只能是樊绍慧来做,虽然口味一般,倒也能吃。他俩偶尔也会去外公家吃上两口,外婆总是格外的心疼,不停地夹菜给姐弟俩,生怕他俩饿到。

    这天下班后,樊妈急忙忙地赶回家,然后对姐弟俩说:“你俩快去换身干净一点的衣服,过一会跟我去外婆家。你表弟出生了,跟我一起过去看看。”

    “哦,马上就来。”姐弟俩赶紧答应道。

    一眨眼,邱舅已经结婚一年了,姐弟俩依旧清晰地记得,一年半前舅妈初次来到外公家的场景。同样的是这样的一个傍晚,刚转行的樊妈同样着急忙慌地回到出租房,然后催促着自己的儿女:“快,你舅舅带了个舅妈回来,现在过去打个招呼。”

    姐弟俩听后,开心极了,赶紧回道:“好的,妈。”

    打从记事起,樊绍坤就是听着樊舅的故事长大,但由于上学、工作的缘故,姐弟俩很少能见到他。即使回来,樊舅也一般会去二姨妈家,而樊家他也只是来过一次。

    樊舅的毛笔字不错,听说在市里很出名,附近镇上的学校校名均是出自他手。每逢春节的时候,外公就会买回一堆空白的春联,然后让樊舅在上面一一书写。等到墨迹干了,周围的邻居就会来求上几幅,贴在门上。这对于外公来说,是他一年中最开心的时刻。

    樊舅有点微胖,这是邵家人共同的特征。但樊舅的面相很清秀,所以看起来还不错。听姨妈们说,樊舅对择偶很挑剔,所以一直没有物色到中意的女孩,但那时的姐弟俩都还太小,尚不懂这些。

    见两个小孩还在翻箱倒柜,樊妈突然有些不耐烦,不停地催促道:“你俩怎么到现在还没好啊?”

    好一会,樊绍坤才翻出一件有点旧旧的西服,征求道:“妈,您觉得这件怎么样?”

    樊绍坤手中的西服并非新衣,是表哥冯春成穿剩后给他的,往常他都只在考试时才穿。因为表哥的成绩实在太好了,樊妈总有些迷信,迷信穿上后一定能下笔如有神。

    “好吧,先穿这件吧。”这件西服配着一件廉价的裤子,和缝补过一圈的球鞋,并不合身,而且甚是有些滑稽。樊妈看着自己的儿子,想到金晓峰、想到柏丰,心中一阵心酸。

    出了院门,姐弟俩就跟着樊妈,一路小跑来到了外婆家,心中自是格外的期待。刚一进门,就发现堂屋里果然坐着一个女人,高挑、苗条、美丽,只需看上一眼,便会叫人立刻喜欢上。

    姐弟俩走近后,女人一下子露出了满脸的笑容,然后朝姐弟俩挥了挥手,说:“你们好。”

    樊绍慧很大方地走了过去,说:“您好,舅妈。”看到姐姐这么称呼,樊绍坤也羞涩地打了一声招呼。

    女人突然一阵娇羞,脸上泛起了红晕,但笑容并没有减少丝毫。为了避免尴尬,女人拿来一堆零食,递给了姐弟俩。樊绍坤愣了愣,然后接过了零食。而樊妈也是局促地跟女人打了一声招呼,立即就走向了厨房,帮忙准备晚饭,顺便陪外婆唠起了嗑,话题自然跟眼前这个女人有关。

    不一会,二姨妈二姨父来了,樊舅也从屋后带着一帮亲戚走进了屋,于是大家一起闲聊了起来。

    “你好,你好,我是志诚的二姐夫,欢迎到这。”二姨父很熟络地跟女人打起了招呼。

    女人羞涩地回道:“你好,二姐夫。我之前听志诚提起过你,说经常麻烦你们。”

    二姨父立刻回道:“都是家里人,有什么麻烦不麻烦的。我们家志诚一到周末就习惯到我们家,家里就他一个兄弟。我听说你们家是射阳的,那是个好地方,射阳老鹅很出名。”

    女人说:“是的,我家就在县城旁边的镇上,欢迎二姐、二姐夫来玩。”

    二姨父说:“射阳我经常去,我有几个特别要好的朋友就在那,开厂的,上个月还邀请我过去的,我没抽到空。”

    正说着,门口传来樊爸抽烟后的咳嗽声,看到女人后,樊爸笑着点了点头,然后就站在了一边。

    二姨父介绍道:“这个是大姐夫,也住在村里,跟着我一起跑采购。”

    女人听后,再次向樊爸打了声招呼,樊爸这才回了一声。只见二姨父继续介绍道:“志诚还有个妹妹,本来嫁到了隔壁镇,可惜今年上半年离婚了,现在去了上海。”

    这时樊妈端着两盘菜才厨房里走了出来,然后将菜摆到了桌上。原本笑脸盈盈的她听到四姨妈的事,脸上的笑容顿时变得生硬了起来。四姨妈一直是樊妈最疼爱的妹妹,突然提到她的离婚,樊妈心里自然不是个滋味。

    然而屋子里并未受到此影响,依旧充斥了二姨父的高谈阔论、二姨妈的笑声,以及女人频频点头的笑声,偶尔再回答着大家提出的问题。樊舅则站在女人的身边,手不停地抚摸着女人的头发,一副亲昵的样子。

    最开心的当属外公,只见他笑得合不拢嘴,时而再点点头。住在屋后的两对舅爷爷舅奶奶看着自己的准外甥媳妇,同样是十二万分的满意。而樊妈依旧站在厨房里,忙前忙后,炊烟袅袅而升,伴随着阵阵香气。樊爸则继续站在堂屋里,看着大家聊天,一声不吭,偶尔抽上几支烟。

    没几个月,这个漂亮的女人就正式成了樊绍坤的舅妈。但由于他们在市里工作,姐弟俩并没能到婚礼现场。也正是由于他们一直住在市里,樊绍坤也就更难见到自己的舅妈了,只知道她很漂亮。

    又是几个月,邵家迎来了另一桩喜事——舅妈怀孕了。为了照顾她,外公外婆也随即去了城里,帮忙照顾,偶尔才会回来一次,然后收拾一些行李,就又离开了。每次路过外公家,看到紧锁的大门,姐弟俩总有一些失落。

    樊舅的房子离单位不远,但在六楼,由于没有电梯,所以老人们每天出门都很辛苦。但是一想到即将出世的孙子,瞬间又充满了力量。

    这一年的五月,表弟终于出生了,姐弟俩也整整有半年多没见到两位老人了。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他俩围在外婆的身边,新奇地看着尚在襁褓里的婴儿。然后在征得舅妈的同意后,轻轻地抚摸着自己的表弟。

    外婆只在老家待了一周,前来道贺的亲戚络绎不绝,外公外婆脸上的笑容就没停过。可仅仅过了两个月,老人们又回来了,只是此时外婆的身上正吊着一大串药水。当看到樊妈通红的眼眶,姐弟俩才知道,原来外婆病了。

    国庆的前夕,在樊舅和二姨父的建议下,邵家准备给外婆大办一下六十岁的生日,为了冲喜。巧合的是,这一天也是樊妈四十岁的生日。

    很快,外婆的生日就到了。这一天,外公家的两层小楼挤满了来自附近的亲戚,连带着屋后的两个舅爷爷家,整整摆了十六七桌,格外热闹。外婆平素性情温和,这天也露出了难得的笑容。樊妈依旧穿梭在厨房和饭桌之间,来来去去地端着菜。

    “二姐,你别忙了,赶紧来坐。”表姨大老远就喊道。

    “没事,你们吃。”二姨妈客气道。

    “哎,你来嘛,这边有座。端菜不是还有志云姐姐和三姐嘛。”表姨继续劝道。

    听完这话,二姨妈没再推辞,找了个空座就坐了下去。那边二姨父也吆喝着:“今天是我丈母娘六十岁生日,大家一定吃好喝好。”说完就端着手上的杯子向舅妈的父母敬上了一杯酒。

    正吃着,旁边一位长辈轻声问道:“你丈母娘身体到底怎么样了?”

    二姨父这时放低了嗓门,回道:“能怎么样,反正该找的医生我喝志诚全替她找过了。我们家老二也成天服侍她,要看她造化呢。”

    长辈“哦”的一声,便不再问了。午饭临近尾声,这时樊舅开始起哄道:“小辈们听着,谁过来给外婆磕头,就奖励十块钱!”

    一听到有钱拿,小辈们纷纷放下筷子,跑了过来,跑在最前面的正是金晓峰、金晓丽,就连樊绍慧也变得格外的积极。此时外婆正坐在一张太师椅上,穿着一件红色的新衣,神色比往常好看了许多。

    只见小孩们一个接着一个争先恐后地跪下,膝盖还没落地,嘴里就喊道:“祝外婆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说完就大大地磕上了三个头,然后迅速站起来朝樊舅那走去,嘴里喊道:“舅舅,给钱!”而外婆看到这番场景,脸上也立刻露出了笑容。

    外婆并不能坐太久,磕头刚一结束,众人就将外婆扶到了房间里,安顿好。这时小姨奶奶走到了樊妈的身边,然后对着自己的姨侄女说:“志云,你今天辛苦了,忙里忙外的,到现在饭还没吃。”

    “不辛苦,今天是我妈生日,只要她开心,我也就开心了。”樊妈露出自己标志性的笑容,只有在外面她才会这样,然后向自己的姨妈回道。

    这时小姨奶奶不紧不慢地从口袋里掏出了一个红包,外面的红纸已经略显陈旧,然后对樊妈说:“志云,这个红包你收着,今天不仅是你妈妈的生日,也是你四十岁的生日,这个是姨娘的一点心意,你收下。”

    樊妈一看是红包,立刻摆摆手,向被火烧到一样,对着自己的姨娘回绝道:“姨娘,我都没带您吃饭,这个我不能要!”

    姨奶奶见状赶紧抓住自己姨侄女的手,说:“志云,你收着!不喊吃饭就不是生日了哒。”

    樊妈见状,连忙朝后退去,嘴里不停地推迟道:“好姨娘,这个我真不能收,收了我心里会过意不去的。”

    姨奶奶假装骂道:“你这个姑娘怎么这么犟的,有什么过意不去的?姨娘过生日的时候你不是照样送礼的嘛。”

    “但我没办啊。”

    只见两人一个要给,一个不肯收,一个朝前塞着,一个朝后退着,互相僵持着,拉扯声之大一下子吸引了屋里人的注意。于是大家纷纷走了出来,想要一探究竟。

    这时两个舅爷爷走了出来,看到这个情形,立即对樊妈说:“志云,你就收着吧,舅舅这边也准备了。”

    说完后,一旁的两个舅奶奶立刻将红包掏了出来。而其他几个亲戚也跟着掏了出来,像预谋过一样,直往樊妈手里塞。

    樊妈被团团围住,但还是执拗地不肯收下,舅爷爷加大了音量,对樊妈说:“志云,你这孩子怎么不听人话的?让你收着就收着!”

    姨奶奶也连忙跟着附和道:“志云啊,你别嫌做姨妈的说话不中听。你现在的经济情况并不宽裕,我们做长辈的看到了心里怎么可能不难受?虽然你没有办酒席,但这也是舅舅、姨娘们的一点心意,你就收下吧。”然后握着自己姨侄女的手,轻轻拍着。

    樊妈的眼角一下子流出了一串泪水,两眼通红,鼻子也跟着抽泣了起来。此时,樊绍坤正一声不吭地站在旁边,面无表情地看着。樊绍慧的眼角也跟着一片通红,时不时擦拭着。樊爸则皱着眉头,站在不远处,抽着烟。四个人各自有着各自的表情,也各自有着各自复杂的心情。

    “志云,你就听舅舅、姨娘们的话,收了,将来等你条件好了再补这个情。”外公终于忍不住发了话。

    “是的,大姐,你就收下吧。”站在一旁的四姨妈也跟着附和着,然后拍了拍自己的大姐。

    樊妈看了看自己的父亲,又看了看周围的亲戚,最后终于在自己姨娘的再三劝说中一一收下了红包,但满脸的泪水始终挂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