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之太阴帝君
繁体版

第53章诸圣成圣(二)

    一时之间,道德真人只觉得修道许久,一向道途通畅的自己,现如今却迷迷糊糊,大脑如同不清醒一般,让他头一次有了“前路何在”的彷徨感。

    望舒见他好似真的被成圣之机困住,也不想再骗他,只开口劝道:

    “既然如此迷茫,为什么不去看看别人面对迷茫时是什么样的呢?”

    “看谁的迷茫?”

    “看别人的迷茫。”

    “别人的怎么看?”

    “……别人的坐着看,不然你还想咋看?!”

    于是道德真人在首阳山坐悟,观首阳周围人族生灵三百年生活,见那普通人依次经历生老病死、爱恨别离,终于得悟天机,选定了人族行教化之事。

    于是二月十五这一日,道德真人于首阳山为众人族宣讲三洞真经。

    只见他坐在山巅,额有三理,足有八卦,身长九尺,耳垂齐肩,穿五色云衣,住金楼玉堂,以神龟为库,将四象做随,头上雷声隆隆,电光闪闪,云气蒸腾,气宇昂轩,威风凛凛,俨然为神宗仙祖姿容。

    “夫道生于无,潜众灵而莫测;神凝于虚,妙万变而无方,杳冥有精而泰定发光,太玄无际而致虚守静,是之谓大洞者欤……”

    “道告龙赐:吾於七百万劫,奉修灵宝,立愿布施,持戒执斋,勤苦不退,展转生死,忍辱精进,断除异念,空受无想,积感玄寂,得作众圣道尊……”

    “金阙神章,三皇默秘之文也。在天与天为道,而统五行,着万神,主万象。在地与地为德,宰万物,擒精怪,斩邪神。故为无上御摄之法,至神不死之道也……”

    随着道德真人依次传下十一篇洞神三皇经、一百七十篇洞真上清经、一百二十九篇洞玄灵宝经,其头上三花之中的三尸神太极金阈帝君、老胭、太清道主太上老君具都顺势显出身形。

    三尸合同本尊,统计四人,朝向四面,念动不同真文,应和龙章凤篆、金书玉文。经文璀璨,音波流转之处,生二十四色之莲,三十六番之宝,凡人采食此莲宝,通时百病全消,千灾湮灭。

    如此传法百二十年后,道德真人得天道提醒,时机终至。

    遂收了三尸,显了庆云,但见那一花化作老君,手持太阳精叶宝扇煽动周身火气,投入炉火,炼化黄芽;二花变作太极金阈帝君,头顶太极之图,平定七情,抹平水火;三花成了老胭,手托玄黄玲珑宝塔,镇压周遭不平;本体却持一丈二扁担,只抬手之间,头顶三人便齐齐响应,分清理浊,定鼎水火,四人但微笑不语,垂目世人!

    只见此时的首阳山上空,瑞气千条,霞光阵阵,众人族早非女娲所造之初人,不知这圣人成道之像,只以为是那仙法玄妙,倍感新奇。

    望舒却是早早的混在人群之中,听闻道德天尊宣讲三洞真经,现如今见他成圣时机已至,再不敢冲撞圣人法驾,赶忙驾云而走,落于千里之外。

    天尊颔首,不发一言,只端坐在首阳山石台之上,三尸合一,灵宝飞舞,念动真经,为众人宣讲其刚刚所悟之成圣经文,道德经也!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

    随着道德真人彻底斩去三尸,证得天尊位,其面容之上表情越发寡淡,周身气息晦涩不明。

    整个人坐在那里,便如同泰山之重压于一身一般,坚不可摧,高峨巍巍。

    道经传完之后,立有天龙彩凤现身,盘旋其头顶之上,各色三族之秘大开,天地生成之玄奥一览无余,道德天尊神念自此,溯源而上,直追初时。

    三十七篇道经一完,天地契机立刻显现,那飞龙化作一枚紫金道果,于彩云之上普照大地,天地、万物、有名、无名、生成、演化之秘随生随灭,周旋外侧。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三十七篇道经一完,四十四篇德经紧随其上,两部经文浑然天成,上下对应,上以道治国,下以德治国,德不存以仁义治国,仁义不存以法治国,国家治理之秘遍布其上。

    八十一篇经文一停,那天龙道果顿时被彩凤所衔,抛于道德天尊头顶,道德天尊得此道果,长叹一声,当即开口道:

    “忆昔盘古初开天地时,以土为肉石为骨,水为血脉天为皮,两眼为日月,循环照烛三百六十骨节,八万四千毛窍,勿使淫邪发泄生疮痍。

    今吾道德,于此量劫得悟大道,洞彻玄机,斩三尸成天尊,宣教化为圣人。

    是以立人教,传教化之道,使玄门香火不绝,道家延绵不断!”

    话音刚落,三十三重大罗天上,轰隆不已,道德天尊头顶之上,庆云之内,一道鸿蒙紫气勾连清虚,打通印堂、膻中、关元三穴。

    那天外天玄黄之气得此牵引,滚滚而来,道德天尊传承自盘古大神的开天功德亦同时闪现。

    两相加持之下,其三尸合而散,散而合,如此九九八十一次之后,一轮斗大功德金轮挂于脑后,金光灿灿。

    当是时,朝阳升起,有紫气东来三万里;霞光阵阵,似瑞霭时分辨青冥,远处海面之上波光粼粼,近遭大山之内郁郁葱葱,阴阳双鱼于脚下旋转不停,黑白二气在周身游曳不定,阴云顷刻散去,光明须臾重生。

    那股玄黄洪流似乎无穷无尽,脑后宝轮眨眼涨大,道德天尊一身气息更加深不可测,似泰山之重,若清风之微。

    “吾为太清道德天尊,今于首阳山立人教,为人教教主,将于三十三重天上,开大赤天太清境,行教化之玄事,以太极图为镇教之宝!人教立!”

    此话一出,异象再起,便间周天之内,天花乱坠,地涌金莲,有飞天献舞,素娥唱曲,神兵神将持宝列队,仙女仙娥提篮分立,紫气飘渺,化作长毯,神威浩荡,屏退左右。

    道德圣人只一步跨出,就往三十三重天外而去!

    洪荒亿万生灵匍匐在地,恭贺天尊成圣!

    而望舒却是正趴在地上,奋笔疾书,记录道德圣人成圣之时所传经文以及自身感悟。

    道德圣人成圣异象还未完全散去,那东海之上亦有一片青色庆云升腾而起。

    “恍恍惚岁月,幽冥兮大道!

    吾为灵宝天尊,顺天命,应天时,号上清高圣太上玉晨元皇大道君,见众生悲苦,不得真法。

    今立一教为'截’,为众生请命,百类开道,以截取一线得道之机!当于大赤天上禹余天开上清境也!截教立!”

    却是灵宝真人见道德真人成圣,明悟道祖所言“阐截”之机缘所在,也行此事。

    当是时,有二晨之精气翻腾,九庆之紫烟升华,五条遮天蔽日的白气,如同巨木横处,又似白浪滔天,直刷的天空万里无云,日月同显。

    一五彩之凤口衔圣人道果,自清虚而来,舞动鸣叫之间,将道果抛下,飞入天尊庆云之中。

    霎时间,青色庆云扶摇直上,在高空之中铺开万里,照耀凡尘。

    隐藏在泥丸宫内的开天功德,与玄黄之气相汇,结成宝光金轮,盘踞脑后,缓缓转动!

    天下百兽、万木,听闻此神名,开智的开智,通灵的通灵,顷刻之间,有褪去皮毛化生四肢者,有脱掉鳞甲显露头颅者,更有草木抽芽生叶,化作撑天巨木,金石滚动开裂,生出一方灵怪。

    洪荒众生灵,刚刚起身,却是没想到不过片刻,东昆仑处也传来一中年男子的威严之声:

    “津能充渴气充粮,家住三清仙帝乡。

    吾乃盘古之正宗,昆仑山玉虚宫元始天尊也,为太上盘古氏天道元始天尊、玉清紫虚高上元皇太上大道君、上合虚皇道君是也。

    今立大教,传授秘道,开劫度人,名为‘阐’,顺应天命,传承玄都,讲释道法!

    当于禹余天上清境外再开一天,号清徽天玉清境!以先天至宝盘古幡为镇教之宝!”

    当是时,那元始天尊立于昆仑之顶,首负圆光,身披七十二色,手执黍珠,左手虚拈,右手虚捧,象征天地未形、混沌未开、万物未生时的无极状态和混沌之时、阴阳未判的第一大量劫。

    天光冥远,浩漫太虚,阻断玉虚附近七千余劫,使众生不经天劫而化形,一时之间,天朗气清,二晖缰络。

    玄黄云盖夹杂紫色,照映其首,六气弥漫形成电翼,附于其真,元始天尊当即进登金阙,高居其上,得称混元无极圣人也。

    众人见三清接二连三的成圣,只以为三人是一同商量好的,不由的暗自腹议,痛骂三人真是没有人性,就不能一起成圣吗!何苦一而再再而三的作弄众人,是拜了又跪,跪了又拜,倒是让人喘口气也好。

    正当众人以为已然结束,就要起身时,却是不想,那西方之地也传来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