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之太阴帝君
繁体版

第52章 诸圣齐出

    送走了羲和嫦曦之后,望舒也是站在七宝浴池前,看着那白银琉璃水精打底的浴池两旁,不知什么时候多了几缸莲花。

    白石的大缸,里面灌满了各种金沙水精,粼粼的波光,泛着落日的余晖,青红黄白四色莲花就长在其中,碗大的各色莲蕊之上,还有指大符文漂浮在上,隐隐透出神光,接引大日华彩,莲花周遭,春秋冬夏四时运行在上。

    一旁的八骞之林内,甚至还多了许多彩雉灵雀,叽叽喳喳,正忙着搭窝产卵。

    这番忙碌的身影,差点让望舒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反应过来后,当即摘下手边莲花,点化出一群身穿青衣的月人,让他把这些彩雉灵雀都赶进林子一端,别冒出来吵吵闹闹的惹人不清静。

    …………

    而那东昆仑三清,常常自诩为盘古正宗,自命不凡。

    现如今,先见女娲先于自己成圣,又见帝俊太一接连斩却二尸,直追自己,哪里能愿意。

    那道德真人,又为三清之首,平素又无有弟子,除了生火炼丹之外,只一心求道,绝不耽于俗物。

    可自他按照道祖鸿钧所传之法,斩却彭矫、彭瓒之尸后,却是不知为何,再难寸进,久久不能斩却彭琚之尸。

    其本也无意,但也架不住时时听闻元始真人在耳边诉说什么“盘古正宗”、“女娲抢先成圣”、“丢了三清脸面”、“三弟弟子如此顽劣不堪”等等言语,心中也是不知为何莫名起了一层火气。

    在和望舒谈论丹符之道时,不免就心烦意乱,顺势说了出来。

    望舒怎会不知这诸圣成圣机缘所在,当即便暗示他,不开心时便出去走一走,多看看这洪荒的大好河山,百类万灵。老是憋在一个地方闭门造车,只会对心境无甚益处。

    道德真人由此便不顾两位弟弟的竭力挽留,辞却二人,游历洪荒去了。

    而留在玉虚宫的元始真人和灵宝真人眼见一向秉承清静无为的大兄都被气走了,自以为闯了大祸,当即便老实了起来。只是老实了没两天,就又如同顽童一般相互指责起是对方气走了道德真人。

    元始真人甚至在争执中,口不择言,对着那灵宝真人门下弟子说出了“湿生卵化之辈、披毛带甲之徒”的批语。

    而这一言语乃是当初诸圣初次在紫霄宫听道之时元始真人对那妖师鲲鹏所言。

    只这一言,就让鲲鹏失了天资,难争圣位,现如今元始居然拿着这话对灵宝真人门下弟子下批,即便是一时气话,也不可谓不恶毒。

    那灵宝真人一气之下,当即便带领门下弟子具都离了昆仑,与元始散伙,往东海再寻道场去了。

    而这些纷争道德真人自是不知、不管的,他正游走在这洪荒大地之上,践行那道祖成圣之时,所点明的玄言之事

    ——“一道传三友,二教阐截分。”

    三友自然好猜,便是自己兄弟三人,可二教又是什么?是让自己立教行善?可为什么自己对阐截二字毫无感觉?以及传道之时点明的教化之事又是什么?

    他先是以为教化教化,当教化的是那些不知生死、不明天时之辈。

    于是他前往洪荒北方,深入玄冥之地,为那诸多龙汉大劫之时被三族赶来此处的魔胎神孽宣讲洞真灵秘不杂之真,但得到的结果却是收效甚微。

    然后他痛定思痛,认为许是选错了对象的缘故。

    该教化的应当是龙凤三族余孽才对,毕竟它们之前曾是一大量劫之主角,却又把自己搞的孤苦无依,这种资优生灵不被教化又该是什么生灵呢?

    然而当他历经千辛万苦,在三族中传下洞玄生天立地、功用不滞之玄后,得来的结果却还是不尽人意、如同前例。

    当是时,那道德真人只觉得答案就近在咫尺却不得真法,再不愿意胡乱猜想做这无用功,直上了太阴,打算按照之前的约定,询问自己那唯一好友望舒道人的看法。

    却只只从望舒处得了个“往事不可鉴,来者犹可追”的提醒。

    于是道德真人便再次深思研量,往日之花已然开败,无色无香,何苦去追忆虚无缥缈的往昔呢?望舒的例子就在眼前,再怎么执着于改变过去,现在的结果都是注定的,就如同三教同尊之花一般,花开之时,果实已定。眼前之路正在脚下,前方虽然迷茫,但执着于过去无济于事,现如今正该是踏步上路的时候了。

    于是……仍旧迷迷糊糊的道德真人就去为现如今的洪荒二主之一的妖族传播召制鬼神、其功不测的洞神之秘了,当然,再次选错了对象,结果也是可想而知。

    连续三次失败让那道德真人不得不再次痛定思痛,到底是教化的对象不对,还是教化的时间不对?

    可那庆云之中躁动不已的鸿蒙紫气分明在明明白白的提醒自己,天时已到,该当即刻行事才对。

    道德真人不得已下,打算取巧,用蓍草来问苍生,借众生机缘来成就自身,到时候再回哺众生便是,可他找遍四周,都没发现复合自己规格的蓍草。

    想起当初女娲成圣之时,望舒对自己所许的诺言,只好又去了太阴,打算向望舒借上一根,顺便问问望舒他嘴里的机缘的真正所在。

    …………

    青华紫桂之林中,望舒正带着道德真人往里走,一边随意的用手拨开垂下后遮挡视线的桂枝,一边开口打趣道:

    “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

    蓍一千年长三百茎,植株够老,所以能知凶吉。

    你倒是聪明,知道下界蓍草难活千年,不到千年者,你等又不得使用,倒是惯会取巧,来我这找寻蓍草。

    只是天子蓍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那你这天定圣人,少说不得蓍一丈啊,可我这桂林之中也不知道有没有一丈高的蓍草给你用啊。”

    道德真人闻言,差点翻了个白眼:“你这家伙,才是惯会贫嘴,什么天定圣人,只要一日不成圣,我便一日不为圣,哪里能用一丈长的蓍草,这等灵根,只怕比我岁数都要大了吧!”

    “你还说我贫嘴,我看分明是你最会贫嘴,什么‘一日不成圣,一日不为圣’,说的不都是些废话嘛,谁不成圣就敢称圣了,你把他叫出来,我看看是那位大圣、小圣有这么大的口气!我看你根本不是来找蓍草占卜的,是特地来消遣我的吧!”

    二人说着话,在这桂林之中转了得有四五天,一路上是灵根、仙草遇了不知多少,宝石、金精散落的只晃人眼睛,却唯独没遇见那本该在下界十分常见的蓍草。

    二人正走着走着,忽然,望舒不知道是发现了什么,一把抓住道德真人的手腕,不让他再往前走,只小心翼翼的伸长脖子,要往他们右前方的一棵桂木后面望去。

    那桂木之后,是一根三尺长的,周身通透,好似紫色水晶一般的瑰丽植物,锯齿形的叶片,有点像鸟类的羽毛,也像是某种多足纲虫子的躯体,头上并没有开出白白的花,反而是枝叶蜷缩着,像是一条闭着眼睛睡觉的眠龙。

    道德真人只跟着看了一眼,当即便确定这是自己要找的东西,二话没说,直接运起法力,一把抓住那蓍草的头顶,将它从地上连根带枝的薅了下来。

    那透紫的蓍草北道德真人握在手中,一开始还如同被暴晒的蚯蚓一般死命挣扎,但离了土之后,很快便干瘪起来,不消一会就在道德真人手中干瘪的如同风干了几十年的老腊肉一般了。

    倒是刚才被道德真人拔草的地方,不知什么时候又长出了一枝六尺高的蓍草,只是这蓍草却是看着普普通通,再无神异了。

    望舒看道德真人那迅猛的模样,搭配他那副苍老的身躯,实在有点搞笑,当即便捂着嘴巴,笑个不停。

    道德真人看的直皱眉头,盯着笑个不停的望舒开口道:

    “你这是怎么了,怎么突然感觉你这几日有些不对?”

    “哈哈哈哈,我,我原本打算先斩掉彭矫之尸,再说其他。可除了彭矫之尸之后,再想斩尸就是不得法门了。

    所以,这才投机取巧,主动封住了七魄,打算用固化的七魄来沟通恶念、贪念,看看能不能把彭琚之尸给引出来。

    这才变得情绪易受外界事物勾动,显得有点不正常。”

    “所以封住七魄以后,你的七情无处可去,整个人就变得极其的情绪化了?可你不是早就得了斩三尸之法了吗,怎么会这样?

    而且你的元阳之神呢?就真的如同你说的,因为用了多次回天返日,被打散成三魂七魄了?可封住七魄又有什么用,阳神还能合一吗?效果又怎么样?”

    望舒面对这自己多次历时过程中唯一的好友,一时也说不出假话来,只得假笑两声,糊弄过去:

    “哈哈哈哈,能合能合,莫要担心。效果嘛,聊胜于无,聊胜于无,少不得要剑走偏锋试试嘛,总不会更差的。

    哎呦,先别管我啦,先说你的事吧,快起卦,快起卦。”

    道德真人见望舒是真的对之前用回天返日之法的后遗症打算避而不谈,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打算等自己解决了成圣之事,有了沟通天道之力后,再来帮他。

    然后道德真人依据《系辞传》中所言,起了十八爻,结果莫名其妙得了个“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奇怪卦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