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劫
繁体版

第九章 帝心

    “皇上驾到!”随着太监一声不大不小的唱喏,嘉和帝踏进永春宫,绕过照壁,便看到灯火通明的主殿门前站的一众丽人,不由嘲讽地一笑。

    “臣妾恭迎皇上,皇上万福金安!”婉贵妃领着妹妹们恭敬地跪地行礼。

    “都起来吧。”嘉和帝虚扶一把,往殿内走去,边走边吩咐道,“有没有上回的馄饨,给朕来一碗儿。”

    “皇上好几日不来,今儿好不容易把您盼来了,原来是惦记臣妾这的吃食,看来臣妾还不如一碗儿馄饨。”贵妃扶着嘉和帝的胳膊,蹙着眉头小声撒着娇。

    嘉和帝偏头看了看她,笑了笑,没说话只拍拍她的手,走进殿内落座,一旁的鲁德胜已经准备好茶水和净面的热毛巾。

    宫中多年,唐婉娘自是会看脸色,当即殷勤的侍候天家净面,嘴边儿不停地打趣着:“臣妾自小在闺中就爱弄这汤儿水儿的,每每娘亲总是数落我嘴馋,今后出嫁了会被婆家人笑话,没想到老天爷早就安排好了,让臣妾练这一手厨艺来侍候夫君。”

    “爱妃这是说朕也是个嘴馋的皇帝。”

    “臣妾可没说,是皇上自己说的。”婉贵妃爱娇的笑着,捧过茶水递给皇帝,“天不早了,臣妾就不沏皇上爱喝的雨花茶了,喝了晚上该睡不着了。”

    嘉和帝揭开茶碗盖一看,是润肺去燥的茉莉香片,不由点点头,再看唐婉娘忙前忙后的布着夜宵,一双玉臂各套着只碧油油的翡翠镯子,衬得皮肤莹白,指指旁边,“别忙了,坐下陪朕用点。”

    唐婉娘于是坐到皇帝的身边儿,嘴巴却也没闲着:“冬儿跟皇上一样,也爱吃臣妾包的馄饨,所以臣妾每日必会亲手包几碗送到慈宁宫给太后和冬儿添下午。这馅儿就用最最平常的时令蔬菜和上少许榛蘑,调味也只加盐,鲜味儿就全靠提前炖的老火高汤吊。”

    提到皇长子,嘉和帝的眉间也带上了温柔:“宫中向来食不厌精,却不知最是这家常的味道难得!”

    “小孩子不爱吃菜蔬,臣妾就只能想着法子变花样了。御膳房的馄饨又是山珍又是海味的,怕冬儿吃多了不克化。而且老人和孩子吃的清淡点有益健康。”

    “难为爱妃费心了。”嘉和帝抚了抚手边的纤纤玉指,世人都道唐三章献女邀宠,可这样剔透玲珑的女子谁会拒绝。

    “这是臣妾小厨房做的山药糕、糯米藕,还有些小酥饼,不是臣妾亲手做的,可都是地道的江南风味。”

    盘中每样点心都做得秀气,刚好一口,嘉和帝每样捡了一块,一碗馄饨也很快见底,笑着把筷子放下:“不错!每次来贵妃这里,朕都身心舒畅!”

    唐婉娘笑着递上漱口的茶水:“皇上高兴就好!”

    嘉和帝接过茶杯放在桌上,才看向唐婉娘:“三位妹妹进宫了?唤来给朕瞧瞧,除了淑娘,其余两个妹妹都没见过。”

    “母亲怕媚娘和采采年纪太小,不懂规矩,进宫添乱。”唐婉娘小心地看着皇帝的脸色,一边笑着解释,一边亲自到门口唤人,“冬儿现在搬去慈宁宫,臣妾又不能时时去看他,多亏了皇上皇后对臣妾的恩典,让臣妾都嫁人了还能时时看见家人。”

    樱桃三人在门口一直候着,春夜本就凉薄,又都穿着单薄的春装,淑娘的眼底隐隐泛着青色,媚娘的嘴唇都有些发紫了。反倒是樱桃,自小也不是娇生惯养的,除了有些凉意都觉得无碍。三人听到召唤,低眉敛目地进了屋内。

    唐婉娘扫了一眼三个妹妹,领着他们进了内室。

    “臣女拜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嘉和帝看着眼前的丽人,除了见过的唐婉娘的胞妹,其余两个皆是身量不足,一看就是年岁不大,不由嗤笑了一声:“你爹真是够急的!”

    当着几个妹妹的面,唐婉娘一时有些挂不住,只能装傻笑了笑,绕过此话自己找了个台阶:“这是淑娘,臣妾的胞妹,今年底就快出阁了,以后再见也是不容易了。还有两位妹妹媚娘和采采,臣妾进宫时都小的很,今儿一见也是吃了一惊,怎么都跟小时候儿的样儿连不上。”

    “都起来说话吧,不必拘束。”嘉和帝看向樱桃,“你原来叫什么?”

    樱桃听到声音向着自己,知道问的是她,却一时有些慌乱不知道该不该答,连忙又跪下。

    嘉和帝有些不耐:“怎么?你叫什么还不能讲?”

    “回,回皇上的话,臣女的小名叫樱桃。”

    “樱桃~樱桃。樱桃这名儿也不错~好看,好听,也好吃!”嘉和帝慢慢说道。

    听到自己的名字被一个陌生的男子如此在嘴边念来道去,樱桃的耳朵都烧的通红,只能把头伏的更低。

    “起来给朕瞧瞧。”看着眼前的人儿慢慢起身抬头,饶是看惯佳丽的帝王也不由点了点头,看向唐婉娘,“倒是比你当年还要出色几分。”

    “唉,臣妾哪儿比得上小姑子的青春活泼。不然,皇上,您干脆给臣妾这永春宫赐一块御膳的牌匾,以后臣妾就在后宫专心烹饪了。”

    有了唐婉娘的一番打趣,气氛也松络起来,皇帝赐了座,三姐妹依次坐下,唐婉娘让知春取来琵琶,切切嘈嘈的弹了一曲。

    嘉和帝的生母本是宫廷乐署的乐师,江南苏州府人,弹得一手好琵琶。一段时间先帝极为宠幸,又诞下皇子,在后宫也是风光过一阵。可惜好景不长,丽贵妃进宫了,自此宠冠后宫十多年,先帝的眼中再无其他颜色。

    萧祯八岁起就被接到皇后膝下教养,与自己的生母分开,直到生母离世,也未再有过童年的温情。

    在他的记忆里,自己的生母永远抱着一把琵琶幽怨的弹着,时光仿佛就定格在那个画面。因此,尽管他并不喜女子,却时不时会来这永春宫中,因为这里有个和他娘亲来自同一个地方,一样会做寻常江南细点的女子,有个和他的娘一样弹得一手好琵琶的女子。

    对于当初唐三章的投诚,他其实有些讶异。

    这唐三章也是启元年间的探花,可是为官路上一直不顺。

    后因先皇笃信黄老之术,而唐三章于天象一事上又有些门道,在钦天监中颇得盛宠,因此当时一封奏折朝野震惊。不久北疆又确有叛乱,因此不管丽贵妃如何周旋,他那位贤弟还是离了京城。

    再后来唐三章又把女儿送进宫,他起初并不在意,什么京中谪仙,这后宫中还少美貌的女子吗,把人分封安顿好之后本已抛之脑后,却在那一道道送到御书房的点心里勾起了心里最柔软的一处。

    玲珑剔透,温柔可人的女子,又懂得进退,怎不讨喜。反正他也得有个太子,因此尽管不喜女子,却也给了她一个孩子。

    可人总是如此,得陇望蜀,贪心不足。婉贵妃的心思越来越多,连昭阳殿内都有人为她说话,他便彻底没了兴趣。

    如今这唐三章更是不靠谱的将未及笄的幼女也送进来,连读书人最后点儿脸面都不要了。

    思及此,看着眼前女子的粉颈低垂,泛着水光的丹凤眼时不时扫过他,一下就觉得兴致全无。

    喝了口茶准备曲罢就离开,却扫到一旁白衣绿裙的少女呆呆的看着自己的姐姐在弹琵琶。鲜艳的樱唇不知掩饰的微张着,两眼也是直直的看着,不禁有些好笑。

    樱桃是真的看呆了,这两天唐婉娘于她,虽然和蔼,但是贵妃的气场却是无时不在的,因此她并不敢亲近,只是默默地跟在众人之后。

    她从未见过如此的唐婉娘,温柔,妩媚,美丽!一直知道长姐的美名,可此时,她才算见识到了长姐的动人之处,雪白的柔荑皓腕在胸前琵琶上轻拨慢捻,琵琶旁斜依的俏脸含情脉脉,再配上缠缠绵绵的琵琶声,着实惊艳了一番。

    嘉和帝靠在椅背上眯着眼,看着小姑娘呆坐一旁的模样,直到一曲终了,还没回过神,越发的觉得有趣。

    “皇上,臣妾着人新谱的曲子可还入耳?”唐婉娘笑着将琵琶递给旁边的宫女,起身来到皇帝身旁坐下。

    “不错,朕心甚悦!”

    “果真?!”唐婉娘有些惊喜,拉着皇上的衣袖,娇声道,“还怕皇上不喜这样缠绵的曲子呢,那臣妾再奏一曲。”

    “不必了!”皇帝起身活动了下脖子,招手唤来一旁的姜翠山,一眼都未看向挽留的娇娘,“天色不早,爱妃早点休息!”

    “那皇上……”

    “姜翠山!唤软轿,朕有些乏了。”摆摆手止住唐婉娘未出口的挽留之语,嘉和帝起身往门口走去,快到门边时,用手指指最后边低着头恭送圣安的樱桃,“把口水擦擦,跟上!”

    樱桃在最后面,根本不知道唤的是自己,还低着头跟在姐姐们的身后。一旁的姜翠山越过众人,走到樱桃跟前,一挥手中的拂尘,“唐四姑娘,请吧。”

    樱桃眼中莫名多了双男子的皂靴,抬头看见一双带笑的眼睛,在后面则是唐婉娘神情复杂的一张脸,一旁的淑娘、媚娘也都咬唇盯着她,顿时有些不知所措,求救的看向贵妃长姐,却换来一句:“好好伺候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