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君,何以爱
繁体版

第十八章 质疑

    “儿臣可否提出一些条件?”这时陈彪开口说道。

    “秦王但说无妨。”皇帝缓缓移步回到龙椅前。

    “儿臣以为,身为帝胄之后,应当以护国安邦为职责。因此,还请父皇准许儿臣前往边境镇压部族。”陈彪抱拳向皇帝请示道。

    皇帝站在案前,背对着众臣。半响过后,转身道:“好,朕就准你前往边境。朕令你为吴明彻将军的副将。记住,万事要听从吴将军的安排。”

    “儿臣遵旨。”陈彪一听皇帝准许自己前往边境,赶忙应道。

    “那么北威王和怀玉王呢?”皇帝又转头看向陈奕和陈无泽。二人相视一眼后,陈奕向前一步道:“儿臣以为,作为皇室之人,应当以天下百姓为重,只有内部安定方能有力于攘外,所以儿臣想要与秦王相互应和,儿臣赈灾扶民,秦王坐镇边疆。”

    皇帝听后,严肃的面庞上终于松懈。

    “如此甚好,那么怀玉王呢?”

    陈无泽转头看了一眼陈奕,然后道:“儿臣一无强如大哥的武艺,二无如同二哥一样超脱俗人的观察与指挥力。因此,儿臣愿与二哥一同前往灾区赈灾。儿臣可以监督各方知县以全力赈灾,同样也可为二哥分担。”

    陈无泽的一番话终于让皇帝龙颜大悦。原来,他的三个儿子还不到他想象的那种地步。“既然怀玉王提出,那么朕自然是没有异议的。既然如此,那此事就此决断。”

    “退朝。”

    “圣上万福金安。”百官齐呼。

    陈奕退朝后来到御花园散步,此时刚好遇见萧允带着一众宫女在园林中赏花,但令他意想不到的是,此时的萧允全然不像一朝公主的模样,更像是带着妹妹们游玩的姐姐,萧允带她们玩弄花草,捕蜂捉虫,好不惬意。这一幕,惹得一旁其他妃子的仆从们一阵羡慕。

    陈奕没有上前,他悄悄的躲在一旁的树后面静静的望着远处的萧允。一旁的花草衬托的她那侧颜是如此的让人动容,想必是一个女子也无法无动于衷吧。

    陈奕的痴迷让他松懈,完全没有注意到前方的一个小宫女悄然离去。

    “小女见过威王。”这宫女的突然出现着实将陈奕吓了一跳,也就是这位小宫女,让原本隐藏很好的陈奕暴露了出来。

    “没想到威王殿下也有这偷窥的癖好。”不远处的秦王妃不紧不慢的走了过来。

    陈奕看了一眼只是笑了笑没有说话,于是径直走向了远处的萧允。

    “威王今日为何有闲情雅致来到这御花园?”萧允来到陈奕面前,面带微笑的道。

    “我猜想公主可能会在此地,所以,便来碰碰运气,没想到猜对了。”

    “我想威王来找本公主怕不只是闲聊吧,若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那还是请威王自便吧。”萧允甩了甩袖转身逗起了一旁的宫女。

    “父皇今日在朝中令我前往郢州赈灾,我想这是一次离京的机会,我想与你一同前往。”

    萧允听闻原本想一口回绝,但是她想了想自己的计划,更何况这天下百姓乃是她大梁的百姓。

    “这天下百姓乃是我大梁朝的百姓,他们有苦有难,我作为公主自然是要安抚的,我同意与你一起前去,但是这并不是为了你,还请威王自重。”萧允说完转身准备离开,陈无泽悄无声息从一旁的树后走了出来。

    “原来都在这里,我以为她们丢了呢。”陈无泽一边看着陈奕一边说道。

    “怎么,莫非无泽弟弟是怕我这个当姐姐的将他们拐走不成?”萧允见陈无泽来了脸上不自觉的勾起了笑容。

    “这倒不是,只是觉得都是些年纪尚小的丫头,擅自出府怕是免不了要受欺负的。”

    陈奕见自己在这里也搭不上什么话,于是道:“军营里还有些事情要处理,三弟,照顾好公主。”陈奕说完陈无泽挤了挤眼睛,表示没有问题,然后陈奕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御花园,而刚刚这一切都被一旁的苏妃看在眼里,她虽然没有搭话,但这里面的内容她是看清楚了,她默默的从另一个方向离开了御花园。

    “我感觉这道坎二哥一辈子都过不去了。”陈无泽嘴唇一瞥,表示无奈。

    “什么?”萧允皱着眉头反问道。

    “二哥哪里都好,就是这嘴太笨,要是我,估计都要入洞房了吧。”陈无泽坏笑道。

    “如果你觉得这两天皮松了的话,我可以无偿帮你紧紧。”萧允握着粉拳,冷冷的看着陈无泽。

    “姐姐娇躯尊贵,何必动手呢,走,我带你去游乐一番......”

    清扬宫内,皇帝手中捏着玉枝挑逗着笼中的金丝雀。不过一会,只听宫外一声高宣:“丞相刘绎逊求见。”

    “见。”皇帝挥了挥手,一旁的宦官赶忙出去迎接,刘绎逊入宫后皇帝示意他不要说话。待那金丝雀吃完食后,皇帝便令人提了出去。

    “丞相有何事许私下禀奏啊。”皇帝抖了抖袖口,示意刘绎逊坐下。

    “回圣上,臣并无何事要奏,只是对于圣上今日在朝上所行之事有些不明所以。”皇帝听闻转了转眼珠子,他似乎知道刘绎逊要说什么,但依然没有点破,故作疑惑道:“丞相所困何事?”

    “回圣上,臣以为,自古以来,立长不立幼乃亘古不变的礼法,而圣上今日在朝堂之上,让大皇子镇守边疆,却让二皇子视察山河社稷,收拢民心,其意有些太过于明显。有些许不妥,臣困于此。”

    皇帝捏了捏胡子,果然不出他所料。

    “朕自是知道这一切,古法虽好,但若刻于执守也非明治之举,朕所做之事自有朕的决断,丞相就莫要多言了。”皇帝虽然没有过多的表现出不满,但他的言语已经说明了一切。

    而刘绎逊依然要直言进谏,他自然知道皇帝的想法,但他也要让皇帝明白这样做并非明智之举。

    “回圣上,臣知道圣上之所想,可......”

    “你既然知道朕的想法那为何还要来质疑朕?”皇帝已经有些微怒了。

    “回圣上,当今天下虽以安定,但天下百姓却依然不满于当政。更何况灾情四起,天下人心又有抱怨,若圣上执意如此,恐怕难安天下心呐。”

    “这天下是朕的天下还是他们的天下?!趁朕没有彻底恼怒,离开清扬宫。”皇帝瞬间龙颜大怒,刘绎逊虽然恐于皇帝的威严,但依然不愿意放弃。

    “圣上就算斩下臣的脑袋,臣也必然要冒死谏言,臣之所虑,并非为了大皇子,而是为了圣上。”刘绎逊急忙跪下,依旧劝解道。

    皇帝看着跪在地上的刘绎逊,心中虽有恼火,但也无处宣泄,毕竟如此良臣他万万斩不得。

    于是只好无奈道:“朕自会考虑,你下去吧。”刘绎逊知道这已是最好的结局,于是赶忙道:“谢圣上不杀之恩,臣,告退。”

    刘绎逊走后,皇帝倚着台阶。他知道这不只是丞相一个人的意思,而是百官们的集体觐见。

    就在他思虑之际,宫门外又是一声高宣:“五兵尚书贾武觐见。”

    皇帝即使万般不愿,但这接连觐见恐怕有要事禀奏。

    “见。”皇帝摆了摆手。

    “臣贾武有要事禀奏。”

    “准奏。”皇帝调整了一下姿态,面向贾武。

    “禀圣上,今日朝堂之上臣苦思许久,觉得北方边境之事另有蹊跷,臣以为怕是有心人在作乱。”

    “哦?如何。”

    “禀圣上,天下初定之时,边境部族为了迎合圣上纷纷起兵。按理来说,此时的他们应该安心等候圣上的恩赐才对,不应该作乱。如此不和常理,那么定然是有人从中作戏。”贾武分析道。

    “那按你的意思,你认为是何人所为。”

    “回圣上,臣认为恐怕是旧贵族所为。”

    “理由呢?”皇帝又问道。

    “回圣上,臣认为可疑之人应该还有晋王萧詧。可萧詧在天下初定之时便是因为北方部族的牵扯而姗姗来迟,更何况如此细微的骚乱对于萧詧来说毫无意义。甚至有害于他,所以大概率与他无关。”

    “而对于旧贵族却恰恰相反。其一,边境作乱之事传入国内则有损于圣上威严,那么便更加使得百姓有怨于圣上;其二,旧贵族常年散布于民间各地,在民间名望颇高,他们依靠着百姓爱戴会断定圣上定然不会杀他们,因此,臣以为,旧贵族嫌疑最大。”皇帝听完贾武的分析,他也觉得有理有据。这些天以来,几乎所有事情的矛头都指向了旧贵族,看来其中定有内幕。

    那么陈彪请命前往北方边境之事,也恐怕并非一时兴起。

    “朕知道了,退下吧。”

    待贾武走后,皇帝以休息为由令宦官关上了宫门。

    “右舌,你怎么看。”

    皇帝话音刚落,宫内的某个角落发出了声音。

    “老奴也觉得此事有理有据,虽然疑点重重,但多少与旧贵族脱不了干系。不过也请圣上慎思,不排除有心人见风使舵。”

    皇帝的脑海中渐渐浮现出贾武的背影,微微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