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冕之王
繁体版

第四十七章: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鲁息见暴了行踪,心里大叫不好,暗自想道:“若让中元知我没带媒婆,空手而来,给她丢脸,她岂不恨我?”

    便轻点脚尖,向墙外桃林里逃去。

    不想那贵妇脚力也了得,执着剑穷追不舍。

    一时便追到高坡上。

    鲁息掩着面,边逃边回头朝她喊道:“夫人莫追我,我不是刺客。我是你家故人。”

    贵妇见他掩脸,怒骂道:“我家没你这见不得人的故人!若不是我刚才耳聪,还不遭了你的毒手!”

    不由分说,执着剑,使着平生所学,朝他刺来。

    鲁息见她不讲情面,背过身去,挥出手中宝剑,割了衣袂,蒙在脸上。

    她那剑飞快无比,他刚蒙好面,那凌厉的剑已到眼前。他用剑一架,感觉对方功力非浅,心里暗想:“不想我因想念中元,本想探她一眼即走,不曾想,得罪了她娘。如此怎生是好?若让她知道是我暗算她,等我家媒婆来她家提亲,她如何肯点头?”

    因此,虽见她剑式毒辣,自己亦只是出手招架,没有半点进取伤她之心。

    那贵妇见他一味躲闪,怒道:“你是想借机将我所有招式套路探清,才肯出手?老娘一出绝招,你就死了!”

    鲁息辩解道:“我无心战夫人,如有得罪,还请恕罪。待到日后相互熟悉,你就知我为人。我不是那种专行暗杀之事的人。”

    贵妇哪里信他,抖擞精神,定要将对方置于死地。

    正酣战间,院里宋中元又领着七个练剑少女,执了新剑追来。

    鲁息见着她来,心里直叫苦。暗自恨道:“我虽蒙了面,生人不认得我,但如何能躲过她的眼睛?要让她误会我来刺杀她娘,她不恨我要死?我这辈子还不完了?”

    一时心焦,边战边退,只想尽快找机会逃走。

    不期那贵妇甚是难斗,缠得太紧。一时亦无它法。

    那贵妇见着宋中元追来,忙朝她喊道:“我女快来助为娘,此贼甚是难斗。我母女两人今日要使出绝招,珠连璧合,才能将这恶贼杀了!”

    鲁息听了,心里更慌。不由使出绝世一剑,架住那贵妇,看她前胸空档,又推出一掌,正中左肩,将她震翻在地。

    宋中元见着鲁息,虽然他蒙着面,但一眼就已认出。

    心里暗想道:“他怎么今日暗闯我家门?定有缘故。可不能让他两个再斗下去,到时谁伤,都要坏事。”

    又见母亲被打退,她朝母亲故意大喊一声,道:“母亲累了,暂且退下,让女儿将这贼捉了,再交由你处置!”

    跳过去,扶起母亲,虚挥着剑,便朝鲁息攻去。

    鲁息见了心上人挥剑来攻,悔恨交加,心里苦道:“我死定了。都已刀剑相向,她岂肯嫁给我?”

    一时心焦,就欲扔掉手中宝剑,跪地求她原谅。

    不期,放眼朝她一瞅,见着她脸上并不怨恨,正用眼睛与自己说话。

    鲁息一愣,知她早已识出自己。回过神来,也用眼语问她。

    一时,读懂她眼中之话,故意大吼一声,使个虚假的大架式,朝她虚晃一剑而逃。

    那宋中元便故意接他一大剑,装作被打退的模样,答一句:“好厉害的剑法!”

    再看鲁息,见着他已经踩上桃枝,逃窜几丈远。

    她怕母亲看出其中破绽,虽然见着他已窜出老远,但依然故意娇叱一声,喝道:“哪里逃?!天涯海角我也要追到。”

    说着,挥剑追去。

    那时,正是七月中旬,日已落山,圆月初升,桃林里阴影层层叠叠,若不明目,一时太难看清面部表情。

    贵妇只在后面嘱了句:“我女小心贼人使诈!”

    鲁息逃得快,宋中元追得急。一时,众人就被甩开。

    鲁息踏着枝叶,一路狂逃,须臾,已到河边。

    见远离了众人,方才朝后一望,见着后面中元在追。便跳下地来,扯下蒙面,藏在桃林的阴影里,等着她来。

    见着宋中元追近眼前,他骤然从阴影里跳出,没等她反应过来,已经绕到她身后。

    宋中元见她倏忽不见,一个急转身欲找,正好被他当怀抱住,一时娇羞难当。

    挣开怀来,便问道:“鲁郎此来,为何不见带着媒人聘礼?我在等君。”

    鲁息见说,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心一乱,便胡乱答道:“媒人与聘礼在后,我因太过思念中元,所以走快了。”

    宋中元虽喜他来,但亦带责备,又问:“你来偷看我,干嘛偷袭我娘亲?”

    鲁息走近一步,慌忙抓她手,解释道:“我本没想得罪她,只因看她因你教剑不好,无端责骂你,我看不过眼,想作个恶作剧,给她个教训。不想她误会我刺杀她。说句心里话,我还想像你一样,早点喊她一声娘呢。”

    宋中元听罢,羞得满脸红光。但接着还是一声叹息道:“没有三媒六聘,终究不成体统。”

    鲁息还要解释,听得后面桃林里,中元她娘,带着那几个练剑少女,急急赶来,大声喊道:“我女,你莫大意,那恶贼甚是了得,为娘斗他亦吃力。你休赶他太快,等为娘来了,母女合力,将他灭了!”

    两人大惊。

    宋中元一把将他推开,一边悄声向他嘱道:“你且先去,莫让我娘识出了身份。否则,她一恼火,不同意我两个的婚事,悔之晚私矣!”

    一边答复母亲的话:“那贼狡猾,一时让他逃了!”

    鲁息恋恋不舍望着她道:“你且等我好消息,不日,就会有人上门来提亲。”

    宋中元忙乱之中,只想将他快点赶走,仓促答道:“媒人未到,你再不要先来。我等你。”

    鲁息见她娘的剑已经在近处闪着寒光,才不舍的回了头,潜走了。

    他在野地里宿了一宿,第二天晚边,到了宋国的都城。

    原来宋国人好做生意,因此,城里商贾云集,四处甚是繁华。

    鲁息因想着早点迎娶宋中元,也无心看他繁华,一心只想早点将任务完成。

    绕着王宫蹓跶一圈,见着王宫庞大,四下里守卫甚严,一时无从下手。

    原来,这宋国不像那隋、余国。它虽不是特别强大,但在天下,也是有头有脸的名国,且富裕。因此,都城宽广,兵力充足,守宫之兵绰绰有余。

    无头无绪之中,只得先找了间上等客栈住下,将就过了一夜。

    翌日早晨,鲁息又去宫外探看地形,寻找机遇。

    正在那宫门外思忖,忽见几个御林军捧出一张王榜,在城门外墙上张贴。

    鲁息随着一众看热闹的闲人,走近一看,见上面写道:

    “寡人近来偶感风寒,初无大碍,不期劳累之中,形体渐瘦。以致百药无效。今下王榜,重金向天下广求良医,如有妙手回春者,赏万金、食千户。”

    鲁息看毕,大喜,心里暗想道:“我跟师父几年,也略会些寻医问药之术,正好可装扮成良医,前往他宋国宫中面诊。近了那宋不平,看准机会,一招即可将他毙命。”

    便回客栈筹划了计谋,将自己脸上粘上长白须,身上套了件青衣,背了一个青囊,装了几支银针,弃了宝剑,将自己装扮成一个年老的医者模样,午后,便要去揭了王榜。

    正欲伸手去揭王榜,突然听到墙角下,一个压顶烂草帽,脏兮兮的乞丐模样的人,压低声音说道:“青龙稍等!”

    鲁息一惊,仔细看那乞丐,似曾相识,只是一时认不出来。

    乞丐压低帽子将他拉到僻静处,脱下来帽来,擦了一把脸,问鲁息:“青龙不认识在下?”

    鲁息见他脱了帽子,又擦了脸上灰尘,现出一个,现出一副十五六岁的模样,恍然大悟:“这不是白虎吗?”

    这白虎虽然与鲁息差不多年纪,但却比他矮半头。他也是鲁不逊从饥民堆里捡来的。

    白虎答道:“正是。”

    鲁息惊奇问道:“你在此做什么?”

    白虎答道:“受社长之命,特来协助青龙。”

    鲁息笑答道:“我行事素来独来独往,此次已经制订完备计划,你可不用多烦劳。”

    白虎道:“社长怕此次任务重大,你一人难以独挡,因此派小的来打个下手。主命难违,莫见怪。”

    鲁息见他强要参与,苦笑道:“你以什么身份进去?宫中凶险,如稍有不慎,惹出乱来,岂不拖着我后脚?”

    白虎答道:“你装成神医,在下可装成你的随身小僮。神医身边必有个小僮,这样更不容易引人怀疑。”

    鲁息无奈,便叫他去化了装。

    到晚边,两人变成了一个神医,一个小僮,来揭了王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