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遥遥
繁体版

第十一章 再回

    虞子期干了几个月的实习,也渐渐短了毅力在通信服务业的勇闯天涯,但苦于毕业的首份工作总是和家里难于启口。磨磨唧唧,欲言又止的和母上表达了想换工作的想法,母上估摸着又婉转地转达了他的父上,家里倒是比较痛快地赞成了,寻计着也是因服务业的名声不太高端,也就允了。得了家里的认可,接着的手续也就迎刃而解,和厅里的前辈领导简短的口头汇报,然后就走公司的书面离职手续,一路上也没啥坎坷,比较这大的公司来来往往总是不那么稀奇。

    到了人资部门结算了工资待遇,还上工作的物件,大家在离职手续接收文件上一笔两清的也就结了关系。虞子期也攒了三四千的收入,心里也不缺了出去的资本。但经历了求职的种种他也认识了铁饭碗的优势,也趁着正是考公的时光,便逛了书店买了些辅导的书籍试卷,便耗在家中。但此时的心已远不如高考时的执着,诗与远方那么香,又乱了心境。

    想想了孟母三迁的故事,虞子期还是决定回归母校,在大学校园的积极向上的环境下说不定利于他专研苦读。于是联系了保研的同学,在得了解决住宿的后顾之忧下,便辞了父母又启程回校。

    再次到校,突然感觉陌生又熟悉,自己已不是个学生,而是社会闲杂人员。望着自己的学弟学妹竟感觉到他们是多么幸福快乐,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同学把他安置在了寝室,除了他相识的同学还多了两个同龄。但自己也嫣然和他们已不是一个层次,以前同等学历的同学现在已是高自己一级的硕士,自己在寝室也少了些大话空谈,免了笑话。还好大学的生活都是相近的,他也快速融入了圈子,保持着他们同步的生活,自己也蹭了研究生的课程,还没交个分毫。

    自习的时候就独自去自习室看看资料做做试卷,也就不那么无聊,手头的钱也足够支撑在学校的低廉生活,偶尔还可以带着室友到校外排挡潇洒一回。校外的棚户区已嫣然发展成了美食区,替代了之前的杂乱的电瓶三轮车,一家一户的棚户也便于了市政管理,也让学子有了烈日遮阴,雨日避雨坐在塑料方凳上闲食野趣之处。大学的周围的餐饮为了照顾寒门学子的生活,物价也是极为低廉了,相比较食堂的食物也算上物美价廉,但前提你的肠胃能有足够的自我保护能力。三五好友,择一饭铺,要上一荤几素几瓶啤酒不过百十来块。

    时日过的惬意自然过的也是飞快,旋即即至公考时间,虞子期收拾了下不多的衣物也就回家,算上这几月的学习时间其实混的比较多,但总舍不得上个辅导班也就勉强赤膊上阵,因为学科的劣势,自己只能搏杀与三不限的岗位,这要比高考难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