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郎君:郡主貌似不想嫁给竹马
繁体版

第三十章 失踪

    永昌国都距边境蜀地不过快马加鞭一个月的路程。也许是临安城置于内忧外患的处境,宋明原一行队伍草草半月就到达了镇守属地——临安。

    与京都的春景不同,蜀地内最代表生机的意象便是那纵横沟壑凸起一片广阔无垠的平原,出生的小马驹在这片平地上学会纵跃奔跑。

    宋明原离开蜀地数月,归来时就看到了这般景象。

    “将军,路上奔波劳累,您去府衙休息一番,剩下的交接事务,可由属下代劳。”说话的是宋名原的副将——王靖羌。

    “无事,我该做的事一件都不会落下,你先退下吧。”宋明原拒绝明道。

    王靖羌看着宋明原眼底血丝,眼下乌青,想主动为他分担细枝末节的要务,但听见他的命令,也就不多劝了。

    自临安更替守卫军就再也没出现过蛮人入侵的现象,城下四周怎么会突然出现隐患呢。宋明原坐在里室的方椅上细想,正对胸前的是一张陪伴他多年的书案,那案上还摆着幼时顾嘉宁寄来的书信。

    .......

    洛明轩,内阁。

    女子立于书案前,左手执笔在空白书筏上写画。她的手不自觉地微微颤颤,握笔的姿势有些古怪,不用想,看起来就是个刚学会书写的人。

    这时,顾嘉宁才六岁,就描葫芦画瓢,学着大人有模有样地给远在临安的宋明原写信。

    她初学会书写,知晓书信启封,文中定要写“展信安好”。

    悠悠岁月流逝,存放多年的书筏也泛了黄,纸上的字依稀可以识清是“展信安好,见字如晤”。

    展信安好,见字如晤。今日,是阿柔的生辰,母亲送给我了一幅仕女图,她说愿我安然淡雅,静谧美好。我想,阿兄你说的便是对的,母亲她并没有过于讨厌我。对了,阿兄你替我寻得的桂花种子,我和阿星一起种在了城郊西苑,待你回京,我们几人可以一同踏青,去桂花树下遮阳。嘉宁,落笔。

    展信安好,见字如晤。阿兄,你怎的还不回来,城郊西苑的桂花树才长出了幼苗,花房里的嬷嬷说它熬不过隆冬,可以帮嘉宁想想办法吗?嘉宁,落笔。

    展信安好,见字如晤。明原阿兄,今日听先生讲习,我才知晓蜀地边境终日黄沙漫天,水源稀缺,日子过得粗劣,可你为何迟迟不归?嘉宁,落笔。

    .......

    书信逐渐从一月两封减少至一月一封,甚至一年不见一封。

    人真得很奇怪,幼时可以亲近自己愿意亲近之人,就算是他人指点也不会有所顾忌,但堕入少年时期,亲近他人的前提永远少不了审时度势。

    宋明原时不时一次又一次翻读顾嘉宁寄给他的信,读得多了也就知道继而证实变化非一朝一夕。

    “将军,据暗探来报,城西一处荒原有马蹄印记,察其深度大小可以推知是轻骑。”王靖羌前来禀告。

    “轻骑?当真?蛮族向来力大无穷,钢刀战马更是重量骇人。”宋明原不自觉单手来回摩挲下巴。

    宋明原刚说完,就瞥见一黑影直直地由外射进来,他歪头一避,躲过这劲力使然的暗箭。

    王靖羌晃眼瞄到暗器,惊觉事情不妙,忙执剑出鞘,做防护姿态。

    “无事,应当是报信的。”宋明原提点了句。

    这时,王靖羌才注意到原来箭尾绑了一卷字条。

    “今夜亥时有敌,可逃。”

    宋名原仔细端摩纸条上的字,嘴唇微动。

    “这时何意?”王靖羌不懂这突来一箭的用意,不知背后之人是敌是友。

    宋明原也发现了其中古怪之处,不知这人是敌是友。

    临近亥时,衙府内室周边有一支另类的巡防卫兵四处徘徊,这是王靖羌事先安排的,可以勉强抵挡一次突如其来的偷袭。

    若是不知是敌是友,先不轻举妄动。

    衙府内外都被黑夜笼罩,今夜的风也大了些,吹得周边的树瑟瑟发抖。茂密树枝草丛极易隐藏敌人,若是发现哪处发出簌簌声响,也可以被认为是野猫乱窜。

    亥时三刻,一场预先的兵响爆发了。

    “保护城中百姓,第一支守卫军随我出城应敌。”王靖羌高声振臂,自然是受了宋明原的指挥。

    “护城大任,我和将士们足矣,将军您不必亲自冒险。”王靖羌仰望纵身上马的宋明原,迫不及待地说道。

    他心中暗想字条上的墨字主要是向宋明原告诫,这场敌袭说不定正对的就是宋明原。

    “无事,别让我再多说一句,护住一座城,是我们坚守誓及的使命。”宋明原声势并重,对着所有准备待发的将士说道。

    站于马下的王靖阳也依势向宋明原微服一礼,这是他自上任以来行得最正式的礼节,这才是一个守将真心实意的臣服。

    半月后,永昌国都收到一则新讯:蜀地镇守将军携数几守卫军深入杀敌,未果,了无音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