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之枫华
繁体版

第七十二章 倚靠

    49年秋,新中国成立,全国上下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北平再次更名回BJ,成为新中国的首都。这座历经百年峥嵘岁月的古都,重回热闹与繁荣,成为新中国政治与文化中心。

    工作变动中,上级给了我两个选择,一个是大连,造船厂,一个是QHD,造纸厂。

    我和知秋一致选择了大连,这座美丽的城市,山美水美,物产富饶。

    在启程去前,知秋唯一的心愿便是来BJ旅行。

    漫步在故宫一片翠顶华盖的秋色里,知秋孩子气地寻起一片枫叶,透过午后的阳光,枫叶显出金黄色的斑斓。我牵起她的手,见她眼中泪光闪烁。

    远处老梁一家人在太和殿广场前放飞风筝,“别哭了,一会儿孩子们见到要笑话你。”我笑着帮她擦擦脸。

    我知她内心定是万分感慨。她曾在这里度过绮丽的少女时光,彼时父母幼弟皆在身边,她豆蔻年华,无忧无虑,如今知秋已年过三十,失去家人,失去童贞,似浴火重生,迎来新生。

    我和知秋的新家在大连的星海东路,一处从前政府官员的旧宅。宅子共两层楼,被兼并成四间房,我和知秋住在二楼东边一间套房,二楼西边住的是造船厂的新任书记吴伟林,一楼东边是会计陆卫国,西边是团高官徐章。

    四家人都是在10月先后搬来,邻里之间还不熟悉。

    我和知秋皆是早出晚归。造船厂刚刚成立,我作为厂长每日带着工人们在厂里开荒,在一处法国殖民地的赛马场遗址上修建新的厂房。

    知秋在延安的时候便已入党,她的工作关系从延安的小学直接调转来大连民族小学,担任三年级一班的班主任。她每天都要在班级扫除完毕才能下班。下班后回到家,天色也已擦黑。晚饭过后,仍有许多作业本要批改。

    有时我回到家时,知秋已经合衣而睡,有时我早晨还未起床,知秋已经迎着日出赶去上班。两人竟有三四日都打不上照面的时候。

    造船厂厂房建好后,我们在苏联人的帮助下引进安装了各式机床,又在全国范围内招揽人才,特别是建国前从事过机械生产的技术人员、工人。造船厂真正开工已经是在51年春天。

    我和知秋的日子很辛苦,很清贫,却又忙碌充实。

    我们都是经历过战争颠沛的人,知道这安宁和平的日子来之不易。唯一叫我不安的是,因着我和知秋四处迁徙,与远在美国的陈曦母女,渐渐断了消息。

    我时常看着陈曦母女的合照发呆,那是我从南京赴辽沈之前,陈曦通过朋友辗转邮寄到我手中的。相片里的背景是一处郊野公园,陈曦母女被烘托在一片矢车菊花海中央,陈曦身着旗袍蹲坐在前,小叶子轻盈地点着脚尖从身后抱着母亲的脖子,两母女脸贴着脸,笑得明快。

    知秋找出那年随相片邮寄来的信件,递入到我手中,“美国那边环境不错,陈曦又那么坚韧,她们母女一定生活的很好。我看看能否托朋友打听到他们的消息。”

    我点点头,拉住她搭在我肩头的一双手,那双手因为劳作和营养不良已经十分瘦削,“知秋,你还在找寻父母幼弟么?”

    知秋摇头,“之前史密斯来东北时,曾带来一些消息,说有人曾在芝加哥的华人区见过他们,外貌和年岁都对得上,可时间太久,不能确定是他们。”

    “你父母也去了美国?”

    “我在广州时期,最后得到的消息说是他们已转道新加坡,而后八年杳无音讯,如今也不抱什么期望了。”

    知秋苦笑着,“你与我不同,陈曦母女不过是这二年失去联系,待外交恢复后必能寻得她们。我,怕是一辈子与他们都无缘相见了。”

    此后的十五年间,我和知秋沿着生活赋予的轨迹前行。

    我们不断学习,共同进步。造船厂在我和吴伟林的带领下生产出新中国第一批船舶;知秋则在教师的岗位一干就是十年,兢兢业业,经常把班上的孩子带回家辅导课业,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61年被评为市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被委任副校长职务。

    这几年,我着实老了不少,整日带着工人在机床上跳来跳去,劳心劳力,一半头发皆已灰白。知秋却看起来仍是那么年轻,没有一根白发,想是整日在孩子堆里打转,童心未泯。

    我们终是与各自的家人失去联系,成为彼此唯一的倚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