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之枫华
繁体版

第四十一章 南京

    45年8月,日本天皇通过广播,宣布实行无条件投降。被日军轰炸了三年的重庆的天空,终于恢复了宁静湛蓝。老人小孩妇女走上重庆的大街小巷,迎接胜利凯旋的军队,拥抱她们的儿子、父亲、丈夫。

    我随施长官军队回到重庆的第三天,就接到了中央军的委任令,赴南京组建新军区,协助南京重建新的国民政府。

    施长官叮嘱我,“小叶,日军虽已战败,但是仍有很多日本间谍潜藏在南京和上海,你此次回宁,还需密切观察他们的动向,避免日军间谍在新的中央政府重新组建之时,再出动乱。你的部队到了地方,要团结百姓,爱护百姓。要知道南京这座城市,满目疮痍,血迹斑斑,日本人在那留下了血海深仇。我们不能再伤害南京的百姓了。”

    “是的,长官!我将谨遵您的指示,妥善处理好一切军务,为政府先期筹备工作保驾护航!”

    “对喽,家里都还好吧?”

    “都好!”

    “孩子几岁了?是不是到了上学的年纪?”

    我点头,“快六岁了!”

    “这次就携带家眷,举家搬迁吧!孩子学习需要一个好的环境。政府重回南京后,我会为你尽量争取,在东南沿海驻扎。”

    “谢谢长官!”

    得到长官的明确指示后,我返家,告诉陈曦我们即将举家搬迁去南京的消息。陈曦的反应很平淡,只是笑了笑说知道了,就带着保姆老妈子开始打包行李。

    倒是小叶子十分兴奋,嚷嚷着,“再也不用和爸爸分开了!”我抱起女儿颠颠分量,这一年来着实长了不少,在她红彤彤的小圆脸蛋上重重亲了一口。

    晚上吃饭的时候,我同陈曦谈起小叶子的教育问题。

    “到了南京,咱们选一所好的小学,让叶子立马入学。”

    “可以啊,最好是能教洋文的学校。上次霞姐来信,说东晖、明慧的学校就教英文,学校的名字我没记住,咱们到了那边,也去看看。”

    “最好学校就在房子的附近,这样上学接送也方便。我让警卫员先过去看房,他选了三处,发电报给我告诉大致情况,我暂且定了一处,等咱们过去先住在办事处落脚,细细看。”

    “一说要离了重庆,我还真有点舍不得。你在家的时候不多,这家里的小花园一草一木都是我和林嫂打理的。”

    “等你到了南京,小姐妹还是那几个,到时候弄一个更漂亮的花园,给你打理,就怕你啊累得慌,哈哈。”

    “那倒是,张扬一家也要过去么?”

    “他们家得晚点,张扬现在是政府机要秘书,别看官不大,但是啊,比有头有脸的军长都说得上话。”

    “就是这人也太花花了,外边养了两个小老婆,没事儿还净往堂子里跑,也不怕染上病。”

    “唉,你就别管他的事儿了,我看他们家于茜都想开了。管好张琪这个儿子,比什么都强。”

    三天后,我们举家搬迁至南京,小件的行李随身携带,大件笨重的家伙都封好了箱子,通过火车运往南京。

    抵达南京后,我先去办事处与政府筹建处的工作人员开会,会一开就是三天,最后把被褥都搬到筹建处的宾馆来住。陈曦同着警卫员和家里的管家,看了几处洋房,综合平衡后,选了一处位于江宁区的一所洋楼,被我们购置以前,是日军的一个大佐住所。

    我觉得太过奢侈,五间卧室,两个会客厅,一间书房,内饰装潢价值不菲,我从没想过自己住在这么豪华的房子里。可是陈曦喜欢,她说屋子后头有一个大花园,花园种着五六颗茉莉树,到了开花的时节,她可以烹清香的茉莉茶给我和小叶子喝。且,这所房子附近有两所南京最为著名的两所小学,江宁小学和东国小学。叶子选择这两所小学之一,上学都只需要步行十几分钟的路程。我便答允了。

    至于选择哪所学校,我们开了一个小型家庭会议,陈曦主张读江宁小学,因为丛瑛的孩子东晖和明慧就在这所学校就读,叶子入学后能够得到来自哥哥姐姐的日常照顾。而我,还是主张叶子进入东国小学,这所小学虽然规模不如前者,但是师资配备更为科学,同时是一所教会小学,校园氛围相对单纯;而且,学校教师有一半是洋人,叶子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成长,对说好多国语言有很大益处。这是其它学校比不了的。

    最终,陈曦听从了我的建议,但她也指出来,叶子毕竟年纪还小,良好的学习环境固然重要,可无忧无虑度过一个欢乐的童年是她这个母亲更企盼的。我们做了一个约定,如果叶子在东国小学读书不开心,那么半年后就帮她转学到江宁小学。

    我尊重陈曦为人母的一切想法,毕竟叶子是从她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她陪伴叶子的时间也要比我久的多,叶子对于母亲的依赖是我在未来日子里,无论如何追赶都无法超越的。

    每当我与陈曦产生分歧时,我都会想象,如果是知秋,她会怎么处理我们之间的关系,怎么处理我们和孩子的关系,这种想象中的知秋,往往是温柔的、善解人意的、知性的、智慧的,她会巧妙地解决问题,令人如沐春风。知秋的形象被我的大脑刻画得犹如雅典娜和维纳斯的结合体,只有书上才存在的那种女子。

    可是,我仔细回忆知秋的一切,似乎她并不是这样的,而是率性的、固执的,对于很多事情有自己见解,与人发生分歧后,也会据理力争丝毫不做退让,她身上那种知识赋予的自信的力量,在其他女性身上,我从未看过。

    叶子入学后,都是陈曦和管家、保姆在操办她学校的事情,我只在星期天的时候,为她买了个新书包,书包上绣着一片枫叶,我几乎在发现上边有枫叶后,立刻决定买下。

    筹备处的工作很忙,特别是起初的时候,我所带领的军队,对具体的事务性工作完全摸不到门道,只能先接手安保工作。好在处长杨清是具备合作精神的人,人也非常不错,开朗、包容、健谈,渐渐接纳我和军队接手更多相关工作,并安排几个手下,对我部队里的营连一级干部进行培训指导。

    丛瑛的情况与我有所不同,我这听着好听,他那才是真正的肥差,他在上海驻军,对上海的经济进行恢复管辖,上海各大银行的行长都归他管理挟制。

    他每周周末的时候才能回到南京的家中,我们俩也习惯星期天晚上一起小酌一杯。

    三杯酒下肚,丛瑛的话匣子也打开了,“怎么样?两年过去了,还想着沈小姐呢?”

    我给自己又满了一杯酒,干掉,辣的胃里跟火烧一样。“不想,早就不想了,”丛瑛诧异地抬头看我,我笑笑,“因为啊,她一直在我这、这、这,”我指着自己的五脏六腑,指了指自己受伤的那条腿,“跟我的身体融为一体了。”

    “就跟这酒一样,酿的越陈,越有味儿。拼命那几年,忙!就想干出个名堂,可现在呢,没仗可打喽,就开始拼命想她。想着我现在什么都有了,可在我身边的,却不是她。你说,要是我们俩有个孩子,那还不得又聪明,又可爱,有她所有的优点么?”

    “你这样可不成啊,人家陈曦就看不出来?我告你,女人都鬼着呢,之前我们家先搬来,那阿霞和陈曦凑不到一块,现在她俩住的这么近,走几分钟就能串门子了,你能保证陈曦就不能探听点什么出来?”

    “呵,我不怕,不怕陈曦知道我心里装着个人,但我怕她伤心。所以啊,我就演,在她面前在小叶子面前演一个好丈夫好爸爸,其实,我知道我不是。即便知秋不在眼前,我心里的一大块位置都是留给她的。”

    “你可真够累的!”

    “别这么说,丛司令,你要是碰上一个知秋,你也会陷进去,一辈子也爬不出来。”

    这次丛瑛没反驳我,“当初只是一次邂逅,我就对她印象深刻,要是多见那么几面,我想我也会对她着迷。知秋这种女子,身上天然带着对男人的吸引。”

    “你和她各是我的半个老师。我能明白那么些事儿,知道读书,都是她所影响的。我们家房子那么大,可一回到家,我就躲进书房那一亩三分地,看书,似乎在书里我们俩能够重逢。还是老祖宗说得好,书中自有颜如玉。”

    “你后来,找过她么?”

    “找谁?!”阿霞忽然出现在门口,端着一盘油炸花生米,虎视眈眈地问我俩。

    “又有你什么事儿?”丛瑛呵斥她,“我告诉你,咱现在离着陈曦可近了,你别在她跟前捣鼓什么,你想的那些事儿连影儿都没有。”

    “你们男人肚子里那些花花肠子还能少了?”阿霞把花生米重重墩在桌子上,“别叫我知道了!”警告道,说完就快步走出书房。

    “你瞧瞧,我们家的就这样!我这辈子怎么就没有知秋那样的红颜知己?”丛瑛感叹命运不公。

    我默默低下头,拿起一粒花生米,把皮子搓掉,“我想,如果命运真的眷顾我们俩,迟早让我们相遇。所以,我不想刻意去找,刻意去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