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世春秋
繁体版

第五章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当郭林和兄弟踏上了太原府路上的时候,已经是天亮了。郭林兄弟弄的药材装满了张家兄弟的马车,张家兄弟说:

    “郭老哥,去了太原府俺跟舅舅说一声,你们可以把货放到俺舅的仓库里,晚上你们可以住在仓库里,顺便能看货。下一次的货,让你家那个兄弟给你们弄货,俺和兄弟进货的时候,给你们把货捎过来,你们俩兄弟就不用回去拿货了。安心在太原府做你的药材买卖就可以了。”

    “张家兄弟,那就太劳烦你们了,这让俺心里过不去呀!”郭林歉意的说道:

    “郭老哥,你客气啥,你救过俺兄弟的命,举手之劳不是啥。”张家兄弟回应道:

    “那也太谢谢你们兄弟俩了。”郭林非常客气的说道:

    早上,郭林准备出门上路的时候,大大小小的一家人送郭林和兄弟到了村口,娘说:

    “林儿,出门在外,一定要注意安全。娘盼你早日回来。”

    “娘,你放心,俺会早点把一家人都接过去。娘,你再等等俺。”郭林回应着娘:

    “他娘,娃们就交给你了,有什么难事,跟娘说,重活留给大弟干。”郭林吩咐巧音道:

    “大弟,家里的事就交给你了。只要太原府的买卖好了,俺就接你们都过去。”郭林吩咐大弟:

    “哥,你们放心的去吧,俺每天一早就去弄货,俺跟你在的时候一样,每天去上山找草药,晌午回来到镇上出售,俺给你们把需要的药材弄回来,等你们回来拿货。家里的事就交给俺,俺都会安排好的。”大弟回应道:

    “创儿,在家听大人的话,照顾好奶奶和弟弟妹妹,柴不多了,帮你娘去砍些柴。”郭林跟大儿创儿说着:

    “爹,你去吧,俺听话。俺帮娘照看弟弟妹妹,奶奶要出门,俺跟奶奶去,娘累了,俺去帮娘干活。爹早点回来接俺去太原府,俺也想去陪爹。”创儿跟爹回应道:郭林心疼着大儿,本该是去学堂的年龄,确让儿承担这么多家务,看着眼前的创儿,他去太原府的决心更大了,他安抚着大儿说:

    “乖儿子,爹会早点接你去的。”郭林跟儿子承诺着:郭林心里暗暗发誓,只要一落脚,他就会接儿子去学堂。他决不能让儿子跟他一样没有文化,他让让儿从小学文化,做个读书人。

    “驾,驾,驾”马车载着满满的货似乎走的有些疲惫,马夫不停的加快马鞭:车上的几个男人似乎加重了马儿的负重。

    太原府是郭林期盼的地方,也是他这几日日日思念的地方,他打算只要买卖好了,他会尽快让娘过上几天舒坦日子,娘自从嫁给爹,没有一天不为日子发愁,饥荒年,娘为了给娃们留一口饭,自己几天都不吃,只喝口水,身上浮肿的不能下地。

    今天出门郭林的心情是兴奋的,那一车货都是他的希望,都是他跟和小弟昨天的收获,本来走之前,他要给大弟留下一些货,大弟坚决不让留,他要自己亲自去弄,大弟说:‘’哥,俺接了你的事,就要一切都操办,俺跟你一样,每天一大早就去山里弄货,弄回来就去镇上卖掉。’

    “哥,咱这一车货,一出手,就是一笔不小的盘餐。”小弟跟郭林说道:如果按照太原府的价格卖出这一车药材,郭林心里知道这将是一笔不算小的盘餐。

    不到晌午,张家兄弟的马车已经进了太原府,他们还是照管例先到了舅舅的绸布庄,舅舅安排了郭林的放货地方之后,就跟郭林吩咐道:

    “郭兄,俺是这样想你在太原府接下来的打算,你现在没有店铺,店铺的盘餐费用不是一个小数字,暂时你还做不到。等积累一些资金的时候,再去考虑,你刚来到在这里,先在街边卖,照俺的想法,就在钟楼街上卖,这里的人流大,热闹。都是买卖人,也好做。再加上你没有成本,这样很快能给家小安顿下来,今天你去选一个位置,位置选好了,就可以开张了。”郭林明白了张家舅的心意。

    于是郭林收拾了货,就和小弟到钟楼街观察空位,他们走了一圈发现,西头有一块地方没有人占,那个草药的店铺正好在东边,郭林认为尽量不要跟那个店铺太近,于是他们就选好了西边的那个位置,郭林让小弟把货拿了一部分,摆在了路边。郭林把价格定的跟这条街那家铺子的草药价格一样,,还按照他以前的惯例郭林决定只要有人来买,再送一点常用药材.为了让自己的价格体现出优惠。

    午后,三点,郭林开始铺开了他的摊子。当他刚拿出他的草药,路边的一个人停下来问他柴胡的价格,郭林说:

    “一两三个铜板。”报出了柴胡的价格,那个穿长衫的男人说道:

    “你的当归怎么卖?”

    “一两五个铜板”郭林说道:

    “可是你的柴胡没有那些草根叶子还卖三个铜板”那个男人问道:

    “是的。”

    “那你给我拿半斤。”那个男人说道:小弟听到那个男人报出的数量,他快速的把五两柴胡称了出来。包好递给了那个男人,接着那个男人从衣服里掏出了十五个铜板,接着又拿出十个铜板,要了一些当归。称好当归,郭林又给他包了一包酸枣面,说道:

    “这个是送你的,给娃吃开胃。”那个穿长衫男人接过郭林送给的酸枣面,说道:

    “兄弟,你是刚来吧,以前没有见过你在这里卖草药,一直以来就是东边那头有一家卖的,可是他的品种没有你的多,以后你会每天在这里吗?。”

    “是的,俺今天刚来这里。以后就在这里”郭林说道:

    “兄弟,俺看你能做成大事。”说完,离开了。

    当郭林正在整理手里的草药时,他听到一个女人过来问道:

    “有治妇科的药么?”郭林抬头看到是一个面部苍白的女人,穿着一身绸缎衣服,一看就是一个家境不错的女人,头上挽着一个髻。白皙的肤色,瓜子脸,一双大大的眼睛,似乎透着一些疲惫。郭林回应道女人的问话:

    “有。”郭林给女人拿出了治妇科的草药,黄连和黄柏问道:

    “你要多少?”

    “给俺各拿五两。再拿一些柴胡吧!,俺刚才到前面那个铺子问了,他那没有,俺以为今天买不到了,没有想到这里有,明天你们还在这吗?”女人问道:

    “回去吧这两种药熬上喝就会慢慢好了。”郭林吩咐女人:郭林知道这两种药一起喝,已经治了很多女人的病。

    郭林让小弟给这个女人称了两包。女人问道:

    “需要多少铜板?”

    “二十个铜板。”郭林说道:女人付了二十个铜板,拿上郭林称好的药,接着郭林又给女人拿了一包红枣,女人说

    “这是多少钱?”

    “这个送你。多吃些枣,会好的快点。”女人点头,拿上药匆忙的离开了。

    也许命运就是这样,当你即将绝望的时候,天就会给你另一种生活。郭林在镇上那几日,遇到天不好,一天都卖不出一两,他几乎就要绝望了,娃们都等着他回去,一家人都期盼着他能多卖出一些,大弟小弟给村子里一户人家做长工,一年下来挣不下一个铜板,只能管口饭吃,眼看大弟已经不小了,该成家了,迟迟没有人家给提亲,娘到处询问,没有一家回应,郭林心里明白。

    小弟看到那个女人走后,跟郭林说:

    “哥,拿出来的货已经快卖完了,俺去再拿点吧!”

    “不用了,小弟,货不用拿那么多。”郭林看天色已经不早了,说道:小弟看天已黑了,他问郭林道:

    “哥,天黑了,还有人买吗?咱们没有灯,怎么卖呀。看不见什么药材了”

    “小弟,你去买个油灯吧!”郭林想了想,说道:

    “大哥,那边有灯,咱们搬到那里去吧!”小弟抬头看到对面一家油灯特别亮,于是他灵机一动想到去那借光,于是跟大哥说:

    “那好啊!”郭林也发现那边有亮光,很赞同小弟的想法,小弟打小就是一个机灵鬼,他发现小弟不仅机灵还是一个好当家。更是他的好帮手,好兄弟,有这样中用的好弟弟,他欣慰的暗暗高兴。

    天已经很黑了,也起风了。郭林和他兄弟看已经没有人了。就收拾了他们的所有东西,准备回去休息。

    两人回到张家舅安排的仓库里,他们才感觉肚子已经很饿了,于是他们拿出包里的一些干粮,吃了一些干粮后,才发现今天一天忙的忘了吃饭,这些干粮是早上巧音为他们出门准备的,两人吃过后准备休息。虽然仓库比较简陋,但是他们认为有这样的地方休息已经很好了,能遮风挡雨对于郭林和兄弟就是很好的地方了,况且他们来了这里,一直是靠着张家兄弟的照应,再加上这几次往返太原府都是搭张家兄弟的马车,虽说是顺路,可是总是欠了张家兄弟的人情了,郭林看上去是个粗人,没有文化,可是他是个有心的人,他懂人情世故,他懂世态炎凉,他更懂他肩上的担子有多重。

    从小他爹给他讲,人情不能欠,亲兄弟明算账,虽然张家兄弟说出来,愿意为他们帮忙,郭林明白,张家兄弟跟他非亲非故,怎么能屡次劳烦人家了。,张家兄弟答应给稍货,话是这么讲,郭林想,事情不能这样做药,郭林心里明白,如果雇车运货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张家兄弟考虑到郭林的买卖一直都不是很好,刚开始根本就承担不起这笔运费,从今天的买卖来看,他知道可以不再劳烦张家兄弟了,下次来回运货一定要自己来运,所以他盘算着需要养一个马车来回往返运货,这样上山采药也可以用马车去拉,也能弄更多的货了,他盘算,半个月就需要运一次货,还要尽快找个住处,他合计了这几天卖的草药是可以够用的。郭林是个有三分奈何不会麻烦别人的,凡是他自己能办的使,他是绝不会向别人开口的。,郭林看着那个早上从家里带来的铺盖,他知道那是巧音陪嫁过来的家里仅有一张被子,他不让巧音拿,他说:

    “俺拿走这条被子,今晚孩子怎么睡?”,巧音不听他的,执意让他带走了。

    郭林走后,巧音白天找了一些旧的棉衣。拆了,拼接了做了一张被子。巧音知道晚上天冷,不能让娃冻着。

    郭林两人就地找了一些草垫,休息了下来。郭林倒头就睡了,小弟兴奋的没有睡,他推了推即将入睡的哥哥说道:

    “哥,今天开张就卖了几十个铜板,这买**起你在镇上卖一个月也卖不下吧!看来,咱们来太原府就是最正确的一条选择。”

    “那倒是。”郭林答道:

    “哥,照这样卖,不出十天咱们带的货就没有了。咱们考虑需要早点弄货,如果这样算下来,咱们下一步很快就可以在这里安顿下来了。”小弟说道:

    “小弟,本来今天卖了不少,该给你,买的吃的,可是哥考虑……”郭林也想犒劳犒劳小弟,小弟忙了一天,什么也不吃,毕竟小弟还小,今年才十六岁,他哽咽了,没有说出口后面的字:

    “哥,小弟也不小了,你不用为小弟破费,有吃的就行,嫂子的干粮够吃还几天了,把咱们卖的钱攒起来,可以早点把娘接出来,让咱们一家人都来这里。”

    “小弟,今天一天够你累了,早点休息吧,明天一早还要出摊了。”郭林说道:

    “不累,这点活算什么,只要咱们的货出手了,俺就不累。今天那个大哥,一开张就买了那么多,真是好人呀,大哥,俺看出那是个文化人,对你赞口不绝,还是太原府买卖好,这里的人多,不愁没人买。看来咱们可以不回村子里住了,不到年底,就能把娘接出来了,哥,来太原府你这个注意就是好,小弟非常赞同,太原府是个大地方,咱们早该来这里了,咱们要是早来这里,不用修咱们家那个房子了,那个房子以后再也不要修了,过两天俺看看这里哪有房子,咱们弄个房子住,不能一直在这住吧!”

    “是呀,这是正理。明天你守买卖,哥去找地方。”郭林说道:

    第二天一早,郭林绕着太原城走了一遭,问了问哪有空房子,经过打听,钟楼街西口附近有一个空房子没有人住,房子看上非常完好,没有任何破漏的地方,郭林问了左邻右舍的人,邻居说这里没有人住,邻居有人告诉他,这里已经两年没人住,这是南边大户人家的房子,如果想住,去南边跟东家说一下,看能不能住?

    郭林问了大户人家的地址,他按照地址找到了那个大户人的住处,去了之后,他见到大户人家东家少奶奶,少奶奶说:东家不在,这个房子的事,她做不了主,需要等晚上东家回来跟东家说一声,才能答复郭林。郭林答应明早再来听消息,

    第二天,郭林一早就来到南边那个大户人家,来到大户人家发现东家还是不在,见到的还是少奶奶。少奶奶说:

    “昨晚俺跟他爹说了,他同意你住,房租本来是不要钱的,屋子里还有一些家具,你们可以用,留一些使用费用就行。”郭林明白少奶奶的意思,不能白用家具,万一有一天家具没有了。郭林一口答应房子的费用。一个月付二十个铜板。他直接付了二十个铜板。

    郭林从大户人家出来,脚步飞快的到了钟楼街,他见了小弟说:

    “房子有了,咱们可以去那住了,晚上咱们去看看收拾收拾,今晚就可以住那里了,那个院子有五间房,够全家人都来住。”

    “是吗?哥,你真是本事,这么快咱们就有住的地方了。”晚上收了摊,两兄弟来到了那个新住处,一进院子,小弟说:

    “哥,五间房,这个院子只要二十个铜板就让咱们住,真是好买卖,等咱们有钱了,可以买下这个院子。”

    “是呀,咱们现在先住着,等有钱了,咱们就会考虑买。收拾收拾,就把咱们的所有药材都放这里。以后咱们就不用打扰张家舅那里了。“郭林说道:

    “小弟,下一次进货,可以叫一辆马车,你可以打听打听,叫一辆马车的费用。”

    “好呀,咱们有了马车,就可以随时去拉货,哥,你真是俺的本事哥,,想的这么周全。一直麻烦张家兄弟肯定不是一回事,咱有能力还是咱自己运货。”小弟很能体会郭林的用心。

    “明天俺就去问问马车的价格,问好了,咱们就可以把娘接过来看看,把嫂子小妹还有侄儿们都接来,二哥也让他过来吗?”小弟说道:

    郭林没有回应,大弟用不用过来,他一直还没有考虑。他在想镇上的买卖还不能撤,如果撤了,村上镇上的人就没有买草药的地方了,万一有个病痛,怎么办,所以郭林一直在琢磨这个事,大弟离开村子到太原府是应该的事,镇上没有药材买卖这个真不行,虫灾那年郭林的那些草药就了村上多少人呀,郭林一直都在考虑,大弟能不能一直守在那里?这个事他认为还得要征求大弟的想法。

    郭林跟小弟把租来的院子打扫了灰尘,把药材从张家舅那拿了回来,屋子里床,柜子都有,都是现成的,灶台锅和灶具,都有,郭林听邻居说,前些年,大户人家的长工在这里住过。东西都没有动。一切家当都齐全,郭林跟兄弟商量说:

    “小弟,过几天,咱们就可以把娘接过来了。”

    “好呀,等过几天俺运货的时候,就可以接娘过来看看。”小弟接着说:

    “哥,今天晌午,你不在的时候,听说东边有两家卖肉的打起来了,还出了人命案了,听人说,就是新来的一个卖肉的,肉价非常地,弄得以前的那个卖肉的没有办法卖。哥,俺下午想了想,咱们在这里卖草药,这几天的买卖一直不错,会不会顶了东边那家卖草药的,这样一直下去,对那家卖草药的买卖肯定有影响,咱们是不是想个和睦共处的方法,虽说同行是冤家,但是事在人为。咱们礼到了,他们也不能说咱们什么?咱们也没有破坏价格呀”郭林听了小弟的分析,很有道理,他发现小弟观察事物的能力很强,不亏他那个每天机灵的脑子。

    “小弟,说的非常有理,但是这个事,如果咱们直接上门,就显示咱们被动了,俺跟张家舅说说,看他有什么更好的方法。”郭林说道:

    第二天晌午郭林拜访了张家舅,到了张家绸布庄,看到张家兄弟在,他们一早来这里进货了。于是郭林约张家舅和张家兄弟俩到了街上的饭馆出来坐坐吃个饭,表示这几天烦劳张家兄弟的谢意。

    “张兄,有个事还想跟你请教。”郭林跟张家舅说道:

    “说吧!”张家舅应道:

    “俺和弟来这两天了,发现这里的买卖确实不错。”郭林说道:

    “那就说明,你选择来这里就对了。”张家舅回应道:

    “张兄,俺是想说件事,同行是冤家,俺来这里买卖好了,必定会影响另一家的买卖,如果俺一点儿也不顾及同行的买卖是不是会不妥了?”郭林说道:张家舅听说这两天东边卖肉的人命案。他也想到了,郭林说的问题:

    “郭兄,你说的很有道理,生意大家做,不能独吞,这是行话。你的生意好了,必然会影响同行的买卖,这又是自然规律,时间长了,不去考虑不行,必须和睦共处,才会生意长久。为了自己的生意长久,应该顾忌同行的生意长久。”张家舅分析着:

    “张兄,你说怎么处理好呢?”郭林问道:

    “我也遇到过这样的事,是需要都妥协。你准备怎么让利,怎么妥协?你跟说说,那家草药店铺是哪方面弱?”

    “品种少,货也比较粗糙。”郭林说道:

    “这样吧,你可以跟那家铺子的东家说:你可以给他们提供货源,这样你低价给他,如果他能接受,你可以搞批发。某种意义上,那家店铺也是为你卖货,俺认为这个可以试试?”张家舅提出了他的建议:郭林听了张家舅的这个建议,认为这是一个好办法。这样的话,他的货虽然需要不停的进货。但他就有不停的买卖。吃过饭,临别郭林跟张家兄弟打了一声招呼说:

    “今晚俺跟你们回去。”

    下午,郭林就去拜访东边那个草药铺子,他找到铺子的东家,东家是个上了年龄的六十岁的老人,头发稀疏,眼睛眯着不大,是个和气之人,郭林说了自己的来路,这位东家明白了来意之后,东家说:

    “俺的货是俺堂弟给提供的,他喜欢上山找猎物,顺便找了一些草药,就给了俺,俺给他一些辛苦费,你那如果有不同的药材,俺就从你那拿,”郭林听了东家的意思,痛快的答应了他的要求。谈妥以后,郭林有一种无比轻松的感觉,正如张家舅说的,你给他货,等于你有了两个地方的生意。真是一切都是以和为贵。

    离开那里,郭林琢磨着,下一步草药进货需要增加人手,一个人手肯定不够,小弟在这里守着,他需要二弟跟他一起上山去,如果想弄大量的药材,一个地方已经不能满足,他们需要去更远的地方,这样需要几天的时间,这样二弟就不能在镇上守买卖了。镇上的买卖就需要交给一个人了,他想到镇上一个卖农具的大胡子,因为买卖不景气,独身一人,郭林想交给他做草药生意,还可以让他的买卖更大点,这样他的生活就会有所好转。

    郭林中午一进跟张家兄弟打了招呼了,晚上回家,今晚回去把这个事跟娘说说。

    晚上回到家,郭林看到娘的白发又多了,他知道娘担心他们出门在外有闪失。肯定吃不好书不好,跟娘说了这几天的买卖,娘听了说道:

    “林儿,看来你是做大买卖的人,娘能看着你有这一天,已经知足了。”这晚娘睡得很沉,第二天郭林起身要到娘的屋子跟娘打招呼,看到娘的窗帘没有拉开,小妹跟娘一个屋,他让巧音进去看看,巧音进了屋,看到小妹和娘都睡得很沉。巧音先喊醒了小妹,又去喊娘,结果怎么喊也喊不醒娘。

    郭林听到巧音的喊声越来越大,他赶紧进了屋,他看到娘还睡着。于是他上前摸了摸娘的口,他发现娘已经走了。于是他悲痛的喊着:

    “娘,你怎么这样就走了,儿这次就是要带你去太原府,去那住不再有漏雨的房子,你一直想翻修房子,这次俺已经给弄好了房子,你怎么就走了!”大弟一早已经上山了,郭林还没有办法告诉大弟,他先去张家兄弟那,告诉张家兄弟家里的事,让他们今天去了太原府带话给弟弟,让弟弟回来奔丧。苦命的娘,每天去打听送走的儿子,临走也没有打听到送走儿的下落,还有那两个走了的儿,也没有回来让娘见一面。郭林越想越为母亲伤心哭泣。

    小弟听到张家兄弟的带话,他飞奔的回来了,他一路跑着往家赶,他顾不上坐车,路上见马车就搭,晌午就回到家了,他进门扑到母亲的灵堂前,悲痛的哭诉道:

    “娘,你为啥就不能再等等俺了,俺和哥已经给你弄好了房子,等着你去住,那里的房子不像咱的屋,走风漏气,那的房,都是砖盖的,是一个大户人家的房子,什么都有,哥本来是接你走的,你咋就等不到今天走了。大哥昨晚回来就是要带你去太原府的,你为啥要走了。”

    ’晌午大弟被郭林从镇上喊回来了,一进门,大弟看到母亲的灵堂,扑通一声跪下了,哭诉道:

    “娘,你怎么不能等等俺也,日子马上就好起来了,你为啥要走了。大哥要带咱们一家人要去太原府,你怎么就不去了。”

    小妹已经哭成了泪人,她为母亲穿了一身的孝,跪在母亲的灵堂前。郭林忙着去张罗后事,邻村的亲戚来了,郭林招呼着,亲戚里的一位远方舅舅询问母亲的后事怎么办?郭林说:

    “已经找人打了一个棺材了。墓地就在村边,俺爹就在那里。”

    一周后,娘的丧事打发完,郭林跟兄弟们商量准备动身的事,这次走,郭林已经计划全家人都走。本来是要接母亲走的,没有想到母亲走的这么突然,让郭林难以控制悲痛。

    郭林看家里的家当也没有什么值钱的,本来养的一头羊和一头猪,也在母亲下葬的时候那天处理了。这样家里没有什么值钱的家当,巧音收拾了家里所有的衣物,打包了两个包袱。还有一些农具,郭林想这些农具拿到太原府也用不上,郭林送给了村里的邻居。临走,郭林跟二弟小弟到镇上叫了一辆马车,又到山上采了一车的草药。整了满满的一车货,他们一家人动身了,临别郭林回头望着那个承载了太多回忆的旧屋,默默地流着眼泪。母亲的身影永远的留在了那个屋里。

    晋北的阳曲镇,是郭林一家人的出生地,也是他父辈们的故乡,郭林的一家人,从此将不在这里生活,太原府将是他们的归宿。

    一辆马车把郭林一家人载走了,春风吹到巧音脸上,是那么柔和,

    “爹,太原府很远吗?”况儿问爹:

    “不远,快到了,到了爹带你去饭馆吃饭。”郭林说道:

    晌午一点钟,郭林一家人到了太原府。郭林先安排一家人把所带的家当都放在屋子里,车上的货都卸了下来后,郭林说:

    “咱们都去饭馆吃饭吧!”他们一家人来到了街边的一家饭馆,这是一家卖汤圆的饭馆,郭林想给娃们吃点稀罕的。郭林吩咐了伙计要上的饭之后,说道:

    “今天俺带大家来这吃,一个原因就是,这两天弟弟妹妹们,还有巧音都为娘的事累了,娃们也跟着大人伤心,哎,事情办完了,咱们可以休息一下,今天来了太原府了,也算是咱们一家人正式迁入太原府了,以后咱们一家人就都在这里生活了,阳曲以后是不回去住了。今天也是咱们一家人的转变,俺和小弟早来了几天,安顿好了,才把一家人都迁过来。下一步,小弟还是守摊,大弟跟俺去弄货,今后的货需要的更多,所以需要去更远的地方,已经不能再去咱们常去的那个地方了,听说南面有更多的货,俺和大弟一起去那边,估计需要走走好几天,也许个把月。因为去一次,就得弄回来需要的所有的药材。小妹不小了,跟着嫂子在家里做饭,给哥哥送饭。况儿,俺计划让他上学堂,况儿已经是去学堂的年龄,其余两个娃还小,小妹跟你嫂子在家看好娃,平时做鞋做衣服。做好了,也可以出去卖,贴补家用。”郭林接着说道:

    “屋子共有五间,大弟小弟各一间,小妹一间,俺们家小一家,空余一间是库房。大弟小弟,你们有什么想法,说说!”

    “俺赞同大哥的安排。”二弟说道:

    “俺也是,就按照大哥说的做吧!”小弟说道:

    吃过饭,他们一家人回到了那个他们准备好的院子里,巧音和娃们进了堂屋,大弟进了堂屋的东屋,小弟占了堂屋的西屋,小妹在对面的南屋。库房在西屋,灶台在东屋。

    这晚,他们一家人都住进了新的房子里,娘没有来,娘没有等到来太原府。苦命的娘就这样的留在了那个村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