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段落
繁体版

长篇小说-青春段落

    辛金著

    勇尚余忠河醉酒失算计

    机算尽道年谋权占先机

    午夜时分,李忠河一身酒气,醉步蹒跚地回到办公室加寝室的家里,几个趔趄才把身子放倒在床上,不一会儿就响起了鼾声。等他一觉醒来,已是早晨时分。昨晚他喝高断片了,酒桌上失态,酒后无德,出言不逊。后来,是如何回家的,一切他竟然都不记得了。

    床头上的春雷牌收音机还开着,电流声吱啦啦地响着,估计是他喝酒走得匆忙,忘记关了,已是响了一夜了。此刻,他还觉得太阳穴一阵阵跳着疼,浑身没有力气,胃部阵阵翻腾难受。他边闭目养神边听着收音机里播出的京剧红灯记李玉和临行喝妈一碗酒……

    李忠河、何捍卫、汪卫东三位是县第三中的学生。运动开始后,由李忠河提议,经何捍卫谋划成立个“学生战斗队”。

    史运来是机械厂的工人,与他们搭不上帮。他拉来汪卫东,又集合些工人成立了“工人战斗队”。因史运来人品不好,自私自利,工作不积极,工人师傅大都拿他不当回事儿。他在群众中威信低,没有号召力,笼络不住人,战斗队人少枪稀,无法与他人抗衡,就想找个靠山,易旗投了李忠河。

    汪卫东是个人物。她那“吹破天”的嘴上功夫,从早到晚滔滔不绝,直说得对方哑口无声递降表为止。大有“骂死王朗”之能耐,人送绰号“铁嘴钢牙母夜叉”。

    汪卫东怎服气在各方面都逊于她的史运来呢!两个人心里有了间隙,时常为意见不同而争吵不休。后来,俩人实在合作不下去了,见史运来跟随了李忠河,她有意去投势力略逊于李忠河的司道年。李忠河欣赏她的本事儿,舍不得这员虎将,就三请诸葛似的,硬是把她拉了回来,让她坐第二把交椅。

    李忠河还没吃早饭,三个副头头就来了。三位是遵照李忠河昨晚在酒桌上宣布的明天上午开会的命令而来的。这事儿,李忠河早不记得了。多亏何捍卫重复一遍他的指示,他拍了几下额头,才略略有点印象。

    三个人一致同意明天全力以赴去文庙破四旧,让百姓都知道咱是最革命的。然后,秘密行动抢在司道年之前夺权。

    司道年貌似憨厚,其实他是极善伪装的人。他胸藏韬略,城府极深,善于观察思考,研究谋划,运筹帷幄,人送绰号“赛诸葛”。

    司道年的老家在县城东南域,离城三十五里赵集。他有个比他小一岁的妹妹。父亲司家铭是当地三乡五村都知其大名的大好人,母亲粱凤叶贤惠持家,勤劳能干。老两口老实本分,乐施好善,在赵集村民都得到过他们的帮助。在闹饥荒时,揭不开锅的乡亲向他家借粮借钱,从不让人家还。

    家铭没上过学,虽说不识字,可他见多识广明事理,头脑灵光,记忆力好,听艺人说书,他听一遍就全记住故事情节。在农活闲时讲给乡亲们听,大人孩子都乐意听他白话。人们吃过晚饭,来他家串门,意在听他讲故事。他肚子里的故事可多了,比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大红袍…还有八路军新四军抗日的故事等,都是他的拿手故事。

    解放前,他还受过新四军的奖励呢!那是一九四七年冬天,新四军三十团是个战斗力强,能打硬仗的部队。三十团与敌人交手,敌人总是吃败仗。敌人经过策反,安插到三十团里一名奸细。只因三十团内部混入了敌人的奸细,部队行动都被奸细报告给了敌人,并在行军中暗暗为敌人追击留下路标,指示三十团的行踪。三十团不管行军走到哪里,敌人都了如指掌,很快追到。三十团首长感到事情蹊跷,就采取措施,一夜连换三个地方宿营,结果还是被敌人找到,双方进行激战。三十团采取游击战法,声东击西摆脱敌人追击。有时候认为把敌人甩掉了,可以埋锅造饭了。结果,饭还没做熟,敌人就到了。三十团每天在行军,每天在打仗,一个月农历小进(二十九天)还打了三十场仗。老百姓给三十团编顺口溜,“参加三十团,打仗天天连。周旋巧游击,歼敌过百千!”

    一次,三十团的一个排在作战中被冲散了,转移到赵集暂作休整。连着行军作战,战士们几天没做过一顿饱饭了,就借用老乡的锅灶做饭。当战士还没把饭做好,就见家铭气喘吁吁地跑来报告敌情,说大队敌人就要到赵集,请同志们赶快转移。新四军急忙向村西走,刚刚出村,村东头敌人就进了村,扑了个空。

    原来是今天早上司家铭去乡公所干活儿,见来了一队兵,一个当官的来乡公所找乡长办公事,说部队去赵集打仗,要乡公所出三百大洋犒劳他们。两个人的谈话,恰被房外干活的家铭断断续续地听到。司家铭听到敌军官说赵集…大洋什么的。意思到敌军要去赵集。家铭想到早晨刚来村的新四军。情况紧急,他要赶到敌人到达赵集之前把情况通知新四军。他是当地人路熟,急忙操近道跑步回村及时送到了情报。后来,这支新四军又来到赵集,找到送信人。得知送信救他们的是个民兵,首长决定奖励给司家铭一杆老套筒步枪。

    司道年没去城里读书前,是个很听话的孩子。在学校学习很用功,成绩又好。放学回家他帮助父母干活儿,打猪草,吃过晚饭自己做完作业,就辅导妹妹做作业,为她讲解难题。他和妹妹一个学校读书,妹子头脑没他灵,学习成绩不太好。自从妹子在学校被人调戏,妹妹寻死觅活,母亲怕女儿寻短见,天天跟着她,形影不离。司道年要为妹妹报仇,他找到学校,把那老师暴打了一顿。那老师自知理亏,任凭他如何打骂,始终不敢还手。要不是人实必拉开,那老师不被打死,也被打残废。从那以后,他好像变了个人似的,每天除了读书,就是做习题,不和任何人讲话。他发狠一定考上中学,再去上大学,好做官光宗耀祖,不再受人欺辱。

    司道年深刻理解了权力的作用,认为手中有权,就有一切;手中无权,就失去一切的道理。渐渐膨胀的欲望,使他那颗极具占有欲的心越发疯狂了。

    他从乡下考到城里最好的学校上学,觉得再努力努力,他的梦想就要实现了。

    他不会忘记已去的少年时光,不会忘记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劳作的身影,不会忘妹妹被人欺辱后恐惧的泪眼,更不会忘记父母那绝望的眼神,都永记在他心中,化作一股力量,激励他奋进!

    将来他不想再回到落后贫穷的乡下,过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汗珠儿落地下,摔八瓣儿的生活。他在心里谋划着一个大行动,夺取县里的大权,实现梦想。据安插在李忠河内部的卧底报告,李忠河明天计划突袭文庙。司道年根据情况,他采取将计就计,趁李忠河的人马心无二用之时,来个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夺取大权。

    翌日晨,司道年带领着人马分头行动。在司道年领着去机关时,李忠河的人也冲进文庙。随即,乱哄哄的一阵后,顷刻间庙在貌非了。

    司道年的行动还算顺利。他指挥着很快按计划占领了政府大楼,然后把“当权派”项上挂上大牌子,拉去开会批斗。如果司道年看谁不老实,就勒令谁去吃“小灶”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