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段落
繁体版

长篇小说-青春段落‖辛金著

    青春段落

    辛金著

    内容简介

    本书记载了主人公贺雷、白小川为代表的一批风华正茂的有志青年,在他们那如花似玉的青春段落里所演绎的、真挚纯洁的情爱故事。在坎坷人生中,他们与命运抗争,与世俗抗争,与思想抗争...陶冶凝聚的高尚情操,所度过的如火如荼难以忘怀的岁月。

    引子

    秦时明月汉时关,悠悠岁月,人间桑田。至如今,明月依旧在,关隘立人间。江山多娇,昔多少豪杰,凭满腹经纶,一身旷世奇才,博得一世英名,占上历史的一页,使后人仰慕传颂。美哉,幸也!

    本书的主人公之一贺雷,出生在豫东偏野边陲小镇——贺村。贺村坐落在广袤的豫东大平原的边缘地带,与山东、安徽地界相邻。因贫穷、偏僻、闭塞、落后,历朝历代贺村都是社会贫穷落后的典型代表,也是暴露当朝弊政的模范地域。

    贺村很小,小得在以往历代绘制的地图上都找不到它的坐标。新中国成立后,因贺村的人文地理位置,在地域版图上才为它点上个圆点儿。贺村在历史上,出过进士、举人、秀才,而扬名四方。特别是清末出了位赫赫有名的武举人贺武圣,他不但拳脚功夫了得,而且更精通枪法,创立了贺家枪和贺家拳。民国时期,他的徒弟遍布豫东。一次,日本鬼子进犯贺村,贺武圣带领弟子英勇抗击,他手持大刀片,如入无人之境,一连砍杀十多个鬼子,夺得抗日大胜。这一仗不但打出了他的威风,而且更加提高了贺村的知名度,人们纷纷来拜师学艺。当今豫东还有以贺家武术广招学子的武校,传授贺家功夫。

    贺村的南面,耸立着两处贞节牌坊,一处是贺氏后人为何氏十八岁守寡终身而立的,一处是为杨氏十九岁寡居,历尽千辛万苦供儿子读书求功名,高中举人,为彰显杨氏功德而立的见证。

    贺村的西边约一华里处,是个近千亩的水泊。春天,风和日丽,堤柳如烟,蒹葭青青,野花烂漫,水光潋滟,碧波荡漾,水天一色;晚霞如血映碧水,春风剪剪柳色新;野鸟鸣旷野,肥鱼跃水涧,好一派绮丽风光啊!夏天,鸟啼莺啭,空碧风轻,晨露未晞,采莲女娃的歌声飘进万家。暮色里,新月如钩,树影婆娑,万籁俱寂旻天阔,乾坤沉醉夜幕中。从水泊吹来阵阵夹杂着淡淡鱼腥味儿的微风,把丝丝凉意送入农家。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在坑塘边,大树下,或躺或坐,手里摇着芭蕉叶,微风剪面,昏昏欲睡,恬静惬意!秋天,秋高气爽,登高远眺,大豆熟了,高粱红了,菊花黄了,荻花白了,鱼儿肥了,人们乐了。秋风瑟瑟霜满天,摇落梧桐荻花残;归鸿凄凄无栖处,野鸭芦花深处眠。冬天,天昏日高,北风凛冽,冰封地坼,水泊如镜。一夜北风雪未停,世界裹银飘素绫;枯苇莲叶冰雪没,怎留残荷听雨声?……四季,水泊之美,美不尽言,美不胜收。

    在那水泊中央,天然形成一座孤岛,孤岛四面环水,只有一条狭窄的栈道把孤岛与陆地相连,远望去,孤岛好像个巨大的胎盘,窄长的栈道好似条为胎儿输送养料的脐带儿,因此,人们称那孤岛为胎盘岛。胎盘岛上有座明末时期始建的古刹,大殿里供奉着一尊菩萨和一尊佛爷,人称双灵寺。双灵寺的规模不大,可岛而建。据说寺院里供奉的神圣特别灵验,有求必应,因此,数百年来寺院的香火旺而不衰,四方的善男信女纷至沓来,顶礼膜拜。香火旺盛,这使不少的游脚僧纷纷来依附,鼎盛时达数百僧人。后来,连年战火,据说佛爷也不那么灵光了,跑反的人藏到神龛下也难免被鬼子搜出砍了头颅。神圣不灵验,善男信女也渐渐少了。寺庙里没了香火,僧人没了衣食,陆续云游四方去了。到了六十年代寺庙越发凋零破败,寺里仅剩的一个老僧人,也熬不得清苦孤独,离开寺庙云游化缘去了。至此,寺院破败,彻底寥落冷清了。

    贺村的北边,一条数丈宽的小河,名曰铁底河。河水清澈碧绿,水流潺潺,四季不涸。堤岸蜿蜒如蛇,岸柳长排成荫。河滩内种有各种农作物和稀有药材。成片的果林,硕果累累…春天里,花开遍河滩,蜂蝶闹花间;引来捉蝶娃,留恋忘归返。特别是那白如羊脂玉润似淑女肤的梨花,冰清玉洁,一尘莫染。一首七言古诗赞那梨花:满陂梨花竞相开,玉蕊琼葩欺雪白;冷艳招蝶撵不去,凝香惹蜂飞又来。还有一首七言绝句专赞那雨后梨花:梨花盛放溢馨香,月锁琼枝冷艳光;一阵清风溦雨后,玉瓣摇落满庭芳。

    在那小河上一座清朝中期的四拱青砖桥,横跨小河南北。远堤近桥,栏杆垂柳,彩虹晚霞,碧空皓月,倒映在水面上,好像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使人遐想无限……历年来,河堤树荫深处,古桥旁,是青年男女月下幽会的场所,素有“小上海滩”之称。

    贺村东头有个方圆二十亩地大的沙坑,坑内除涝年或夏季外,其它季节都干涸见底。在大沙坑的西南面,约一百米处是生产队的社屋。社屋旁有棵上百年的古槐树,荫匝亩余。

    本书要说的主人公之一,就是新中国成立后,从贺村走出去成为军人大学生的第一人,以及他周围人发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