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劝陛下想开点
繁体版

第34章 任它狂风暴雨

    “贵妃娘娘请说。”

    盛星月客客气气,将心里的厌烦掩饰得很好。

    盛卿遥不紧不慢地从袖口掏出帕子,擦了擦脸上的汗,嘴里喊着:“妹妹这偏殿这般热,改日本宫叫人送些冰过来。”

    盛星月视线触及那手帕,目光微凝,旋即笑道:“多谢贵妃娘娘,只是……妾体寒,不宜长期受凉,劳烦贵妃娘娘费心了。”

    “哎呀妹妹怎么这般说?咱们姐妹之间何必讲究这些呢。”她嗔怪一声,又看向旁边的太监,吩咐道,“这样,去告诉管事的嬷嬷,把本宫的那几盆绿植搬过来吧,就摆在外头院子里,也好让妹妹解暑。”

    盛星月推脱不了,垂首轻笑:“那便多谢娘娘费心了。”

    “你看看你,都出汗了,擦擦。”盛卿遥作势要拿手帕替她拭擦额角,却被她躲闪开去。

    “妾不敢当。”盛星月微微后仰。

    盛卿遥收回手,神情颇为惋惜,“罢了,反正也不急于这一时半刻的。”

    盛星月神情微滞,低眉躲了过去。

    “妹妹觉得这帕子绣工如何?”盛卿遥忽而换了话茬儿,又道:“你瞧瞧这字,本宫不说,你定会以为是本宫所作,可偏偏不是。”

    盛星月心头一跳,面上却是平静无波,她微微抿唇:“妾愚钝。”

    盛卿遥也不恼,继续自顾自地道:“本宫的字虽然算不得绝佳,但比起寻常人总归还是好些的,可是与此方帕子相较,竟差得十万八千里。”

    说到这里,她抬眼看了盛星月一眼,“这人费尽心思仿写本宫的字,竟仿成这般模样?”

    盛星月的手蓦地攥紧,心底掀起惊涛骇浪。

    “妹妹可猜一猜,这帕子原先是谁做的?”盛卿遥问。

    盛星月维持着镇定,“妾哪里清楚。”

    盛卿遥叹气,似是很遗憾:“可惜了,本宫也不知道这个哪位妹妹送来的礼物。”

    她又看了一眼盛星月,一字一句地道:“本宫真得好好谢谢她,这般费尽心思。”

    盛星月的身体猛然僵硬,却一动不动,不肯露出丝毫破绽。

    “本宫说得差不多了,就先走了。”盛卿遥意味深长地勾起唇角,转身朝门外走去。

    待走出偏殿时,她的神色倏然沉了下来。

    按理说,她刚刚说出那番话,盛星月应该已经坐立难安,可她偏偏表现得异常冷静,几乎做到了滴水不漏,盛卿遥拿她一点办法都没有。

    等到人走远,盛星月方抬起眼睛,目露嘲讽地盯住那抹纤细的背影,唇角勾起冷笑。

    果然,这女人是察觉了什么,否则她也不会突然发难。

    呵呵,盛卿遥啊盛卿遥,我倒要看看,你接下来会用怎样的招数对付我。

    ……

    离开寒秋殿之后,盛卿遥径直去了御花园,在湖畔停下脚步,望着粼粼碧波若有所思。

    这个盛星月,确实不简单。

    她的伪装功夫极高,黎文姜愣是一点没能看出端倪,她也差点栽在她手里。

    若谢砚之没有读心术这种离谱技能,齐钊留在南国对盛卿遥来说,无疑是个定时炸弹。

    一国贵妃和他国皇子有私情,牵扯的可不是一点半点。

    从齐钊的话里可以知道,两人年幼就认识,那盛星月究竟何时开始谋划这盘大棋?

    更让她好奇的是,盛星月到底有多恨盛卿遥,才费尽心思做到这种地步?

    她想想都后怕,若齐钊那天晚上没有贸然闯进长宁宫,如她没有成为“盛卿遥”,那原来的“盛卿遥”结局会如何?

    她会落到什么境地?

    背上叛国私通的罪名,或许会死无葬身之地,甚至尸骨无存,虽然盛卿遥最后没死。

    可是在《妾邀宠》最开始,“盛卿遥”便是权倾天下的太后,没有人知道在此之前,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想到这里,她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在想什么?”身后响起低沉的男声。

    盛卿遥回头,宫人退去,谢砚之不知何时站在她身侧,注视着她。

    盛卿遥叹气,“陛下不是知道吗?”

    “朕不是昏君,所以不会发生你想的那种事。”他语调淡淡的,听不出什么喜怒哀乐,“至于盛星月……拿到证据,不足为惧。”

    闻言,盛卿遥微讶,细想谢砚之说得也对,她有些杞人忧天了。

    “陛下来找怎么突然来找我?”

    盛卿遥岔开话题。

    “有件事,需要跟你商量一二。”谢砚之敛眸,“你可知道近日闹得满城风雨的凶案?”

    盛卿遥点头,都传到后宫了,她也听了不少小道消息,“妾略有耳闻。”

    “为此母后向朕举荐了一个人。”

    “什么人?”

    盛卿遥疑惑,为什么突然跟她说这个。

    谢砚之顿了顿,道:“大理寺丞盛星河。”

    盛卿遥脑子有一瞬间宕机,没听错的话,盛星河应当是她还未曾谋面的亲哥,她来到这儿后还没见过他本人。

    “什么?”盛卿遥也搞不懂太后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不禁皱起眉头,“太后怎么突然想起举荐我哥了?”

    谢砚之的目光暗了暗,“许是爱屋及乌?”

    “那陛下的意思是?”

    “本来这案子便是要交给大理寺审理,只是母后这一说,朕这旨意一下,差事落到盛星河手里,其他人怎么想?”谢砚之蹙眉:“盛将军在朝堂风头无两,若盛星河此时再立功升迁,难免让人猜忌,盛家无疑会树大招风。”

    盛卿遥的眉头拧得更紧,“陛下说得也对。”

    “母后这个提议,其实并非没有缘由。”谢砚之慢条斯理地说:“你也知道,母后素来偏袒盛家,尤其是你。”

    “……”

    盛卿遥哑口无言,片刻后才道:“陛下若是觉得我兄长堪当大任,那其他人还有何话可说。”

    “至于树大招风……”盛卿遥轻笑:“盛家这棵树立于南国,背靠的是陛下,任它狂风暴雨,自然屹立不倒。”

    谢砚之看她一眼,嘴角勾起一个弧度,“那便照你的意思吧。”

    “陛下英明。”盛卿遥弯唇道。

    “明日,你便同朕去一趟大理寺吧。”谢砚之补充道:“去见见你素未谋面的兄长。”

    盛卿遥眨巴着眼睛点了点头,“也行。”

    反正还没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