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袁术大楚帝国
繁体版

第62章 袁绍得冀州

    初平二年(191)二月,青州黄巾军三十万人进入泰山郡(今山东泰安东北)界,泰山太守应劭亲率文武与黄巾数次交锋,前后斩首数千级,获老弱人口万余人,辎重银二千两。青州黄巾数战不利,退出泰山。同时另一股黄巾军五十万军自平原郡南下,准备与另一农民军黑山军会合。骁骑将军刘备率步骑二万人,从驻地北海迎击黄巾,二军于东光展开激战。刘备大破黄巾,斩首三万余级。黄巾军弃辎重,南渡黄河。刘备于黄河边设伏,待黄巾半渡之时突然出击,黄巾军死者数万,血流成河,刘备俘虏黄巾人口七万余人,车甲财物不计其数。朝廷以其功,拜刘备为奋武将军,青州刺史,封列侯。黄巾南逃,汇合泰山郡黄巾,达到70余万,于此同时以于毒、白绕、眭固等为首的黑山农民军进攻魏郡(今河北临漳西南)、东郡(今河南濮阳西南)等地,东郡太守王肱不能抵挡,战死。袁绍即刻派当时正隶属于他的曹操引兵入东郡,借以发展自己势力。曹操在濮阳大破黑山军白绕部。袁绍表曹操为东郡太守,改治东武阳(今山东曹县一带)。次月,曹操又在顿丘(今河南清丰西南)大破黑山军于毒部,在内黄大破黑山军眭固和正在东郡骚扰的匈奴于扶罗,平定东郡。曹操起兵以来苦无地盘,至此有了东郡这一立足之地。黑山军北逃,汇合黄巾军达百万之众,横行青兖,刘备曹操无力讨伐。

    话说渤海太守袁绍见冀州牧韩馥才能平庸,起意谋取冀州,以为立足之地。这时降虏校尉公孙瓒驻屯幽州(今北京西南),有日袁绍召集诸将“诸君追随我来,日夜操劳,可是我连粮草都无法自足,仅仅靠韩馥支持,愧对诸将”谋士逢纪对袁绍说:“大丈夫纵横天下,何待人送粮为食!冀州乃钱粮广盛之地,将军何不取之?”

    袁绍意动:“一是没有良策,再者韩馥未亏待我,怎可取之。”

    逢纪道“主公,韩馥无能之辈,主公不取冀州,他日必被别人所取,现袁镇南攻取庐江九江,威震江南,主公困守渤海,真龙浅游,天下人怎么想,再者韩馥本袁家故吏,今日之位全杖袁家,主公取来名正言顺。”

    “计将安出”袁绍闻得逢纪说起袁术,脸色阴沉

    “主公可暗中使人驰书与公孙瓒,约其进兵取冀州,夹击韩馥共分冀州。韩馥无谋之辈,必然大乱,主公再遣人劝降,韩馥必然允之。这样就不会有损主公仁名”

    袁绍大喜,即发书到公孙瓒处。公孙瓒得书,见说共攻冀州,平分其地,大喜,即日兴兵。

    韩馥出战不利,惶恐不安。袁绍乘机使外甥高干及韩馥素所亲近的辛评、荀谌、郭图等人向韩馥陈说利害,荀谌劝说:“自董卓乱政以来,群雄并起,此乃秦末之势,公孙瓒将燕、代之众,长驱而来,其锋不可当。今明公主冀州之地,群狼环视,公孙瓒,刘备,袁绍等人皆是人中龙凤,志在天下,明公比之如何?”

    “吾不如也”

    “今公孙瓒来公,明公不敌,袁绍刘备见此必然兴兵,明公若是兵败,宗祠何以保存?”

    韩馥早就接到密探,袁绍正在秣兵历马,闻此脸色大变“先生救我”

    荀谌见此微笑道“今袁本初智勇过人,手下名将极广,添为天下盟主,董卓避之西北,不敢与之交锋,加上其弟威震天下,袁氏天下已取三分,将军可请入主冀州,无患公孙瓒矣。”

    韩馥闻之大喜即差别驾关纯去请袁绍。长史耿武反对:“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乳哺,立可饿死。奈何欲以州事委之?此引虎入羊群也。”

    韩馥答道:“吾乃袁氏之故吏,才能又不如本初。古者择贤者而让之,诸君何嫉妒耶?”。

    耿武苦劝无果,袁绍进入冀州,以韩馥为奋威将军,自领冀州牧。又招引冀州名士审配为治中,以许攸、荀谌等为谋士,遂据有冀州。冀州为大州,人口700余万,“带甲百万,谷支十年”,素为天下重资之地。袁绍势力大盛,从此南据黄河,北依燕、代,虎视中原,在群雄割据中处于十分有利的地位,成为第一诸侯。冀州牧韩馥让掉冀州后,并未因此得安,不久逃至陈留太守张邈处。袁绍使人至张邈处议事,韩馥以为将要图己,自杀而死。这时后话。

    这样冀州初步被袁绍掌控。袁绍军尽得冀州钱粮,收编兵马数十万多。一些武将文官经过拉拢征召也纷纷投靠袁绍麾下。

    这时袁绍手下文武齐备,谋臣就有荀谌、许攸、审配、逢纪、郭图、辛评等,武将有高览、韩猛、颜良、文丑、淳于琼、朱灵、鞠义等。一时间实力大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