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与丹茸
繁体版

第33章

    边止戈体力太好,丹茸蹲了一会腿麻得受不了。

    她不想打破伙伴难得的兴趣,站起来去周围找了找,找到了个合适高度的石头,费力搬一个过来,又找到一块石头搬过来。

    丹茸伸手推了推他的胳膊,示意坐在石头上。

    边止戈回过神,一脸“你怎么还在这”的表情,不客气一屁股坐在石头上。

    两人继续坐着观察蚂蚁。

    抚养中心附近有自然博物馆和野生动物馆,学校的生物课堂后面也布满了生物缸和标本,电视也经常有自然纪录片,可以说自己在浓厚的自然科学氛围下长大。

    在被关的十年,笼罩院子的白线仿佛一层网,什么生物都进不来,包括老鼠和蟑螂,连一只鸟儿都没进来过。

    仔细算来,有十年没见过蚂蚁了。

    地上的蚂蚁应该是常见的黑多刺蚁,可以消灭很多害虫,如白蚁、蝗虫、蛾类幼虫等。曾经有个蚂蚁爱好者的同学告诉她,作为本土的蚂蚁,黑多刺蚁是一群很帅气的蚂蚁。

    “它们有着漆黑的身体,闪耀着金属光泽,像穿着一身黑色的盔甲。胸部和腹部相接处有一枚向上的鳞片,标志着它们的身份和荣誉。它们的腹部有五节,每节都有一对细小的刺,像一把锋利的武器,可以用来防御和攻击。”

    上一次见到它们还是在博物馆的生态缸,旁边放着黑多刺蚁的显微镜放大图。

    两块大山般的石头挡住蚂蚁的去路,几只蚂蚁感到奇怪,从石头爬上来

    丹茸把手放在它们的去路,很快一只蚂蚁爬上手指。

    “你在看什么?”旁边的边止戈难得主动出声。

    “它腹部有五节,”丹茸见他主动开口说话有些吃惊,还是把手指伸过去,蚂蚁不断围绕手掌攀爬,“这是黑多刺蚁,也叫玄驹或黑蚁。”

    “你了解蚂蚁?”

    “我家乡的人了解,”丹茸才想起这个世界,可能没有多少自然生物学家,“有一些人专门研究蚂蚁,还会进行科普,所以我才知道。”

    边止戈的眼瞳微微睁大,好像第一次认识到还有这样的地方。

    丹茸又一次意识到一件事,眼前的这个年轻人,既没上过学,也没有优渥的条件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他似乎天然出生于战争,也在战争中成长。

    丹茸把蚂蚁放回地上,开始给他科普关于蚂蚁的知识。

    “蚂蚁的身体分为三个部分:头、胸、腹。有六条小腿,可以跑得很快。它们的头上有两根的触角,那是用来辨别气味和自己的同伴。”

    “蚂蚁会用触角相互交流信息,互相帮助和合作。它们会用气味标记自己的领地和路线,不会迷路或走错方向。”

    “蚂蚁有自己的家庭和社会。每个家庭都有一个或多个蚁后,蚁后是家庭的创始人和领导者,她们负责生产小蚂蚁。还有很多工蚁,工蚁负责建造巢穴、寻找食物、照顾幼虫等等。还有一些兵蚁,兵蚁负责保护巢穴和同伴,对付敌人和入侵者。①”

    边止戈的眼睛越睁越大,黑黑的眼瞳让丹茸感觉在面对一只安静矜持的黑猫。

    一个新的世界在他面前徐徐展开。

    “蚂蚁窝里面有很多不同的小房间,有些是用来生产和养育小蚂蚁的,有些是用来存放食物的,有些是用来交配的,还有些是用来给蚁后住的。这些小房间之间有很多小道路相连,方便蚂蚁们出入和运输。”

    “那些巢穴还会有有着良好的排水、通风措施,以防下雨天和大风天,而且它们还会考虑到温度调节,但这个我就不太清楚是怎么操作了。”

    “蚂蚁窝的建造是由工蚁们负责的,工蚁会用自己的嘴巴和触角挖掘和搬运土壤、树叶、沙砾等材料,然后用自己的唾液把它们粘合在一起。”

    讲得越久,丹茸开始口干舌燥,但她很久很久没讲过自然科学的知识了。

    那些科学家穷尽一生研究出来的知识,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孩子们长大后又成为一群科学家,反哺科学和新的孩子们。

    那个世界离她远去,眼前只留一位出生于战乱时代的年轻人。

    唯一的听众听得很专注,不知不觉黄昏斜斜洒下,军营的开饭号角吹起。

    丹茸停下来,从刚刚起肚子就开始饿了,边止戈回过神,从石头上站起来。

    山坡就离军营不远的地方,回去的时候不断有人打招呼。

    第二天四小姐走的时候,军营像过年一样喜气洋洋。

    中午厨师直接烤了两头烤全猪,丹茸被谷将军喊出来一块吃饭。唐兆已经带一部分人回总部,总部现在没人坐镇,又签订了休战协议,等姜军师回来就可以一起回总部了。

    烤全猪塞了一个红红的苹果,刀切在脆脆的皮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一听就是好的烤全猪,”旁边一人大拍自己的腿,“酥、脆、薄,今天老三超常发挥了!”

    下午边止戈照常来帐篷和下属进行一对一读书,下属离开后,丹茸叫住发呆的年轻人。

    昨天从山坡回来,丹茸晚上就在帐篷画蚂蚁巢穴示意图,鉴于四小姐要走,对方会不会再来都说不定,还是画下来了。

    边止戈照旧来了,和平时无二,还是会念书的时候坐立不安,还是会一样安静不说话。

    “这个就是埋在地里,蚂蚁的巢穴了。”丹茸站起来举起图,“蚂蚁的巢穴其实是一项精密的工程,不一样的蚂蚁,它们的巢穴大小和数量都不一样。总的来说它们有四个发展阶段,和人类城镇有些相像。”

    丹茸一一介绍四个阶段,提起其中的细节,又会扯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细分的还有生物学、地质学、工程学、人口学等。面对自己画得相当抽象和简陋的图,丹茸越说话越多,甚至都有些顾不上唯一听众能接受的速度。

    可能观察蚂蚁多年,离入门就差临门一脚,边止戈很少打断她,直到吃饭的号角声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