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陪你度过的漫长四季
繁体版

第5章 田间夜谭

    周放突然想抓黄鳝,是因为回忆起重生前,城里曾兴起过一股吃野味的风潮。田鸡、甲鱼、黄鳝、蛇等等乡村野味不仅受欢迎,而且价格卖得还比较贵。

    田鸡在周放的老家比较少见,大部分蛙类都是青蛙。甲鱼很难遇到,周放记得童年时期有一次村里有人在河里抓到一个,引来众人围观,算得上村里一件热闹事。抓蛇风险大,万一遇到有毒的,得不偿失。

    所以当下最方便的就是黄鳝了,只是不清楚现在的行情如何。

    “二姑爷,这黄鳝有人卖吗?”周放继续打听。

    “镇上有人卖,不过好像买的人不多。毕竟这东西不稀奇。”

    “多少钱一斤?”

    “不晓得。”

    从二姑父嘴里得到的市场信息不多,不过周放没气馁,物以稀为贵,有些乡镇不稀奇的东西,城里可稀罕得很。

    “那您教我捉黄鳝吧。”周放好像忘了自己来这里是要干活的,只想着抓黄鳝赚钱的事。

    “现在不好捉,黄鳝都喜欢钻洞里。”

    “刚才不就抓了一条?”

    “那是犁田可能刚好碰到黄鳝洞。”

    二姑父虽然对市场情况不了解,但农村田地里的活儿还是很清楚。从他身上,周放了解到,抓黄鳝最好在晚上,大部分黄鳝会在夜间出洞,而且警惕性不高,更容易被捉住。

    有了这些信息,周放决定今晚就去试试。

    打定主意后,周放才想起来田里的目的,捡出犁田后仍浮在表面的杂草,免得影响以后秧苗的栽种和生长。刚弯腰捡几根,便听到妹妹的喊声传来:

    “哥,回来吃饭咯。”

    回来才一阵,已经感受到乡村通讯基本靠喊的乐趣,周放深呼吸一口气,鼓足尽奋力喊道:

    “晓~得~了~”

    很多年没这么扯着嗓子喊过,差点喊缺氧,还是觉得异常地舒畅。

    “姑爷,我回去刨两口饭就回来。”

    “哦。”二姑父淡淡回答,似乎知道周放并不是来正经干活。

    周放脚上沾满泥,没有穿凉拖鞋,光着脚丫跑在泥土堆成的田埂上,到了小河边,踩在水里随意搓两下便洗干净了。

    到家后,木桌上已经摆了两个菜。一碗炒嫩胡豆,一碗咸菜炒肥肉。

    “没得其他菜了,刚刚才去地里摘了点嫩胡豆。”奶奶说道。

    “够了,婆。”

    四月正是乡村吃嫩胡豆的季节。周放记得重生前童年时期,每到这个季节,喜欢伙同一帮村里的娃去人家地里偷胡豆,悄悄在外面做烧烤。说是烧烤,只是找一块瓦片洗干净,再从家里拿点猪油和盐,在外面煎着吃,那时候觉得,就这点配料做出来的东西,已经是山珍美味。

    不过从周放去县城读书开始,他似乎离当初的儿时玩伴越来越远。毕竟像周放这样成绩好的娃寥寥无几,大部分人读完初中或者高中就去外地打工,与周放的世界已经完全不同。

    周放真有些饿了,重生回来后赶上中午放假,又急着回家,虽然饭菜简单,周放却觉得很香,吃得很快。

    “慢点吃,慢点吃,莫噎到了。”坐在一旁的奶奶见孙子狼吞虎咽的模样,又是高兴又是担心。不到半刻钟,周放已经吃了两大碗饭,肚子撑得饱饱的,很满足。

    周萌接过哥哥手中的空碗,拿去灶屋洗。周放则跟着奶奶再次来到田里干活。本来周放想把奶奶留在家里,但他知道自己现在还没有这个资格说这样的话。

    身在农村总是有干不完的农活,哪怕他回来这两天千方百计把奶奶劝在了家里,恐怕等他一去学校,老太太会更加操心她的田地。所以还不如趁在家多帮她干一些活。

    洗完碗的周萌抛下平时一起到处疯跑的小伙伴,跟着来到田里。不过害怕田里的虫子没有下田,帮着把扔到田埂上的杂草抱到路边。

    前世周放工作后长期坐在电脑前,经常感到颈椎不适,腰部酸痛。重生后再为少年身躯,弯腰在田里干了一个多小时,精力仍然充沛。倒是旁边的奶奶,时不时直起身搓搓背后。周放见状,总会走过去给奶奶捏捏肩缓解。

    有了周放的加入,一亩左右的地半下午便处理好了,早早收工回家。还在田里干活的同村人投来羡慕的眼光,跟奶奶打招呼道:

    “这么早就收工啦,看来还是孙子能干哦。”

    奶奶一副骄傲无比的样子,不自觉佝偻的腰板都挺直了一些。

    天还通亮着,离天黑还早。二姑父准备回家再干些其他活。奶奶从她卧室的老木箱子里掏出一包烟,送给了二姑父,还让他晚上下来吃宵夜。二姑父只是接过烟,说了句“不用吃饭”,牵着老黄牛回了家。

    在农村,请人干活多少都要给一些劳务费,还要管烟管酒管饭吃。不过看在奶奶的面子上,二姑父可不敢要钱,烟酒可以接着,饭都可有可无。周放记得奶奶常夸二姑疼她,农忙时节总会顾着她一些。兴许这就是女儿嫁的近的好处。

    暮色西沉,田里劳作的人们陆续回到家里,升起一缕缕炊烟。接着就是一家家的人聚在一起,分享今天的劳作过程。

    周放从邻居家借了抓黄鳝的工具,外形类似火钳,不过是木质的,顶部有一排防止黄鳝挣脱的齿轮。拿上手电筒和水桶,带着非要跟去的妹妹,开启夜间探秘。

    夜里的农田又是另外一副景色。少了农家人忙碌的身影,这里仿佛成为了昆虫的天下,蝉鸣蛙叫,流水潺潺,还有些许微风吹拂。沉浸在这样的农家夜色中,周放觉得自己的神经真正放松了下来。没有面临裁员的压力,没有离婚的烦躁,明明是半天前才重生回来,可想起来,前世的一切倒像是过去了二十多年一样。

    “哥,这里有一条黄鳝。”周萌拿着手电筒照着小田沟的一处,兴奋地叫着,将还在沉思的周放拉回现实。

    夜里黄鳝的警惕性低很多,但并不是完全放松。听到有人的声音,加上手电筒的直照,黄鳝立刻缩进了洞里,周放赶紧伸出工具想夹住,只捞起来一团泥。

    “嘘!”周放给妹妹比了一个手势,接过她手里的电筒,继续往前走着。

    没走几步,周放又看到一条躺在田沟里一动不动,给妹妹比了一个噤声的手势,举起右手边的夹钳一点点往沟里靠近,等到快接近水面,加快速度伸下去。站在一旁的周萌捂着嘴很认真地看着。

    很久没用过这类夹钳,周放夹住黄鳝后,在它的极力挣扎下,顶部两个齿轮稍稍错位,黄鳝便掉落下来。周放赶紧伸下去想重新夹起,兴许是有些紧张,用力过猛,虽然成功将第一条黄鳝扔进了水桶,却发现它的身子已经被夹出了血。

    “哥,它好可怜哦!”周萌看着已经不动的黄鳝,有些不忍。

    周放考虑了下,就算抓回去估计不好卖,放在桶里可能也活不下去,干脆给它放生了。黄鳝重回水沟中,身子轻微摆动,慢慢钻进泥土里消失不见。

    两次出师不利,周放并没有气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他没急着再找下一个目标,而是找到一些小石头,用工具一次次锻炼手感和力度。

    周萌好奇地看着哥哥一次次夹起石头又扔掉的动作,问道:

    “哥,不是要抓黄鳝吗?你咋个玩起石头来了。”

    周放说道:

    “妹,哥教你,这叫‘磨刀不误砍柴工’,要想待会抓得更快更准,咱们得先学会用好工具。以后你做任何事的时候也要记住,事前做好充分准备,晓得不?”

    小女孩似懂非懂地点头,心里却想着还是哥哥聪明。

    其实周放觉得,抓黄鳝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像二姑父那样,随手一抓一个准,可下午犁田的时候没遇到几条黄鳝,二姑父传授的绝命勾鳝法没能熟练,还是觉得用工具来得更快些。

    果不其然,多试验了几次工具的使用技巧,周放遇到第三条黄鳝时,很顺利地夹住入桶。

    周萌兴奋得连连拍手,给哥哥竖大拇指。

    夜色逐渐加深,白天的热气逐渐散去,凉意随着夜风袭来。周放和妹妹走过十多块田埂,看到的黄鳝有大有小。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周放只抓了看起来比较大的,一路下来,桶里已经有了三十多条。

    看着桶里越来越多的黄鳝,周放脑中计算着能赚多少钱。哪怕按照现在最普通的猪肉价格,八块一斤,这些黄鳝加起来至少有三十斤,卖的钱就够自己一个月的生活费了。或者给家里添置一个电饭煲,让奶奶不用每天早上很早起床煮米蒸饭,或者多买些土豆放在家里,让妹妹一次吃个够……

    周放越想越兴奋,越抓越来劲,正想回头问问妹妹想要什么的时候,看到周萌正蹲在他身后,眼皮子直打架,一副马上要睡倒在田里的困倦模样。

    周放没有再继续往前走,而是轻轻拍了拍妹妹的肩膀,让她站起来。接着,他一手提着水桶,拿着电筒,另一只手牵着妹妹,在夜色中慢慢走回了家。

    田里也许还有很多黄鳝等着他去抓,而他从前世几十年的生活经验里懂得,前方虽有万千诱惑,也需要暂且停下来,去做一些更重要的事。

    比如,先让妹妹睡个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