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陪你度过的漫长四季
繁体版

第6章 初探商机

    与重生前争分夺秒的生活不同,重生后的日子好像只分成了三块:上午、下午、晚上。当周放再次提着水桶半夜回到家时,才反应过来,假期的第二天已经结束。

    第三天就是返校的日子,周放早早起床,还了邻居家的工具,作为答谢,专门选了几条一斤左右的黄鳝送给他们。再给家里留了十多条后,周放将剩余的五十多斤黄鳝装进桶中,封好胶带,并在表面扎了些透气的孔,准备返校。他打算早点返城,一是要卖掉这一桶的黄鳝,二是还得补上这几天的作业。

    “钱够不够用?”奶奶从裤子里掏出布袋子,里面的钱揉在一起,有一角,五角,一块的,最大份额有十块,只有两张。奶奶毫不犹豫抽出那两张,递给周放。

    “婆,我钱够用,你还是自己收起。”周放把钱重新塞回奶奶的袋子里,指了指放在地上的水桶,“再说,我还要挣钱给你花呢。”

    奶奶笑得合不拢嘴:

    “哪个要你现在挣钱,把这个卖完就好好读书,以后才能挣大钱,晓得不?”

    “晓得了。”

    周放看着满脸爬满皱纹的奶奶,心中很是不舍,开启了唠叨模式:

    “你要保重好身体,等我以后挣钱了给你花。”

    “太阳大了就回家,中暑了咋个办?

    “一天三顿按时吃,尤其是晚饭,不要因为嫌麻烦就不吃了。”

    ......

    周放一连啰嗦了好多句,把旁边的周萌都惊呆了。

    “哥,你这次怎么变得有点啰嗦了,以前不都是打个招呼就走了吗?”

    周放调转枪头,捏着妹妹的小脸蛋,一通交代:

    “妹,还有你哦,上课要认真听讲,作业要按时完成。”

    “没事多背背课文,少到处跑。”

    “做完作业多帮帮婆干干活。”

    ......

    周萌眨巴眨巴眼,一时没反应过来,怎么哥哥开始关心起自己的学习来了。

    等实在想不起要说什么的时候,周放才拎上水桶准备离开。其实要拎着五十多斤重的黄鳝走上一个多小时,尽管此时的他年轻力壮,也有些心虚。所以奶奶想送他去镇上,不过还是被他拒绝了。

    走到村口,周放回头看,奶奶和妹妹还站在门口望着他。

    “回去吧。”

    周放朝她们挥手,转头眼眶却湿润了,脑中回忆起前世在奶奶的葬礼上,妹妹对他说过的一句话:

    “你知道吗?哥,从你去县城读书开始,每次从家里去学校,你一离开村口,奶奶都要回到家,偷偷抹眼泪。”

    早上八点多离开家,到县城已经快到十一点。周放一路上都在思考,手里的黄鳝要怎么卖出去。

    直接卖给餐馆?可现在没有手机,更没有重生前那么便利的手机软件,不好找到哪些店收。

    卖到水产品市场?恐怕价格会大打折扣。

    最好的办法就是摆摊自己卖,可在哪里摆摊?会不会有城管?人流量大不大?要卖多久才能卖完?这些都是问题。

    周放努力回忆着前世二十多年前的县城风貌,零零碎碎的片段出现在脑中,最后终于在到达县城前想到了一块绝佳地段。

    他没有直接去学校,而是坐县城仅有的一路公交车,到了城中心护城河旁边的一条老街上。

    陵水这座小县城,位于四川西南边陲,发展并不好,哪怕所谓的中心地带,还能看到很多小贩在路边摆摊。卖菜的,卖地摊玩具的,甚至算命的,挤在一起,好不热闹。

    这里就是他想到的绝佳地方,自由摆摊,不仅没有摊位费,而且城管只有逢年过节才来光顾一阵,算是这座小县城一道独特的风景。

    周放一路看过去,并没有看到卖黄鳝的小贩,只有一两个卖鱼的摊位,都是用水桶装着。他有些纳闷,难道现在城里还没兴起吃野味的风潮?

    “大爷,这附近有卖黄鳝的地方吗?”周放向卖鱼的老大爷打听道。

    老大爷看到周放提着桶,还一副学生模样,以为他是要来买黄鳝,指了指旁边,说道:

    “学生你来晚了,上午有一个,已经卖完走了。”

    周放一听有戏,这么早就卖完了,看来黄鳝还是有市场,接着问道:

    “他卖多少钱一斤?”

    “10块钱一斤。”老大爷随口一答。

    周放很高兴,比自己预估的还要高,二话不说将桶摆在了老大爷旁边,从背着的书包里掏出昨天在家,就准备好的物件:

    一个小称、一包黑色塑料袋,还有一张大白纸,上面写着“滋阴补阳,正宗野生黄鳝”几个大字。

    老大爷不识字,在旁边看得一愣一愣的,直到周放掀开黄色胶带,露出里面的黄鳝后,才恍然大悟:

    “学生,你是要卖黄鳝呐?”

    “是的噻。”

    周放没有凳子,撕了张纸坐在地上,开始等待他的第一个客户。

    摆摊的多数为中年和老年人,所以周放一坐上去,就引来了一些关注。路过的人都看了他几眼,再好奇地往他桶里看去,想知道这个学生娃在卖什么。周放倒是一点不害羞,路过一个都招呼一声:

    “正宗的田间野生黄鳝,吃了大补,都来瞧瞧咯。”

    很快,第一个客户出现了。

    一个中年大妈笑嘻嘻地问:

    “学生,你这黄鳝咋卖?”

    “嬢嬢,12块一斤。”

    老大爷猛地抬头看着他,见周放满脸微笑,丝毫没有心虚,倒是怀疑起自己刚才说的是不是10块一斤了。

    周放的想法很简单,在这种小摊上,讨价还价很正常,而且前面的人肯定买大的,报12块一斤可以给自己留一些还价空间,等到后面剩下体型偏小的,就可以用10块钱一斤促销。

    “是不是有点贵哦?”

    “不贵不贵,你看看这黄鳝的品质。”周放熟练地抓起黄鳝扣在手中,这两天有黄鳝练手,他总算学会了二姑父教的那招夺命勾鳝法。“吃稻田里的谷物长大的,肉质绝对紧实鲜美。”

    黄鳝奋力摆动,可硬是没滑动半分。原本只把周放当学生娃,好好跟他讲讲价的中年妇女,此刻却有些犹豫了,或者说因他的熟练而多了信任感。

    “嬢嬢,来几条?这个吃了好哦,补肾虚,还补气血。”周放从地上拿出一个塑料袋,就把黄鳝往里装。

    中年妇女听到补肾虚,最后一道防线瓦解,笑呵呵地蹲下来,挑着桶里的黄鳝。

    挑了四条,一称3斤半,周放递给她:

    “嬢嬢,一共四十二,您给四十就行了。”

    中年妇女付钱。

    “记得先去腥,爆炒最好吃。”周放还不忘提醒一句。

    皆大欢喜。

    旁边的老大爷全程目睹,再看向周放的眼神已经变了。惊讶于这个看起来斯斯文文的读书娃,说起话来竟然很是老道。

    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

    正好赶上中午买菜做饭的时间点,周放没等到一个小时,桶里的黄鳝已经去了一半。在前世几十年的经验中,周放的职业虽然不是销售,但也学会了些看人下菜的本事。

    遇到老头老太太感兴趣的,就说这黄鳝对高血压糖尿病有好处;看到带着小孩的,就吹这黄鳝对小孩视力有好处;看见中年大叔大妈,就换成补肾补血,益气养颜……

    等桶里还剩最后几条的时候,周放才感觉到肚子已经饿得咕咕直叫了。

    最后几条身型不大,周放以10块钱的价格很快卖了出去。

    收摊,干饭。

    他提着桶,冲进护城河对面的一家面馆,点了三两面,大口大口吸溜下去。

    回到学校宿舍,周放才从书包里掏出一张张零散的纸币,总共五百八十元。对于重生前的他来说,可能只是一串手机里的数字,一次花出去都不会太心疼。可对于重生后,兜里惯常只有十几块钱的他来说,无疑是第一桶金。

    周放拿出五百,去到学校旁边的银行,按返校前跟奶奶要到的存折号,给她汇了过去。

    汇款成功的那一刻,周放默默再心中祈祷:

    “婆,你一定要好好活着,活到真正享清福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