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山海战!
繁体版

第一章 南下临安城

    宝祐三年(1255年),董槐为右丞相兼枢密使,整顿军纪,举贤任能,以安社稷。进言官家:“臣以为今之害政者有三,一曰亲戚不得奉法;二曰执法大吏久居官,作威福;三曰京师官吏,不检御部曲,任其妄作。”

    西津渡位于京口(今京口)城西云台山麓,此处依山临江,风景峻秀,紧临长江,滚滚江水从脚下流过。自唐代以来西津渡便是漕运重镇,交通咽喉,是通往江北的唯一渡口,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自三国以来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

    这天,西津渡口挤满了送行和看热闹的人。只见一位书生浑身青色,上襦下裳,头戴紫罗无顶头巾,虽年纪轻轻却异常沉稳安静,依次拜别双亲、孟老先生、玄朴禅师、兄长和族人后,转身登船而去。两个大箱子已经提前搬上了飞蓬船,伴读书童陆寻已经在船上守着了。等船起航了,两人一起朝着渡口久久不散的人群不停挥手。

    等船一开,后面的民众终于看到了前边等情况,边往前挤边相互调侃:

    “快看快看,船中所立的书生便是咱们县试、乡试连中的陆秀夫,陆君实。”

    “是啊是啊,据说刚年满十八,我是要有这样的儿子就烧高香了。”

    “人家高祖、祖父、叔祖都是进士及第,为官清正,你是何出身啊……”

    “是啊,你啊还是让你儿子好好打渔吧……”

    为增添阅历,陆秀夫跟双亲和先生商量提前半年赴临安城参加省试。本次行程取道江南河运,从京口(今镇江)出发,北上扬州转京杭运河,绕太湖东过无锡、平江(今苏州)、吴江、平望后入吴兴塘,穿湖州而至临安(今杭州)。看着渐渐远去的渡口,陆秀夫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吐出,听着船桨划水的声音,看着碧波荡漾的江水,两岸熟悉的家乡一直在朝后奔走。也是在这西津渡口,北上汴京施展政治抱负的名相王安石发出“春风又绿江岸南,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感概,念及此,陆秀夫心中既有对未来的满怀期待,心底却又充满了欲理还乱的担忧。

    由于晨起甚早,出城后就有些许困倦,枕着哗哗的流水,陆秀夫和书童陆寻二人不知不觉就睡着了。约摸一个多时辰后,陆秀夫被外面嘈杂的声音吵醒了,低头走出船舱一看,顿时被眼前热闹非凡的景象惊住了:南来北往的商船、客船沿运河而停泊,洁白宽阔的船帆高挂着,在风中列列作响;运河两边商铺林立,酒幡、茶幡、酒楼的招牌栉比鳞次,红的、黄的、蓝的、绿的、白的,令人眼花缭乱;岸上行走的各色人等,川流不息,有南逃的难民,有往来的客商,还有赶考换船的书生……

    把行李从飞蓬船搬上客船安置妥当后,看离开船还有些时间,陆秀夫二人便选了靠近渡口的一家扬州特色酒馆,在店小二的引荐下点了拆烩鲢鱼头、蟹黄蒸饺、鸡丝卷、生肉藕夹、赤豆小元宵几道餐食。等餐的间歇,一个十六七岁高鼻深目的高个小哥笑嘻嘻地走过来,浑身透着机灵劲儿,躬身施礼道:“敢问二位可否共用一桌进食?”

    陆秀夫抬头一看,原来刚进来时还有空桌的酒馆早满了,便略一点头示意小哥请坐。小哥也不看菜谱,直接点了萝卜丝饼、四喜汤团。这边厢正在享受扬州美食,外面突然一阵骚动,陆秀夫隐约听到好像有人喊“提举茶……”。刚听到几个字,对面小哥一口吞下剩下的汤团,拿起萝卜丝饼就跑出去了。

    顷刻间,酒馆的客人推搡着跑了一大半,酒馆外面的难民顿时黑压压的涌了进来,撩开衣摆也不管汤汤水水、粉条汤团、炒饭包子饼先兜了再说。几个满脸脏兮兮的孩子眼巴巴地看着陆秀夫二人,巴望着他们赶紧离开吃顿大餐。书童陆寻正要驱赶孩子,陆秀夫作势制止,起身离开了餐桌,陆寻赶紧快步跟上。他们刚离开桌子,围在桌子旁的孩子们将剩余多半的餐食一抢而光后,瞬间一哄而散。

    陆秀夫快步走出酒馆,终于听清了外面巡防的官兵喊着“提举茶盐司巡检”,便登上客船。站在船头甲板上,陆秀夫方才看到渡口巡查分入闸口和出闸口,自己所搭乘的客船就排列在出闸口,对面入闸航道上同样排列着长长的商船、客船。

    “官爷官爷,这两箱货是小人的,都是正当货品,绝对没有违禁品。”听到熟悉的声音,陆秀夫转头一看,客船甲板上散落了许多货品,而刚刚同桌进食的小哥也在这艘船上,只见他一边笑嘻嘻地说着一边悄悄往官兵手里塞着什么东西。

    “少废话,茶盐司临检,打开。”官兵一手推开小哥的手,大声说道。

    小哥无奈地摇摇头,极不情愿地撬开箱子,官兵刚粗暴地翻检了箱子里面的货品,毛皮、人参散落在甲板上,还有一袋北珠没有扎紧口袋,在甲板上四处滚落。官兵正待仔细检查时,突然听到对面航道有人放声大喊:“书籍!硫磺!”一个巡检负责官模样的人当即抽刀大喊:“茶盐司巡检,持刀拒捕,当场射杀!”一听到喊声旁边的群众立即蹲了下来,其他官兵迅速抽出刀,拉满弓把那艘船只合围了起来。对面商船上一箱书籍倾倒在甲板上,几包硫磺跌成大小不等的碎块,粉末围着碎块随机散开。五六个商贩打扮的人手持蒙古弯刀不知如何应对,其中一个年轻商贩拿着弯刀瑟瑟发抖,也许太紧张就作势前冲,只见一支箭正中左胸,年轻人啊了一声扑倒在甲板上,四肢不停抽搐,鲜血汩汩外流。另外一个靠近船舷的商贩见状,纵身跳入航道,弓箭手一通乱射,水面上顿时泛红,血晕四处散开。其他持刀商贩一看,乖乖地把刀往甲板上一丢,抱头蹲了下来。官兵迅速上前捕获私贩,并朝围观的民众大喊:茶盐司巡检,散开,散开。围观人群指指点点四下散去。

    陆秀夫被眼前发生的一切呆住了,表面上却依旧异常沉静。回头看那位高鼻深目的小哥一人在装检散落的货品,弯腰捡起脚下的一颗北珠走了过去,同时示意陆寻一起上去帮忙。小哥连忙迎上前去,满脸带笑:“多谢公子,小弟不才韩四郎,公子若不嫌弃可喊我四郎。”

    “举手之劳而已,小生陆秀夫。”

    “看陆公子装扮,应该是去临安赶考的吧。”

    “正是。这茶盐司巡检真是雷厉风行啊。”

    韩四郎放下手中装北珠的盒子,朝陆秀夫诡秘一笑,朝对面河道努了努嘴。陆秀夫抬头一看,几艘官船正缓缓驶入入闸口,每艘官船甲板上都站着几个官兵,茶盐司的官兵原地站着,却没人上前检查货品。不远处,巡检负责官正向两个便服男人施礼。陆秀夫沉思着看向远方的江水,江面水天一色,雾蒙蒙一片。船夫一声“起锚”,不一会船就缓缓驶出了出闸口。

    这一路还算顺畅,经过几日航行,陆秀夫与韩四郎慢慢熟悉起来。原来四郎与母亲两个人自小相依为命,在临安城开了一家香料店维持生计。这次北上扬州是为一个大客户送香料,回程帮客户运送两箱货品到临安码头赚些佣金。

    “船过望亭,务必谨慎!船过望亭,务必谨慎!”是日船快行至太湖东,船家小二在船舱里高喊提醒客人。“难道有土匪?这朗朗乾坤,日头高照,不会这么猖獗吧。”船上一阵骚动,陆寻嘴里嘟囔着。“土匪?是专吃孩子的太湖鬼王!很多附近流浪的小孩都被吃了!”船上的客人听到一时明显紧张了起来,各自看好了自己的家眷和财物。俗话说:拔不完田里的稗草,捉不完太湖的强盗。自古以来,江南地区经济都较为发达,苏北、豫皖、两湖等地一旦遭受严重的水旱灾害或者大规模的战祸匪患,受灾难民便纷纷迁往江南。而太湖港汊相通,匪船皆可随时往来登岸,遇到官方剿匪时,太湖土匪得以此拿彼窜,浙剿则窜苏,苏剿则窜浙,会剿则伪装成贫民,兵去仍旧为匪,以至于防不胜防,杀不胜杀。虽然河运跟太湖并不连接,但兵荒马乱时匪患会从太湖出来到运河段公然抢劫,肆无忌惮。无锡隶属于两浙西路常州,和晋陵、武进、宜兴都是常州治下的县,无锡运河最南端的望亭镇是常州和平江(今苏州)的交界处,故有诗云“常州尽处是望亭,已离常州第四程。柳线绊船知不住,却教飞絮送侬行”。

    望亭驿上下了不少客人,陆寻趴在一堆打包的货品上观察每一个新登船的客人,感觉每个人都有土匪的嫌疑,尤其是一个客人,他身高不高,头上戴着一顶大帽子,脸被严严实实地遮着,身后背着一件长长圆圆的东西,外面被黑色袋子包着。

    出望亭不久,河运两岸一片荒野。一艘破落的小船停在河边,空无一人,船周边散乱地有些水草,看似有渔夫刚刚拉过网一般。再行一段,突然听到有个女人的声音高喊“救命”,众人跑到甲板一看,一个渔夫装扮的中年女子在水里挣扎,不远处一艘小渔船上一个渔夫边喊边使劲滑向落水的女子。眼见众人只是围观却无人搭救,陆秀夫高喊船家快快救人,船家嘴上说好却迟迟不肯施救,韩四郎苦笑着摇了摇头,往船家手里塞了两张会子,船家努了努嘴想说什么,四郎心说这玩意现在真是越来越不值钱了,便又塞了一张,船家才让船夫将浮环抛入水中。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落水女人抓住浮环的刹那,顺着绳子几下就攀爬到甲板上。船家一愣,随即一拍大腿大喊:“折了!土匪上船了!抄家伙!”船夫们还没来得及拿家伙,后面又有两个戴着面具的人出现在了船尾,一个虎头面具,一个狼头面具。原来这两个水鬼早就潜伏在刚刚空无一人的小船下的水草里。说起奇怪,正在大家惊慌失措时,三个土匪既不抢钱也不抢货,却直接扑向帽子小哥,但见小哥一脚踹向女匪,那女匪侧身避过一脚,作势虚晃抓向小哥踢出来的右脚,小哥抽脚回护,女匪突然攻向小哥面门,小哥仰头一避帽子掉了下来,一头黑色的秀发像锦缎一样柔顺地滑了下来。众人才看分明原来这一身男子装扮的小哥竟是一个美丽的妙龄女子。只见这女子转身一甩从身后取出两个短棒,双手旋转几下就成了一个趁手的棍,摆出一副迎战的架势。女子朝着女匪当头一棒,女匪作势欲挡,突然腹部被一脚狠狠踹中,“啊”的一声又掉落水中。

    船尾两个悍匪迅速围向女子,三个人混战在一起。眼看女子不敌,陆秀夫抄起散货砸向虎头土匪的后背,虎头被砸了一个踉跄,转身奔向陆秀夫。陆秀夫一介书生,吓得连连后退,后背倚靠在船舷上不知如何应对。突然,韩四郎从后面冲了过来,抱着虎头就往下推,却不料连陆秀夫一起推了下去。那边,船夫们抄起家伙大喊着奔向狼头土匪,见对方人多势众,也不恋战,纵身后背朝下跳入水中,同时一把抓住女子背后的袋子,“扑通扑通”两声,二人几乎同时入水。船家见土匪落水,吩咐船夫赶紧开船,陆寻见公子还在水里挣扎,哭着大喊:“救人啊救人啊,我家公子还在水里呢。”船家哪里还管得了这些,只想赶紧离开这是非之地。韩四郎见状,抹了抹脸上的水,朝书童陆寻大喊:“临安闻香轩。记住,到临安去找闻香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