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山海战!
繁体版

引子

    1241年,蒙古大军在里格尼亚(今波兰境内)全歼了两倍于己的日耳曼波兰联军后,再施拖刀计佯败斩杀亨利二世,德波联军全军覆灭。至此,不到十五万的蒙古铁骑扫荡了半个欧洲,整个欧亚大陆,从日本海到维也纳,都不得不屈服于蒙古铁骑之下。次年四月,蒙古大汗窝阔台驾崩,汗位虚悬,诸系宗王展开了激烈的权力角逐,蒙古帝国陷入严重的混乱局面,蒙古大军停止进军东欧,结束了这次西征。

    1242年,中国农历纪年为壬寅年。时值宋理宗淳祐二年,蒙古军攻宋东路军陷通州(今江苏南通),屠城。

    是年深秋,京口(今江苏镇江)南郊黄鹤山麓。

    枯叶挂满了树枝,一阵大风吹来簌簌落下。一个五六岁的小童双手扯住领口对襟抵挡一下吹来的寒风,似乎感觉暖和了不少,继续踩着小路上厚厚的黄叶,沙沙作响。转过一个弯,一座古老的寺院“鹤林寺”三个镏金暗黄的大字顿时映入眼帘。

    刚踏入寺门,小童就听到书房传来朗朗读书声,便一溜小跑穿过寄奴泉,来到借用寺院厢房的一间学馆,三步并作两步跳上学馆外的台阶,轻轻推开后门,盯着孟老先生蹑手蹑脚地走向自己的书案。孟老先生抬头朝小童看了一眼,却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拿出戒尺打手心。小童与老先生目光一对,立即停下脚步,挺了挺身,朝老先生深深施了一个礼。老先生向前微微欠了欠身,书塾内其他小童骤然停住诵读,纷纷朝后面看去,老先生低声道:“君实,速速落座吧。”

    待小童都已落座,脑海里又浮现出从通州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孟家族弟所述见闻,而另一个族弟又不知所踪,可怜他刚中乡试榜首却生死不明。孟老先生想到此处,深深吐了一口气,略显沮丧地说道:“诸位可知这院里的寄奴泉因何而得名?”见一众书生气的孩子摇头不语,孟先生继续说道:“那诸位又可曾听闻三十多年前的知京口府嫁轩居士?”

    说着说着,孟老先生似乎已经看不见下面的学子了,迷离的眼神似乎穿越了时空,脑海中交错浮现着《清明上河图》中东京汴梁的繁华和战火纷飞生灵涂炭的景象,竟自喃喃自语起来:“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福生无量天尊,行脚道人路过宝刹,能否讨口水喝?”不知何时,寄奴泉边站了一位青衣道人,一只木簪挽着几缕灰白的头发,左手握着一把破旧的拂尘贴着道袍,右手捻着灰白的胡须,松垮的草履露出几只脏兮兮的脚趾。

    孟老先生被突然而来的声音打断,正不知如何应答。鹤林寺玄朴禅师正步走出大雄宝殿,双手合十,朗声回道:“阿弥陀佛,贫僧有礼了,道爷这边请。”青衣道人朗声回道:“佛爷慈悲,贫道稽首了。”

    经此一番,学子已无心思读书,于是孟老先生挥了挥手让大家稍作休憩。一群小童在寄奴泉边追逐嬉闹时,青衣道人正从寺院柴房走出来,玄朴禅师紧随其后。正要辞别,青衣道人突然盯住小童君实,随即便向君实长揖一礼。玄朴禅师和孟老先生甚奇,一起看向青衣道人,道人略有犹豫道:“此乃非凡儿。”

    孟老先生听闻更是迷惑,遂看向禅师。禅师双手合十,躬身行李道:“贫僧愚钝,还望道爷开启一二。”青衣道人哈哈哈一声长笑,向众人长揖一礼转身就走,边走边朗声道:

    “十一卜人小月终,

    回天无力道俱穷。

    干戈四起疑无路,

    指点洪涛巨浪中。”

    见青衣道人迈出寺门,玄朴禅师招手急道:“道爷,道爷……”此时,寺门已无人影,只传来墙外青衣道人的回音:

    “山崖海边,

    不帝亦仙。

    二九四八,

    於万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