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仙洲之轮回
繁体版

第十八章 庙会

    “要想提升心境晋升治国境,有两条路可走,其一是入朝为官,借助国运提升心境,第二条路就是像我这般行‘万里路’这是古时想入朝为官而不得的大儒所摸索出来的方法,也是大多数高野遗贤想要有所成就为数不多的选择。

    我原本也不理解行‘万里路’和治国和提升心境有什么关系,直到我亲自踏上‘万里路’,游览过大魏的万里江山,看过万千百姓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才有所领悟。”

    被教训了一顿的赵艺画不敢调皮了,默默地给赵淇续上茶水。

    赵淇润了润有些发干的喉咙,接着说道:

    “空谈误国,古人诚不欺我也。如果一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那样只会读出一个书呆子,不识农时,如何劝农课桑?不知民间疾苦,如何制定行之有效的国策?不知兵事,如何带兵打仗?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没有深入百姓的行政、从军经验,如何知道国情、知晓兵事,如何知道百姓需要什么、知道兵卒有何诉求?”

    赵淇总结道:“所以治国的首要就是知民,不管是入朝为官还是行‘万里路’,都是为了知民,没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胸怀和具备造福一国百姓的才能,如何能得到儒家天道的认可,如何才能晋升治国境呢?”

    “小胖子的那句话这么神奇的吗?能让小姐你触摸到治国境?”赵艺画对如何晋升到治国境已经有所了解,但是她的感悟还是未到,还不能完全理解赵淇的话。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云公子的话就是星星之火,点燃了我的治国境之路,我这一路走来的所见所闻颇多,可以比作一直在架设柴堆,我之前所欠缺的就是这一点星星之火。

    袁先生说史道的真谛在于以史为鉴知兴替,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只要能顺应天道,合乎民心,真假并没有那么重要,关键就在于‘民心’,民心即是国运,民心所向才是儒家天道。”赵淇一脸坚定地说道。

    “画儿,我们还要在玄武城盘桓两日,玄武城就是一个福地,这里肯定还有更多的宝藏等待着我们去挖掘。”

    “好啊,好啊。”赵艺画见赵淇又换回了日常的昵称,知道她的小命算是保住了,小姐说什么都是对的,哪怕小姐说狗屎是香的,赵艺画也不会反驳她。

    九月初九重阳节,漂泊在外的人有登高遥望家乡,为家人祈福的习俗,玄武城外有座高山叫莽山,但是去莽山登高太危险了,所以玄武城的人会退而求其次地选择西山来表达登高祈福的意思。

    重阳节,又称为敬老节,因“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且“九九”与“久久”同音,所以赋予有天长地久、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

    大魏国最值得尊敬的“老人”,莫过于儒家圣人,因此大魏各地文庙在这一天都会举办盛大的庙会,读书人会到就近的文庙中参拜儒家圣人。

    西山不是山,西山是玄武城的一处地名。

    玄武城是建在一块大平原上的,整座城是平整的,唯有西侧有一块小坡,比周围高出大约一丈左右,至于是谁给它起名为西山已不可考,反正大家都习惯称它为西山。

    玄武城的文庙就建在西山的小坡之上。

    玄武城的庙会和其他地方的庙会一样,读书人在庙祝的带领下参拜圣人,然后在文庙前举办文会,吟诗作对或是交流文章,既有向儒道先圣展示儒道昌盛之意,也有在儒道前辈面前“行卷”的目的。

    不是每一个达到治国境的儒士都有机会治国,朝廷开科取士的数量终究是有限的,读书人会想方设法地增加自己被选中的几率。

    有心入仕的读书人将自己的平日诗文加以编辑,写成卷轴,送呈有地位的儒士,以求推荐,形成风尚,即称为“行卷”。

    在文会上一鸣惊人,博取才名也是行卷的一种方式,有心的读书人自然不会错过。

    赵淇和赵艺画不需要行卷,但她们也在读书人之列,到玄武城文庙拜祭圣人是应有之意,两人出门在外,到西山登高更多地为远在京都的家人祈福。

    庙会不但是有心入仕读书人的盛会,也是普通百姓的盛会,未曾立志弘扬儒道的普通人大多只是开窍,连养心境都不一定能踏入,算不得真正的读书人,因此不需要也没资格入文庙参拜,但他们也热衷于参加庙会。

    文庙附近人流众多,小商小贩们不会错过此等做生意的良机,会沿街摆设各种摊位,有些民众还会自发地表演各种文娱活动,为庙会又更增添了一分热闹。

    迫切想要体察民情,了解民心的赵淇自然不会错过这场热闹的盛会,而赵艺画更多地是被庙会上的各种美食所吸引。

    赵淇和赵艺画为了便于行动,平时都是穿的武士服,今日特意换上了宽袍大袖的儒士袍。

    仙洲客栈在城东面,到城西的西山需要横穿大半个玄武城,赵淇和赵艺画一路上遇到没见过的新奇玩意,都要停下来看一看和问一问,遇到小食摊子还要买一些当地的特色小吃尝尝,还没到文庙,两个人已经逛得不亦乐乎了。

    两个人走走停停,不大的玄武城,硬是让她们俩走出了横穿京城的路程,几里路走了将近一个时辰才到目的地,逛街是女性的天赋神技,奔走半天都仍然兴致高昂,那种体力的耐久程度和元神的坚韧强度足以让武圣和道家真人掩面而走、自叹弗如。

    今天全城的男女老少都仿佛集中到文庙这里来了,各种叫卖声、呼喊声此起彼;街道上的各式行人摩肩擦踵;各种天南地北的货物琳琅满目。

    在街上,赵淇看到了很多熟面孔,多数是老酒馆的酒友,她还看到袁鸿的小孙子袁小宝骑在一个有些年岁的老者的脖子上逛庙会,赵淇认得他是袁鸿的管家和老仆袁伯,去袁鸿府上求教的时候见到过。

    在街上挪动一步都不容易,更别说逛街了,赵淇和赵艺画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来到文庙前,那里有个小广场,稍微宽松一些。

    文庙前摆的摊子大多与儒道相关,卖一些笔墨纸砚之类的东西,这里相对来说要安静许多,至少与身边的人说话不需要大声喊叫了。

    靠近文庙大门的地方还有几波穿着儒士袍的人聚集在一起,似乎是在吟诗作对,摇头晃脑唱和的声音颇为高昂,生怕别人听不到似的。

    赵淇忽然看到一个颇为惹眼的小胖子正在不远处,拿着一串糖葫芦悠然地闲逛,他体型硕大,身边的人被他像水流一样挤向两边,赵淇领着赵艺画挤过人群趋步向他靠过去。

    “云公子,别来无恙。”赵淇见到云天河,热情地作揖行礼,如果说玄武城是一处福地,那眼前的小胖子就是个福星,正是由他引荐,才能知道老酒馆这个好地方,也是借他的口转述袁先生的心得悟得儒道真意。

    “淇淇,你们也来逛庙会啊?上次我就说过了别叫我云公子,我们都这么熟了,叫胖哥。对吧,蠢丫头?”云天河本来见到她们想扭头就跑的,可是无奈身边的人太多了,实在跑步起来,只能学着行了个不伦不类的礼。

    赵淇知道云天河的文化水准,自然不会计较他的礼仪是否规范,也不去揭穿他的小心思。

    “谁跟你熟了?叫谁蠢丫头呢?死胖子。”赵小青椒却是一点情面不留地泼辣反击。

    面对赵艺画的叫嚣,云天河选择了无视,怡然自得地舔着糖葫芦,转过头去留了个后脑勺给她,气得她牙痒痒,恨不得上去咬他一口。

    “胖哥,你能带我们逛逛吗?玄武城的庙会可真热闹。”赵淇邀请云天河一起逛庙会。

    “哼!京城的庙会比这个要大十倍,要热闹百倍。”赵艺画在努力地刷着存在感,试图用京城人的身份踩一脚可恶的小白胖子,在吃货场上被他打得找不着北,只能试着用“高贵的京城人”的身份来居高临下地打击“低贱的乡下人”,以此来挽回颜面。

    “好啊!这里人多,你们跟紧我,别走丢了。”云天河说着就拉起赵淇的柔荑。

    赵淇下意识地想要逃离魔掌,却不曾想竟然一下子抽不出来。

    赵淇腾得一下脸就红了,她没想到云天河会突然做出如此无礼的举动,除了至亲之外,还没有哪个登徒子这样牵过她的手。

    “登徒子,还不放开你的臭手。”见自家小姐被小白胖子“轻薄”了,赵艺画赶紧上前忠心护主。

    “赶庙会的人实在太多了,文庙的参拜大礼马上就要开始了,再不快点就赶不上了,你们两个小姑娘家家的,在人群里挤来挤去的,容易被人占便宜,我就辛苦一点,带你们过去吧。”云天河打着“我是为你着想”的旗号,拉着赵淇的小手继续占便宜。

    云天河说完不等赵淇反对,就拉着她往文庙的方向挤过去。

    明明是你在占便宜好不好?不过他的手劲真大,我竟然挣脱不开,可能是他经常打铁锻炼出来的吧,可是他的手一点也不粗糙,握着真厚实、真软。

    赵淇对云天河的厚脸皮有些无语,一时之间各种杂乱的念头涌上心头,以至于都忘记了继续挣扎,被云天河拉着,沿着他用宽阔的身躯开辟出来的临时通道,被动地向文庙赶去。

    她的小手真软!就好像没有骨头,摸着真舒服。

    被不当人子的主仆二人联手套路了一把的某个小心眼胖子,用占小便宜的方式进行报复。

    “小姐!”眼睁睁地看到自家小姐被“恶人”劫走了,赵艺画愤愤地跺了一下脚,心中想着古时候大英雄单骑救主的英雄事迹,奋力地向“敌阵”中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