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之夭夭百里嫣然
繁体版

横纵缔交

    在东临的时间过的很快,夭夭常去那小亭跳跳舞什么的,眼见着莲池里的荷花开了一轮又一轮,到后来荷叶也慢慢枯腐了。

    池边的垂柳收敛了秀发,连着下了几场细雨,宫人们身上的衣裳也越发的厚重了。

    萧成玉十天里头有三天是在她这儿歇的,除去偶尔忙于政务未到后宫中来的情况,算下来确是做到雨露均沾了。

    对了,就在前两日发生了件大事——谢良人有喜了,不对,现在是谢夫人了,太后得知了这一消息,喜大过望,便跟王君讨了封号,赐了她夫人位份,等孩子生下来估计还有得升呢。

    夭夭有些疑虑,她从未真的和萧成玉发生些什么,自然也不可能是因为妒恨,只是,她原先猜测着萧成玉是不是好龙阳而不举,似乎是有些偏颇了?

    萧成玉这两天脸都黑成锅底了,让自己的暗卫顶上只是权宜之计,与太后的拉锯战已经拉了很多进度,功成之前他不可能让她们有孕,刘朗一早替他调配过药物,不舍得对自己的心腹下手,只能给后妃用了。

    这几个月以来,玉夫人陶琪未曾与他真正圆房过,另两位每次第二日也会专门送上加了料的滋补汤药。

    本以为一时半会不会轻易出什么岔子,谁曾想谢夫人略通药理,不知何时发现了端倪,自作主张偷偷处理了事后的汤水,次数一多,难免中枪。

    只是事情既然已经发展成这样了,计划自然也得变一下......

    王君近几日都没有歇在后宫,西边突起战事,东临的附属国跟西岳的附属国干了一架,据他拿到的情报,似乎是他这边先动的手,西岳属国那边不及,接连败北。

    然后送了个公主到西岳去和亲,以谋求西岳的助力。

    这事儿发生的太过突然,消息加急传来他也才刚收到不久,尚且还没来得及部署呢,西岳的援兵已经推进到前线了...这合理吗?

    本来小国之间因为利益纷争,小打小闹是常有的事,他们主国通常不会在明面上插手,否则战事一旦展开,波及只会越来越广。

    虽说属国胜败关系到脸面问题,但在过去的百年间,几个大国都默认维护表面和平比给小弟撑腰要更重要。

    西岳那边增援是因为收到了自家小弟的投诚信,他这边的小弟怎么就那么没有眼力见呢,眼瞅着西岳就要打到那小弟的家门口了,还不吭声喊救命。

    鉴于西岳那边是得了好处才出面的,他这小弟那边一直也没表示,尚且还没来得及拍板要不要遣将前去支援呢,北边又传来消息,说是北羌半个多月前天气突变,竟落了场大雪,冻死了许多牛羊。

    这么些日子了,积雪不化,那群蛮子一言不合就南下,好巧不巧那一片正是与东临接壤的地方。

    这事儿整的,那小弟这会儿就算是被打死了他这大哥一时也抽不开身了,那个好人自己火烧屁股了还去给别人递水?

    等夭夭知道西岳在跟人打仗已经是又几天后的事儿了,那会前线战场已经接近尾声了,她只囫囵知道了个大概,是从修那里得知的消息。

    因为她偶然听见宫里头有小丫头在谈论说北边下了大雪,西边在打仗,西岳王君为亡国公主挥兵,骁勇神将英姿飒爽如战神降临什么什么的......

    百里小王君哪来的军权兵将,西岳要挥兵也只能是大人做的主。

    西岳打仗了?和东临吗?她一点信都没收到,大人前两日给她的来信中只是问了冬安,叫她看顾好自己,要吃好睡好,还告诉她岁寒、时深、添衣、勿病。

    问了修才知道是西岳和东临的属国打起来了,西岳属国送了个公主和亲以求援,东临北边北羌遭雪灾南下,自顾不暇,未曾参与西边的战事,大人派遣袭荣野领兵直入,战事很快就能了结。

    知道这件事后她是怎么说的来着?“大哥,这么要紧的事,你怎么到现在才告诉我?”

    修沉默良久,半天才憋出来一句,“你没问我。”声音有些干涩,他话很少,夭夭与他这好几个月以来也只偶有只言片语的交流。

    好像确实没问?她便是早早地知道了也没什么用。

    她晓得属国打架损的是主国的脸面,西岳出兵无可厚非,作为小间谍她觉得自己或许应该旁敲侧击的从萧成玉这边打探点什么消息,但大人明显是不想让她插手的意思,还是不要自作主张的好,免得平白给大人添了麻烦。

    西岳派去的增援,领兵的自然是袭荣野,还记得那晚百里晏殊同袭荣野说的开疆扩土吗?摄政王大人说出去的,自然不能是空口白话。

    那之后袭荣野想了三天,没沉住气夜访了摄政王府,谁成想摄政王大人就跟算好了似的,备了酒菜等着他,两壶酒的功夫,王爷十数句话叫竟他窥见了一盘大棋......后来的后来再回想起来的时候,他只会庆幸自己能成为那盘棋中的一子。

    这片大陆数百年来一直四分五裂,没有个统一的文字,钱币、度量、制度也都大同小异,偏远一些的地方连语言都不相通。

    再加上大大小小的明争暗斗不歇、利益纠纷不止,其实算不上太平。

    但世人大多短见,就是他自己也从未想过——统一大陆。

    在这之前他想的是什么?百里家的统治真无聊,只知道窝里横,他不想继续待在腐朽恶臭的朝堂,他想坐在马背上,驰骋于......打压西岳不安分小弟的疆场。

    所以在不知道什么时候,西岳底下的那几个附属国尽数已经被王爷的势力渗透了,朝堂也好市井也罢,按他后来的观察发现,他们几乎都是直接受王爷控制,就是说小弟直接变成了左膀右臂。

    所以才一直把他拘着?谁自己闲的没事儿自己打自己胳膊腿儿啊。

    北羌广袤打起来费力不讨好,而且兵力一旦推出去就容易被桶后心,只会放在最后;南齐最为繁荣,且公仪九朝那人雷厉风行,颇有些魄力在身上,对付他只能细细谋划;不管怎么看东临都是第一备选。

    拿小国开刀,混淆视听,稳住南北,先杀通东西,再上下蚕食......

    想来看官也看出来了,百里晏殊准备横纵缔交,他手上有红楼墨坊这样一个庞大的情报网在,消息只会是最快最灵通的,兵力财力不便细说,但不可置否的是,统一——只是时间问题,如无意外......

    红楼是明面上的,墨坊是暗地里的,一个收集一个传递,至于细处那都是辛秘,旁人还是不知道的好。

    谋划了许多年,百里晏殊等的是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突破口,地利人和皆不过是事在人为,算起来他都能创造谋就,所以准确来说等的是一个天时。

    今年从初春开始南边就频发台风降暴雨,而后又是暑热难当,司天观天象推测北边大概率会大幅降温,更极可能落雪,他从那时就开始在做筹备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便是稍有出入,这事儿也拖不得了。

    倘若是没有降温落雪,那就畜疫,总归北边把牛羊看得比命重,他需要的也是只一个导火索,一个引着北羌南下的合理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