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高天下
繁体版

第六十三章 白雾迷离

    次日,天刚蒙蒙亮,钱建桥便被舱房里的吵闹声惊醒了。

    只见那几个小孩子挤在门边一张小方桌四周,而一个个头稍高一些的孩子则站在桌子上面,将眼凑到门上的护窗上向外窥看,并边看边对大家讲自己所见:

    “哇!――这段大运河的雾气好大,啊!还有一只白鹭在水上面飞!”

    “你快下来,让我也上来看一眼!”那个头最小的孩子兴奋地说道。

    “先让我看!我还从来没看见过白鹭!”旁边另一个稍高一些的孩子也很急迫。

    站在桌子上面的孩子道:“你们别争,我才上来,还要看一会,哎呀,它飞远了!”

    听说白鹭飞远了,那个从未看过白鹭的孩子情急之下,粗鲁地拉下桌子上面的那个孩子,抢上去将脸凑到护窗上。

    “看见没有?”旁边几个孩子又急切又兴奋,连声催问。

    “看见个屁!已经飞不见了。”

    听说白鹭已经消失,大家都失望地叹息起来。

    钱建桥听说这条座船正行驶在大运河上,吃了一惊,心道:“怎么办?镜子还留在那片树林里,我却要离开杭州去北方了!”

    心里虽急,却又无可奈何,发呆一会,才回过神来。“现在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林言下次出镜子,反正也是十天以后的事情,我只要过几天找到机会逃下船去,就能回去找回那面镜子了。”

    这样想后,才略觉宽心一些。见那几个孩子一脸兴奋,一副没见过世面的猴急样子,虽然有些好笑,但也激起了他的好奇心。于是也走到桌子边,说道:“让我也上去看看,我看见你们几个刚才都看过了,该轮到我了。”

    他一边说一边要拉下上面那个孩子。那孩子不认识他,本不欲让,但见他身上伤势还未痊愈,有些同情,便将位置让了出来。

    钱建桥站上去后,往窗外一看,但见河上白雾迷离,两岸的景物都有些朦胧不清,喃喃自语道:“这就是大运河吗?”

    那个头稍高些的孩子说道:“我们的座船当然是在大运河上了,走水路比走旱路要快十倍,所以我们才会走水路。”

    钱建桥唏嘘一会,又问:“我们现在到了哪儿?”

    让位给他的那个孩子答道:“应该还在杭州境内吧?我们的船才开半个时辰。”

    另外两个孩子听钱建桥说那只白鹭又飞过来了,又兴奋起来,都催钱建桥快些下来,让他们也爬上桌去一饱眼福。

    钱建桥正要下来,忽见旁边那间屋里的孩子们哄抢出舱屋,挤到栏杆边观看风景。忙对大家说道:“你们不要争了,我们快叫他们来开大门,大家都到外面去看,隔壁舱房的舱门都开了。”

    众小孩一惊,果然听见门外有孩子的欢呼雀跃声,立即叫喊起来:

    “我们也要出去!”

    “其它舱房的门都开了,我们的门也要开!”

    刚叫得两声,便听一个庄丁粗声喝道:“小兔崽子鬼叫些什么?老子晓得开门!大家听好了:哪间舱房吵得最凶,老子就最后开哪间舱房的门。”

    孩子们立即停止叫喊,乖乖地等着开门。因为马上就能出去,所以也不用再争着爬上桌子了。

    钱建桥见状,问桌子下面的那个长相有点像女孩的孩子:“你要不要上来看一下?”

    那小孩道:“看不看也没关系,反正门马上就要开。”话虽如此,还是忍不住爬上桌去向外窥视。

    但此时河上雾气正大,风景看不甚清楚。只见河水黄浊,和自己家乡碧绿的小河水大异,风大水急,白浪翻腾,宛若滚瓜涌溅。

    看了少会,门便开了,孩子们像抢金子一样,争先恐后地冲出门去。

    这些孩子大多来自边远穷地,虽然也见过一些小河小溪,却何曾见到过这种大河奔流的壮景?看见脚下水流湍急,碎溅琼瑶,滔滔白浪凶猛地拍打着船身,虽然明知人在船上,绝无危险,仍不免暗生惧意。

    再看前方,千层雪浪,万迭烟波,洋洋浩浩,漠漠茫茫。钱建桥虽然身陷囹圄,前尘未卜,见到弱水三千的壮景,一时间也不禁心旷神怡。

    钱建桥出神地张望了好一会河水后,思想才回到现实中来。不安地问身边那个小孩:“你刚才说大约十几天后就能到达洛阳城?是真的吗?”

    那孩子道:“我也不知还有多远,听爹爹说过,爹爹以前乘船去过洛阳。”

    他转过头去问旁边一个孩子道:“从这里去洛阳,要行多少天才到?”

    那孩子道:“我也不晓得,我只知道从我们老家去洛阳,走水路大约要二十天左右。”

    钱建桥学过历史,知道洛阳是唐朝东都,还知道洛阳是十三朝古都,但到底是哪十三个朝代,却不甚清楚。皱眉问那小孩:“你老家在哪里?”

    “我的家在绍兴的一个小山村里,离这里大慨有……五六天路程吧?”想起家乡的青山绿水,顿时心下黯然。低下眼去,神色茫然地看了一会河水后,两行泪水无声流下。

    钱建桥见了,也不禁触动乡思,转过头去,默想心事。

    到了中午,孩子们终于看见了一个大码头,本以为船会马上靠岸,不料座船却不泊这个大码头,又向前面开了大半个时辰后,才在一个乡下小码头停靠了。

    放下跳板后,庄主刀应凤和她的师兄向迪带着几名庄丁上岸去寻当地一个有名的阴阳先生问卜算卦,预测此次买卖是否遂意,而孩子们则重又被关进舱房里静候开船。

    孩子们都不知道庄主夫人去干什么,正觉无聊,忽见五个送饭菜的庄丁开门进来。

    因为舱房里只有一张小桌子,放不下几大盆饭菜,所以将一些菜饭排放到两行床铺中间的狭窄空地上。

    大家见伙食比平日要好许多,均甚惊喜。

    一个孩子好奇地问道:“今天太阳从西边出来了么?吃得比平时好多了,还有排骨炖红苕粉!这可是我最爱吃的了!”

    另一名孩子却对那盆青椒炒肉丝更感兴趣,说道:“今天到底是什么好日子呀?竟开这么好的伙食!”

    几个庄丁听了相视一笑,一个胖子说道:“因为你们大家这段时日都很听话,所以夫人吩咐从今儿开始,改善大家的伙食。”

    那个脸上长有几粒麻子的汉子附和道:“是呀,你们只要都安分听话,我保证从杭州一直到洛阳,以后每天都吃得跟这顿一样好。”

    孩子们虽然不信他的话,但见今天的饭菜很丰盛,也懒得多问了,开始争碗抢筷。

    钱建桥与大家相处两日后,已看出大家的德性,知道跟他们吃饭不能讲礼,否则不但沾不到一点荤腥,甚至可能连干饭都吃不饱。赶忙也抢了一副碗筷,盛了满满一碗饭,开始吃起来。

    几名庄丁见孩子们吃相像小猪儿一样,狼吞虎咽,脸上都露出神秘的笑容,关上门出去。

    孩子们围着地上的那两盆荤菜,筷去筷来,暗较一番劲后,便将两盆荤菜先消灭精光。

    因为已然半饱,所以吃相比刚才斯文了一些。

    大家正默默吃喝,一名孩子忽然若有所悟地说道:“那庄丁可能没骗我们,今后大家每天都能吃上猪肉了。”

    众人都是一惊,纷纷问道:

    “为什么?”

    “景务修你怎么晓得?”

    “景务修你听见了什么话么?”

    景务修不答反问道:“你们有谁晓得,现在到洛阳还要开多少天船?”

    见大家面面相觑,他又自问自答道:“我猜想可能只有十天左右了。”

    “你到底想说什么?”

    “有话就说,有屁就放,不要跟大家打哑迷。”

    景务修长叹口气,说道:“我也不敢完全肯定,只是猜想而已。我们村有许多人都想做太监,虽然大半没被选进皇宫,却都已经请乡村土郎中或者京城的刀儿匠做了自宫手术。听他们说,刀儿匠在替人净身前十天开始,就要让这个人开始吃好东西。但水却一天比一天减少,因为水喝多了尿多,很影响刀儿匠操刀。我们现在离洛阳城可能也差不多只有十天左右,他们又突然改善伙食,所以我才想到可能是这个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