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在年代
繁体版

第四十一章 引起关注

    走出图书馆,罗光年先走向学院大门,发现张大国就在大门之外的马路对面。

    如此罗光年便快步跑向张大国所在,见面就问道:“老袁的情况怎么样?”

    “医生说,有一点恢复的可能,但是需要做手度,而且成功率不刀,而且手术四百的话,很大可能要截止。”

    只有几个错音,想来是重复练习了很久。

    罗光年忍不住皱眉。

    说实话,罗光年原本的想法是能治就治,不能治就不治,还真没想过要截肢这第三种情况。

    沉默片刻才道:“按我的意思,自然是做手术的,只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如果要截肢的话,这事还真要遵从老袁他自己的意见。”

    张大国点头,大小眼睛都透露着难过。

    罗光年拿出随身的笔纸,迅速写了两页纸,将两页纸撕下对折,然后递给张大国道:“你把这两张纸交给老袁,他看过之后,如果实在不愿意做手术,我们就不强求了。如果老袁愿意做手术,那就做。钱不够的话,我给老袁拿了一万元,你问他拿。”

    “嗯!多谢罗公子。”

    张大国接过纸张,对着罗光年深鞠躬,然后转身飞奔。

    而罗光年回到校门之内,回到宿舍的六人队伍之中。

    李文宣有点八卦,问道:“什么事呀?”

    罗光年也不隐瞒,叹息一声道:“有位老人家,双腿动不了,我让人带他去医院检查。我的意思是,只要有机会,花再多的钱都要治,没机会的话,以后再去其它医院看看。”

    “结果医生说,有点机会,但是手术失败的话就要截肢,这涉及到截肢,我也就不好强求他老人家什么,只能遵从他自己的意愿了。”

    “就是你受人所托,昨天去拜访的那位?”

    “嗯!”

    张国勇几人上前拍肩膀以示安慰,然后一起逛南大学院。

    罗光年这些翻译人员,下工之后还是比较宽松的,不过不能远离学院,尤其是晚上,会有查寝,免得翻译人员做出什么有损学院名声的事情出来。

    走走停停,来到了篮球场。

    李文宣兴致盎然,张国勇四人也是跃跃欲试。

    然后一拍即合,张国勇出面,找上正在打半场的一群年轻学生,提出了打全场的邀请。

    对方欣然同意,迅速选出了五人,然后就被虐了。

    李文宣在美国时,就经常打篮球,技术很高超,尤其擅长三分投篮。张国勇等人在琼崖下乡,没事的时候也是打篮球消耗‘精力’。

    虽然是第一次配合,但是都有不错的技术,配合起来比较有默契。

    不过十分钟,分差就到了两位数。

    李文宣在又一个三分命中之后,回场时,路过罗光年身边笑道:“光年,你要不要玩一下?”

    “我不太会,你们玩吧。”

    “什么?篮球你都不会?哈哈哈,你也有不会的事情啊。”李文宣声音有点大,让罗光年有无语。

    罗光年虽然不会打篮球,但是罗耀明初高中时期却经常打,以至于罗光年现在其实有点手痒。

    不过虽然被李文宣嘲笑,但是他还是没有下场的打算,他怕自己一不小心伤害到南大的宝贝大学生。

    接下里的发展有点出人预料,最终张国勇这边还输了两分,对方似乎相当尽兴,约好有时间再打过,也建议张国勇等人可以多传一些球给李文宣。

    张国勇等人说好,然后分开。

    六人一起走在校道上,李文宣表情郁闷至极。

    罗光年见四周无人时,才小声道:“现在的大学生,基本是推荐入学,而能得到推荐的,不是有些背景,就是本身就已经有了一定的地位。你将他们打得体无完肤,他们不是很没面子。”

    “也许将来不会有什么交集,但是谁又说的准呢,真要发生了交集,他们就不介意给你穿小鞋,让你遭受无妄之灾。”

    “还是我们家老六明事理。”张国勇感叹。

    按李文宣一开始的劲头,砍对方个五六十分都不是问题,到时候也算是彻底得罪了那几位对手,所以张国勇四人配合默契,在尽量不传球给李文宣的情况下,让对方大比分的反败为胜。不仅没结仇,还算建立了粗浅的友谊。

    李文宣想通原由,表情更加沮丧,拉拢着双肩,有气无力道:“真没劲。”

    罗光年笑道:“你要是真想玩,有空我们三打三。”

    “你不是不会吗?”

    “我说的是不太会,只是看过你的技术之后却觉得,打赢你还是不难的。”

    “哦豁~~你这更气人。”李文宣一把搂住罗光年的脖子,压到腋下,对张国勇几人喊道:“哥几个,打他。”

    “哈哈哈哈~~”

    被罗光年这一打岔,李文宣的郁闷便一扫而空,然后六人前往食堂吃饭,回宿舍便是先后洗澡洗衣服。

    然后就是各自学习,罗光年是边扎马步,便编译汉英字典。因为李文宣不爱学习,所以罗光年占用了两个桌位。

    起初大概是不想打扰,但是当孙治洪无意间扫到罗光年在翻阅日英字典时,瞬间就震惊了。

    然后有点口吃道:“老六,你你你~~这是,所谓的看?”

    “啊~~”

    “你能整本翻译?”

    坐在罗光年床上,双手比划着招式的李文宣没好气的再次说了一句:“老六这个变态,会十几种语言。他还让我帮你买德英,法英,俄英一类的字典呢。”

    虽然是第二次听到,但是张国勇四人还是瞠目结舌,无比艰难的吞了一口空气,又情不自禁的走到罗光年身边或者身后。

    陈正华看着罗光年正在写字的本子,问道:“你这是在编译一本汉英字典吗?”

    “岛国的一些语言表达形式,跟我们中文还是有一些不同的,直接翻译出来的字典,不太适合我们使用。”

    “你都会了,还编译什么?”

    “我有位同学跟一位姐姐打算学习外语,所以我就想着编译一本汉英字典出来给她们用,以后我弟妹想学外语的话,也可以用。”

    “没想到我们宿舍居然来了位天才啊。”王建中感叹着,又问道:“能让我们看看吗?”

    罗光年点头,将大本子递给王建中。

    张国勇四人一同观看。

    “怎么都是L开头?”

    “我粗劣计算过,一种首写字母的词语,基本写一本笔记本就够。前面的A到K十一本我都留在家里了。”

    四人都有点无言以对,张国勇感叹道:“这都可以出版了。”

    “那可不行,字典不同于寻常书籍,虽然我用心编译了,但是依旧会有些错漏,自己人拿着学还好说,要是出版恐怕会被人挑出一大堆毛病。”

    张国勇突然问道:“编译好的能借我们抄一份吗?”

    罗光年没有拒绝,还表示可以让老家里的朋友将前面的抄一份寄过来。

    张国勇四人表示感谢。

    七点半秦慧茹,秦主任前来查寝,见一宿舍五人都在认真学习,表情还是相当满意的。

    九点断电,众人也就上床睡觉。

    如今是十月刚刚步入中旬,粤省这边是刚刚转凉,没有风扇也不觉得炎热,很好入睡。

    次日,罗光年依旧早醒,洗漱后打水回宿舍,发现张国勇四人已经起床,却没叫醒李文宣。等到快要集合时,才将他叫醒。

    又是早训,然后前往图书馆,前往各自所在的组。

    胡国荣的专用书桌处多了一张椅子,还有两堆叠的很高高的书籍。

    胡国荣一见到罗光年,就将罗光年拉倒两堆书籍面前道:“你今天就校对这些。”

    罗光年有点目瞪口呆,因为这两堆书籍并不是经济学的书籍,而是包含着各个专业。

    不过罗光年也只是一点头,没有言语,拿出一份原本以及翻译本便开始校对。

    ……………………

    事实上,在昨天,李文宣刚开始打篮球的时候,胡国荣就找上了经济学的系主任冯青松。

    当时冯青松正与系里的三位教授,以及一位年迈的副院长喝茶。见到得意弟子胡国荣就笑道:“这红光满面的,是有什么喜事吗?”

    胡国荣卖了个关子,将罗光年的翻译本以及原本递上,笑道:“老师,这是今日刚完成的译本,请老师过目。”

    三位教授都微微凝神,只因这等‘小事’,小胡怎会劳烦自家恩师?

    其中必有缘由。

    副院长原本是轻松惬意,闻言却道:“今日才刚开始吧,就翻译成一本了?”

    胡国荣不再卖弄,点头道:“回魏副院长,这还是一位新人一日之内翻译而成。”

    “起初晚辈还以为是新人好高骛远,不曾想对方年纪轻轻,却有大才。小辈看了一小部分,没有任何需要修改之处,可谓一蹴而就。”

    三位教授顿时来了兴趣。

    一位老教授指着胡国荣手里的另外两本书,问道:“这又是?”

    “陈教授,我让罗光年同志尝试校对去年翻译的这本书,不过片刻他就提议,将其中的平均经济学词汇,改成均衡经济学,学生以为,用均衡一词相当到位。”

    三位教授都暗自默念了两声,然后眼前一亮。

    魏副院长却是沉思状,小声道:“罗光年,这名字有点印象。”

    冯青松抬头问道:“老魏,你认识?谁家子弟?”

    一位老教授问道:“年纪轻轻,有多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