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在年代
繁体版

第四十二章 提问

    “想起来了,最近几个月,丰县有位翻译人员,翻译的英文文献,非常到位,我就向其发出邀请函,请他来翻译。结果他却说其妻怀有身孕不便远行,推荐其子过来。”

    “我考教一番,发现其子对英文相当精通,英译中,中译英都非常流畅到位。便另外向其发出邀请函,名字就叫罗光年,应该不至于是同名同姓。”

    没有背景,三位老教授眼神更亮。

    这时,胡国荣回答道“十六七岁。”

    “多少?”魏副院长最为惊讶。

    这让胡国荣,冯青松,以及三位老教授都有点懵。你邀请过来的人,你居然感到惊讶。

    魏副院长感觉自己有点失态,却没有太过在意,反而解释道:“电话里听其声音,沉稳有苍劲,我还以为他怎么也要二十出头呢。”

    这时冯青松问道:“他以前学过经济学专业吗?”

    “学生问过了,他说没有。”

    “嗯?那他怎么知道这么多的专业词汇。”

    “这个,他说是看字典。”

    一位老教授疑惑道:“字典?现在国内的英汉字典,都是外国人编撰,用于学习我们汉语之用,没有太多专业词汇才对。”

    另一位教授点头道:“听闻首都一所院校组织人手编撰汉英词典,已经数年之久,仍未见成效。”

    “呃~~他说他看得是日英字典。”

    五位大年纪之人同时沉默了。有一种收藏家在地摊上看到好东西之后,就不再看第二眼,免得宝物‘醒来’被人察觉一样。

    魏副院长干咳两声,吩咐道:“小胡,你去其他专业系问问,看他们有没有认为翻译不够准确,却又找不到合适词汇的翻译书本,明天让罗光年小同志试试。”

    胡国荣相当为难,他可是看得出自家老师以及三位教授的心意。

    魏副院长没有介意,反而是老神在在道:“嗯,经济系,外语系。”

    对呀,罗光年表现出来的,是非凡的外语能力,而不是经济学能力呀。

    冯青松加三位老教授,有些羡慕的看向魏副院长。

    胡国荣也是恍然大悟,点头道:“听闻他精通日英泰三门外语,德法俄意等也会口语,正打算自学。”

    冯青松与三位老教授惊讶,而魏副院长顿时就不淡定了。

    ………………

    回到现在,罗光年可以一目十行,但是他并没有疯狂翻书,有时候还会返回去看,因为他要确定译文中的一些词汇是否符合原文的用意。

    不过他的校对速度还是很快,三个小时就对完了一本,只有一处需要修改。

    他拿了一张纸,先抄了一段原文,然后翻译,接着写上修改词汇的用意,以及备注,修改词汇与原本译文所用词汇的差别。

    最后才将成果交给胡国荣过目。

    胡国荣却将原本,译本以及罗光年写的纸张放到一边,笑道:“罗同志辛苦了,你可以先休息一会儿,或者先去食堂吃饭。下午再开始也不迟。”

    罗光年点头,没有坚持,三个小时全神贯注,聚精会神,确实很消耗精神,他现在甚至都想眯一会儿,只是坐在胡国荣身边,多少有些不得劲,便微鞠躬,然后走到自己原本的座位,在李文宣身边,撑着下巴,眯上一会儿。

    到点下工,一宿舍六人一起离开图书馆,罗光年先到校门口,不见张大国身影才返回,然后跟张国勇等人一起去食堂排队打饭。

    因为精神没集中,所以没留意有位中年男子走到自己身边,还说了一句话。

    一开始,罗光年并没有注意,等对方说了第二次,罗光年才反应过来,对方用俄语说同志你好。

    罗光年回神,有点惊喜的俄语说道:“先生你是在跟我说话吗?不好意思,我刚才没注意。”

    虽然有字典的话,罗光年就可以自学,但是如果有位引路人的话,自然是能够事半功倍。

    中年男子原本的表情有点不满,但是听到罗光年的话语之后,却迅速好转。

    微微一笑道:“我听说你会俄语,不知道能不能跟你交流交流。”

    “当然可以,不过我只会口语,希望先生不要介意。”

    “不会,你的口语很标准,听得让人感觉很舒服。”

    “多谢先生夸奖。”

    罗光年让李文宣帮自己打饭,然后跟中年男子走到边上的餐桌坐下。

    中年男子问道:“听说你会几门外语,我很好奇,你怎么会那么多种语言?”

    “我以前在暹罗,小学有教英文,小学里有位岛国老师跟他学了一些日语。后来是用日英字典自学,英文不懂的就看日文,日文不懂的就看英文,慢慢的基本词汇就会了。”

    “然后我父亲以前在暹罗是做游客生意,我经常帮我父亲卖货,跟客人交流的多了,慢慢的会了,不过都限于口语级别,属于文盲。”

    “你这也叫文盲的话,我们这些只会一门外语的人又算什么。”中年男子笑道。

    “呃~~这~~”

    意思不是同一个意思,不过中年男子如此说了,罗光年还是有点无言以对。

    中年男子温和一笑道:“我写一段俄文以及译文,你看看能不能读出来如何?”

    罗光年立马点头,这是他所想要的。

    如此中年男子就打开笔记本,在上面写一句俄文下一行就是翻译,接着再写一行俄文,又是一行翻译。

    总共三行俄文。

    写完把笔记本递到罗光年面前。

    罗光年仔细看着,然后在脑海中组织语言,默念三遍,才将三行俄语读了出来,然后有点期待的看着对方。

    中年男子沉默一下,然后拿笔在三行俄文上花了两个圈,一边画圈一边说:“这个词读XX,你用的XX有变革变动之意,这个读XXX,动荡,而你用的XXX有震荡之意。”

    罗光年表情认真,默念中年男子读出来的两个字,几遍过后,重新阅读了一遍。

    中年男子忍不住点头道:“不错,说的很标准。”

    罗光年咧嘴一笑,然后小声问道:“先生,我能提问一些单词吗?”

    “当然可以。”

    于是,罗光年就提问一些知道单词拼写,却不知道单词之意的词汇,或者询问一些自己想知道的词汇应该怎么写。

    很快,笔记本的第一页纸就写满了。

    食堂大门口之外,远处有栋教学楼,教学楼上的一间办公室里,有五位老头靠在窗边,拿着望远镜。

    魏副院长放下望远镜笑道:“笑的真开心。”

    另外四位老头扭头,眼神有点疑惑,然后继续将眼睛对准望远镜。

    “确实,求学态度很认真。”

    “神态也很纯净。”

    “是快好料子。”

    ……………………

    罗光年这边,在罗光年与中年男子交流停顿之时,李文宣忍不住小心翼翼道:“要不,先吃饭?”

    罗光年下意识摇头,他现在是如饥似渴的吸收着俄语知识。

    中年男子却微微一愣,而后温和一笑道:“人是铁饭是钢,先吃饭。”

    说着他将笔记本,拿回自己身边,在封面的背面,写上一个地址,以及姓名钱文轩,继续笑道:“这个笔记本就留给你当个纪念,有空随时可以来找我。”

    罗光年急忙起身鞠躬道:“多谢钱老师教导。”

    钱文轩伸手,本想拍脑袋,最后改成拍了两下肩膀。

    罗光年目送钱文轩走出食堂大门才转身坐下吃饭。

    李文宣小声问道:“你这就精通俄语了?”

    “怎么可能,我还差的远呢。”

    李文宣顿时斜眼视之。

    刚才两人的交流,几乎全程都是俄语,交流也非常流畅。这也算差得远的话,那他的英文水平也好不到那里去似的。

    饭后,漫步走回图书馆。

    罗光年拿起一本国际金融学的原本,一看之下却是被内容吸引,直接入迷。一目十行,快速翻书。

    因为里面的内容,让他有种破开云雾的感觉,对未来的发展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路线。

    一个小时便看完一本书。

    先仔细回味里面的一些内容,然后才打开译本进行校对。

    全身心投入,两耳不闻窗外事。

    不是何时,楼梯口出现五位白发老人。

    胡国荣见之,顿时就要站起身,却被为首老人伸手阻拦。

    五人稍微饶了小半圈,从后面走到罗光年身后,看了片刻,一位老人忍不住指着一个词汇道:“你觉得这个词汇用的可以吗?”

    “可以啊,有什么不可以的。”

    “我们中文词汇中没有此词语。”

    “时代在发展,日新月异,很多词汇我们以前也没有呀,比如电脑,电梯等。再说了,专业词汇,本身就是因为出现一些新的专业理论,才随着出现的。”

    “我们又不是写诗词歌赋,凭什么不能新编词汇,只要词意符合原文,能让人深刻理解外国文献的内容不就行了,何必计较那么多。”

    “你,我们中文博大精深~~”

    “因为~~”

    罗光年是下意识回答,如今才回过神来,然后发现有五位老头站在自己身后,身边一人更是怒目而视,便觉得自己闯祸了。

    立马老老实实的站好,等待责骂。

    “呵呵,吕兆文同志就是有些顽固思想,小罗同志你别怕,有话但说无妨。”

    罗光年一听,便知道对方就是跟自己通过电话,并且给自己发邀请函的魏忠华。多少有了一点胆气,不过还是小声道:“因为海纳百川,所以才博大精深的。”

    “妙啊。”

    “说得好。”

    “老吕,你没话反驳了吧。”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