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之主
繁体版

第五十四章 出使北魏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进士王智,才识过人,贤,咳,良淑德,今封为鸿胪寺少卿,赐金鱼袋,钦此。”

    “谢主隆恩。”王智躬身接过宋玉手中圣旨。

    旨意一如既往,简约直接:皇帝是个好皇帝,就是有点缺德,用圣旨挖苦人,日后起居录作何记载?

    天命之年的宋玉就站在那里,欣慰的目光看着王智,满眼都是自己少年的影子:何为简在帝心?眼前这弱冠少年堪称典范。

    “学生承蒙宋学士关照,恩莫敢忘。”王智内心很感激面前的儒雅学士,若非有他在,自己焉能高中。

    宋玉笑着摆手,“老朽可不敢当,”拱手道:“都是陛下圣明,慧眼识才。”

    二人谦虚一番。

    平心而论,王智还真挺喜欢与宋学士聊天,儒雅风流进退有据,难怪深得燕帝信任。宋玉也挺喜欢王智,真情实性为人坦率,见其一脸茫然,便稍加指点。

    鸿胪寺隶属礼部,主掌外事,置卿一人,从四品;少卿一人,从五品;丞一人,从六品;主簿一人,从七品;鱼袋分金、银两种,既示恩宠,也关俸禄,佩金鱼袋者,若职务低于三品,俸禄也以三品官职发放,佩银鱼袋者,俸禄以五品官职发放。

    待到宋玉离开,王智琢磨半天,恍然大悟,这不就是外交部发言官,正处级干部享受副部级待遇吗?燕帝这老头果然心里门清!就是不知大燕副部级待遇是何标准,是否有高墙大院专职马夫御医陪护。

    不待王智屁股坐稳,又有圣旨到。来者是位中年太监,传的是燕帝口谕,命王智为副使,明日率大燕使团前往北魏。王智领了旨意,硬塞给传旨人一个佩囊。太监假意拒绝,趁机颠了颠,起码是五两银子,心满意足:无怪传胪人人称道,就算驭妻不利小节有亏,大道不孤啊!

    “总管大人,晚生敢问一嘴,谁人任正使?”

    中年太监见四下无人,低声道:“状元郎。”

    王智点头称是,忙又递上一个佩囊。

    再送走心满意足大太监,王智坐在椅上,凝神细思。对于三甲第四名,从五品官职,已然是高配,更何况佩金鱼袋,称得上超级至尊限量豪华顶配版。可偏偏是礼部鸿胪寺,明日又要出使北魏,这里面颇有玄机,况正使乃状元郎,李太白何等人,不出意外出将入相也是手到擒来,会屈身外交官?话说回来,外交官不都是关切反对谴责抗议动口不动手吗?为何正副二使都是大燕武林青年翘楚?这是去谈判,还是去引战?三哥入川,师姐未醒,王智身边也没个商量的人。

    “少爷,”张凉入了屋,“小姐醒了。”双臂一展,拦住跳起的王智,“小姐有令,谁人也不见,包括少爷。”

    王智急道:“那是为何?师姐如今身体怎样?明日我就要出使北魏,更见不到师姐了。”

    张凉摇了摇头,“小姐晓得,让小的传话给少爷,自己身体无恙,少爷正事要紧。”

    王智一屁股坐在榻上,耷拉着脑袋。

    张凉见王智无精打采,摇了摇头,退了出去,顺手关上房门。

    师姐这是怎么了?王智想不通,昨日呕了血,今日又不见自己。这几日自己除了出城接赵无极、参加燕帝寿宴、接了两道旨意,也没干什么出格的事,无非寿宴时丢了个大人,领回个女人。。。。。。师姐这么小心眼?亏她以前还说不介意多几个姐妹,原来都是骗自己的。依王智浅薄之见,北魏之行大半是给李太白刷刷经验值功勋点,日后提拔有功可依,应该不会耽搁太长时间。到时候师姐气消了,自己也回来了。想通此节,王智心中疙瘩解开了。恩,得想个办法把柳贞弄出京城,省得师姐看到。

    想到便去做,王智去寻柳贞。

    柳贞正坐在客房桌前,望着窗口盆栽;桌上摆着一碗白米饭,还冒着热气;面上依然戴着黑纱,遮住了上半天仙面容、倾城之眸,只露出下半凡人面孔。

    王智见状,一时说不出话。

    她心中是否有无数烦恼?王智不由想到。与京城一众少女相较,同是花一般年岁,却过着不同人生。

    “不远处有集市,想逛逛吗?嗯,我陪你。”

    柳贞这才看向王智,摇了摇头,“屋里有花。”

    王智对着柳贞坐下,“只吃白饭,不嫌无味吗?”

    “这米很香。”

    王智抓过碗,夹了一筷子送入口中,恩,不甜不咸不鲜,纯正白米饭。这张凉也是死脑筋,说要白饭就只给白饭,泡点鸡汤也好啊。

    柳贞见了眉头一趸,“这是我的。”王智咽下米饭,左臂平伸,手掌摊开,露出掌中之物,“这也是你的。”

    柳贞双目霎时神采奕奕,惜王智不得见。“这,这是,这是我的玉佩?”

    王智洒然一笑,“恩,原装正版,如假包换。昨日摔的,是我自己刻的西贝货。手艺还可以吧?”

    柳贞双手捧着玉佩仔细端详,确是自己遗失的那一块,背面左上角与右下角隐蔽划痕别无二致,不由闭目低头,将玉佩捧在心口,唇角也划出了一道美丽弧线。这弧线,给了原本暮气沉沉下半张脸无限生机,立即变得鲜活多彩,看得王智怦然心动:小丫头真的又大又,咳,走肾,咳咳,走神了走神了。做人呐,还得多掌握几门手艺,若非如此,岂不要错过世间多少风景?她愿意在这儿便在这儿吧,王智起身推开房门,脚下一顿,“明日我要出使北魏,你可愿随我同去?”

    “好。”片刻沉默后,柳贞轻声道。

    是夜。

    高露服了药,正在榻上休息,秋菊在一旁伺候着。

    “喵”“喵”窗外传来几声猫叫。

    “秋菊,我想吃酒糟圆子。”高露腼腆一笑。

    秋菊看了自家小姐一眼,默默出了房间。

    高露撑起身子,走到窗边,“师弟毫无长进,这么多年还是只会学猫叫。”

    窗外显出一挺拔身影,“师姐身体怎样了?”

    “不碍事,只是旧疾。”

    窗外沉默了一阵,“明日小弟出使北魏,这一段时日,师姐注意休息,别太操劳。”

    高露轻声道:“有春兰秋菊在,师弟放心吧。”

    窗外清咳一声,“小弟与那个,柳贞,只是泛泛之交,太和殿上所言事出有。。。。。。”

    高露出声打断,“师姐明白。师弟此行,恐非坦途,一路小,咳咳。”屋内传出一阵咳声。

    王智赶忙道:“晓得了,师姐早些休息,千万保重,小弟退下了。”

    高露缓过气来,知王智已然离开,反身回到榻上。

    灯烛摇曳,高露面上阴晴不定,晦暗不明。

    翌日,京城西门。

    外交无小事,进可使两国和睦,退可致边境冲突,非同小可,理当慎重。燕帝此次任命正副两使皆是朝堂新人,行程看似也很匆忙,以王智见,此行要么是燕帝蛮不在乎,要么是谋划已久。待到王智见了出使队伍,更见证了自己的看法。除了李太白和王智两个新丁,随行官员俱是礼部老中青三代精英,护行官兵乃是禁军骁骑营精锐,其它诸如车辇回礼后勤诸般事宜早已准备妥当。换句话说,万事俱备,只欠两人。

    王智与众官员打了招呼,不见李太白人影,便叫来礼部仪制司主事王全,得知李太白人已到了,但身体不适,正在车上休息,一切事宜俱由王智定夺。

    不适?又喝多了吧?摊上这么一个撒手掌柜,王智也是没辙。

    “王副使,吉时已到。”

    王智看了看李太白车辇,“出发吧。”使团一行人就此踏上北上之路。身在马背,王智回头南望,瑟瑟秋风中,城门巍然耸立。

    眼见使团队伍渐行渐远,玉手落下帘布,拿起一沓账簿,递出窗外。窗外有人接过,策马向前飞奔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