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之主
繁体版

第五十章 大燕之主

    “好,替朕谢过魏王。”燕帝难得开口,却惹得在座众人犯疑。

    之前两位使节送上贺礼,燕帝全无表示;到了北魏这儿,燕帝居然特意回谢。燕帝这是什么意思?要知近年来,相比于大燕与西蜀、南晋间的相安无事,大燕与北魏边境时有争端,只是双方多有克制;尤其近两三年,两国更是重兵于北部边境屯田。今日燕帝这番姿态,是无心之举还是有意为之?其中是否另有深意?一时间在座众人心思各异。

    王智倒看得简单,什么蜀锦蜀绣珊瑚珍珠,在后世都不是什么稀罕玩意,哪有北魏的人参鹿茸熊掌貂皮珍贵,尽是珍稀药材、国家保护动物(国保?老子滚滚打得就是国保)。再者说,别看燕帝年过六十,保养得当,身形矫健,没准男性雄风不减当年;大燕和草原各族交往不深,类似胡姬这类洋马得之不易,男人嘛,懂的都懂。

    狗屁胡姬!王智猛然醒悟。老子没尝过洋荤,还没见过洋马?真以为农业论坛和91大陆上不去?再者,华清阁地处江南,万里迢迢收个胡女作弟子,难道构建一带一路,先从江湖门派收徒做起?越是骗人,越要走心;不走心,便只能像后世传销那般走肾了。先不管走心走肾,这所谓胡姬,定是那名为舞女、实为刺客的华清阁高徒了。

    使节也都落座,人便齐了。燕帝身侧太监总管眼神示意,便有无数侍从开始上菜。王智满心期待,皇帝寿宴,规格应与钓鱼台国宾馆国宴级别相当,后世自己八辈子也混不上。等到侍从穿花蝴蝶般上菜完毕,王智一见,海参焖牛柳、蜂蜜烤全羊、水晶桂花鱼、玲珑狮子头、水煮菜心、佛手豆腐、鸡丝黄瓜、千层果糕,加一个佛跳墙,四荤四素八菜一汤,配上雍州汾酒,还真是妥妥的国宴标准。

    “等了小半天,都饿了吧,动筷。”燕帝微笑道,先夹起一片果糕放入口中。怪不得燕帝人称贤君,想人民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这才是人民群众的好领导好干部,王智给您比心点赞。一大早沐浴更衣,饭不敢吃水不敢喝,就怕候召时上厕所,王智是真饿了,也未顾及钱相在旁,夹起一大块烤羊肉塞入口中。

    我去!都特么凉透了,口中全是膻味!

    王智皱着眉,见钱相孙山二人慢条斯理各自夹起一块果糕吃。尼玛!京城套路深似海,从此节操是路人。王智好不容易咽下羊肉,吸取教训,挨个菜试尝了一遍。

    怪不得众人先夹果糕,除了汤,也就甜点尚有些热气。抬头一看,燕帝居然吃得好似津津有味,王智感叹这才是皇家风范帝王气概,先天下之饿而饿,后天下之吃而吃!甭管菜有多凉胃有多伤,毕竟是国宴,吃得是身份享得是地位,自然无人对菜品挑三拣四,想吃的好?散席后回自家吃去。

    正当王智闷头与狮子头斗智斗勇时,南晋八王爷司马川起身向燕帝施礼,众人手下一停,就听司马川道:“启禀陛下,外臣远在南晋便听闻大燕诗仙之名,惜无缘得见,引以为憾。值此盛世良辰美酒佳肴,外臣斗胆,何不邀其行诗舞剑助兴?”

    王智听了,转头看了司马川一眼,头向后一仰,双目一闭:世上有万般作死法,司马老兄您选择了最彻底的那种。李太白何等人物?你居然视其为幸臣。你之所以现在脑袋还连在身子上,应该感谢天,感谢地,感谢晋王,感谢燕帝,感谢你妈,嫁了个好人家。

    燕帝听了,瞟了李相那桌一眼,不为所动。

    倒是李太白长身而起,冷声道:“草民拒绝!”

    李相一把没拉住,赶忙起身躬腰行礼:“犬子无礼,冲撞了陛下和使节,望陛下看在犬子年幼,从轻发落。”

    “哈哈”,燕帝爽朗一笑,转头向着司马川,“既称诗仙,俗世之人怕是勉强不得,让贵使扫兴了。”

    司马川方才瞥了王智一眼,见其模样表情,也知自己闯了祸,如今这般更好,否则真让剑仙惦记一辈子,不说如鲠在喉,也是寝食难安。赶紧打个哈哈,“是外臣孟浪了,还请陛下恕罪。”坐回椅上,以手抚额。

    燕帝转回头,“李相多虑了。我大燕才俊当有傲骨,人无傲,无以立规矩;人无骨,无以成方圆。若是朝堂人人噤声,民间必定怨声沸腾。则朝堂何用?官员何用?”随即面向众人,“今日之进士,明日之栋梁。朕要你们记住,身为大燕之官,当平不平之事,罚当罚之人,既为朕发声,更为民请命!”

    众人起身,“谨遵陛下旨意!”

    之前殿试惊鸿一瞥,今日王智才算是与大燕之主正经打了个照面。至少以王智浅薄眼光看,燕帝一言一行,与《资治通鉴》中描述太宗所差无多;再看其子女,不骄不横,行为也堪称典范,性格各异更证其个性化教育之成功,确担得上贤君之名。燕帝如今刚过六十,在古代是长寿帝王,在后世各国总统中尚是壮年,假设其七十岁平稳退休过渡,以安、平、静三王之资,大燕黎民至少还有数十年安乐可享。若是华清阁行刺成功,从而引发大燕内乱,不止断送了大燕百姓的安稳生活,更从根本上毁去四国短期内一统之可能,除了让南晋西蜀昏主得以安心当道、继续压榨二国百姓外,几无人得利,可谓损万民以利二人。鼠目寸光若斯,何以为正道领袖?百姓不宁,江湖不兴,武林中人也要吃喝拉撒,君不见治世武当峨眉香火鼎盛财源广进、乱世人丁凋零风餐露宿?除少林属体制内公务员、旱涝保收外,哪门哪派又能得以幸免?王智脑海中不由忆起穿越伊始建安武家大爷之语:世间千遭变,人心唯求安;大义存心间,首尾莫两端。终于暗暗下了决心:若真到了紧要关头,王智会尽自己所能,保燕帝安全。

    这厢王智刚下了决心,那厢便见一位小黄门一路小跑到了太监总管身旁低语。总管听了,趋步至燕帝身旁,告于燕帝。

    王智凝神细瞧,殿外远远跪着一人,只看衣着服饰,应是大燕官员无疑。

    燕帝听完禀告,冷哼一声,朗声道:“镇东将军何在?”

    一人长身而起,一身甲胄,拱手行礼,正是李家军方代表之一、当今皇后亲侄李辰风,“末将听令。”

    “铜舟胡同走水,火势甚大,朕命你率一千禁军前去处理,若有伺机闹事者,许你临断之权。”

    “末将得令!”李辰风后退至殿门,转身大步迈出。

    “镇北将军何在?”

    “末将听令。”

    “京东集市有人滋事,朕命你率五百禁军缉拿滋事者,若有违抗,格杀勿论!”

    “末将得令!”

    两位将军领命出了殿门,在座的心中各有心思。

    燕帝哼了一声,“一群无能宵小罢了,不要坏了兴致。”饶有兴致地看向北魏使节,“久闻贵团胡姬舞艺天下无双。。。。。。”眼见对方出手调走了己方两名六品将军,燕帝居然还主动挑起事端,帝王心性果然非同一般。当然,即便如此,殿内除了李太白和自己,尚有几位五品将军,即便李太白不出手,拦下刺客也不成问题。

    范稠见了方才一幕,原本心生疑虑,一听燕帝所言,赶忙起身,“陛下既然问道,那草民献丑了,只是还需总管大人配合才好。”

    燕帝示意,老太监便走到范稠身旁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