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之主
繁体版

第四十五章 殿试二阶

    临阵磨枪,不如韭菜四两。

    这便是王智这几日读《夜史》之心得体会。回想起来,自己能记得赵无极当日所讲,完全是因为小庄那段话后世够响,而不是自己过耳不忘一目十行。面对满纸“臣玉以为”,王智脑瓜子都爆浆,甚至生了询问三哥唐门有无增强记忆蓝色小药丸的念头,索性书也不读了,天天吃斋拜佛,令高露三女直呼此子颇有慧根。

    又过数日。

    一大早,喝了一碗师姐昨日亲炖的羊汤,王智首次踏入大燕皇城。

    面对气势恢宏的宫殿,感觉就像回到后世故宫,一草一木、一亭一曲,皆是故事。

    殿试第二阶段于宫中举行,戒严更甚,好在参与考生无多,倒也一切顺当。按序入了崇文殿,面对周边两排威风凛凛禁军侍卫,除了皇家几子与李太白神情倨傲,其余考生战战兢兢亦步亦趋,唯独王智左顾右盼,心中甚爽:后世故宫殿门紧锁禁止进入,殿内装饰皆不得见,令老师与自己留下颇多遗憾。今儿个有机会亲眼得见,也算是以慰前生。啧啧,王智越看越是欣喜,这才是大师风范,这才是匠人精神,色彩鲜明雕工精湛,远非后世鞠躬匠人可比,只恨手中没有oppo照亮这儿的美。

    许是面上喜笑颜开有些放肆,一无须老者移至身旁,轻咳一声,王智方才收敛。考生依序落座,每排六人,间隔丈余,共计十一排;殿主位摆着一套金雕红木桌椅、一幅绿水青山屏风,与第一排考生间隔数丈,王智估计那便是所谓龙椅,只是座上无人,也不知今日能否有幸得见龙颜。

    等不多时,方才那无须老者自殿后走出,手持字幅,徐徐展开,示于考生;笔锋刚柔并济,力透画纸,简简单单五个字:“民以食为天!”

    若非时间地点皆不合时宜,王智不禁欲抚掌道三声,好!好!好!!!燕帝果然是燕帝,先前一段“相濡以沫”,已经将考生折磨得死去活来,中榜者各显神通,或抄或借,一时间京城洛阳纸贵,更有人揣摩圣意是借机推书,纷纷押题于《夜史》各章各节。谁想燕帝好一手龙飞凤舞回马枪,取一俗语为题,让一众考生徒劳无功。好在这俗语流传甚广、意甚明了,两个时辰足够写就一篇述论。一众考生纷纷磨墨提笔,只李太白、杜子美、王智等寥寥数人一动不动。

    仙圣二位不动,王智不甚明了,自己为何不动,王智很清楚:一是自己上一篇文早有赵四哥耳提面命,文骨已成,自己所作的,无非是破题丰羽;二是以上次题目来看,燕帝早有一统之志,虑其年岁,可谓只争朝夕。国力蒸蒸日上、胸怀天下的一代霸主,会否关心平民百姓的衣食住行?那是自然,可此关心,非彼关心:君王所忧心者,在于农民是否务农保障粮食安全、行商是否赋税保障国库收入等等等等,也就是所谓政策大方向、发展大格局,只要能保障治下绝大多数民众正常生产生活,那便合格。至于每家每户每顿吃肉还是吃糠,从未在君王所虑之内。统治阶级一切作为皆是为了延续其统治,古今中外莫不如是,所谓贤明,不过是政策更符合民生、更利于管理罢了。若无文景两代之治,汉武焉得东讨西伐成就威名?若无太宗贞观之世,盛唐焉得繁花似锦八方来拜?且莫以为汉文唐宗真的爱民如子。人生如戏,全靠演技,不论休养生息,亦或治国调理,只为子孙世代无穷尽矣。

    王智仰面四十五度,正迷茫得泪流满面之际,屏风后走出一人,身披金缕蟒龙袍,足踏鎏金北斗靴,踱步而出。

    王智定睛一瞧,那人身型挺拔,相貌仅有三分俊朗,却绝对不丑,鬓角见白,额头见纹,可知过了天命之年;步伐沉稳,脚步声却轻;目光深邃,王智无意中对了一眼,顿觉浑身一震,不由低头俯身:道明老师?不对!王智再不敢抬头,只是眼珠上翻,偷瞟几眼龙椅上端坐之人。

    细看之下,燕帝与道明老师相貌差异甚远,若说有甚相似,许是方才身上散发的睥睨天下、万物刍狗之气质气场,令人难以直视。王智不由赞叹:影帝影帝,电影皇帝,称帝的,果非常人,几能媲美大燕开国之君、在位四十年燕帝气概!但不管是三金,还是奥斯卡,都不是王智当前惦记的瓜。燕帝这“民以食为天”,究竟作何解?王智斜眼偷瞟,李杜两位大佬已经健笔如飞,监考已燃起第二炷香,满堂之内,只余自己只字未动!

    王智这下是真急了,孙山那孙子的七舅老爷还惦记着自己呢,要是交了白卷,那老头不得借题发挥上奏削自己功名?若是没了功名,上对不起君上高堂,下对不起师姐羊汤,日后如何面对建安老乡?王智不自觉一抬头,正见到燕帝左手捻起桌上圆形糕点,一口吞了下去。

    我去!王智顿时眼睛一瞪!民以食为天,君又若何?破题了!王智激动万分,正要研墨起笔,心下一动,满腔热火顿时化作漫天冰雪。眼下只余一个多时辰,以王智目前的骈文水平,少了赵无极助力,无论如何写不出一篇工整论述。若不是身处宫中,王智怕是急得要跳脚,好不容易解了迷破了题,却无用武之地,王智无能狂怒,挠得头皮沙沙作响,眼角一斜,瞄到了青山绿水屏风,不由眼前一亮,有了!

    燕帝半倚在龙椅上休息。今日早朝,南晋使节又站出来歌功颂德,听得着实有些厌倦,赶忙散了朝来崇文殿寻个清静,顺带见见这些天子门生:这一个个看过去,卖相倒是凑合,就是过于拘谨了;李家这小子可以,后面那个忠厚青年也不错;待看到王智,燕帝一呆:只见王智端坐,左臂平放桌面,右手五指并拢成刀,以肘支桌笔直上立,一脸的跃跃欲试,不由眉头一皱,冲无须老者摆摆手。

    无须老者赶忙躬身上前,恭敬道:“陛下可有旨意?”

    燕帝指了指王智,“那是何人?”

    老者顺着燕帝指的方向看去,“建安王智。”

    燕帝一脸恍然地点了点头,“问问他有何事,若不过分便应下吧。”

    老者躬腰道:“老奴遵旨。”移步到了王智身旁,“汝可有事?”

    王智方才便见燕帝与老者耳语,见老者真的过来了,无比兴奋:“太。。。。。。总管大人,晚生想借竹纸一张,黑炭一块。”

    无须老者一愣,想了想,“稍等。”转身冲燕帝一点头,便出了殿门。

    不多时,老者回来了,手中多了些物件,交于王智,王智赶忙道谢。

    老者也不言语,去寻燕帝禀告。

    此刻王智心中大石可算落了地,虽然只剩一个时辰了,紧张了些,但事已至此,王智也无暇多想,成败在此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