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之主
繁体版

第四十三章 殿试开始

    逃婚?王智又看了眼司马川。你丫眼见着三十而立,居然还特么是未婚单身男青年?这可不是后世北上广,三十刚买房;独身无子嗣,不孝第一档,更何况你丫还是皇室,你逃个屁的,等等!王智一把攥住茶杯,直盯着司马川,目光凌厉如刀。

    司马川视若不见,面上浮起淡淡微笑,好似看到有趣之事。笑着笑着,司马川脸色变了,从王智眼中,读到了一些东西,他发现自己错了,面前的王智,早不是南晋的王智,心中突然生了这般念头:今日不该孤身出门,若当真激怒了面前这个弱冠少年,自己那点防身手段,怕是不入人法眼,即便南晋王爷这身份,也难护身。

    心思电转,司马川叹了口气,“小王自知放浪成性,兼心有所属,然王兄之命难违,只得留下书信、随团出了南晋。”

    王智心知司马川所言必是半真半假,南晋皇室意与大燕联姻一事,赵雨书信只字未提,以赵雨性子,若是南晋朝堂有所提及,必然大书一番本宫贤良淑德恭谦俭让理当凤仪天下之类刺激自己,想必此事在南晋皇室内也未有定论。

    可要说这位南晋的皇室擎顶柱、朝堂玉金梁不远万里只为逃这八字没一撇的婚约,王智自然不信,正要开口,张凉敲门道:“少爷,有一自称柳如烟的女子求访。”

    王智听得司马川轻轻吐了口气,“请其上来吧。”

    片刻,一婀娜女子娉娉而来,先冲司马川点了头,向着王智依依施了福礼,“民女柳如烟拜见王公子,教中明示,公子若有差遣,在所不辞。”语气异常恭敬。

    我说您二位也是老相好了,来之前能不能先对对台词?

    “柳小姐免礼。”柳如烟这才起身,缓缓行到司马川身后。

    王智心道:保镖来了我也不怕你,你是正经王爷,我是冒牌侯爷,乌龟别笑王,呸!端起茶杯,“王爷,客套话就此打住,今日寻在下究竟所为何事?”

    司马川甩头,秀发尽飘柔,潇洒一笑:“小王多年来知己难遇,唯独与君一见如故,总想着二人结伴谈古论今畅游江湖。如今身在大燕,又怎能错过良机?”

    王智听完,浑身一哆嗦,联想到南晋民风一无是处,“此处无外人,王爷大可明言。”

    司马川身子前倾,十指交叉于面前,“小王想与侯爷缔结盟约。”

    王智眉头皱起,“王爷之言,草民不懂。”

    司马川微微一笑,“不懂也无妨。”

    王智想了想,端起茶杯,“成交。”

    “哈哈,”司马川长身而起,“不愧是小王相中之人,爽快!小王尚有事在身,待琐事了结,再与君畅饮。”转身便走,柳如烟轻施一礼,紧跟前后。

    掀开窗,眼见二人背影渐行渐远,王智眉头紧锁,啰里啰嗦见了面,糊里糊涂结了盟,也不算全无所得,至少其透露了几点情报:一是司马川或遇到了白莲教摆不平的江湖麻烦,急寻道上帮手;二是赵雨南晋之行涉及到两国邦交,绝非坦途;三是白莲教莫名示好进一步证实了先前女刺客身份。

    “司马川来干什么?”

    听得是三哥,王智懒得回头,“结盟。”

    “你同意了?”

    “恩。”

    唐三摸了摸下巴,“这老小子有点意思。”

    王智抻了个懒筋,“今儿可算是从赵老先生手下逃脱了,小弟要好好补补身子,睡个长觉,三哥一起不?”

    唐三一撇嘴,转身走了。

    该来的总会来,想躲也躲不开。

    终于到了殿试的日子。

    一大早,王智沐浴更衣焚香一条龙,甭管是观音佛祖还是上帝耶稣,能拜的全拜上。拜完,王智与张凉出了门。

    大燕殿试,即大燕最高一级科举考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参考举人集于太学府,辰时入场,酉时交卷,共计六个时辰,期间不许离堂,饮食自理,马桶自备,考场氛围可想而知,故大多考生于前一日以药通肠,少饮少食,以防不时之需。因考题由燕帝当日拟出,且燕帝历届出题五花八门天马行空,几无提前预备作弊可能,故入场验身不似王智熟知那般有辱斯文,反倒近似于现代高考。王智知晓此节,对比前世几朝“汗嗅与夜香齐飞,残羹共溺矢一色”,顿时对燕帝大加赞赏,称之“千古一帝”。

    第一阶段中者六十人,外加皇室考生,择日于乾清宫进行第二阶段考试,由燕帝当场出题,限时两个时辰,由燕帝亲自批阅,最后取皇室考生一名,称一甲状元;取钱、孙、李三姓考生三名,称二甲状元、二甲榜眼、二甲探花;取其余考生三名,称三甲状元、三甲榜眼、三甲探花;未中者,称进士。

    王智初闻时,深觉其不公,远不如后世高考,待细细想之,却另有一番滋味,只是多思无益,王智的目标,自然不是什么状元榜眼,人贵有自知,三甲进士足以光宗耀祖。

    太学府前,人头攒动,秩序井然,只闻轻声低语:依大燕律,敢扰乱殿试者,轻则流放,重则抄家,可见大燕对科举之看重。在场学子大多是各地翘楚、人中龙凤,既有心高气傲者,也有孤僻离群者,更有左右逢源者,若是让赵四先生见此,必然疾呼圣人之道、痛斥育人之失,但以王智的人生经历来看,学霸各有不同,学渣都是相似的。验身也很顺利,王智除了笔墨再无所携,肚子空空如也,早答早心安,早交早备战,也不用备战了,王智宁死不参考下一届了。

    要说王智毫无准备也不尽客观。常言道知子莫若父,按相对论讲,子亦知父,自己请出题专家亲儿子出山作私教画重点,怎么也能押中一星半点吧?铁一般事实证明,知子莫若父,知父莫若三姨母!儿子?他知个屁!赵四先生心心念念的孔曰孟曰老子曰,一个都没约。

    “泉涸,鱼相处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

    看完题目,王智一愣,扫了四周一眼,迷茫者不在少数。

    燕帝这老头有点意思,王智心道,这世界线里有老孔老孟老子,事业成就也与前世相近,唯独少了小庄,自然也就没了《庄子》。事实证明,哲学家不止现代不吃香,古代也一样,纵使牛逼如小庄。

    题目取自《夜史》卷四十列传第五十八文祥传最后一段——此书为前任大一统王朝夜朝史书,数年前方由本朝翰林学士宋玉主持编纂,据传燕帝参与了修订,最后成书,博学如赵四先生,若非身份尊贵,怕也不能细读。

    撇开了儒家一众经典,燕帝取此做题,还有意无意截取片段,是为何解?堂堂封建帝王,不惜以殿试考题普及推广唯物主义辩证价值观?王智由衷为燕帝点赞。将心比心,燕帝本意绝非是想掀起马先生红色浪潮,且不说民智未开,世间只见给他人下绊,不见给自个挖坑,皇帝领导农民闹革命?笑话!

    脑中闪过抑扬顿挫书声朗朗:“惜哉!身死国灭,谓忠乎?昔有言,泉涸,鱼相处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玉窃以为,忠治世之君,固所愿也;身逢乱世,择奉明主,定天下而安万民,是谓大善矣。”王智眼神一亮。

    好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