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之主
繁体版

第十八章 京华楼上

    孙山面露为难之色。

    你老子可是当朝宰相,相当于后世总理,安排个把人上清华,应该不难吧。

    “王兄有所不知,”孙山一拱手,“圣上登基以来,每次殿试所有试卷必一一把关,钦点排行,家父纵使有意相助,也是力所不及。”

    我去,这大燕皇帝居然如此热衷于批改试卷、搞年级大榜,难不成上辈子是教导主任?这下轮到王智头痛了,真实的王智考中举人之事已无从考证,虚假的王智究竟该如何应对殿试?谁得状元不可怕,谁交白卷谁尴尬。

    孙山见王智眉头拧成川字,赶忙劝慰:“无妨,几日后静王赵省于京华楼举办诗会,以王兄大才,必能一鸣惊人,上达圣听。”

    鸣惊人?哥连一炮而红都没体验过!赶走孙山,王智思索应对之策。算了,大不了去背诗,唐诗三百卷,卷卷使爷鸣。但凡诗会,必有诗令;如今二月过半,昨日飞雪漫天,以文人骚客之秉性,无非是梅啊雪啊这类字令,既应景又好写;既然如此,何必与其客气,看老子毁天灭地,王智斗酒诗百篇!

    诗会之日,天公作美,飘飘洒洒,轻雪飞扬。王智跟在孙山身后,豪气顿生。之前几日,王智反锁于客栈中,搜罗记忆中的名诗绝句,什么“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什么“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什么“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背得是滚瓜烂熟,诵得是情真意切。所谓手里有粮,心中不慌,如今王智胸有成竹,方有心留意大燕之京城。

    此城规划与建安一脉相承,怕是出自同一位强迫症大师之手,而繁华程度远胜之;号称中原第一城,人口二十万户;商铺民居时有多层,在如今土木建筑时代,实乃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得见京华楼,更是叹为观止。

    京华楼,号称京城第一楼,高四层,除顶层外,每层高约九尺,可容百人;外观呈椭圆,墙面灰白,窗饰朴素;待入了内,才知其中精巧:内设中庭,有亭台水榭、假山怪石,青松紫牡点缀其中;楼顶为琉璃瓦制成,日照之下,映得中庭流光溢彩,宛如仙境;朱窗玉栏,配以藤萝翠竹,精致文雅;琴声轻欢,余音绕梁,似是迎客。

    王智跟着孙山径直上了二楼,入了一名曰金菊苑的雅间。只见二楼其它间,或名吊兰,或名腊梅,俱是花名;双层屏风作为隔断,可闻其声,不见其人;内侧屏风绘有数簇菊花,王智虽不识货,也知不是一般手笔;视野开阔,凭栏而立,上可见中庭琉璃顶,下可见低处景观,平可见中庭对面之人。

    “老孙,可知这京华楼当家是谁?”王智低声问道。

    孙山轻声说道:“京城吴家”,右手食指却隐蔽地指了指天。

    我去!原来是央企!怪不得装修如此大气奢华。

    “为何不上三楼?视野岂不更好?”王智又问。

    “三楼又名龙凤楼,只得大燕皇室中人方得入内;二楼名豹雀楼,钱、李、孙三姓人可入;一楼名禽兽楼,周吴郑王四姓之人及举人、进士出身可入;至于布衣,若非引荐,不得入内。”孙山低声答道。

    恩,不错,名字起的好,又龙又凤又雀又豹又禽又兽的,反正都不是人。

    两人到得早,此刻楼内只有数人。孙山偷偷指给王智,这个是李家某某某,身在何职,那个是吴家某某某,官居何位。王智随耳一听,都不是什么重要人物,能对上号就行。约莫过了半炷香,来客多了起来,大多是一楼宾客,身后都跟着一些布衣,想来是招揽的寒门学子。

    又过了约半炷香,二楼宾客开始陆续入席,贵为孙山,也要起身拱手示意,王智只是立在身后,充当侍卫。你说你带我来这么早干吗?要吃没吃,要喝没喝,一没艳舞,二没自摸,心里老大不乐意,一直斜眼瞟孙山。

    孙山才顾不得王智,自己在家度日如年,老爹一天三顿骂,隔日两顿打,日子没法过了,别说拱个手施个礼,就是磕个头,只要能出门,孙山都不带犹豫的。

    这时楼外突然喧嚣起来,引得众人注目。“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太白、太白、太白、太白”喧闹声中,两人步入楼中。当先之人一袭白衣,举止潇洒,身形风流,大步迈入。另一人一身布衣,举止严谨,身型沉稳,跟在身后。

    王智一呆,随即转头问道:“老孙,此乃何人?”

    孙山一愣,“王兄不曾听闻大燕诗仙李太白?”

    听过,老子太特么听过了;不止听过,还特么背过;不止背过,还特么背吐了!满以为自己手持98K,应付舞刀弄棒,应是绰绰有余,谁想对面飞来一架F22,这都不是一个数量级!!

    “身后应是其未来姊夫杜子美,其名不彰,但李太白待其如兄弟,想来绝非凡品。”

    好嘛,身后还跟着歼20,这是带着新号刷声望来了。

    李太白领着杜子美上了二楼牡丹亭,牡丹亭恰与金菊苑隔庭相望;孙山拱手示意,王智依葫芦画瓢;却不想李太白陡然站定,“对面何人?”

    孙山微微一笑,“孙山见过诗仙。”

    李太白视若罔闻,目光如刀,声如利箭,“汝是何人?”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孙山对李太白无理之处并不在意,且不提此人一向心高气傲罔顾礼法,单凭自己“调戏”其最疼的小妹,此刻没有一剑砍了自己,已是给了孙家李家甚至大燕皇室好大的面子。

    众人先前只见孙山背后站着一人,一身布衣,想是近日招揽的学子罢了,也未见其有甚惊人之举;不想一向目高于顶的李太白居然对其青眼有加,一时间楼内众人目光皆汇集于王智身上。

    那厢王智眼中李太白霎时化身绝世好剑,冰冷杀气穿越中庭,一股大力有如实质四向八方扑面而来,周身一紧竟是一时不能呼吸!这一手,真tm漂亮!借众人之势,行威压之实,三绝谪仙李太白,落叶飞花皆杀人!

    孙山发觉王智异常,正欲接话,只见王智突然腰杆一挺,“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京华,满城尽带黄金甲。在下建安王智。”

    此诗一出,满楼一片死寂。

    我花开后百花杀,满城尽带黄金甲,你这小子想干啥?

    众人皆倒吸一口凉气,倒是李太白目中露出欣赏之色,“好!”,拉着杜子美坐下。

    孙山心急如焚,正想着如何回旋,却见王智颓然坐倒,额头见汗,心中一惊,强做镇定,“老王你咋了?”

    王智勉力挺直身躯,“李太白出手凌厉,吾不能敌。”

    孙山心下骇然。

    须知高手之间交锋,可应天时,可假地利,可借人和,所谓上兵伐谋,下兵攻城,武学亦是如此。方才李太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占了天时;仙人指路,借众人之势,占了人和;若是应对不当,必生心魔,后患无穷;自己无奈之下,借京华金菊之名,诵杀伐之诗,以诗意破困局,占了地利;此番算是将将打了平手,至于诗句或引发后续,王智已是无暇顾及。

    此刻楼内众人各有所思,一时间落针可闻,却从楼外传来一阵大笑。“哈哈哈,好!好!好!好一句冲天香阵透京华,满楼尽带黄金甲!凭此一句,京华楼蓬荜生辉,大燕诗坛也必有你王智一席之地。”一人身穿蟒袍,双手鼓掌,步入京华楼。

    众人赶忙起身,“静王殿下!”

    静王赵省双手齐摆,“此地没有什么静王,只有位诗词爱好者,大家都落座。”

    众人未动,直待赵省上了三楼坐下,才各自入席。

    孙山松了口气:静王倒是妙人,只改一字,诗中杀气顿时无影无踪,尽是风花雪月;想来静王也不欲节外生枝,毕竟是诗会主办,此间就此盖棺定论,不失为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