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纬30度案
繁体版

第6章:鬼书

    2015年6月14日,星期日。

    星期日是收藏爱好者的节日。由于过去单休的历史,很多城市最大,最热闹的收藏品交易市场仍然在周日。我也喜欢收藏,但我不算收藏中人,因为我的收藏是由我写作的喜好决定的——爱读书和爱写书,使我喜欢收藏书。天知道,书刊收藏在所有收藏门类中,是价值最低的,我偏偏就选中了这个。

    我的父亲是个铁路职工,在我十二三岁的时候,节假日我都要去他那里住。同宿舍里,住着他的同事和同事的儿子,那小子比我小一岁,我们顺理成章地成为朋友。星期日,我们分别找自己的父亲要钱上街去玩,在收藏品市场上,我买我喜欢的书,他买他喜欢的铜钱和纸币。到现在30年过去,我们依然是朋友,我出了7本书,却依然贫困,而他“穷得只剩下钱”了。

    还有一个例子,我记得很清楚,我在1995年第一次到BJ,在BJ潘家园旧书市场上,每逢周日下午会甩卖,20年前是一元钱一本,现在还是一元一本,20多年过去,书没有增值多少,但收藏钱币却增值达万倍,连房子都涨了十多倍。有句俗话说,从小看到老,我们的命运,在30年前就已经确定。

    星期天的热闹,没事时我是必须要去凑的。虽然现在真东西已经越来越少,越来越难买到,到市场转一圈,更像履行一个仪式,这是很多收藏爱好者的情结或宿命。我转了一圈,果然什么也没买,天太热,最后去了老盛的古董店里。老盛是河南人,比较好客,对人热情,喜欢交朋友,还喜欢看书。一来二去,我们就熟识了。很多没开店的藏友喜欢去他那里喝茶吹牛,也有把东西放在他店里寄卖的,我就有几书本放在他这里。

    我走进老盛店里时,他正在清理茶台,显然刚有一批客人离开。一看到我,忙招呼我坐下,顺手就摸出一包铁观音,撕开包装,倒进茶壶,又顺手按下了烧水键。我坐下来,说:“你请我喝茶,中午我请你喝酒。”

    “你来我这哪能让你请,我请!”老盛豪气地说。

    我问:“刚才都谁来了?”

    老盛说:“还是那几个,原来说好中午在一起喝酒的,可是一听说老谢那里出了一批东西,呼啦一下全走了。”

    “啥东西?”我问。

    老盛摇摇头,说:“不知道,我从来不凑这种热闹。收藏这东西,靠的是个‘缘’字,该是你的,不请自来;不该是你的,求之不得。”

    我喜欢听老盛说话,喜欢掉书袋,就顺着他说:“你这屋里的东西,就是个缘来缘去的过程吧。”

    老盛看了看他架子上的古董,颇有些动情地说:“这古董啊,因为跟人接触时间长了,会懂人话的。你说历史上那么多东西,能存下来的,肯定都是有灵性的。我说了你不信,我这里面的东西,都是有生命的,我经常听到他们说话。”

    刚开始,我以为他是在开玩笑,就说:“你是要梦里跟他们交流吧。”

    “是真的。”老盛认真地说,“古董真的会说话。”

    老盛的话听得我心里一阵阵发毛,我问:“你都听他们说什么了?”

    老盛正要说话,这时,有两个人前后走进店里,一看就不是我们收藏圈子里的人。前面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年轻女子,个子很高,应该在170厘米左右,梳着一条漆黑的长辫子,穿着一件新式的淡绿色的旗袍,白胳膊白腿都刺眼地露在外面。瓜子脸,脸上化着精妆,仿佛一个古典女子,长得非常漂亮,走在街上绝对是回头率百分百的那种女人。

    她后面跟着一个五、六十岁的男人,满脸肥肉,走起路来,肉都在脸上抖动。他戴一顶灰白礼帽,上衣是一件短袖花衬衫,白色裤子,白色皮鞋,衣着考究,很有气势,一看就是个有钱人。两个人在店里转了一圈,男人对女人说:“这家店还能看看,大多是老货。”听他的口音,应该是江浙一带的人。

    老盛听到有人夸自己,也很开心,马上接话说:“老板过奖了,先过来喝杯茶吧?”

    年轻女子婉拒了,那个胖男人却摇摇晃晃地走过来,坐在茶台边上,我估计他是走累了,想歇会。女子只好也跟过来,正好坐在我旁边,一股香水味顿时把我包裹住。我悄悄往里面挪动了一下,这时,我看到她裸露在外的后脖颈上,有一道疤痕露出来,那道疤痕应该不短,一直延伸到发际中去,淹没在长辫子里面……

    老盛立即冲洗了两个杯子,放到他们面前,给他们倒了两杯茶,边说:“天太热,多喝茶水解解暑。”

    胖男人也不说话,端起茶杯,一口气喝干了,老盛立即又给他倒上。年轻女子问:“老板这里收东西吧?”她的口音是比较标准的普通话,带着一些鼻音,很动听。听口音不是本地人,也听不出是哪里人,但肯定不是江浙人。

    “收。”老盛说。

    年轻女子拿过手机,递到老盛面前,说:“你看看这里面的东西,我们都有,只要价格合适,马上可以给你拿过来。”

    老盛翻看了几页,把手机递还给年轻女子,说:“对不起,这些我不要。”

    “为什么?”年轻女子问。

    老盛摇摇头,说:“美女,你们这样卖东西肯定不行的,古玩行有个行规,就是见货开价,不见货,是没有人愿意谈的。”

    这时,我扫了一眼她拿回来的手机,屏幕上是一张照片,照片里是一个纸箱子,里面放着四五样还沾着泥巴的瓷器。我忍不住说:“你这样卖东西肯定不好卖,就是一个东西,还要拍很多的角度,正身、口、底、胎、款……你这么混在一起拍,别人根本看不清楚。”

    “我们在那边,他们就已经买了两箱了。”年轻女子又说,“就剩下这几箱了,大哥能不能帮忙估个价?这些东西值多少钱?可以便宜给你。”

    老盛摇摇头,那胖男人拍了拍年轻女子的大腿,胖胖的手掌还在上在放了一会才拿走,说:“满儿,我们走吧。”年轻女子还有些不甘心,但还是放弃了,跟那胖男人走了。

    老盛回到茶台前坐下,叹息道:“好好一个姑娘,不正经嫁个人过日子,却去做小三!”如果那胖男人不是临走时拍了拍那女子的大腿,举止轻浮,开始我还当他们是父女呢。说实话,这么年轻漂亮,丝毫不亚于电影明星的女孩子,被一只猪给啃了,我也为她感到可惜。

    “人各有志嘛?”我说,“她手机里有宝贝没有?”

    老盛说:“那男人看起来人模狗样的,没想到却是个盗墓的,那些东西虽然都是出土的,也是大路货,不值钱。就是值钱我也不会要,晦气!”

    我说:“不会吧,那人怎么看都象个老板。”

    老盛白了我一眼,说:“你还不知道吧,现在盗墓的也现代化了,跟开公司一样运作,老板负责投资设备,下面盗墓的都是他员工,那个女的,说不定是出纳或者会计呢。”

    我笑说:“那搞大了还能上市了。”

    我们正在胡吹大气,店里又进来一个人。那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男子,板尺短发,面容清瘦,身材不高,衣着普通,上面还溅着建筑工地上的涂料,背着一个上世纪六十年代流行的那种黄绿色的帆布挎包,一眼就知道是个不懂收藏看热闹的人。所以我和老盛就没有动,连个招呼都没打,仍慢慢地喝茶。

    这时,有几个藏友进来,有一个还抱着两件东西,让老盛帮忙看看。那是两个小瓶子,应该是一对。老盛扫了一眼,沉着脸问:“哪来的?”

    “老谢那的。”那人说,“他新到的货,盛老师你帮助长长眼。”

    “看不懂。”老盛说。

    “看不懂”,在行内来说,基本上就等于是赝品了。不好明说,只能用这句话。那人急了,别人也在旁边起哄起来,看来这是一件有争议的东西。我看第一眼,应该是老货,可老盛的态度使我动摇了,正想也上手再仔细看看,那帮人又拿着东西走了,应该是找别人看去了。

    老盛说:“是那个浙江人的货,原来是老谢拿下了一部分。”

    我问:“这东西不对吗?”

    “东西对,但可惜来路不对。”老盛说,“不是说了嘛,墓里出来的,我看都不想看,更别说上手了——其实啊,真正的精品,他们东西刚出来都被一线大城市的古董商买走了,到这种上门推销的,几乎没有好东西,甚至里面会夹带上一些新货。”

    我想,我幸亏没上手。这时,一直在柜台前看东西的年轻男子说:“老板,把那本书拿来看一下。”

    老盛走过去,拿过了他要的书,我心念一动——那正是我寄卖在老盛店里的书。

    那套书名为《铁冠施食全课》,是十多年前我从BJ潘家园旧书市场淘来的。买的时候,我只知道书是手抄本,是孤本,书名和内容我都看不懂,当时以为是一部道经。里面有很多符,都是手绘的。字抄写得也很漂亮,是行楷,潇洒自如,书法功力绝非一般人所写。纸是白棉纸,很老旧,封皮是后来修订的,还裱上了黄绸,看年代至少是清代的。

    这套书后来就随着我的收藏放到一边。去年老盛开店时,让我们凑些货,我就想起这套书,拿到了他店里。当时很多藏友看到这套书,有说是如何降妖伏魔的经书,有说是超度亡灵的,还有说是放在墓里面的……反正就是一部“鬼书”,没人能搞明白。

    那男子一页页翻了一下,合上书,说:“啥价?”

    遇上买主了?老盛给我使了个眼色,我走过去,问:“你看得懂这本书吗?”

    男子谦虚地说:“我懂一点,但懂得不多,还要回去仔细研究。”

    我说:“我们都不懂,你给我讲讲。”

    他说:“铁冠施食就是俗称的‘放焰口’,是由斋主设置水陆道场,请道士念咒施法,把水、食物等供品化为醍醐甘露,赈济九世父母及各类饿鬼亡魂,使之得到超脱,往生天界,永离苦海。通过法事活动,让神灵认知斋主敬天法祖、报答亲恩的孝心功德,从而保佑生者福寿康宁,吉祥如意,使死者脱离苦海,共涉仙乡,这本书就是讲各种‘放焰口’的方法。”

    我心想,原来果然是超度亡魂的,真是一部鬼书啊。

    他接着说:“铁冠施食在全真道教中有南北两种方法,各有千秋。我刚才翻看此书,发现它在南北流派中又融入了自己的一些道法,是我从所未见的,非常奇妙,这位道长一定极有慧根,所以我想请回去好好研究一下。”

    我心想,看来是碰上内行了,我问他:“你是做什么的?”

    他说:“我在工地上上班。”

    “你怎么又懂这个?”我又问。

    他笑了笑,脸上有些不自然,说:“我、我喜欢看这个……”

    他这么年轻,居然喜欢研究这些偏门的东西,我不知道是应该鼓励,还是应该劝解。这时他又问:“这书啥价?”

    我说:“既然你懂,就送给你吧,我是宝剑赠壮士,货送识家。”我想,即然真是超度亡魂的,不如送他,也算积点阴德。这种书,不懂的,还真不愿意买。

    他认真地打量了我一下,忽然说:“他认真地打量了我一下,忽然说:“你是鲁先生吧,你1972年5月出生,有两个儿子,离过两次婚;你做过十年医生,因为不忍心给患者开大处方,最后选择弃医从文;你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而且很善良,但因为性格孤傲,一直怀才不遇,而且劫难重重……”

    我吓了一跳,他怎么说这么准呢?不但知道我的姓氏,经历,这些也许可以造假,但我的第二次离婚,我深以为耻,除了我父母,连亲朋友好友都不知道,他居然了如指掌,真是神了!

    我苦笑道:“你都说对了。”

    他拿出100元钱,说:“这样吧,我今天身上只带了这些钱,我知道你买回来都不止这个数,你先收下。鲁先生,我姓雷,你就叫我小雷吧,我们还有一段缘法,后会有期!”

    说完,他装起书,左手抱右手,冲老盛和我拱手一礼,飘然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