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AI女主
繁体版

第19章 一片树叶

    儿子4岁5个月。我感觉好累,心累,脑袋累。

    儿子这几天生病了,高烧不退,医生给开了3天的液体。

    最怕给儿子输液时扎针的那一刻,尤其护士第一针扎进去没有回血,没找到血管,用针在肉里拨弄着找血管时,我都赶紧让她拔出来重扎。重新扎一针都比这样用针在肉里探好受。

    儿子扎针很乖,护士一针没找到血管,用针在肉里面拨弄时,儿子疼得下意识地往回抽手也没哭,别人都夸他懂事。

    “没事,没事,小孩子血管细,马上就好。”在我故作轻松的安慰下,第二针终于回了血。

    儿子乖乖地躺在病床上,我先是摸了摸儿子的额头,还是滚烫。然后左手小心摸着他输液的手,右手用食指轻轻抚摸他手腕往上的皮肤。液体滴进去,皮肤开始变凉了。

    照看着儿子的手,又拿出他最喜欢的故事书,开始给他念故事,儿子的注意力就全转到故事上了。儿子在理解力方面确实很省心。就是饭难吃,觉难睡,每天为这些事搞得我很累。管少点吧,不吃饭怕他营养跟不上。觉睡少了怕影响发育,可样样都管,他又不听你的。

    这两天生病发烧,怕他缺水,想多给他喝点儿,他自己不情愿,由着他吧,怕对身体康复不好,只好耐心地一遍又一遍地讲,一遍又一遍地劝,甚至一遍又一遍地哄骗。

    这两天我一直在教他吐痰,天天都能感觉到他嗓子里有东西出不来,堵得他喘不过起来,我听着都觉得快要憋死了,但就是教不会。

    我很疲惫,就想当妈的不兴罢工,如果能,我也不想干了,这活儿太难,天天挂着心,怕磕着碰着,怕冻着又怕热着,而又是防不胜防,不是这儿出毛病就是哪儿又有了不对劲儿。

    给儿子输着液时,爸爸来看儿子,但看到我后说:

    “咦,妮你的脸怎么这么黄,才几天没见……,你得多注意休息才行……”爸爸的话语中透着深深地关切,我眼泪差点就流下来了,硬撑到爸爸离开后终于忍不住了,默默流泪好一会儿。

    儿子输完液后,爸爸给我打电话,最后又说:

    “妮,你得多吃点好的才行,多休息,别太累……”

    那语气分明是在劝,就像我劝儿子吃饭一样:

    “好孩子,再吃点,好孩子,来,吃好饭才能长得高,不生病呀……”

    电话这边的我眼睛一热,泪又流了下来,还不得不装出没事的语调回答:

    “没事儿,吃得不错……”

    我怕爸爸听到我的哭腔又以为我受了多大的委屈。天底下有谁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只有父母。我身为人母,又同时感受着父母给我的爱。我知道我的付出,但对为我付出的父母,有时会有些视而不见,甚至不满足。

    从小到大,很多时候我会对父母有意见,嫌父母对自己不关心,不能如己所愿。

    还有一个时期,我和爸爸有时会闹得很僵。他脾气大,容易发火,我常为他对我突然地发火感到委屈,也不愿意忍耐,有时掉头就走,扔下他自己在那儿。

    后来自己有了孩子,孩子的成长映衬出父母的越来越老,开始觉到他们的不易,也就不再和他们较劲。这样一来,爸爸发火时见我忍着(其实有时背后还是免不了和他赌气,发牢骚,有时还委屈得哭),他反倒不大再冲我发脾气了,在我面前生气时也尽量忍着。

    妈妈呢,相对于爸爸,我心中对她的不满更多,因为她对我的关心更少,不在意我的感受。后来逐渐明白,一是忙,工作占据了她大多数的经历。再就是她性格如此,我妈本性有些孤僻,她把所有的热情都给了工作和同事,对家人只有做事,不愿闲扯。

    妈妈教导孩子,没有前期铺垫,就像旷世武功的简省,只有一招,直达问题实质。儿时不懂妈妈的厉害,现在才明白一招里的修炼,妈妈更适合作导师。

    放松时妈妈不如婆婆温暖,但我如果信了婆婆展示的温暖而没有警醒自己的身份,随时都会有被打脸的风险。打了就打了,记吃不记打的后果。婆婆在我身上做了太多无用功的算计,只有她自己沉浸其中,我渐行渐远。

    记得有一次从姥姥家回来和父母住了几天,妈妈像招待小客人一样地小心,中午她从食堂给我们打来饭菜,还有精粉馒头。第一次吃精粉馒头的我们狼吞虎咽。妈妈满是怜爱地看着我们,一个劲地说:

    “慢点,慢点,别噎着......。她被我们的饭量惊着了,怕我们撑着,又想满足我们的需求。

    我和弟弟都愿意和妈妈上街,因为她在看到烤地瓜摊时,俯下身子问我们要不要吃,而爸爸不会。

    妈妈不像有的妈妈那样手巧,会做出各种新样式的衣服打扮孩子。她曾经为我做过一件短袖衫,那是唯一一件由她亲手缝制的衣服。我记得因为不会做,她一遍遍地拆了做,做了拆,最后终于做成了。

    我很自豪地穿着这件花短袖向小朋友炫耀:

    “这是我妈给我做得,是我妈给我做得。”

    那真的是一件很漂亮的衣服,白色的底子,粉红色的点状小花。我还记得胸前有一个小兜,上面还订了一个银色的表面都是小圆突起的扣子。那件衣服我一直收藏着,直到后来不知什么时候被妈妈打包送了人。

    我还记起暖洋洋的阳光下,我趴在妈妈腿上,妈妈为我掏耳屎……;还有妈妈临上班前匆匆给我们养的鸡拌食的情景……。那时的她是普通而温暖。这些记忆后来逐渐被她的忙碌和疏离所掩盖。

    我又记起妈妈外地培训不在家时,爸爸几乎每个周末都会带我和弟弟去公园,自行车前面大梁上一个,后面座位上一个,爸爸都是先将右腿跨过大梁,左脚支撑,等我在后座坐好后就发动。

    想起在爸爸带我们看完了电影回来的路上作滑稽动作逗得我们哈哈大笑;还有很多很多……

    即便是一直以来对父亲耿耿于怀的,随时随地教育导致的紧张,现在重新回顾,也有了不一样的体味。

    春秋天晴好的早晨,爸爸带着我和弟弟走在湖边,和风拂面,波浪一波波地冲上岸边的沙石,不绝于耳的“哗哗”声渗透进时空,同时响起的还有爸爸的教诲“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些道理,到了今天,才有了切入心扉的感受。

    爸爸给我的终身信念不止这些,还有“人不可有害人之心,但不可无防人之心”的保护意识,统筹安排时间的效率意识。至于“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哪个重的测试,则多了哈哈一笑之后,昨日不再,时光已逝的伤感。

    睡着的儿子动了下,因高烧睡不踏实,身体又扭动了一下,我赶紧轻拍安抚。

    拿儿子对我的指责和我小时对爸妈的埋怨相比较,我不知道我们谁做得可能会更好一些,但从我对父母的记忆来看,我不知长大后的儿子会怎样看我,我也隐约开始有些明白,虽然我一直努力要走出父母的阴影,想要做一个温柔体贴的好妈妈,可生活的磨砺也许已使我变得粗糙与冷漠,就像当年我对父母的记忆。

    而在我极力想要摒弃父母那些为我所不认可的教育方式和理念的同时,受我的性格和能力等其他因素的制约,也在有意识和无意识地带来另外一些的缺憾与不足,这些可能只有在儿子长大后讲给我听时我才能得知。

    但我还是会不断的努力,同时也相信,虽然在目前的条件下,我们暂时还不能给孩子提供一个稳定的,有父母团聚的生活,但儿子在同母亲同时经历的游旅生活中也一样学到了很多,并且正是在这游旅中慢慢长大。

    儿子会因此开始拥有同龄孩子没有的经历,如果他一直努力,长大后的他也许会像父母一样,愿意走出父母的庇护,勇敢地去开拓自己的天地。作为母亲,我会通过向别的成功父母及专家请教学习,并结合儿子的特点来总结改进自己的方式,我会尽量让自己的心从浮躁中安定下来。

    我有一个很美好的愿望,想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一粒快乐的种籽,让孩子能在一个宽松有爱的氛围中快乐成长,并以健康的心态走向社会。前进的路上虽然会有荆棘,虽然会有痛,但却是痛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