臻凤记
繁体版

026、偶遇李平章

    甄享婉站在这个享誉皇都的荷香亭之上,满池的荷花正是开得灿烂。

    据说这是刘琳最喜欢的花。

    而自己如今所站的位置,却是案发的现场。

    当晚,刘琳给李清峰送去了一盏荷香糖糕,勾得李清峰对着荷池来了兴致。

    但是奇就奇在,妻子给他送的甜点,他却邀了爱妾和幼儿一同去赏荷。

    如果放在其他人身上,也就罢了。

    但是他李清峰却不应该犯这个错误。

    这个文章不特别出色,人也长得普通的李侍郎,当年同进士出身进入官场,本来是被派任开广县知县。

    却因为偶然的原因,入了时任内阁大学士刘建新的法眼,赞他少年老成,谨慎守节,把他留在了皇都,在户部给他谋了仓场衙门的文书一职。

    虽然也是个七品小官,但是比起远离皇都的开广县,却离权力中心近了一大截。

    而且这李清峰也没辜负刘建新平生唯一一次的特权指派,不仅本职工作认真,还积极学习。不过半年,机会就来了。时任河税司主簿因故被罢黜,留下了一个多年未理,杂乱无章的烂摊子。

    在其他人都避之不及的时候,李清峰展现了他过人的胆识和非凡的数学思维,自荐代任河税司主簿。之后就开始了他平步青云的人生。

    还娶了刘建新唯一的嫡女刘琳为妻。

    虽然这李清峰官场上的顺遂与刘建新的关系有多大,不得而知。

    毕竟刘建新是刚正不阿的忠臣,而众人所知的,唯一一次对李清峰的政治倾斜,也就是在婚前的那次留任皇都。

    不过作为岳丈大人,他的政治势力覆盖到唯一的女婿李清峰头上那是无可厚非也无法避免的事情。

    而李清峰也算是知恩图报,工作认真负责,并没有给他岳父添堵。

    与刘琳二十八年的婚姻生活,除了初时的子嗣不顺之外,两人是相敬如宾,恩爱如初。

    李清峰对自己这位太太十分尊敬爱护,就算成婚六七年,刘琳没有生育,李清峰都没有纳妾的说法和做法,后来还是刘琳不忍看着李家无后,才做主给李清峰纳了一房妾室。

    正是这次受害的苦主,彭小云,彭氏。

    试问有这样一位妻子,李清峰当时一定是喝醉了酒,才会拿着妻子给他做的甜点在妻子最爱的荷花池上和爱妾幼子共享夜宵。

    甄享婉闭上了眼睛,想象着当时的情形。

    正在此时,耳边传来知桃的轻唤:“大人。”

    不知何时,一名身材瘦削的男子,正在亭子外的回廊处,静静地看着亭中的甄享婉。

    男子看起来二十四五的年龄,一副儒生的模样。

    看到甄享婉注意到自己,儒生作揖行礼道:“听闻家中来了官爷,平章特来拜见,没想到却惊扰了大人,还请恕罪。”

    甄享婉微微点头,淡声道:“你养父可好?”

    男子脸色微变,捏着折扇的右手微微用力,玉制的扇柄险些被他捏碎,不过片刻他就回复了平静,答道:“父亲尚未醒来。”

    刘琳和李清峰成婚三年,一直没有生养,子嗣问题成了两人之间的心病。

    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刘琳为此自愧李家列祖列宗,自愿请去。

    而李清峰半分怨言都没有,还不断安慰刘琳,放宽心,许是缘分未到。

    越是如此,刘琳越是愧疚。

    整日寻医问药,求神拜佛。

    许是她的行为终于感动了上苍,佛祖没有赐她一个亲儿子,却让她在去上香回家的路上捡了一个小婴儿。

    孩子看起来不过一岁,长得珠圆玉润,玉雪可爱。

    刘琳因为想要孩子,每月都吃上十天的斋饭了,如今天上掉下个小孩,她一抱起来就不撒手了。

    到底不能夺人子,两人到衙门报了官,也给孩子寻父母去。

    只是这日子一天天过去,孩子和刘琳越养越亲,但是孩子的父母却不见踪影。

    后来这孩子就养在了刘家,李清峰为他取名为李平章,上了族谱,记在刘琳的名下,在族法上,他是嫡子。

    而李清峰和刘琳对他视如己出,从小养在膝下,事事躬亲,养亲儿子也不过如此。

    就算后来刘琳生育了李立明、李青环,对他都不曾有过半分改变,还认为是他来了之后,给刘琳带来了子女。

    而面前这男子,正是这位“送子童子”李平章。

    作为李府的长子,虽然不是亲生的,但是李清峰和刘琳的宠爱,众人对这位大公子还是十分尊敬的。

    而且李平章大概因为不是李清峰和刘琳亲生的,他不爱文章,只爱经商。

    虽然大楚对商户素来优待,也不如过去两朝一般轻视,商贾也是可以参加科举。

    但是李侍郎是朝廷要员,他的儿子,就算是养子,自然也不可能真的去当那商贾。

    不过好在,李家经营了二十多年,不说李清峰的父辈,单单是他自己也是当了半辈子的官,家中总有几亩良田,几间铺子要打理的。

    李平章从十五岁开始,就协助官家主理家中的生意,做得十分出色,刘琳一高兴,把自己的嫁妆也一并给他打理了。

    而如今,整个李府的财政大权,算是掌握在这位李平章的手中。

    别说在李府,就算在整个皇都,谁人见了李平章,不会恭敬地道一声:“李大公子。”

    哪有如甄享婉这般,一见面就戳人家脊梁骨,把人家养子的身份点出来的。

    也算李公子涵养好,没有翻脸。

    不过也许因为甄享婉的名声太盛,因为据说皇上在短短的一个多月里,已经传了她两天的“对奏”。

    就连王端,两朝阁老,当今皇上最为倚重的重臣,也就被皇上召见了一次,还有许多高官重臣,都还没轮上号呢。

    这甄享婉身上的恩宠,由此可见一斑。

    别说李平章,就算他父亲李清峰如今好端端地站着,只怕也要对这位甄大人礼让三分。

    所以当甄享婉又问了一个让他难堪至极的问题之时,他依旧只能捏着自己的扇柄出气,脸上是半点不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