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该死的爱情!
繁体版

第二十二章 幸福生活

    现在朱晨晨每天都要去超市上班。

    镇上夜生活并不丰富,八点以后来超市人就很少了,于是他们超市八点左右就关门。从早晨七点超市开门到晚上八点关门,每天都要上十三个多小时班,时间不短,但她去的是自家超市上班,而且工作轻松,心情还是不同的。而开了超市的峰子也没闲着,在县城里找了份卖保险工作,毕竟超市还没大规模赢利,他们每个月还要还两千多的房贷呢。峰子主要是电话销售保险,不用出去,又在城里,离家近,下了班却不狐朋狗友胡混,回家就做饭。因此她每次骑车回家,峰子就已把晚饭做好了。有时峰子做饭早了,还会去镇上接她。

    那种下班与你立黄昏、灶前笑问粥可温日子,特是幸福。就连和她一块在超市上班的老二和老三媳妇——峰子跟合伙开超市那两个伙计,拜了把子,都酸溜溜地说,看看,同是兄弟,怎么就一个天上一个地上呢。每这样说,她都笑得心里开出了花……

    家务活她基本都没干过。每天晚上他们俩吃过饭,峰子就去刷碗,拖地等等。一切收拾完了,有时他们就去小区旁边公园遛遛弯或去马路上散散步,再或者干脆哪都不去,埋头在两人世界里腻歪。峰子每到歇班时,他也不歇着,他会去超市,一整天地待着,看超市经营情况,看超市货物卖出情况,收拾货架,联系送货,加送好卖东西等等,很上进。

    有天天气不很好,朱晨晨以为峰子肯定来接她,下了班,却左右找不到人,电话打过来,峰子说下班晚了在家忙着做饭不来接她了,让她慢点回家。她回到家,却发现气氛有些异样,很安静。随即峰子突然变出一桌子菜,而且还从桌子底下拿出了蛋糕。

    “生日快乐!老婆大人!”

    她被这猝不及防幸福弄晕了,幸福的眩晕。她光忙超市事情了,连自己生日都忘了。其实她本来也没怎么过过生日,不怎么在乎。但她感动的是,自己忘了,峰子却没忘;恋爱时,峰子没忘过,结了婚,峰子也还没忘。那天饭菜格外甜,两个世界更是甜。

    幸福生活里也是有烦恼的。这不,这段时间朱晨晨就有些不开心。她不开心并不是因为峰子。他们俩一直都好着呢。她不开心的是,她发现有人在超市里偷东西,而偷东西的人却不是别人。那天晚上超市关门时,她无意中看到同样当收银员的老二媳妇,在关了收银台后,趁她回头拿水杯空档,从玻璃柜里好像拿了盒香烟,那空下区域正是中华,她也知道老二最喜欢抽华子了,那天她正要说破,她性格就是如此的嘛,可那天峰子正好来接她,一说话打岔就过去了。但出了超市门,她就跟峰子说了。她没想到峰子竟说:

    “合伙做生意,拿盒烟就拿盒嘛,毕竟生意好做伙计难搁,小事装作不知道就是了。”

    她心里很不爽,这算什么呢,合伙做生意,拿的东西那就是大家的,那怎么能行呢,若想抽烟走账嘛,不过她在峰子一再劝慰下,后来都没再吱声。于是她悄悄观察,发现,老二媳妇,今天拿盒烟,明天带瓶口香糖,后天给她孩子拿杯奶茶。她一直记着峰子的话,一再隐忍,小东西就当不知道,可后来她惊讶又发现,就连那个看着实诚的在称量区管称量的老三媳妇,竟也偷偷拿东西,今天拿瓶益生菌,明天带走个大芒果,后天顺个袋装肘子……

    后来她就忍不了了,毕竟这样下去,超市就算盈利也被自己人偷亏了,后来他们就已超市对不起帐为由,多装了摄像头,而且定期查监控。那时峰子来超市也更勤了。监守自盗之风基本刹住了。可他们没想到的是,峰子来超市勤了,峰子那两位干兄弟来超市也勤了。他们俩意思好像是自己不来显得他们不上心。但他们来就来吧,每次都有些胡来。

    比如每次他们哥仨或哥俩碰到一块,肯定就会去整点,每次整点都是拿超市啤酒和下酒菜去整。还有比如老二来了,他看到玻璃柜里华子就迈不动腿,然后就问峰子或老三说:

    “拿盒?”

    “拿盒,拿盒。”老三说。

    “那多不好啊,还是走账吧?”老二笑嘻嘻。

    峰子见人情都快被老三卖光了,也只好说:

    “走啥账,算了算了,又不是别人!”

    于是老二也真不客气了。她知道男人都好面子,这时她更不好说了。可老二这样干,之后老三领儿子来,看到超市那些好吃的,对话又重复一边,最后自然也不怎么客气了。不光这些,老二或老三有时还带亲戚来,谁家婚丧嫁娶啦,谁家高中升迁啦,谁家有事摆场啦,来超市拿烟拿酒,最后都是按进价给他们亲戚,隔三差五的,七大姑八大姨的。暗偷变成了明抢……

    除却这些问题,最致命的是,超市红火了一阵后,她发现,自家超市顾客总稀稀拉拉,究其原因,这小镇上已有两家超市了,有他们这第三家超市,实在有些超负荷。超市人一少,果蔬就滞销,滞销就不新鲜,现在人很挑剔,看到果蔬不新鲜,就宁愿去地摊买了,于是超市果蔬越发无人问津,成了死循环,那些果蔬常常都赔钱,超市里诸如此类问题却还很多……

    朱晨晨每天超市上班的幸福生活,很快就要走到尽头了。

    干了一年,到年底结账时,他们却发现,每家分到还不到一万块钱。这对于一个大超市来说,收入实在不可观。出去打工,每人一年也小两万块钱啊。可没办法,摊子已经铺上了,再说还没亏本,那就坚持着吧。就这样,又坚持了一年,超市各种问题越来越多,解决问题的人,只有他们两口子,这个问题还没解决完,那边问题就出来了,而且破鼓众人捶,见超市生意不好,老二和老三以及他们媳妇动作更加频繁了,第二年算了算账,发现每家就只能分到七八千块钱了。超市实在干不下去了。于是在卖了卖货底子,一共一年零八个月的超市就此关门大吉。随后他们把货架、地皮和房子都卖出去了。

    他们算了算总账发现,他们两口子在超市上一共投了十一万五千八百块钱,最后只回来了七万三千块钱,净亏了四万多块钱。这还没算上工夫钱。

    超市倒闭了怎么办?朱晨晨想,他们俩看来没当老板的命,还是去打工算了。可峰子说,不,因为他又发现了个另外商机。其实,他在超市不景气时,就在考虑另外的门道了。

    另个商机,就是卖化妆品。峰子总结了经验说,卖化妆品只能在消费水平比较高的县城里面进行,而且吸取上次教训,再难也不跟别人合伙了。卖化妆品有两个方向,一是什么化妆品都卖,另个是代理某个品牌,只卖一个品牌的,峰子提前研究了,他决定做某个化妆品牌专卖店,用化妆品的人都喜欢用牌子货,他们店也会显得专业,而且代理某个品牌化妆品代理费虽贵,但利润也巨大。说了算,定了干。峰子既然有了打算,她就全力支持他。她相信,自家男人能把超市弄起来,还是有能力的,有能力的人又怎能出去给人家打工!

    峰子研究和对比十多家化妆品品牌,最后签下了“国际天韵”县级代理。这品牌不是很有名气,简直有点寂寂无名,不过他们都觉得也有巨大优势,比如代理费低,代理权容易拿,最最重要的是,利润空间更大,当然卖这种不太出名化妆品也有个最大问题,知名度不高,市场认可度可能就不高,可他相信事在人为,那些出名化妆品不也是从寂寂无名做起来的嘛。最后峰子用五万块钱拿下了县城代理权。

    峰子走访了一圈,把店铺定在了三二七国道最繁华地段,地里位置十分优越,东临联华超市,西邻商贸城,斜对面就是苏果超市,离高中十三中也不远,是大部分十三中学生必经之地。当然房租也很“优越”,十多平米的店面,每年房租一万多,比别处贵了近乎一半。峰子敢想敢干,认定了那地段,再贵也拿下来。农村人大多很节俭,做事都是从最实用最便宜角度出发,峰子这种特别性格,也让她越发欣赏。签下代理,盘下店面,接下来是装修和进货。这时他们俩又遇到了最大难题,手里没钱了!

    那只好去借。峰子找那俩兄弟显然不合适,开超市大家刚赔了一把,只能找亲戚借。找谁的亲戚?峰子掰着手指,跟她算他这边亲戚,这个之前借过一万,那个借过八千,还有的亲戚刚刚还了,分析来分析去,结果是,去他那边亲戚借,成功率不高,而且借也借不出多少。所以峰子就跟她商量去她那边亲戚借。她想,反正是他们俩借钱,只要能借来,去哪边借又有多大关系?于是她跟峰子合计,觉得她那边亲戚基本都能借钱来,毕竟她娘家一直都比较富裕,那些亲戚之前或多或少都去她娘家借过钱或求过帮忙,多多少少欠着娘家人情呢。峰子仔细算了下,离店铺开门至少还要两万块钱。

    “那就先去我二姨家借吧,她家最富裕。”她想了想说,娘家是不能借了,弟弟订婚家里都花空了,何况当初她都没帮上爸妈的忙。之所以首选二姨家借钱,原因是她家跟二姨家关系最好。上次跟母亲去东北把她接来的就有二姨。她去地下室骑电动车准备去二姨家,却被峰子拉住了。

    “再过两天,在端午节前天,买上东西,咱一块去。”

    等到那天,她又要去骑电动车,却又被峰子喊住了。原来峰子从干兄弟那借来了小轿车。去二姨家当然要买东西。峰子买东西时,简直连眼睛都不眨,看到什么就拿什么,只那瓶酒就两百多,还跟自己开超市似的,最后后备箱里塞得满满当当。那天他们俩到了二姨家,二姨和二姨夫看到他俩一箱箱往外搬东西,笑得合不拢嘴,直说:

    “哎呀呀来就来吧,拿东西干什么,还拿这么多!那怎么能行!”

    “这不赚了些钱了嘛,一直还没好好来二姨家玩呢。”峰子说。

    二姨和二姨夫又客套了番,最后二姨夫看着那辆车说:

    “这是你们家买的?”

    她万万没想到,峰子竟说:

    “二手的,二手的,主要是开着方便。”

    “那可不得了,”二姨夫问了车龄和价格后,又说,“就是嘛,车就是个代步工具,买个二手开,经济又实惠,峰子真会过日子嘛!”

    到了家,说话时,她几次都想说借钱事,却被峰子眼神拦下了。一直到吃饭,峰子都只字未提借钱事情。二姨做了一桌子好菜,这时峰子就拿过了那瓶两百多的酒,比父亲还爱酒懂酒的二姨夫眼睛当时就直了,随即他们爷俩推杯换盏起来。酒过三巡后,二姨夫越发高兴。峰子还是没提借钱事情,只是从开超市怎么跟干兄弟闹气说起,说到最后索性退出,再说到开化妆品怎么赚钱,最后才说已弄起店铺,说着,说着,本来还很高兴峰子忽地叹息起来:

    “哎什么都准备好了,现在就差点钱进货了,实在没钱就得把车卖了。唉……”

    二姨夫神情恍惚抹着嘴说:“不就是钱嘛,差不多少,二姨夫给你填补上!”

    这时峰子伸出了个ok手势说:“人家那边要求进货三万起步……”

    “三……三万?”二姨夫眼睛直了直,似乎酒劲下去了不少。

    “实在不行,两万也可以,剩下我再想想办法。”峰子举起酒杯说,“要是二姨夫有些难,那就算了,大不了不开那个店就是了。我先干了,二姨夫随意……”

    二姨夫举起酒杯,上上下下,像举棋不定,最后一仰脖子,道:

    “两万就两万!只要你们俩把店开起来,好好过日子!”

    那天晚上那顿酒没喝完,二姨夫就催着二姨去村里银行提了两万块钱出来。她越发佩服峰子了,毕竟两万块钱可不是小数目,那是一个人在国内打工一年收入啊,哪怕再好关系,也很难一口气借出两万,他们俩当初合计时,也只预算从二姨家借一万块钱的嘛。同时她很疑惑,比如明明是认兄弟的车,为何说自己买的,明明只需两万块钱,峰子为何开口借三万?

    路上,峰子醉醺醺地说:“有车才会显得之前自己确实赚了些钱嘛。有了这辆车,别人借你钱才不会害怕,毕竟到最后还能卖车还钱,先说三万,再要两万就不显得多了。”

    她不知道是峰子家之前借钱借出了经验,还是峰子精明,若是后者,她觉得似乎现在才认识峰子。

    却说有了那两万块钱,他们化妆品店很快就开起来了,而且他们家店取得了开门红局面,每天来的客人虽然看起来稀稀落落,却不怎么停,有时遇到高中放假什么的,还有许多女学生来店里买化妆品或洗化用品,这可把他们忙了个晕头转向,也把她忙了个喜滋滋。

    他们家店生意不错,不能不说是峰子营销之后结果。先说开业那天,光鞭炮,峰子就买来一千多块钱的,还弄了气球,拉了满满一墙条幅,各个单位都有,甚至还有旁边两个超市“送”来的条幅,就差搭台唱戏了。开业前几天,峰子还让双方亲朋好友来店里增加人气;凡是到店的都会送一瓶护手液,那护手液主要成分是甘油,她问了峰子才知道,那护手液进货连五毛钱都不到,一时间来店里领护手液的人挤爆了门槛,那天只用几百块钱就做了个大大广告。这还不算完,峰子随后还搞出了优惠券,但凡买了东西顾客,根据消费金额送一张至多张不等两元优惠券,下次用优惠券可以抵钱,这下牢牢抓住了那些来买过化妆品顾客。

    开门一个月,杀了下账,他们就净赚了四千多,此后每月营业额都节节攀升,照这样下去,不到一年就能把之前所有投资都赚回来。他们家生意的红火,弄得旁边店铺都“侧目而视”,弄得那两个超市里卖化妆品老板滴溜溜来回看他们店,随后也模仿峰子大搞活动。在开化妆品店时,峰子就把保险工作辞了。这时他们俩帮忙店里生意,还有些忙不过来。

    等到店面上有了几万块钱富余,她想着赶紧把二姨家钱还上,毕竟老话说得好,好借好还再借不难,谁知道峰子摆了摆手说:

    “先不还,先用那些钱买辆车。毕竟至少得对得起我那瓶酒哇。”

    这时她才恍然明白,若现在还的确有些亏了当初去二姨家大包小包买的那些东西。二姨夫并不知道他那瓶酒可不是白喝的。这时她才越发明白,峰子果然精明。

    她对于峰子买车事并不惊讶,因为他们不光在县城卖“国际天韵”,峰子还去乡镇超市跑销售,经常给下面超市送货,坐公交或时常借那些兄弟们的车,的确也不太方便和合适。她想起二姨夫的话,便提议买辆二手车把,却没想到峰子又说:

    “买什么二手车,不够诓气的,直接买新的!”

    也是,买二手车跟新车就差一万多块钱。他们家店里生意如此好,两三个月就赚出来了。于是留下资金周转,峰子从店面上拿走了两万五千多块钱,可这点钱远远不够,还是要借钱。去哪边亲戚借?这次峰子决定去他那边亲戚借了,毕竟有化妆品店支棱着,他那边亲戚就好借太多了。借了钱,很快车就提回来了。有了车,她感觉生活上了很大档次。

    那是他们俩最为幸福的时候。

    随之他们俩幸福生活里就有了烦恼。其实一直都有,只是之前没那么明显,那就是,他们俩结婚两年多了,她肚子却迟迟没动静。峰子妈更是每个月都问她有没有“来信”?他母亲听到没有后,就高兴好几天,可最后都是瞎高兴,因为她那个不太规律,常常话音刚落,就“来信”了。到现在,不光峰子母亲问,就连她母亲都开始过问了,说,什么年龄就该干什么年龄事情,不能光顾着自个舒服,巴拉巴拉的,她嗯嗯哈哈地不说话,末了,她母亲一脸疑惑地打量着从面前经过的女婿,问:

    “不会是,是他,不太行?那可是大问题,不要瞒着妈,跟妈说……”

    “什么跟什么啊!”她大笑地打断母亲的坏坏猜测。

    其实他们俩也去医院查过,县医院,市医院,甚至还去过济南,可检查结果是,他们俩身体都没太大毛病;不光西医,就连中医都去过,那个满脸褶子的中医大夫又是号脉又是看舌苔的又问了几个问题,比如她月信日子等等,最后那老中医不愧是老中医,眼光独到,独到到将峰子支出去,就问她之前有没有打过胎,问她第一次是什么时候,然后在死一样寂静地沉思里又说了堆机体受损、阴阳不调的话,就给写了个药方,抓了大包中药,说先吃个半年,若月信还不规律就再来找他,若规律了,就继续调理……

    他们现在忙着弄化妆品,哪有时间熬药,于是那些中药今天想起来熬一副,明天想不起来或没时间就算了,总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她月信也依旧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不按时来就不按时来吧,他们俩都还年轻,有的是时间,趁着年轻,先多赚些钱再说啦,两人如此安慰彼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