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染暮窗玉影寒
繁体版

第七回 暮岁银花入九重,宫摇清影念关雎

    不觉间已经到了年关岁末,这个时候的节气已进入了九。古代的冬天也要比现在冷很多,所以除了必要的差事,我们都躲在屋子里。

    宫里过年,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了。宫人们开始四处打扫,从库里拿出了门神春联。宫里的春联不像外边是拿毛笔在红纸上写的,而是用白纸书写,让后装裱起来,四周镶嵌外蓝内红的窄边儿。所以需要挂在各宫门两边。

    还有就是清洗悬挂年三十儿的灯笼,有牛角灯,悬宫灯,绢灯和壁灯,还有乾清宫用的万寿灯。

    所以此时最忙的还是要数营造司和内务府负责清扫和掌灯挂灯的太监杂役们。

    我们这些所谓的得脸奴才,是不用去忙的。可也要把乾清宫以及皇上要去祭拜的殿堂佛堂和自己的住处里里外外打扫干净整洁。与此同时,内务府也早就送来了之前就已经裁制的过年穿的新衣新鞋。

    如此倒也忙了个不亦乐乎。

    从腊月二十六,一直到年初一是顺治最开心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开始“封笔”也叫“封玺”。就是俗称的年假。大年初一“开笔”,大臣们向皇帝叩拜进表,正式开始工作。

    当然,这并不代表顺治就可以在宫里为所欲为。也只是可以不看奏折不接见大臣处理国家大事而已。他要忙着练习礼仪过程,试穿吉服,背诵祭文。虽然这些每年也做,可是按照太后的意思,还是要多加熟识,以免到时候出岔子。

    我除夕那天不当值,因为主动申请留守备用。顺治一向知道我喜欢清静,倒是大手一挥准了。掌事姑姑却大为不解,说什么这是露脸的差事,争着抢着还来不及,倒是没见过我这种往后躲得的云云。我知道,她更为不解的是,我既然能在顺治面前说得上话,遇见这事儿居然躲得远远儿的,实在匪夷所思。其实我是真懒得伺候在顺治身边儿跟着他各处祭祀行礼,吃吃不好站站不好的,委实是个苦差事。

    按理儿,我们留守的只消除夕晚上去给皇帝皇后,太后叩头拜年,就可以回到住处,大家一起聊天喝茶,吃饺子守岁了。这样逍遥自在才是过年。逍遥自在...我一边铺着被子,莫名的却想起了那天吴良辅对我说的话...

    我拒绝了皇上,他是最先知道的,“行,丫头,看来你们家世代武职的那点儿硬脊梁都长你身上去了!只是真就不明白,这天家富贵到底怎么就入不了你的眼。”

    “吴总管,”我一蹲身儿,“我并非清高,只是一心想回家侍奉母亲承欢膝下。任他什么福地洞天,九霄仙境,没有至亲在身边,与我而言终究是冷清凄苦。”

    虽是打感情牌,却也是真话。如果真的生在古代,我也愿意守着父母过日子,什么都没有一家人在一起重要。又想及自己身处这里,还不知现代的爸妈如何牵挂,不禁红了眼眶。

    吴良辅忽然面色一僵,眉头一皱,继而眼光一闪。片刻,他慢慢舒展面容,看着我浅然一笑,一边点头一边一叹,然后转身往前走了几步,看着前方伸手一指乾清门方向,“丫头,知道再往前走是什么地方吗?”

    “保和殿。”

    “嗯,”他点点头,“再往前,过了太和门就是金水桥。我刚入宫的时候儿就在想,这金水桥真漂亮!要是能让我爹娘进来看看就好了。”

    说完他转身看我,眼神中闪烁着诡异的光芒,“就在前几天,我做了个梦,梦见我爹娘来了。他们就在午门的金水桥那边儿看着我,向我招手儿。呵呵。我赶紧跑啊!心说他们这是要接我回家的!”

    我莫名觉得瘆得慌,也可不敢打断他的话。说到这里,吴良辅凑近了一步看着我,“我忽然想起来,我爹娘还没走过金水桥呢,我就叫他们过来,可是他们不过来,我没办法呀!就只能走过去。等我到他们跟前儿一看...”

    说道这里,他黯淡下来,“我爹我娘不像刚才那么笑着,就那样儿默然的看着我,拉着我的手转身往前走。我抬头一看!穿过了大门儿那不是左家庄化人场嘛!”

    我心里一哆嗦,瞬间汗毛倒立起来。一阵冷风吹过,我不禁用手拽紧了衣襟儿。

    吴良辅看着我笑了笑,“这时候儿,我干儿子把我叫醒了。说我一直喊着爹娘。呵呵呵...丫头,那天清早儿我就想起来了,我爹娘已经没了十多年了...他们想我了,是来带我走的。”

    “吴公公...”我不知该如何作答。吴良辅笑着摇了摇手,“那时候儿年轻啊,家里又穷,不干这个还能怎么着?可谁知进了宫,这一晃大半辈子就这么过来了...秋染,这宫里少有明白人,你是一个。”

    吴良辅打量我一番,叹道,“好好的吧,等着哪天皇上太后开了恩老天开了眼,就让你回家了!只是可惜了,你姐姐白求了我一翻。”

    说完他一甩拂尘走了。留下我在原地,独自想了许久才...姐姐求他什么了...

    “哎,秋染,秋染!”

    一个清朗的声音打断我的思绪。转头看去,只见窗外是一张白皙俊郎的面容。

    “海侍卫!”

    我放下手里的活儿,起身走到门口打开门。侍卫海兰察一脸灿烂的笑容,“你干嘛呢?”

    “铺被子呀,内务府新送来的,姑姑说让我们铺好。”

    海兰察是乾清宫的兰翎侍卫,姓瓜尔佳氏。只是满族人传统称呼其名不称呼姓氏,所以我们都叫他海侍卫。

    与他相识也是因为一次当值,他的衣服刮坏了,可也不能在御前失仪。眼看着早朝要结束了,无奈只能求助我们。同班的宫女不大愿意管这个闲事,不仅因为海侍卫级别低,也是因为看不惯我在皇上面前得脸,想刁难我一下,所以这差事我就接了过来。

    后来他为了谢我,居然送了我一壶酒。我除了啼笑皆非,也觉得这个小伙子傻萌的可爱。再后来又经历了一些小事情,就这样一来二去熟识了。

    不知今日又找我有什么事情。他左右看了看,抬脚就要进屋,我赶忙阻止他,“哎,现在就我在,你进来恐怕不方便。有什么事儿就在这儿说吧。”

    “哦!”他马上后退了一步,然后伸手从怀里掏出一个油纸包,递给我说,“我家里做的黄米糕!可好吃了,带给你尝尝。”

    我边道谢边接过来,还是温热的。他又问,“你明天当值吗?”

    “不当值,我留守。”

    “太好了!”他一点头,“明儿个除夕安排我乾清门当值,正好子时放烟火,景色可美了!你来呀。”

    “啊?那可不行,宫女不能出乾清门的!”我说。他兴致勃勃,“乾清门旁边的小门!”我赶忙摇手。“不行的。”

    “放烟火的时候没人注意,再说也不出去,就在台基上往外看,肯定没事儿!烟火没等结束就回来,神不知鬼不觉的。”

    “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是真的别去了。再说了,要是被发现你也会挨罚的。”

    “真不会被发现!我发誓!”他有些着了急,伸出四根手指,指天对地的说,“除夕烟火真的很好看,你不看肯定后悔!我每年最希望的就是除夕去当值,烟火一放,放眼宫殿跟仙境一样!”

    我想象了一下,也不免有些动心。可是除夕之夜,有宫女和我一起守岁,走太久一定会惹人怀疑...

    刚想拒绝,就听他说,“你是担心不好出来吗?那明天晚上我来找你就说主子临时有差事交代。”说完赶忙加了句,“就这么说定了,明天我来接你。”

    “哎...”

    不等我说下一句,他就几步跑远了。不禁感叹大长腿就是好,一步顶五步...我握了握手里温热的黄米糕,转身回了屋里。

    除夕一大早,未等起床就已经被鞭炮声吵醒,天还朦朦胧胧的没有全亮。此时皇帝比任何人起的都要早,第一件事儿就是穿戴整齐去佛堂拈香行礼等。我们也都抓紧起来梳洗整齐,化了好看的妆容。以备临时的差事传召。

    天已大亮,我们也出了门去在门前踩着早就铺好的芝麻秸,讨个步步高的吉利。

    不多时,就有膳房的人送来了早点,无非就是各种饽饽和精致的小点心,各样的粥品,盘肉攒肉,以及一个热鸭锅子。

    姑姑说过,早晨要少吃,惊喜的是在晚宴。那是宫里除夕最隆重的时刻,举宫同庆。帝后和太后的宫里还表演歌舞杂技,百戏。给我们宫人的菜肴自然也是平日少见的精致。

    当然啦,无论是大宴群臣还是宫中的家宴,其精彩与热闹我都无缘得见了。而至于恩赏我们的晚宴和饺子,我也没什么心思多吃。因为一整天都在担心晚上看烟火的事情。既想去一饱眼福,又担心被发现了了不得。

    和其他姑娘们玩儿了一会儿纸牌,又去帮了两回差事,好容易到了晚上,又由姑姑领着我们和其他乾清宫的奴才,去给皇上皇后,太后拜年磕头。乌压压一群人,走了大半天儿。先是去太后那里,孝庄太后格外高兴,赏了每人五两银子压岁钱。之后皇上皇后赏三两,这一遭走下来,也算是收获颇丰。除了磕头磕的发蒙,膝盖跪的生疼。

    无论真心的假意的,高兴的难过的,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职业式的假笑。宫里规矩,不管什么原因都不许哭丧着脸。姑姑还为此特意教习过,不说话嘴角要上扬三分,说起话来要温婉柔和,轻声细语,又要吐字清晰。总之,就是下一秒被气死也得是带着笑的。

    而这一路走来,也见到宫内各处的灯已然点亮,各种颜色各种形象,朱红的吉祥字儿,寓意祥瑞的神兽,烛火轻摇,光影交错,触目之处尽是晶莹琉璃的世界一般...

    最后我们回到了住处,又一齐拜了带我们的姑姑,除夕礼数儿算是齐活儿了。不多时就上了晚宴。

    肥鸡拆肉一品,鸭丝咸肉攒盘一品,八宝奶猪火锅,烩什锦丁一盘儿,口蘑熘鱼片...还有两个五寸盘熟食,小肚清酱肉等切成丝配着红绿青菜蔬果摆在盘里甚是好看。还有四盘榛子酱等炒的素菜,一大碗热菜汤,每人一碗银耳羹,各式奶酪饽饽,蒸白糕,黄米糕等点心和果子。

    若是放在现在看,不过是一些寻常的鸡鸭鱼肉各类蔬菜做的可口精致些而已。只是在古代的时候,这些菜是平民百姓吃不到的所谓的细菜。只不过,宫里一般是不能吃辛辣有刺激性味道的食物,菜里也不见辣椒咖喱一类,所以菜过五味之后,也觉得寻常了。当然,也可能是现代的食物太过丰盛,味道也更加千奇百怪。

    我们在吃年夜饭的同时,膳房已经在准备饺子了。本来我就不大愿意吃饺子,在家时我妈怎么哄着劝着威逼利诱着,也不过就能吃几个而已。所以对于饺子,我也不是很期待。

    其他宫女吃的很开心,虽然平时吃的也不错,但是除夕这天皇帝开恩,菜肴样子更多做的也更精致。要说在宫里为奴为婢辛苦,但是在吃的方面可是从来不会亏待人的。平时就是四荤两素外带两大碗蔬菜汤,各种点心饽饽甜品,应季水果茶叶,冬至还要添锅子,夏至还要发西瓜。

    可是说到底,这也是为皇家颜面。总不能宫女出宫去了,人家问起在宫里的衣食住行,还不如外面的土财主吧。再者,吃住要是差了谁还愿意入宫当差呢。

    不多时我们聊着无关痛痒的吉祥话儿,也就吃完了。说是吃完了其实就是看着姑姑的脸色撂筷子,无论何时宫女都只能吃七分饱,除夕也不能例外。更何况一会儿还要吃饺子。

    正闲聊着,忽然听门外有人喊,“秋染姑娘!”我心知是谁,故作出一副茫然样,“谁呀?”

    “姑娘,我是乾清宫侍卫,总管让我来找你,说有临时差事找你过去帮忙。”

    我转而看着掌事姑姑,姑姑一扬下巴,“你快去吧,一会儿给你留一碗饺子。”

    我答应着,起身往门口走去去。打开门一阵冷风迎面袭来,我不禁打了个寒噤。

    海侍卫带了丝意味深长的微笑,故意大声儿说,“姑娘快点,别让总管等着。”

    我俩交换一下眼神,然后我便跟在他身后往乾清门的方向走。一路上北风呼啸,不一会儿冻得我脸生疼,身上也有些僵了。露在外面的手更是冰凉,我不禁把双手放在嘴边,哈着气暖着。

    可能意识到我的步子慢了下来,海侍卫回头看了看我,然后一边解下斗篷一边走过来,不由分说的披在我身上。我晃了晃神儿,继而感激的看着他,“谢谢你。”

    海侍卫一笑,接着往前走。我和他顺着墙根,躲在阴影里,悄悄的来到了乾清门旁边的一处偏门,他立刻拉着我躲在了角门扇投射在地面的暗影里。

    “他们在那边儿忙着,我们就在这儿等着。”海侍卫说着往我身前站了站,想是要尽量把我挡住。抬眼看,彼时宫灯特有的暖光落在他的面庞上,忽明忽暗。他的眼睛却似那天边的星辰,明亮清澈。

    一阵刀子般的冷风吹过,我垂下眼眸,紧了紧身上的斗篷。方才的那一点儿美好瞬间消失,甚至想找借口回去了...

    “看你,手都冻红了,好好的扣斗篷边儿做什么?”海侍卫说着托起我的双手,放在他的唇边哈了哈气,然后捂在他宽大的手掌里。

    我的脑袋飞快的转着,想要抽回手却又怕驳了他的面子。心里也暗自气这小子唐突,正踌躇着,忽然一道光划亮夜空,接着砰然一声儿,只见烟火在夜空中绽放开来。

    “放烟火了!”海侍卫说着拉着我面向三大殿的方向。我故作好奇的抽回手,向前一步,靠在门边儿上看去,也确实被紫禁城的景象惊呆了...

    只见三大殿灯火通明,各处宫灯错落有致,轻微摇曳,加之各色各式的烟火,不时传来的丝弦管乐之声,映照的这座九重宫阙更加金碧辉煌,梦幻迷离...

    “火树银花不夜天...”

    “什么?”海侍卫似乎没听清楚,我转头看着他,大大的咧开嘴微笑着,“我说谢谢你!”

    海侍卫先是一愣,继而也报以温暖一笑,“你喜欢就好。”我微笑着转回来继续看着烟火...心里连日来的阴霾也散开了不少...

    直到烟火渐渐熄了下去,我回过身儿来对他说,“我回去了。”他赶忙说,“还没放完呢!”我微笑着摇摇头,“能看见一次已经是是三生有幸,不敢再耽搁了。再说,到底也是偷着跑出来的,万一被发现了于你我都是麻烦。”

    说罢我便往来路走去,海侍卫追上来,“我送你。”我忽然想起来身上还披着他的斗篷,于是一边脱下斗篷还给他一边说,“不用,你快回去当值吧!”

    海侍卫还是亦步亦趋,“你别担心,这会儿大家都忙着守岁,还有看热闹,谁会注意这边儿呀。”

    我也不做回答,只管往前走。海侍卫一步拦住我,“秋染,我还有话对你说呢。”

    “有什么话来日方长,”我尽量语气柔和,“原是我的不对,由着性子带着你一起胡闹。你说大家都在忙着热闹,要我看正是人多眼杂的时候。万一传到了主子耳朵里,指不定会怎么样。不过真的很感激你带我来看烟火,我从未见过这么美的景色呢。你好好当值吧,我就回去了。”

    他张了张嘴,最终只是说,“那好,你路上小心。”我答应着,于是加快了脚步往回走。

    其实他对我的热络不是一天两天了。宫女与侍卫,宫女与太监这种事儿自古就不在少数。只是清代比较特别,入宫伺候的都是旗人家的小姐姑娘们,而太监却是宫外贫苦民人的孩子。所以在宫里头,地位最低的是太监,其次是贫苦旗人家的女孩,当然也有少数民人女孩。这些女孩和太监有对食的事情发生,只是因为宫里的禁令,不能拿在明面儿上说罢了。而那些主子们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都是饮食男女,大多数又正当芳华,互相温暖慰藉,只要不太过火儿,谁也不愿意去捅破这层窗户纸。

    至于正经官宦旗人出身的女孩子,是不会和太监私相授受的,她们只会和差不多出身的侍卫多往来。当然,这也只是一部分。就拿乾清宫的宫女们来说,多数家里门庭都不差,长得也都可以,加之顺治皇帝多情,所以心思基本都在皇帝身上。

    然而,这也正是乾清宫宫女总是被莫名调走的原因。记得前几日的晚上我来换班,正撞见了跟我对班的宫女坐在皇上怀里。我只说了一句打扰了,便匆忙的退了出来。守在殿外的吴良辅也只是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还能说什么呢?荣华富贵当头,愿意赌一把的人很多。只是输赢,就是太后说了算了...

    而那些无意于宫里的,也都是找御前侍卫,或者门庭高的。自古人都慕强,为自己今后规划安排这也无可厚非。

    其实不是没有衡量过,海侍卫家祖上入关前也是陪着努尔哈赤南征北战,可谓世代为官,到如今家境也算殷实,虽然在宫里级别不高,可是也是颇得天家器重的。

    只是...素日里偶然听到侍卫们聊天儿说起宫女,言语间总是显得有些轻浮,哪怕是和自己相好的姑娘,也少了一份应有的尊重。故而我不知道他是真的对我上了心,还是只因为想要打发寂寞而找我。如果是后者,那还是算了吧。

    因此我总会禁不住想起安郡王,那样温和持重。他品质高洁心底纯净,是断不会说出一句轻浮的话来的。

    可惜...他也不是我该去奢望的...

    回到住处,已是过了除夕,大家互相拜了年都睡了。我独自走到桌前,看着眼前的一小碗饺子,心里不免有些腻味。可是想着是姑姑好意给我留的,也就只好勉强着吃了干净。之后漱了口,洗了脸,便也上床睡下了。

    翌日是大年初一,膳房早早的送来了春饼和盒子菜,一个大圆盒装着十二个菜,无非是细丝酱菜,熏菜等等,还赏了一道涮羊肉锅子并各种粥品。

    匆匆吃过饭,我便去乾清宫当值了。不多时顺治下了朝回来了,我和同班的宫女并门外两个值守太监,三跪九叩的给他拜了年,顺治看上去精神不错,“都起来吧。”

    我们站起来退到各自的位置上,只听顺治问我,“秋染,除夕休息的怎么样?”

    “回主子的话,都好。”

    “你就是爱躲懒!昨儿晚上的烟火你没看到,真是可惜!”他笑意盈盈的。我的心里微微一顿,面儿上不敢有变化,微笑着应对,“奴才虽然没有亲眼看到烟火绽放,但是叩拜皇上太后之时,看到太后身体康健,皇上英姿勃发,阖宫上下一片和睦其乐融融,奴才心底便是比什么都高兴的。”

    吴良辅投来赞赏的眼神,顺治却不屑的撇撇嘴,“要是再给你个提前出宫返家的恩典,你怕是要高兴到天上去了!”

    我吓死眼的看着顺治。只见他哈哈大笑,然后说道,“看把你吓得惊弓鸟似的!这里又没有别的人在。”

    倒是不怕别的,虽然我想早日出宫回家这事儿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但是这么说出来了总会让人心里硌得慌。再说,想要出宫回家的不止我一个,这话传开了又让那些人怎么想?我可不想平白多了些对立的关系出来。可事已至此,我也只能应付一句,赶紧结束话题。

    好在送来的奏折多如小山,顺治也没时间逗闷子,一直批奏折到我下值的时候。

    彼时正是下午光景,由于早上起的太早,现下倒是有些困倦。加上冷风一吹,顿时想念温暖的被窝,于是加快了些脚步。不想快要到地方的时候,忽然有人叫道,“秋染姐姐!”我和一同下值的同事转过头,只见一个小宫女跑了过来。

    秋染姐姐,姑姑叫你去她那里一趟。”她细声细语的。我问,“知道什么事情吗?”

    她看了看我,摇摇头。我只好转头跟同事交代了一句,就往掌事姑姑的房间走去。

    刚请完安,掌事姑姑直接就问,“昨天晚上,你干什么去了?”我心下一愣,立时明白了,于是低头不语。

    我的担心应验了,只知宫里消息传得快却没想到这么快!定是哪昨晚个眼尖的看到了,今早趁着我当值就告诉了掌事姑姑。

    “一个侍卫除夕当夜带着乾清宫的宫女去赏烟火。”姑姑用手指敲着桌子,点着头,“我想来想去,昨天晚上只有你出去了。”

    知道狡辩无用,于是跪下去,“我有罪,但请姑姑责罚。”掌事姑姑看着我许久,重重一叹,“你这丫头,说起来也算是乾清宫伺候最久的了,我知道你的心思不在宫里,为自己找出路也是应该的。只是你错在不知检点,竟然私自和侍卫去乾清门,知不知道我们宫中女眷不得出乾清门!一旦被发现,我都要跟着你倒霉!因为这个罚你,你认不认?”

    “我认。”我心里既懊恼那个嘴碎告密的人,又懊悔自己不该一时冲动,冒险行事,“确实是我的错,只想着自己,没有顾及到姑姑和其他人的安危,姑姑责罚是应该的。”

    掌事姑姑见我态度好,紧绷的情绪舒缓了许多,她轻轻一叹,对我说道,“你既知错,便也不重罚你了,只罚你两个月的月例。这件事儿我帮你压下来,不会再往外传了。到底你年轻,不知道事情的轻重,只这一次,你自己记着了。如若再有的,我也保不住你,到时你自己去慎刑司领罚吧。”

    我知道她是不会把我交代出去的,说这话也卖了个人情给我,首先是平日对她的孝敬就不少,其次就是这件事儿往大了追究于她也没好处。再说她也了解我本不是个惹是生非的人,认为我可能是一时的兴致,又年轻不知轻重,故而告诫我一下,给个警醒也就够了。当然,我也明白这个人情不能白给,不止两个月的月例,我还要额外有一份孝敬给她。

    花钱买平安吧...看来盯着我的也不少,以后要更加谨言慎行!

    千恩万谢出来,走在回去的路上我这样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