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策瑜传
繁体版

第三十五章 母子隔阂

    “放心吧,公瑾,交给我。”石缡自信地拍拍胸脯。

    就在周瑜要仰起马鞭的一刹那,孙策一边喊着公瑾公瑾,一边策马而来,周瑜欣喜若狂,下意识跳下马背。

    孙策也一跃下马,两个人都向彼此跑去,最后,紧紧地抱在一起。

    “大哥,你还是来了。”

    “我本不想来,可不知道为什么,有一种信念驱使着我,要我一定来见你一面。”孙策紧了紧周瑜身上的披风,叮嘱道,“我不日就要发兵许昌,届时我会传令给你的。”

    “这么快?”周瑜大惊,“好,大哥你想做什么就去做,瑜,会给大哥保驾护航。”

    “好兄弟!”孙策内心大动,他以为周瑜会责怪他冒进,周瑜没有,他一直在义无反顾地支持他。

    “大哥,时辰不早了,瑜,该走了。”

    “公瑾,你放心,我会照顾缡儿,也会,也会照顾小乔。”孙策说。

    “瑜,恭送主公!”周瑜抱拳道。

    孙策转身走了几步,又回过头抱了抱周瑜,周瑜顺势说:“”大哥,别一个人出去打猎。”

    孙策一下子冷下脸来,抱怨道:“我就不该来听你叨叨。”

    说罢,拽着石缡便离开了。

    分离的日子总是过的非常的慢,石缡总是跟着孙策身边,只有忙忙碌碌,才能停止思念周瑜。周瑜远在巴丘,除了军中事务,日思夜想也都是石缡。

    周瑜每日都给石缡写信,差快马送去吴郡,石缡给他写的回信,除了自己,便是孙策无虞。

    过了一个多月,吴夫人设宴,宴请石缡,还让孙权和朱然亲自登门,递上拜帖。

    “太夫人,设宴,请我?”石缡拿着请帖反复来看,不可思议地说,“二公子,太夫人一向不喜欢我,为何会宴请我?”

    “长姐,母亲宴请女儿,不是应该的嘛?”孙权解释道,“等周将军回来,就到了长姐的大婚之日,母亲是想问问,长姐需要什么嫁妆?”

    “我和公瑾,随意惯了,不在意这些,替我谢过太夫人。”石缡摆弄着茶海上的茶具,给孙权和朱然一人倒了一盏茶。

    孙权给朱然使了个眼色,朱然会意,抱拳道:“郡主,您不去,不仅驳了太夫人的脸面,还会让主公难堪的。”

    “朱然,照你这么说,我非去不可了!”石缡反问道,“我不去就是没把主公和太夫人放在眼里。”

    “朱然不敢!”朱然汗颜道。

    “那就去吧!”石缡说,她倒是要看看,太夫人趁周瑜不在,想对她做什么?

    石缡拿出一个木匣,放在孙权身边:“这是我打的长命锁,一共三个,文儿一个,绍儿一个,这个就赠与练师腹中的孩子吧!”

    “长姐,这怎么好意思呢?”孙权推诿道。

    “我与练师一见如故,我认她这个妹妹,与二公子无关!”石缡如实道,“我与二公子,可没这个交情。”

    孙权一下子冷下脸来,尴尬地拿起木匣,与朱然一同离去。

    返程的马车里,孙权与朱然面面相觑,都盯着那个木匣,他们担心里面不是长命锁,而是毒物。

    “二公子,要不然,我来打开!”朱然试探地问。

    “好,那你小心些!”孙权一边说,一边往远处挪了挪。

    “那我打开了。”朱然内心还是很害怕的,他的手都在不由自主地抖动,木匣里确实是一块闪亮的长命锁,质地细腻。“二公子,看来,我们又多心了。”

    “可我为什么总觉得石缡要对我不轨呢?”孙权问,又拿起长命锁诡异一笑,“或许,是我做的亏心事太多了。”

    “二公子,别这么说,你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江东。”朱然抱拳道。

    “我想越过大哥,这个想法错了吗?”孙权喃喃道,“都是父亲的儿子,为什么什么都是他的,论才华,我远超于他,他不就是年岁力气大了些?”

    “公子,慎言!”朱然低声提醒道,继而警觉地掀开马车帘查看,所幸过往行人都忙忙碌碌的,并没有注意他们。

    “朱然,我们多年筹谋,就等着这一刻了,我们只能成功,绝不能失败!”孙权冷言道,“如果我们失败,恐怕连命都保不住了。”

    “朱然,明白!”朱然会意道。

    深夜时分,吴郡城下了一场大雨。

    大乔又被孙策的梦魇吓醒,她只能端着一杯水,守候在侧,等待孙策醒来。

    “董思,董思,你别来找我了,我……”孙策满头大汗,从梦魇中惊醒,呼哧带喘地喘着粗气。

    “夫君,喝口水,缓一缓吧!”大乔将水端给孙策,轻柔地抚摸着他浑厚的脊背。

    大乔内心不安,董思,一听就是一个女子的名字,难道她也是夫君的红颜知己?

    “夫君,你经常梦魇,不如,请大夫来看看。”大乔问。

    “此事,你不用管。”孙策放下水杯,又躺了回去。

    大乔委屈地别过脸:“那,夫君,还是纳了她吧!省得夫君日日夜不能寐。”

    “你让我纳谁?”孙策一头雾水。

    “董思。”大乔顺势抹了一把泪水,“夫君放心,我一定善待夫君喜欢的女子。”

    “董思?大乔,你在胡说什么?”孙策被气得从床榻上坐起身,“董思,是……是我父亲的外室,不,也算不上外室,其实是……”

    孙策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了大乔,孙策叹息道:“也不知道最近怎么了,总是梦见董思,董思说我对不起她,可我明明找到了缡儿。”

    大乔把孙策揽入怀中,安慰道:“夫君,你对得起缡儿,对得起董思,可能是董思无灵无位,魂魄不宁,才来缠着你。”

    “你说得对,我应该给董思立个灵位,日夜供奉。”孙策叹息道,“其实,父亲母亲和董思,他们三人其实都没错,又都错了。”

    “这事,必得瞒着母亲。”大乔说。

    孙策摇摇头:“这事瞒不住,我也不想瞒,再说,我不再是那个没有主见的少年郎,而是江东之主,我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谁也阻拦不了。”

    孙策为董思设灵供奉,这件事彻底激怒了吴夫人,母子二人爆发了一次前所未有的争吵。

    吴夫人让大乔请孙策来她的寝殿,岂料孙策不来,吴夫人便怒气冲冲的亲自到孙策的书房。

    书房内香气缭绕,孙策正在翻看一册册书简。

    吴夫人用手杖毫不客气地推开书房门,身后的大乔和屋内的侍婢皆惶恐地跪了下来。

    “闲杂人等,都给我退下!”吴夫人吼道。

    孙策起身扶起大乔,叮嘱道:“你去叫缡儿来,在祠堂门口等我。”

    “诺。”大乔退下,关上了房门。

    孙策一转头就挨了吴夫人一巴掌,吴夫人瞪着孙策,咬牙道:“好啊,董思母女真有本事,竟然让我最乖巧的儿子,忤逆我。”

    孙策直挺挺地跪在母亲面前,昂首道:“母亲,忤逆之罪,儿实不敢受,儿只想让董思在九泉下安息。”

    “安息?”吴夫人难以置信地重复着这两个字,“策儿,我才是你母亲啊。”

    “儿不明白,母亲一向豁达,为什么和一个死人纠缠不清?”孙策问。

    “因为你父亲背叛我。”吴夫人指着孙策,“而今,你也背叛我,策儿,你若还是我儿子,就此罢手,我可以既往不咎。”

    “儿子如果执意这么做呢?”孙策语气强硬。

    “策儿,你什么时候变成这样了?”吴夫人捂着心口,佯装痛苦道,“你以前事事都听母亲的,而现在,你立石缡为郡主,要给董思立牌位,你把母亲置于何地?”

    “母亲,儿现在是江东之主。”孙策颐指气使道。

    “好一个江东之主!”吴夫人推开房门,回首道,“可惜,你父亲不曾看见你如今的样子,他若知道你比他还要桀骜霸道,他该高兴还是担忧。”

    “母亲,公瑾说过,主,必然是孤独的。”孙策说,“还望母亲,不要总拿我当小孩子看待。”

    “好,主公!”吴夫人冷冷道,背手而去。

    百里之外的巴丘军营,因周瑜吕蒙的到来,营中的将士训练的更加勤勉。

    士兵们见周瑜和吕蒙与他们同吃同住,有时候还亲自加入他们的日常训练,仿佛给他们打了一针强心剂。

    周瑜养了数十只信鸽,他和石缡只能靠这些信鸽往返于巴丘吴郡,缓解相思之苦。

    周瑜屹立在军营大门口,捧着信鸽,双手一挥,信鸽翱翔在山涧,向吴郡方向飞去。

    “周将军,不好了,吕将军出事了!”一名士兵急匆匆赶来,抱拳道。

    “子明?他怎么了?”周瑜一边问,一边疾步去往吕蒙的营帐。

    军医诊治后,得出结论,吕蒙中了毒蘑的毒。毒蘑是巴丘附近生长的一种特殊的植物,它的外形与一般蘑菇并无差别,但切开,芯呈淡绿色。

    这种毒蘑,毒性不浅,中毒者会产生幻觉,随后一直困顿在幻境中,直到死去。

    “此毒可解吗?”周瑜问。

    “此毒无解!”军医摇摇头,“除非意志坚毅之人,自己走出幻境,在配合安神药,或许能解毒。”

    “你去配些最好的安神药。”周瑜吩咐道,他抓住吕蒙的手臂,坚定地说,“我相信子明是个意志坚毅的人,他一定能闯过这个难关。”

    半夜时分,周瑜伏在案上小憩,忽然听见吕蒙的叫喊声,吕蒙好似沉沦在噩梦的轮回中,额上布满晶莹的汗珠。

    营帐里焚着安神的熏香,香味袅袅。

    周瑜掌灯来到床榻边,握住吕蒙的手,对他说:“子明,你要醒过来,你不是说你要跟着我一起辅佐主公一统天下吗?大丈夫为人处世,信任为先,你定要守诺。”

    吕蒙沉沦在梦里,他梦见他姐姐被曹操所擒,曹操拿姐姐的命威胁他,让他亲自杀了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