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辰书:太平长公主传
繁体版

第四十三章 风起云涌

    阿鸾与六姑娘在深山观音古刹中乐得自在,日日诵经祈祷回向,并托寺中德高望重的尼姑为亡灵超度。这里的尼姑们深感这二位姑娘的仁善,便欣然应允,纷纷为亡灵超度。

    丫鬟离开之后的这几日里,便是由这二位姑娘自己打理一切,起初六丫头有些不习惯,但在其二姐姐的帮助下也适应了这样的生活。

    此时的京城可谓是人心浮动,朝廷看似沉稳,实则陷入了波云诡谲中,毕竟英王势力不会就此罢手。

    皇帝的病情愈加沉重,皇帝人在后宫,心在朝堂,尤其还对成王之事,一直忧心忡忡且急于求成,终于在这一日皇帝突然剧烈的咳嗽起来,并抑制不住之下又咳了块硕大的血痰,之后便一下子晕死过去,这一幕可把身边的宫人们吓坏了,急忙请了太后和成王。

    太后和成王见此情形,心中不由的紧张,面上也是一片焦灼之色,带太医诊断之后,便急忙的问道:“陛下的情形如何?”

    那太医跪在地上紧张又无奈答道:“回太后娘娘、成王殿下的话,老臣等人诊断陛下如今这病,唉,药石无效了!”

    在场的人都紧忙跪了下来,只见太后几乎一失神,眼前几乎黑了一片,整个人差点儿晕了过去,幸亏成王扶住了太后。

    “啊,我的皇儿!你,你不能这样啊,你要振作起来,你要母后和你的成儿怎么办呢?”太后几乎是脸色惨白的哭诉。成王不断的安慰太后,心中也是焦急万分,并决定亲自衣不解带的照顾自己的父皇。

    “皇祖母请您放心,想来是这几日父皇过于忧思,导致郁结于心,孙儿定会衣不解带的照顾父皇,一定会使父皇康复起来!”成王眼间尽是焦灼,但却此时无比诚恳的跪在皇祖母面前。

    太后听闻此言,边流着泪边忙搀扶起跪在地下的孙子,十分欣慰但却担忧的说道:“成儿,如今便是你最有孝心了,皇祖母知道你为你的父皇着急,但一定要保重好自己的身体,毕竟你这还要替你父皇处理政事,前朝如此劳累,一定不要累坏了身子才是,唉,这素来也很孝顺的平王与平王妃又不在京中,要是他们在也能为你分担许多。”

    成王说出许多安慰太后的话,便命人将太后送回寿康宫,自己则开始衣不解带的边处理政务,边照看自己的父皇。

    英王此时也获悉皇帝的情况,不由的露出冷冷的笑意:“很好,德胜做的很好,让他继续监视,之后必然少不了他的好处!”“是!殿下。”

    英王此时端起茶杯轻轻的抿了一口,闭上眼静静的享受了一番,不久后睁开双眸,整个人的神采如同星月一般亮丽,英王心下叹道,父皇啊父皇,别怪我心狠手辣,你薄情于我和母妃在先,你便不仁,我便不义!成王么,你既然那么支持他,那你便支持好了,我便将你给予成王的一切全部毁掉!如今你病入膏肓,用不了多久,皇位乃至天下都将进入我的彀中!

    在后来的一段时间内,英王表面上在府中静养,甚至足不出户,甚至民间都知晓英王沉迷酒色而日日笙歌。实则不断在暗中开始进行自己的谋划,首先派心腹之人在坊间传播皇帝病重而成王能够衣不解带的照顾皇帝并代理国政,可谓是贤良纯孝之人,但不久又派心腹之人散播传言,说在京城附近山林之处经常有众多士兵聚集并不断训练,据说是近来招募在成王麾下的新兵卒。

    一时间各种各样的谣言四起,有人说成王乃是至纯至孝之人,十分贤能,必是有人诬陷成王;也有人说成王是表面装出来的至纯贤良,实则心怀不轨,企图在皇帝病重期间来篡权夺位。一时间众说纷纭,对成王各种说词比比皆是。

    成王这一段时间内几乎是深居简出,一直在宫中居留,对于宫外之事知道的少之又少,但也后来听闻坊间的各种流言,十分恼火,便派人调查此事,结果负责调查流言的那位心腹,偏偏是英王殿下的人。

    那位心腹悄悄地向英王禀报,英王只是笑了笑,前段时间光王叛乱仍有一些余孽在京师中,尤其有两位是光王殿下的心腹暗卫,因为武功高强而得以幸存,所以他们便希望能够与英王合作,杀掉共同的敌人成王,光王惨死让他们心怀怨恨至死要与成王不共戴天。

    英王借这二人的手便开始实施流言的计划,不断激怒已是仇恨冲昏头脑的光王旧属去传播不利于成王的坏流言,另一面自己则又派人传播成王的好流言,故而形成当下的局面。

    潜伏在成王身边的心腹,很快的便将此事按照英王的意思报给成王。成王对此人是很是信任的,听闻此结果也未多加思索便将这些余孽抓来。

    谁料这些人乃是死士,虽然与英王合作,却抱着必死的决心,也甘愿成为英王的棋子,借此机会面见成王,竟怒发冲冠直指成王,借着绳索捆绑不严的空隙得以挣脱,使得原本因政事兼照顾皇帝而倍感疲劳的成王受了重伤。

    此事一传朝野震惊,皇帝一时间更是忧心忡忡,但成王如今身负重伤,也确实是一人做如此多的事情难免会力不从心,皇帝便迫不得已让英王辅佐成王监国,于是英王又顺理成章的回归朝堂,开始将各处散落的权力逐渐在暗中收回,并借此机会私下扩充自己势力,同时借成王负伤为名而自己经常入宫侍候皇帝,得以将宫中侍候皇帝的宫人渐渐的在神不知鬼不觉中换成自己的人。

    太后则年迈体衰,渐渐也是力不从心,时而会头疼脑热,无暇顾及诸多前朝政事,除了身边几位宫人未曾换掉,连同诸多寿康宫宫人也被英王在不知不觉中换掉。

    成王在府中养伤,而宫中许多之事则渐渐的落入英王手中,皇帝和太后更是无力去过问,尤其是皇帝真的是到了药石无效的地步了,一直病卧于龙榻。

    皇帝偶尔的时候精神还算足够,时而叫汪总管来侍候自己,看着眼前曾经侍候自己的皇子由成王变成了英王,看着英王表面那殷勤关切的眼神和嘘寒问暖,皇帝又仿佛从英王的眼睛里看到了几分真切的算计,似有却又无似无,毕竟皇帝经常会出现,神情恍惚进来也是噩梦连连,心下十分担忧,暗中将汪总管招呼进来,便将自己早已写好的秘密遗诏与虎符交于汪总管,以防不时之需。

    汪总管十分小心的保管,连同自己信任的小徒弟也未敢提起,只是在探望太后时私下里说了。

    汪总管心下不禁感到悲哀和无奈,如今眼前这位英王早已不是从前的英王,自己明明是这后宫中深受宠信的总管,却如今被英王行同软禁一般不得随意进出,还美其名曰让皇帝静养,由自己亲自孝顺皇帝便足够了,汪总管心中哪里不知英王的野心,但自己也架不住英王越来越膨胀的势力,为了皇帝和成王只能默默忍下。

    英王深知如今自己的势力如日中天,而成王经过一段时日的调养也慢慢的恢复了,英王决定趁此机会下手为强。

    于是连日来便秘密的召集自己的势力,利用重新掌握的禁卫军以及多半的京师宿卫,加上自己暗中蓄养心腹暗卫,连夜将攻城,以及皇城团团控制住,连同外城周边也被四处埋下暗卫,以便在成王伤势基本恢复之后重新监国之时行动。

    很快便迎来了成王重新回归朝堂,代行监国之职的时候。这一日早朝,许多如萧大人一般几乎快置身事外且不明所以的大臣们纷纷进殿,成王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坐到主位,英王则在下首中站立着,表情似笑非笑,一双桃花眼仿佛淬满了毒。

    只见英王带头笑道:“三弟终于恢复好了,恭贺三弟重新监国!皇兄见你恢复的不错,也便放下心了,想来父皇也会倍感欣慰!”

    成王也是笑了笑:“如此便多谢皇兄关怀了,光王余孽造成的困扰也给父皇带来挂怀,是我做儿臣的不孝和失策,如今重新代理朝政,万事会更加小心谨慎!”

    众臣也是各怀心思地纷纷附和成王殿下伤势痊愈。

    不多时便正式早朝。此时高家一位子侄掌管禁卫军的统领跪下禀报:“臣及副统领等人近来发现京郊丛林中时常出现一众教练的兵卒,通过暗查才知道是一众蓄养的精兵,我等觉得兹事体大便继续查访,竟然,竟然真如坊间传闻那伙兵卒正是成王殿下蓄养的私兵!诸位不信,我这有人证物证如今都已带了上来,请诸位大臣查验!我等不敢欺瞒!”

    一时间相关的人证物证都被宣了上来,坐在首位的成王不由的心下惊了一惊。

    只见那人正缓缓地走了上来,成王一抬头几乎是愣了神儿,此人正便是他的心腹手下!正是他派遣依照父皇之意招募私兵的专人!

    那人抬了抬眼神儿,手中又拿出密信和相关物证,并打开给诸位大臣来看,似笑非笑的看向成王,只是突然惶恐间跪了下来:“诸位大人们,小人便是成王殿下的家臣,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如今为我家殿下蓄养私兵的事出来作证!成王殿下,小人作为您的家臣不得已昧着良心助纣为虐,帮您招募私兵并勤加训练,如今事已至此,您别再执迷不悟了,承认您的罪过吧,兴许还能减轻刑罚!”那人越说越激动,磕头如捣蒜,并不断呜咽着请求众人饶恕自己帮助成王意欲谋反的罪行。

    成王几乎是怒不可遏,并双目圆睁,几乎不可思议,竟然是自己的家臣背叛了自己!

    “好哇!本王哪里有谋逆之意?这完全是按照父皇旨意来办的!诸位大臣,尔等想想父皇命我监国,其寓意便十分明显!我也觉得我还需要谋逆吗?蓄养私兵乃是父皇为我着想,给为我出谋划策而执行的!诸位可有异议?”成王威严的说道。

    众大臣一时间在一片惊异中缓过神儿来,听闻此话又忍不住七嘴八舌的议论着,无人敢出来说,如今皇帝病重不起,成王先前一直代理朝政便同时在宫中侍候皇帝,以皇帝对成王的倚重,的确是有道理,可这蓄养私兵在历代以来都是谋逆的象征,自古以来皇帝便十分忌讳,如今说是皇帝授意成王如此做法,又有些难以言说……

    英王见此情形,只是笑了笑:“父皇可真是倚重三弟!这蓄养私兵可非同小可,自古以来便为皇帝所忌讳,如今你说你蓄养私兵乃是父皇授意,难道只是说说没有凭证?”

    此时的成王殿下确实不由得慌了慌,毕竟这只是父皇的口头授意,并未曾下过密旨,当时也无人能够作证,时间朝堂混入了口舌之争,大臣们或纷纷为成王说话,或是反对成王,萧氏不由得紧张起来,这一切来的太突然,但他们还是坚信成王没有谋反之意,尤其是萧民德据理力争,认为事情有些过于巧合,而且皇帝倚重成王之意也十分明显。

    在他旁边的萧民衡和萧明瑾可是十足的捏了把汗,时不时用眼角瞄了瞄守英王殿下,此时的英王殿下看向萧民德的脸色也是有些阴鸷,发觉看向他的那双萧家人的眼神也是十分不悦,那双摄人心魄的桃花眼淬满了冷意,萧家人几乎如芒在背。

    此时英王忽然笑了笑,只见一位皇帝身边得力的小太监德胜忽然跑过来,趁此机会跪下,向众位大臣叩首便说道:“诸位大人,奴才是小太监德胜!你们都认识!这些年来奴才兢兢业业的在陛下身边侍候着,也看到了诸位皇子之间的矛盾,作为一位旁观者也是相当的痛心疾首!”

    “诸位大臣想来都还记得以前英王殿下当年中秋宴会的事,其实后来奴才奉陛下之命处理此事时,发现英王殿下乃是被冤枉的!高贵妃也是被人有意加害的!这一切都是成王殿下所谋划的!作为奴才,实在是不忍心让英王殿下受这般诬陷!若不是成王深得陛下宠信,而我一介奴才不敢招惹他,怎会隐忍至今?如今我也带来了人证和物证,这宫女和这瓶酒都是证物!当年便是这名宫女被成王殿下收买,以无色无味的极乐散下于这瓶中,英王殿下喝下去之后,便不自觉地呈现出醉意的表情,并浑身发热,失去理智乃至酒后乱德!后来高贵妃被幽禁,成王便命人假办邪祟来故意吓唬高贵妃,以致使高贵妃常常梦魇而更加一病不起,最终凄惨而终!”

    那一旁的宫女也是磕头如捣蒜,面色如土的跪在地上连忙证明。

    听闻太监德胜这一番话,宫女作证和物证经太医查验后,你就十分吃惊的众大臣几乎难以置信,眼前这位代理朝政的成王殿下如此心机叵测且意欲不轨,本来还有为成王殿下辩解的大臣渐渐的也开始动摇了,甚至有的人已经开始高呼将成王殿下治罪了,尤其高家人更是声泪俱下的呼喊着要为自家的贵妃报仇。

    一波接一波的事情使成王本就为彻底痊愈的伤因汗水渍着愈加的感到疼痛,成王也愈加感到紧张和愤怒,双拳紧握且面目狰狞,“胡言!一派胡言简!英王殿下,这怕是你设的局故意诬陷我的吧!”

    只见英王璀璨的笑道:“呵呵,成王殿下真是说笑了!只是这些人证物证面前,成王殿下,可还有什么更有力的来证明自己与这些事毫无瓜葛?今到反过头来说是我设的局,你这是何意呀?”

    下面越来越多的大臣们偏向英王,而对成王反目,萧民德意欲争些什么,也不知道一时间该说些什么为成王殿下证明,自己却是对其中并不知晓!

    许多大臣主张将成王殿下押下去问责,再禀明圣上,因此有许多大臣越来越支持英王,以英王为代理朝政,英王见此假意颇为无奈的对成王说道:“成王殿下,如今这般了,你便是不认下这些罪名,这诸位卿家也不会放过你的,如今父皇卧病在床甚至神志不清,那只好由本王做主将你押入天牢了,等父皇清醒时我再将此事告知并请父皇做主,对不住了,来人!将成王殿下押入天牢!”

    成王殿下想要做最后的挣扎,愤怒的吼道:“东方玄英!你才是真正的逆臣贼子!竟如今贼喊捉贼,等父皇醒来一定会为我做主!”成王殿下本就未彻底痊愈的伤此时被他挣得有些裂开,反而使其感到更加疼痛,同时一众禁卫军将其狠狠拿下,将其摁在地上并直接拖走。

    朝堂上便直接由英王做主,英王表面上一片唏嘘,心里却是暗自高兴,但同时又谨慎地将早朝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