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辰书:太平长公主传
繁体版

第三十三章 制衡

    自从英王殿下和李氏成婚之后,在一定程度上的的确确制衡了光王殿下的势力,光王殿下和其生母齐淑妃内心是十分忌讳成王殿下的同时,又不得已忌讳英王殿下,亦如从前。

    皇帝多年谋划着为了不断的提升成王殿下的势力,故而多年以来便造成一种英王殿下与光王殿下相争斗的情景,不仅借此来迷惑成王殿下的敌对势力,同时也使前朝后宫仇视成王殿下的势力能够互相争斗,争取两败俱伤,从而成王殿下渔翁得利。

    皇帝借着为英王殿下赐婚的由头,又开始物色成王正妃与侧妃。

    成王知晓皇帝心意,也解开了多年来以为皇帝真的是冷漠无情的误会,成王设计中秋宴会的东窗事发,已然毁掉高贵妃,但还有齐淑妃,成王也在谋划着如何除掉另外的这名主凶。

    成王心里愈加恋慕着阿鸾表妹,故而偶尔去寻她,这一日借着找萧明瑜叙旧的名义来到萧府,实则想多见见阿鸾。

    “瑜表弟,近来阿鸾表妹可还好?”成王和萧明瑜在静渊斋练习了一套拳脚后边休息边试问的样子,眼睛直直有神地看着明瑜,生怕错过了一丝一毫的动静。

    明瑜是个实在的,笑呵呵地道:“我妹妹嘛,殿下,咱俩这样好好的,你怎么好端端的问起我妹妹来了?她呀,她在家里无非就是看看书,写写画画什么的。”

    成王殿下似是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接着便又问道:“表妹自东窗事发之后,整个人可还好?”

    明瑜被成王殿下这般发问,有些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发懵的答道:“我家这丫头虽然在东窗事发之时,确确实实那段时间受到了不小的打击,但是这几日以来恢复的还是很不错的,精神头足着呢!”

    成王殿下便欣然的没再多问,心里却是十分惦念着这位表妹,自己也是深觉的这位表妹便是自己想娶的人,不仅仅是单纯的为了报恩,也确实是觉得这位表妹与其他的大家闺秀并不相同,反而像迷雾一般吸引且又像是天上的一轮明月那般皎洁美丽。

    正因为成王殿下抱着这般心思,故而在人走前将一样自己在边塞外多年来一直都佩戴在身边的一块玉环留下,嘱咐明瑜定要交此物交给自己的这位表妹手中,聊表寸心。

    阿鸾在听闻自己的二哥这番话并见到此物之后,心下便吃了一惊,连同在场的六丫头也不由的惊讶了一番。

    “成王殿下将此物交付于我,未免确实是太礼重了,这玉环一看材质就贵重,何况此物又是殿下多年随身佩戴的,向来是极为重要的物件,这……”阿鸾不由得看向这块玉环,神色凝重一些,眉头微微皱皱。

    “二姐姐,依妹妹看,这成王殿下怕是钟情于你,故而将这般重要的物什送给你。”只见六丫头认真的说道。

    明瑜倒是笑了笑,“妹妹,依哥哥看殿下若是相中你并非是件坏事,哥哥觉得自从英王辜负你之后,你就再也没有正眼看过其他的男人,这殿下就是面部受残,其他的都很好,哥哥我在西北军呆了一些时候,感觉殿下这个人还是很不错的,成熟稳重,虽然不如英王那般长相俊美绝伦,却也是难得的好男人!要知道殿下在西北军声望很高的,虽然威烈侯那位老将军也在西北军营中很有威势,但殿下还是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上来的,在军中是皆有口碑的!”

    阿鸾笑了笑“二哥,我相信你所说的话,但是妹妹我并无此意,而且我也不会再考虑嫁入皇室,皇舅舅也答应我婚配自由的事情。若是没有十分中意或合适的人选,我觉得哪怕出家也并非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只见二哥和六姑娘一听此话,都不禁愣住了。

    “什么?你还要想出家?妹妹,你怕是被英王给伤心坏了吧?那样一个男人!辜负你的情谊,不值得为他伤心,这般作践自己!”明瑜一想到自己的妹妹被英王所辜负,便气不打一处来。

    六丫头也忍不住劝导:“二姐姐何必为之前的那件事而伤到自己的心,实在是不值得,天下的男儿多的是,何况姐姐还是这般优秀、出身高贵,天下谁人能娶姐姐,那都是他的福气,姐姐莫要这么想,天下的男儿会有好的,适合姐姐的。”

    阿鸾笑道:“瞧你们两个着急的,我就是说说笑笑,你们还都当真了!”嘴上说说,只是怕眼前这两个人真是心急了,然心下确确实实想的,如若不成,自己哪怕当一辈子老姑娘回到那花垣郡,与师父师祖还有自己的师兄在一块也未尝不是好事,何况自己还是师祖和师父亲传的药师谷的弟子?连祖传的镇宅之宝青花剑都传授给自己!回到那里才算得上是真正的享受安宁和惬意!

    眼前的两个人听这个丫头这么一说,心里才放下心来。

    时间过得很快,不久,又过了些许日子。

    这一日,风雪猛烈的刮着,外头的风不断呼啸着,进入真正的寒冬之时。

    虽然天刚刚蒙蒙亮,但朝臣们早已经按部就班的开始了早朝仪式,皇帝也威严的坐在龙椅之上,静静的听着以下朝臣们的一些言论。

    朝堂自从因为成王殿下的回归,后来英王殿下虽然受到打击,但后来为了制衡光王殿下而重新得到渐渐的恢复,一直以来朝堂之上的党派之争都开始渐渐的较为明显,逐渐的开始形成了三派势力,分别是光王殿下宁国公一派,还有英王殿下荣国公一派,以及成王殿下华国公桓氏一派。

    皇帝在龙椅之上,静静的听着下面,群臣不断的开始拉帮结派,互相明争暗斗,以及汇报一些重要事情。

    然而皇帝却已经拟好了一份圣旨,只待退朝之前宣布此事。

    皇帝心知肚明,对一切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心里有自己多年来的算盘,他一直不断保护着成王殿下,成王殿下后来不断的成长起来,经过严格的磨砺,养成了钢铁般的意志以及形成了自身的本领,如今回京便一步步开始培植他的羽翼。虽然有桓远和背后一直潜伏着的东海萧氏支持着他,但兵权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弱的,只有皇后一族,但其势力远在西北边境,有些鞭长莫及。故而皇帝急于想要加强成王殿下的兵权。

    因此在听完底下朝臣的事务禀报,在临退朝时,命身边的大太监宣读圣旨,“成王殿下听旨!”

    成王殿下本来是正在朝堂之下,一听此言之后便立马抽身出来,迈着矫健有力的步伐,来到朝堂中央,站稳身形,便是恭恭敬敬的跪下:“儿臣接旨!”

    “今成王殿下尚未成婚,念其朔关大捷有功,自归京以来,兢兢业业,辅佐天子,功在社稷,故而以镇国公之嫡长女为其正妃,钦此!”

    成王殿下先是愣了一愣,然而在对上皇帝那殷切的眼神,心中又再三的快速的衡量一番,很快的承旨:“儿臣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但别人并不知道此时成王殿下心里却是有一阵痛楚,犹如一片锋利的匕首,瞬间插进了他的身体一般,让他痛于心中且隐隐作痛,但此时他也知道自己急需要权势,如今却是迫不得已的放弃自己心仪之人。

    朝野上下一听如此旨意,眼神间都互相交流着,暗暗传递着若有若无的意思。

    英王派和光王派都不禁暗暗露出一副吃惊又算计的眼神,而英王眼神暗晦不明,光王更是一片狠辣的目光扫过,毕竟,能娶镇国公家的嫡长女,就意味着能掌握半面的调动天下半数军力的虎符。

    成王面色不改,但也深知娶镇国公家女儿的好处,只是随着散去的人群快速离开。

    萧民德与萧民衡看着稳步离去的成王殿下,不由地心下感叹成王的龙章凤姿、沉稳挺拔。尤其是萧民德,微微叹了口气,他深知陛下秘密命他与桓远尽心辅佐成王,而成王的确是深有帝王资质的人选,只是不知未来在英王势力和光王势力的虎视眈眈下会发生什么。

    阿鸾闻讯后只是笑笑,“春词,秋语,快准备些厚礼以恭贺成王,送到二哥那里,让二哥替我送给成王。”

    春词秋语按照吩咐挑出上好的文墨四宝,并将成王赠的玉佩也一并放好,又放了一盒药膏,以便送过去。

    明瑜收到后,听了春词的话,不由得叹了口气,“我也是近来才知道成王殿下其实心仪妹妹,但如今赐婚,俨然是不可能了,再者原来妹妹也无他想。不过妹妹这般做法也是对的,避嫌也是终归该避嫌的,妹妹的这份心意,便由我带去罢!”

    春词笑了笑:“如二公子所言,我家姑娘说她并无心成王殿下,更无所谓伤不伤怀,姑娘只是尽一份礼罢了!还得麻烦二公子。”说罢便退下了。

    接着明瑜去拜访成王殿下,成王殿下一看到他手里拿了不少的礼品,便知道他是来恭贺自己的,但却并不是十分欢喜。

    “阿瑜,你也是知道我心仪之人并非是元氏女,而是你的妹妹,你如今提了这般礼物来送与我,岂不是伤我的心?”

    明瑜憨厚笑道:“瞧成王殿下说的,这些贺礼乃是我妹妹送予你的,我知道你心情并不是很好,我能在此时送礼吗?”

    成王殿下听了不仅眼神黯然下来,赫然笑道:“是啊,原来是这样,也罢,毕竟她也并非中意于我,一切都是我的一厢情愿罢了,谢谢她的好意。”

    明瑜道:“我有些不太明白,难道皇舅舅并不知晓你的心仪之人吗?”

    成王苦笑道:“父皇他并不晓得,就算是父皇知晓了,他也未必会同意我娶你的妹妹为王妃。萧大人应该与你们兄弟二人也有说过我父皇他的想法,我父皇他希望你们两家东海萧氏和蓬莱桓氏能够辅佐我,而我的王妃根据父皇的安排,自然便是镇国公家的女儿,毕竟谁若娶了,便意味着天下半数的兵力进入我的囊中,这样才能做到各方势力的平衡。”

    明瑜无奈道:“我的确听我父亲说过,唉,毕竟你喜欢的是我妹妹呀,娶一个自己并不心仪之人不觉得难受吗?”

    成王继而苦笑道:“贤弟,并非事事像你想的这般如意,我自小便受了不少的磨难,也自小便立誓要替我母后报仇,更是要替我自己正名!我一心想要取得权势,想要将英王和光王两派势力彻底打垮,如此只有自己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势才能保护自己想要保护的人,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毕竟我是这皇室中人!何况以我的身份不可能避免权势的争斗!”

    临走时,明瑜这才想起妹妹拿来的药膏,“殿下,这是我妹妹做的药膏,说是有滋容养颜功效,尤其是对受过伤的地方,有着特殊恢复的功效,应该对殿下受过伤的地方有帮助,一天涂抹早晚两次,坚持七七四十九天,想来便会有很大的变化”。

    成王殿下笑了笑,心下却是暖意融融,便笑着回:“多谢贤弟!替我转达一下对表妹的谢意,告诉她,我一定会好好珍惜并使用这副药膏的!”

    二人说笑罢,便告了别。

    阿鸾私下里与父亲在书房谈话。

    “孩子呀,自从你和英王殿下的婚约解除之后,更是自从成王殿下回到京城以后,这朝中的势力可谓是千变万化,如今已分为三派势力,对于朝堂之事,我想问问你这孩子有什么见解?”萧民德温和中有严肃的说道,他素来对女儿的教育并不拘泥于女子闺阁之教,他从来并不限制自己小女儿的喜好。

    阿鸾笑道:“父亲女儿首先特别感激于您对孩儿的教育,从来并不拘泥于女子该受的教法,既然父亲如此发问,那么女儿便趁此说出自己的见解。”

    “想来父亲和二叔以及大哥早已有了自己的见解,女儿认为如今朝堂分出三股势力,而每股势力也都不容小觑,其中英王和光王两派势力是多年盘踞于朝堂之上,而且与后宫更是枝叶相缠,虽然,成王殿下的势力是后起之秀,但往往后起之秀更不容忽视,如今想来光王和英王两股势力也是十分紧张的,何况成王殿下与当年的皇后娘娘更是受到冤屈,曾一度失势,否则哪会形成今天这样的情形?”

    “而女儿认为成王殿下的势力深得当今陛下的支持,而父亲和桓伯伯更是深得陛下的倚重,寄希望于咱们两家能够尽力辅佐成王殿下,毕竟想来陛下心中的人选便是成王殿下。”

    “另外,女儿思前想后,女儿和英王殿下的婚事解除,通过仔细思衬,陛下心中想来也是这般想法,而当年也是迫不得已为我和英王殿下赐婚,后来则借当时中秋的事情顺势而为,主要是削弱英王殿下的势力和名望,免得当时英王殿下如日中天,对成王殿下起到更多的威胁作用,虽然英王殿下受到重击,但未曾元气大伤,反而为了制衡光王殿下,陛下选择将英王殿下重新重用,目的也很明显,就是为了制衡光王殿下与成王殿下之间的争斗,从而给成王殿下一派以予以更多培植羽翼的机会。”

    萧民德听罢,不禁点头道:“孩子,你说的有理,你若是个男儿便如同你哥哥一般可以施展自己的抱负和才华了,而不会如今这般待字闺中。”

    阿鸾笑道:“多谢父亲的厚爱,女儿想问一下父亲,父亲今后可是有何打算?便是一直帮衬着,辅佐着成王殿下是吗?”

    “是了,毕竟这是陛下的意思,做臣子的也不好辜负,何况陛下也的的确确心想成王殿下来继承大统,经历这一时的风风雨雨,虽说如履薄冰,但终归未来能够保全咱们家族!”

    阿鸾叹息道:“咱家作为名门望族,又身在朝中,终归是不能避免这朝中的波云诡谲!”

    萧民德也叹:“不错,咱家是不可能置身事外的!咱家以后就尽量不做朝中的高官,若是要做官也是做那不上不下的小官,我与你兄长也说过了,如今他是京兆府少尹,而他的上司京兆府尹,便是如今的成王殿下,日后我倒希望他能做个外放的郡守,至于你二哥,他是日后想成为武将,镇守我朝的边疆,这让我十分放心,只要自己能够注意自身就好。”

    阿鸾笑道:“父亲的想法甚好,哥哥如今在朝中乃是京兆府少尹,承蒙皇恩做了四品的官职,若是外放成为地方四品的郡守也不是不可以,反而远离京中的是非,二哥这头确确实实不需要多想,毕竟二哥的性子,他确实不适合在京中做官,他历来是十分讨厌这些是非。”

    父女俩边品茶边谈论朝中的事情,这在一般的人家是不太可能出现的情景,所以阿鸾也十分感激自己父亲对自己的纵容和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