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辰书:太平长公主传
繁体版

第三十章 清算(一)

    英王和萧四姑娘的东窗事发,引得一向以清流之称的东海萧氏的名望受了些损,族长萧民德痛定思痛,决定整肃族内不安分之人。

    虽然宫中在余下之时调查此事,但因为缺乏证物能证明英王为人所诬的可能被否定,只能定下英王酒后乱德之罪。

    高贵妃听闻后,竟一时间火气腾升,大病有数日,缠绵于卧榻,气结于肺腑之间,夜里又渐渐总是惊悸难以入眠,不禁神色憔悴,没了往日的美艳与宠爱冠绝后宫的风姿,甚至愈加暴躁和疯癫,吓得余下的宫人一众跑散了。后来,高贵妃在东窗事发不足半月后,于这寂寞清秋的宫中薨逝了,后以贵妃之礼葬于妃陵,然并无碑文,不许人吊唁,连白布也未曾挂起,徒留永华宫一片冷清,落红零落尘土。

    英王一直困于府邸之中,因在事发后一直心火郁结,故而也病了一场,现听闻自己母妃薨逝,连丧礼都取消了,只是依贵妃礼数葬于妃陵,又闻下人报的福王却依然花天酒地,而高家却无言以说,极力自保,不禁深觉这些人的凉薄与冷酷。

    英王深知自己那日中秋宴的东窗事发,众人皆说他贪杯失德,可自己如今起来,却觉得那壶酒是有问题的,否则以自己这般定力,再加上自己平日里素来并不喜好饮酒的习惯,竟对酒如此上瘾?只是没有人信,更没有证物可以证明他的清白,英王殿下坚信自己是被人以酒害了他。

    英王又愤愤的想到那个该死的四丫头,细细的思考一番,愕然发现那日事情太过于巧合,萧家四丫头竟然能找到那处行宫,必然是跟随着自己的行踪而致,否则行宫那比较偏僻的地方,她怎会找到?再说其他方向也有不同的宫殿,自己醉酒会误到那处,而那丫头是好好的。

    昔日之事逐渐残存着几缕,英王犹记得自己迷迷糊糊中一路误打误撞闯进了侧妃杨氏所处的行宫,而一路尾随而来的四丫头想来也借此机会故意委身于自己,又装出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相当于暗算了自己一番。

    英王殿下自然也是知道萧家这位四姑娘可不是一个什么好的货色,早先前的时候他就知道这四丫头时时撩拨,只是自己不做理会罢了,不成想一次机会便宜了这个贱人。

    英王愈想愈恨的几乎咬牙切齿,他素来是个聪慧的人,虽然他当时醉酒,但如今彻底清醒过来,便也细细的琢磨透其中的阴谋,只是他有些不太清楚到底是谁要害他?是与自己素来不合的光王还是回京的成王?至于这二人,毕竟自己的母妃与当年文德皇后听传闻说有过节,后来先皇后逝世,为了六宫权势自己母妃更是与齐淑妃闹个人仰马翻。

    无论怎么样,他最痛心于失去自己最心爱的阿鸾的婚事,此时的英王殿下虽痛心疾首,并无奈地感叹于人世间的凉薄和皇室的无情,但他最想知道阿鸾到底是什么样的态度和想法,是否相信自己?是否也发现了其中的一些蹊跷?

    种种疑团,猜测与期待,让英王殿下辗转反侧。

    东海萧氏府上,所有人都在正襟危坐、面目严肃的候在正堂,接下来便是要彻底的解决二房中黄姨娘与其生的女儿四姑娘。

    太夫人居于首位,家中的两位家主按次坐好,王大娘子此时心中虽说是十分得意,但碍于两位老爷和太夫人在此,便不敢声张,面上却是十分严肃冷漠,一副当家主母威严般的模样道:“来人!将栖霞阁的黄氏及其女儿四丫头带上来!!”

    “是!”只见在王夫人的命令下,几个粗壮的婆子脸上满是狠辣的模样,将栖霞阁的那对母女狠狠的拎了过来,直接干脆利落的将这对母女,像丢垃圾一般扔在地上。

    栖霞阁这对母女尤其是黄姨娘,因为此事显然也是被关在柴房里很久,整个人都消瘦了一大圈,不似往日般妩媚光彩,而四丫头再怎么说也是这府上的小姐,也是主子的身份,不比黄姨娘一个半个奴才的身份,因此仍然是正常对待,但一直被关在闺阁里严加看守,此时也是看起来面容有几分憔悴。

    在场的人无不冷淡的看着这对母女,面上甚至都十分鄙夷。

    只听这黄氏故作娇柔,一直梨花带雨的哭诉道:“衡郎!衡郎!奴家没有做对不起你的事情啊,怎么能这么对我呀?你可要为我做主啊,都是大娘苛刻我!竟然直接把我扔到柴房里!那里潮湿阴暗的奴家怎受得了啊!”只见她边哭边红着眼睛,眼泪如断线的珠子零落,似是有多少委屈一般。

    此时地上的四丫头也是紧紧的缠住自己的母亲,也是万般委屈的哭道:“父亲,这一大家子人都是要责怪我和小娘的吗?这不公平啊!明明在宫中那日是英王殿下强要我,女儿,女儿怎么有办法能抵抗过英王殿下?父亲您一定要查明啊!不是女儿的错!”

    只见王氏冷冷一笑,太夫人和萧民德都是面上更加冷硬,其他诸位公子和姑娘们更是冷笑,但见萧民衡面上有三分不忍,但余下七分还是有隐隐的怒气和无奈,只是碍于其他人的态度,自己不好发作。

    首先太夫人便发了话:“哟,黄氏,事到如今,你倒是还想抵赖?咱家姑娘都好好的,在京城中也是美名在外,如今因为你身下养着女儿,败坏了我整个萧家的名声,虽说明面上是英王殿下有辱我家,但这事情细细探究,想来你并非没有责任,反而恐怕牵连会很大吧?你别以为我当日不在场不知道,我早已知晓当日的事情了!更何况四丫头从小是被你教出来的,你敢说你没有责任?”

    只见跪在地上的黄姨娘,听太夫人此言,不仅继续装柔弱的道:“回禀太夫人,没错,确实是妾身养大的自己的女儿,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这件事情乃是在于英王,怎么能说是我女儿的缘故?”

    太夫人冷笑一声,便也懒得解释,使了眼色让王氏继续,王夫人一看见太夫人给自己这次机会,自己能够不好好表现?

    于是便立即声色俱厉问道:“事到如今,你休想抵赖!首先你的女儿品行不端,怎么那么多家的女儿没有事情,偏偏是咱家的这个四丫头受到强迫?其次细细的回想着中秋宴上的从头到尾的事情,这英王殿下醉酒才一会儿,四丫头便借口说自己腹痛,想要解手,竟然忙得连身旁的丫鬟都忘记带上,即便后来跟上去竟然好好的给跟丢了,再说皇宫那么大,这四丫头也不熟,怎么偏偏找到那处行宫?宫里人说那处宫殿可是相对僻静的地方,别的方向也有比较近的地方,四丫头况且当时并没有醉酒,怎么就偏偏找那地方去?这恐怕难以言说吧?”

    只见黄姨娘抢道:“大娘子,您这是要强行在我头上扣一顶不好听的帽子呀!谁还没有个内急?忘带上身边的丫鬟也并非不是正常之事,难道说英王殿下醉酒出去了,我女儿偏偏这时有内急,就因为避嫌而不能出去解手吗?再者,皇宫那么大,我女儿她着急解手,不小心走错地方了,来到那处行宫有何不可?”

    只见王氏的脸几乎都快要被这个姨娘给气白了,便继续呛呛:“关键是你的女儿可是在英王醉酒后才一小会便也跟着出去了,英王殿下是有婚约的人,作为清白家的女儿,难道就不应该避讳一下子吗?依我看,若非是有心想要跟着英王走,怎会如此巧合?”

    只听黄姨娘几乎是不慌不忙地答道:“这大娘子便有些强人所难了,我女儿她便是忍不了了,怎么就不能去了?还有,正是因为不认识宫中的路,我女儿她跟宫中的人又不熟,脸皮薄,跟着英王殿下寻思问问他呗,谁成想后来竟发生这样的事情?”

    只见王氏几乎被黄氏这不慌不忙,甚至有几分嘲讽的眼神,一下子气道:“贱妇!如今,事到如今,你竟然还敢与我这个正室娘子公然辩解!……”

    此时阿鸾眼神更加嘲弄,满是冷冷的看向地上的这对母女,“黄姨娘,你还真是伶牙俐齿!只是我有点不明白,这四妹妹可是放着旁边自家的长辈和兄弟姐妹们不问,反而不介意去惹一身骚,问一个已有婚约的男子,可当真的是脸皮薄啊!这事想来正常人都想不通吧!何况四妹妹如今可是要嫁到云家的人呢!”

    众人听阿鸾这么一说,反而不禁更是冷嘲热讽,连同萧民衡的脸上都更加难看,几乎快挂挂不住了,没成想自己心下最疼爱的女儿竟如此不堪,这些话不无道理,谁不知道这英王殿下便是有婚约的男子,而一个未出嫁的女儿竟然上杆子去问英王殿下,就算是面子矮,脸皮薄,不肯去问下面的宫人,也完完全全可以问自己家人啊!

    王大娘子一听这话顿时脸上就恢复了神气,不住的冷嘲热讽:“是呀,阿鸾说的在理,唉,老爷,您可是为这母女俩着想的,让四丫头稳稳的嫁给云府,日后那便也是当家主母!虽不是高门世家,却也是官宦之家!如今出了这档子事,咱两家面子恐怕都是难堪了,何况这也辜负了老爷的一片心意!”

    萧民衡一听王夫人这番话脸色愈加难看,心里更是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仿佛是自己这些年的宠爱白白的付诸东流了,像是养了白眼狼一般。

    萧民德此时便发话了,根本不顾及此时地上这对母女正神情凄哀的看向萧民衡,“如今事情已是如此,当肃清家风,整顿家务,断不可一错再错,使咱家千年来的香火与荣耀毁于一旦!”

    “二弟,虽然此事是英王殿下有错,但咱家这四姑娘如今看来也并非是清清白白,且不说我女儿这桩事该如何补偿她,就说这家族之事,为了咱家的以后,必须要当机立断!二弟,你觉得如何?”

    萧民衡向来便是圆滑之人,一看兄长如此,考虑到自己的门面以及家族的名望和其他儿女们的婚事,同时也算是弥补对自己侄女亲事的取消以及避免与自己兄长这一脉之间埋下矛盾,于是便十分恭敬谦和的回话:“承蒙长兄宽厚,二弟怎能不接受大哥的指教?二弟一切便听从母亲和大哥的安排!速速将黄氏和四丫头处置!”

    阿鸾眼神在触及聪慧的六姑娘的眼神时,更是不由分说的在暗中笑了笑,二人都心下想到:这二房的家主可真是狡猾且冷漠之人,陪伴自己身边多年的宠妾和受宠爱的女儿,如今在自己的利益和未来家族面前,都不值一提。

    一时间跪在地上的黄姨娘和女儿四姑娘都不禁愣了愣,仿佛像是自己听错了声音,便迅速反应过来,哭泣哀求:“衡郎,衡郎!你就这么狠心,要丢下我们母女二人吗?这原本就是这大家子人,多年以来对我们母女二人的不满和欺压!不看僧面看佛面,看在奴家陪伴您这么些年的份上,以及为您生儿育女的功劳上,你就饶过我吧!何况咱女儿也是你的女儿啊,她如今失了清白,怎么着也要嫁到英王府上,必须让咱们女儿坐上英王侧妃这个位置!奴家觉得这才对得起咱们女儿生得这般才貌双全和显赫家世!”

    此时黄姨娘口不择言,一脸的哀怨随着她说的话,变得愈加激动和狂躁。

    若非是有仆人们和婆子们一起上前按着,黄姨娘此时怕是整个人都已经扑了过去。众人在正堂里静静的努力使自己平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