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辰书:太平长公主传
繁体版

第十七章 破阵乐舞

    阿鸾回府邸后,只是闲闲的看看书,调香品茗,时与姊妹玩得不亦乐乎。两日内,阿鸾倒是轻快愉悦,而外面却犹如开了锅一般。

    “诸位姐妹们!外面坊间不知从哪传开的,说是礼部正六品的云大人要嫁女给齐淑妃的弟弟,那个京城里有名的克妻且好色酗酒、阴晴不定的齐二爷,坊间传开了,说是云大人因为偏爱和许夫人生的长女而以不受宠的二姑娘代为出嫁,外面说的话什么都有!”五丫头这一天过来就是兴致冲冲地说道。

    阿鸾故作姿态地笑道“哦?这云家竟会做出此举?”其他姊妹也是一脸震惊。

    “可不是嘛!这云家大姑娘也是个身体健康,才貌出众的闺秀,而且还已及笄,怎么她不嫁?反而以未及笄的妹妹代嫁呢?”“我没记错的话,这云家可是和父亲在礼部供职的呢!还是父亲的下属,咱两家就要结亲了呢!”一时间便议论开了。

    阿鸾只是眼里闪过一道不可捉摸的精光,只是笑着罢“这未来的亲家可真是可以啊……”

    三姑娘和六姑娘一般话少,不会怎么说,只是柳姑娘和四姑娘以及五姑娘倒是忍不住说了几句。

    柳姑娘有些皱了皱眉说道“难怪外界议论,这亲事的确不合理啊,四妹妹和五妹妹说的都没毛病。这云家二姑娘未免太可怜了。”

    四姑娘摇了摇轻罗小扇“呵,可不是么,像这等寒门小户人家就是发达了,也是如此让人鄙夷!”

    五姑娘习惯性地回呛一句“四姐姐,就你眼光高远,你别忘了,云家未来是你的夫家呢!等你嫁过去,再不规矩,你掌家了你管不就得了么!只是真的白瞎了这云家二姑娘,摊上这么个家!”

    四姑娘只是扭了头撇了五姑娘一眼,嘴角冷笑一番“这五妹妹惯会取笑我,能嫁不能嫁还未可知呢吧?他家的儿子高中好,若是不高中,父亲万万不会相中的,父亲断然会为女儿寻个好夫婿。”

    五姑娘想着要怼回去,硬是被劝了回去,见状只能不满的哼了一声。

    阿鸾笑了笑,兴许进宫还能更精彩呢。

    “阿鸾拜见太后外祖母!”

    “快起来吧,好孩子,来外祖母这儿!”

    阿鸾恭敬的向太后行礼,嘴上甜甜地叫着,太后也是开心的,脸上慈爱祥和,伸手朝着阿鸾招呼着,寿康宫内一片和谐愉悦,祖孙俩时不时笑语欢快,宫人们也是不由自主地被这气氛所感染着,面带微笑规矩地立在一旁。

    “太后外祖母,阿鸾跟您说件事,在坊间都传开啦!”阿鸾笑道。

    “哦,阿鸾,什么事呀?快说与哀家听听吧!”太后笑着说。

    “太后外祖母,您知道吗?坊间都说礼部的云大人想要高攀淑妃娘娘的弟弟齐二爷,然而舍不得与现在的许夫人所生的嫡长女嫁过去,竟让生母早逝而又不受宠的嫡次女代嫡长姐嫁给那位齐二爷哩!京城里的人都在茶余饭后谈论这事呢!有不少人还说这云大人的心当真狠,一碗水都不能端平!说什么的都有,很不好听。”

    话音刚落,只听这一道威严但又听不出喜怒的声音传来“哦,竟还有这等事?而且还传开了?”只见两道道明黄色和微微靠后的湖蓝色的身影映入眼帘,来的人正是皇帝和英王。

    阿鸾一看是这两人,连忙行礼,皇帝对这个小外甥女还是十分宠溺的,笑笑道“免礼罢,阿鸾!”“谢皇帝舅舅!”

    皇帝十分有礼数,接着便向太后作揖道“皇儿见过母后!”英王也浅笑行礼道“孙儿拜见皇祖母!”

    “免礼,都自家人,快坐下吧!”太后方才微诧的神色才有转色。

    阿鸾笑了笑看向英王,恰巧英王也在温柔的看着她,摄人魂魄的桃花眼如春水般迷离。

    皇帝看后,眼神暗了暗,很快就盖过去了,太后也是闪过一丝复杂,旋即便隐没了。

    “朕今日来,没成想刚刚听阿鸾的话,这礼部的云氏,朕一直觉得他兢兢业业,还算可以,怎么会出这档子事?惹得民议鼎沸。民间若说的是真的,那朕可该好好治治这云氏了!”皇帝脸上如同阴霾一般,方才的笑意转瞬即逝,威严的让人感到压抑,无人敢接话,一时间大殿如同冰窖般。

    英王颇有胆量“父皇,儿臣附议,这云大人如今违背礼法,惹的民意沸腾,实在有负皇恩,儿臣认为该罚!”

    太后也深色凝重地点头道“这云氏想着高攀,心思怕是不纯,这般舍不得世家出身许氏的嫡长女出嫁,便以那生母早亡的嫡次女代嫁,偏心得很,亏了云氏在礼部供职!这事还闹得这般民尽皆知!”

    皇帝听得脸色更沉了,“母后,皇儿回去问问齐淑妃,若这事这般恶劣,朕可要好好斟酌一番了。”太后会意道“可以,随你处置罢。”

    英王因着自己生母高贵妃历来与齐淑妃母子不和,借着事情兴许能压一压齐淑妃母子的气焰,心下暗暗生出几分冷意与高兴,只是面上不显露。

    阿鸾听得真切,心下有些高兴,这下这云大人和那许氏有的好看了,目的快是达成了,师妹可以松口气了。

    因为这事的压抑,所以阿鸾和英王没过多会便告辞出宫了。

    太后眼神复杂道“皇儿,你当真要为了成儿和他的母后,拆散阿鸾他们吗?哀家看着俩孩子多半感情已深了,每次哀家一看到阿鸾,就会想起你妹妹,心里忍不住哀戚。”

    皇帝神色有悲悯也有不甘,怆然却坚毅地低声道“是的,真绝不会让阿鸾和玄英的婚事做成,高氏一族太过煊赫,且多年来觊觎皇位,不能再让高氏乃至齐氏做大了,朕要制衡朝堂,更要为菁华和成儿报这多年来的冤屈!东海萧氏和蓬莱桓氏是朕为成儿即位的肱骨之臣,怎能让高氏和齐氏得逞?”

    太后叹道“唉,阿鸾和英儿要受苦了,但成儿更苦,自从被贬为庶人远去西北军,算一算已有十年不回京城了,吃苦这么些年,也该回来了。”

    皇帝种种叹道“是啊,母后,皇儿正准备找机会让成儿回京,这么多年了,真的是思念他和菁华啊!”

    宫人们早被唤走了,而太后和皇帝两个人孤独地在大殿内看向门口那五彩缤纷的景致,思念着曾经的故人。

    阿鸾与英王辞别后,两日后直奔约定好的鸿楼与云之初会面。

    “师姐,此恩情师妹无以为报!若非借师姐之势,恐怕师妹再无法余生安稳了!”云之初携着丫鬟直接跪在阿鸾跟前,眼中湿润道。

    “唉,言重了师妹,快起来,这是做什么!”阿鸾连忙扶着云之初,堪堪才让她坐好。

    “师姐,真的,我那父亲因为入宫被皇帝陛下以此事斥责一番,父亲被吓得连忙当着陛下的面把婚改了,我就不必代人出嫁了,结亲对象反而变成云之晓了,许大娘子气的砸了很多东西。”云之初喝了一口茶水说道。

    “哦,我以为陛下会废除云家与齐家的婚事呢!”阿鸾笑道。

    “师姐,我有所耳闻,这宫里就属高贵妃与齐淑妃斗得厉害,不仅争宠,还据说有意明里暗里的争夺储位,如今可是势同水火,而师姐你是未来的英王妃,这岂不卷进这权谋争斗之中?”云之初道,不觉眉头有些皱了起来。

    阿鸾笑了笑,也是颇为有些担忧“阿初,你说得确实不错,但如今既已这般,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吧。”

    二人又是一阵聊了聊便散去了,总之,云之初的代嫁风波暂时迫于圣上的压力而发生转机,天辰王朝还是十分重祖宗礼法的,尽管风气开放。坊间沸沸扬扬的流言因此而渐渐散去。

    阿鸾独自一人在园中散步,看着远处垂暮的天际,不禁叹了口气,如今前朝后宫剑拔弩张,一片暗流涌动,那么,阿英和她又该如何?她的家族又该如何?阿英是个文武全才,睿智敏捷,也城府颇深,也是个适合帝王之位的人,而自己只是想一世安宁,家国兴平,从未奢望过荣宠天下,但一切如何又将如何,且看天意。

    阿鸾拢了拢鬓间的发,她与英王正在研磨练字,英王的一只宽实的大手正握着阿鸾的一只柔荑,握紧一支紫檀纯羊毫在宣纸上一笔一划地写着诗词。书房窗棂透过的日光暖意融融,映在互相依偎着二人的侧脸上,仿佛镀了一层金,二人都嘴角不住的浅浅的笑着,一副岁月静好、蒹葭情深的样子。

    只听得下人报来“小人拜见殿下,永懿郡主,据探子来报,云家虽然对外的动作暂时消停了,但内宅的许氏母女确实闹腾,哭着吵着不想嫁女。都闹了两天了,今天却突然安静得很。”

    二人不由得齐齐的停了下来,英王一双柔和的桃花眼瞬时变得多了几分算计的意味,同时多了几分嘲讽道“哦?云家居然消停了?据本王了解,这可不太符合那位许夫人的性子,怕是又想出什么乱吧!”

    阿鸾略有担忧道“这云家二姑娘是个不错的,如此怕是又要处境艰难了。”

    英王笑道“阿鸾,云二姑娘又跟你没什么关系,你跟她操什么心?”

    阿鸾生怕二人的关系泄露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便只是笑道“阿英,我这不是跟那位云二姑娘颇有眼缘吗,有过私下的接触,十分投缘,也便结交了,这不是担心她吗!你不会气恼我才告诉你吧?”阿鸾又多了几分女儿家的娇憨。

    英王桃花眼中溢满宠溺,笑道“瞧你!我哪有那么小心眼?就是你们姑娘家聊个天、交个友罢了,难不成这我都不让了?”

    阿鸾笑道“我就说说嘛!”

    英王笑着当着众人的面,吧唧地亲了阿鸾的娇嫩的脸,阿鸾的脸瞬间腾地红了起来,俩个人闹了起来,书房本是肃穆的地方一时间热闹起来,下人们也是捂着嘴偷笑。

    阿鸾从英王府回家后,脸色有些微紧,思衬着云府会闹什么事,与六丫头和柳姑娘聊了天,静等云府的动静,但阿鸾真就好奇许氏能搅出多大浪来。一切都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