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辰书:太平长公主传
繁体版

第十八章 月夜

    虽说云家看上去消停了,许大娘子和她的女儿也是安安静静的,但阿鸾不觉得,以这对母女恶人的脾性,怕是不会善罢甘休的,指不定弄出什么名堂来,这就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果然第三日,阿鸾再度在鸿楼时,秘密碰到了云之初。

    “师姐,你有所不知,这许氏母女仗着背后有工部侍郎许家的支持,有很多事情都很能办到,昨日我与那对母女上京郊的祈福寺掷签,一位所谓的高僧便解了长姐的签,大惊失色的模样,说她是贵女之命,贵不可言,会嫁给未来的真龙天子!这下子流言便传出来了,我虽不必嫁那齐二爷,但这会怕是我这位好姐姐也不必嫁给齐二爷了。”云之初侃侃道。

    “我说的嘛,昨日坊间便开始渐渐传开什么云之晓贵女之命了,但祈福寺也并非无名之辈,许多皇亲国戚都会烧香祈福,所掷之签有时候也很灵验,怕是真的不少人会有心或无心听信的。师妹,你这继母和姐妹果真是不省油的灯哟。”阿鸾只是抿了一口香茗笑道。

    云之初有些遗憾道“当年我生母之死听闻我外祖说与那许氏密不可分,如今她黑心要将我推入火坑,本以为报应来的这般快,却硬生生的被他们扳了回来。”

    阿鸾安慰道“这是不必着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罢了,你且需小心为上,保护好自己就足够了,怕是如今这般形势,你的婚事也会多少受到关注了,若日后嫁人,定要物色好人物,适时也要有个靠山才更稳妥……”

    云之初感激的道“多谢师姐的照拂!师姐目前有什么打算么?”

    阿鸾笑道“阿初,后日便是发放科举大榜之日,接着便是春日宴,皇帝等众多勋贵之人都会赴宴,这一日十分热闹,历来会有官宦人家相交往或结姻缘,我想着让你趁此多认识些权贵,这样你会更安稳些,没准你和哪家公子就看对眼了!”

    云之初娇笑道“师姐,说说你就跑偏了!”

    阿鸾笑了笑,“嗨,没关系,总之师姐我觉得像师妹这样的美人从来不会愁嫁呢!”

    两人说笑一番便互相告辞了。

    很快,科举发榜的日子如约而至,家中主要是三哥儿和四哥儿参考了,萧府内一片紧张期盼的气氛。

    一大早,王夫人便早早的净了脸,又是梳妆,接着极为诚心地跪拜文殊菩萨像前,“我佛慈悲,恳求您看在我儿这多年来辛勤苦学的份上,保佑我儿能光耀我萧王两家的门楣!”

    门口的五姑娘探了探头,梳着清秀的垂挂髻,一身鸭黄色的衣裳,十分明媚靓丽,朝着母亲道“母亲,姐姐妹妹们都齐聚在您门口这儿呢,那我先去看榜啦?”

    王氏忙不迭点头道“快去吧!快去吧!我再求求!别看错了,叫你二姐姐和三丫头和六丫头也帮忙看看,咱家就你二姐姐和六丫头最让人放心,连着三丫头都是稳重的。”说罢,继续捻起佛珠念着圣号。

    五丫头明燕笑着应下了,如燕子般飞快的出了门,与众多姐妹们上了马车,一同看大榜下放。

    阿鸾笑道“二婶婶还在求佛么?真是够虔诚的,三哥平时苦学勤恳,连我爹那般严苛的人都赞赏有加,相信是会高中的!”其他人也附议。

    五姑娘十分高兴,“承各位姐妹们吉言,我也相信三哥会的。二姐姐,六妹妹,诸位姐妹也帮我看看呀!我办事,母亲不放心……”说到此处,明燕反而有几分小委屈。

    众人贻笑,马车上反而多了几分轻松愉快的气氛。

    另一边,黄氏亲自带上女儿与儿子一起看榜,四哥明瑞单独骑着马,母女俩则套了马车去,一路上黄氏都是笑着说儿子会高中,她是很相信自己儿子的文采的,故而有些张扬,还笑谈自己在王氏面前更加扬眉吐气,四姑娘明鸢也是不住的附和着母亲,也觉得自己与哥哥文采也十分不错,毕竟连父亲大伯也是承认过的,脸上也是一片得意。

    阿鸾等人到时,早已停了不少车马,人群愈加的鼎沸。

    阿鸾笑道“咱这来的都不算早,看人多的。”

    五姑娘吃惊道“可不是嘛!姐姐,我怀疑咱们过去会被人群淹没啊!”

    六丫头道“五姐姐,没办法,咱怕是也要挤一挤了。”

    明燕苦恼道“早知道带上柳表姐了。”

    三丫头有些怯生道“五妹妹不必担忧,想来咱们人手够查的。”

    五姑娘点头,阿鸾笑道“燕儿,咱们这来了不少人,一波波派去看,咱们也去看,足矣。”

    五姑娘笑嘻嘻道“全凭姐姐的!”

    姐妹们撩着帘子,家丁们也很快被阿鸾分配好位置仔细地盯着看,有排好丫头看着自家马车。

    不一会儿,只听得谁人在喊“放榜了!放榜了!”

    看那人群霎时如潮水般涌去,官府不得不派出一拨人维持秩序,阿鸾笑道“去看榜吧!”

    只见三丫头和六丫头被五丫头一撒丫子地拽下了马车,连阿鸾都忍不住兴奋地与诸位妹妹要下了马车。

    阿鸾也是兴致勃勃的,春词和秋语互相看看了,悄声附在阿鸾耳边低语道:“姑娘,您好歹是郡主,这么挤到人群去,会不会不太好啊?”

    阿鸾笑道,低声道“放心,今个大喜,我戴个帷帽简单遮住,难得今个讨份喜气,唉,我可不指望二哥!”说罢暗自撅了撅嘴,又将一副提前预备好的帷帽戴上了。

    五丫头看人越聚越多,急的直跺脚,紧忙地拽了阿鸾与明鹰明鹃飞快地从头开始寻着,拨动着人。人声鼎沸,男女老少皆来热闹。阿鸾四人与家丁的配合下齐力寻着,堂堂一位郡主也屈膝降尊的挤在人群中,此时的阿鸾觉得这就是难得的一种感受,说不清楚,却很开心。

    “找到啦!找到啦!”六丫头兴奋喊道“中啦中啦!三哥哥高中二十二名!”阿鸾、三丫头和五丫头都急急地跑来看了,家丁也围了上来,可惜隔了好几个人,有的人怕是看的不大清楚,但听闻自家公子高中,也是高兴的暗自松了口气,虽说终于不用在人群挤着找了,但脸上无疑不是洋溢着笑意。

    此时三哥儿在人群外面,挤都挤不进去,只看几个小姑娘和家丁一脸兴奋冲了出来,而六丫头难得的高兴,拉着三哥就是挤进人群,喊道“三哥哥,你看!第二十二名!”

    三哥儿明璋,挤了挤人群定睛看了看,脸上带上了几分喜色,但仍旧稳如泰山道“好,好,得偿所愿了!”

    旁边不少人见此都暗暗嘀咕道“真是少年英才!高中却仍稳如泰山,难得的人物啊!”“小伙子一表人才,挺拔玉立,真是不错啊!谁要是能与之结为亲家,那可妥了!”一片暗暗称赞惊奇的。

    待回到自家马车,阿鸾率先笑道“三哥,恭喜啦!”众姐妹们也道喜。

    明璋笑了笑“谢谢妹妹们。”

    还没乐呵一阵子,就见得两个人吵闹着紧忙拉住萧家的马车,又是乐呵道“小伙子,真是青年俊才啊!面对金榜题名也不改色!这才叫厉害!我家有云英在阁,不如今个结成良缘,结两家之好!”旁的人听了也争相嚷着,并顺势要拉住三哥明璋。

    明璋吓得急忙作揖,又是不断后退,那几个人见状急急地就要抢了去,幸好家丁手疾眼快,拼力气挡了下来,阿鸾作势憋住笑意,忙喝退道“诸位请打住!我等乃出自东海萧氏!请诸位让我家马车出去!”

    这些人一听是东海萧氏,便暂时有些呆住,又有羞愧之色,不由得放了很多尊重,纷纷作揖致歉,并让出了道。

    阿鸾等人不由得放下心来,方才的榜前抢亲真是头一回见到,当真吓人,一行人稳稳的归府。

    阿鸾心下也是佩服自己的三堂哥,犹如自家大哥当年状元高中一般,虽然欢喜,但却并未乱了方寸,反而如泰山般巍然不乱,不大悲大喜,可成大事。

    消息很快传到府里,王氏仍在为儿子念佛号,一听这消息,高兴地连忙磕了三个响头,便飞快地想到门口去接孩子们,谁料想,与刚刚进府的明璋撞了一下,母子俩都愣了愣,旋即被人搀扶起来,众人们先是一惊,又是反应过来后不敢笑出声来,只能硬绷着脸,但都是恭恭敬敬地随着领头的一声庆贺着。

    阿鸾见状,浅笑道“二婶婶,瞧把您高兴的,老天爷多公道!三哥这些年勤学苦练没有白受,如今高中,这可是咱家的大喜事!”

    王氏高兴地眼泪都出来了,“阿鸾说得对!孩子,你终于,终于得偿所愿了!母亲的心里高兴啊!不枉你少时连生病都要坚持读书的坚持!”王氏高兴地拍打着明璋的肩。

    众人看着大娘子又是哭又是笑,都忍俊不禁,明璋有些颇为无奈但又不断的宽慰自己的母亲,王夫人方才堪堪地神色正常些,众人一道都有序的进了宅院,好给老夫人报喜事。

    老夫人听罢,脸上笑意连连“今日等璋哥的伯父和父兄下朝罢,定是欣喜的!今日合该阖府上下庆贺一下!瑞儿别灰心,明年还有机会,你是个聪慧的好孩子,祖母心里也很欣赏你的,好好用功定然回高中的!回头我派人送你套上好的文房四宝。”

    明璋恭敬道“多谢祖母!孙儿如今的成就也是亏了家里诸位长辈的和太学的师父们的谆谆教诲才取得的。”

    老夫人慈祥满意地笑了笑,“好孩子,说得好,老二真是得了好孩子啊!落座吧。”

    明璋又是一拜,便沉稳地入了座。

    明瑞也是恭敬谢道“孙儿多谢祖母的厚爱,孙儿定当反思己过,明年争取高中!”

    老夫人满意地笑了笑,“瑞儿你会金榜题名的,祖母等你的好信儿!”

    明瑞眼里淬满光彩,一扫之前的失落,又是感激地拜了几拜才落了座。

    众人都不断的贺喜,一片喜气,王夫人顿觉得脸上极有面子,欣然地接受众人的道贺。然而旁边角落里的黄氏和四姑娘母女二人却是没这般喜气,尤其黄氏面上强撑这淡淡的笑意,毕竟太夫人才是家中实际掌舵人,又十分不得意她,她因此不敢出错,只能强撑着。

    王氏撇了眼黄氏,见其畏缩且娇弱的样子,禁不住有些得意,更是不知不觉中显摆主母的气势,这让看到王氏得意的黄氏姨娘不禁气闷地咬了咬一口银牙,手中的帕子不知觉中竟暗自地拧得出褶子。

    刚刚贺完喜的阿鸾眼神历来尖的很,悄然地看到黄氏的模样,只是心中不禁暗自冷了冷,女人嫉妒的样子当真可怕。

    一家人在晚间时,和和美美地庆贺一番,席间萧二爷和王夫人的面子倍感满满,以阿鸾的父亲为首的大房与二房也是其乐融融,彼此寒暄。

    太夫人看着阖家欢乐的情形,真心的欢心,看看一众隔辈人,更是出落得让人舒心,由其看了一眼二哥和三哥,不由得笑道:“德儿衡儿,你们看看这瑜哥和璋哥都老大不小了,明瑜十七了,瑞哥十六了,这两孩子至少该议婚了。”

    萧民德和萧民衡以及王夫人闻言连连附和“母亲说的极是!”

    萧民衡道“母亲,如今瑜哥前些日子武举出结果中了个探花,璋哥又高中二十二名,这两孩子俨然已经刚好有了功名,就差该议亲成家了,也好真正成家立业!”王夫人也附和道。

    萧民德一听武举两字,面上对明瑜不悦地看了看,也只是温和地说道“母亲说的极是,璋哥娶了好人家的姑娘,可以为璋哥贤内助,这瑜哥最好找个能管住他的人,让他好好消停,免得一天到晚让我费心!”说罢直直地摇头,一副无奈。

    阿鸾等人不禁有些忍俊不禁,连老夫人也是笑了笑,“你这德行!瑜哥在我这乖乖的,在他二叔二婶等长辈面前也是听话的,就跟你不和!”

    明瑜早就无奈地笑了笑,却不敢在他爹面前出声,生怕又挨了一记脑瓜崩。阿鸾心下偷着乐,知道爹最宠着她,最讨打的就是二哥。

    王夫人笑着道“咱家的哥都是好孩子,母亲,您可是有可心的人选了吗?”

    太夫人笑道:“是有的,这不有自家亲戚的姑娘吗?我想将婧祎许给瑜哥定个亲,待婧祎身体再恢复恢复就为他们二人完婚。德儿,之前你也提过此事,今个就算是成了。而璋哥,衡儿和衡儿媳妇你们可有打算?我估摸着你们心中该是有谱了吧?”只见席间柳婧祎和明瑜都红了脸,惹得阿鸾和几个丫头忍俊不禁。

    萧民衡夫妇恭敬作揖,萧民衡道“母亲所言极是,孩儿觉得平王和平王妃二位殿下前些日子推荐的极好,乃是威烈候胞弟,也就是礼部侍郎之女。母亲,您看如何?”

    王夫人心下一惊,太夫人听罢,只是含笑点头道:“甚好,威烈候的侄女,威烈候虽远在西北,但其弟却在京城,威烈候姬家虽不及咱家名望,却也是有一定根基的开朝新贵,尚且姬家的这个女儿如毓名声甚好,是个德貌兼修、聪慧娴静的姑娘,年方二八,尚未许婚,方配得咱家璋哥。”

    王夫人事先不知,自觉老爷会允高家嫡幼女的亲事,自家姐姐王昭仪也是三番五次说及此事,自己见了高家女云卿,那小姐不比福王妃差,真的花容月貌,娉婷袅娜。如今倒好,夫君竟心里有数,当日没表态竟是有自己的算盘!

    王夫人脸上变化让太夫人瞧见,只见萧二爷笑道:“母亲,既然您也觉得好,便定下来吧!择吉日议婚。”

    太夫人点头微笑,王氏脸色不大好看。待晚宴结束,王夫人便提前告假回房休息,只留下大爷二爷与太夫人说话,其余人都散去了。瑜哥和璋哥的婚事且定下了,王夫人尽管不愿意,但太夫人和二爷直接拍板了,只需互相登门拜访商议其余事项。

    王夫人心下一直气恼,尽管夫君也力陈姬家如毓的好处,但她自己还是没转过弯,如今这般拍板也使得她还是气恼。但木已成舟,只能负了昭仪的意思了。

    如今算是双喜临门了,姑娘们也在等自己的姻缘并准备着。